Bandwidth10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應用開發出一款電調諧式垂直腔面...

2020-11-28 電子發燒友

Bandwidth10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應用開發出一款電調諧式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

發表於 2018-12-24 11:30:58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位於加州伯克利市的Bandwidth10公司已經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應用開發出一款電調諧式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BW10-1050-T-T,其發射波長為1050nm。這款雷射器是Bandwidth10打造的VCSEL系列產品之一,該系列產品是基於Bandwidth10的高對比度光柵(HCG)MEMS執行器技術設計而成。

圖為Bandwidth10長波長1550 nm單模VCSEL收發器的低成本晶圓級製造工藝示意圖,將HCG作為可調諧頂部反射鏡(圖片來源:Bandwidth10)HCG是一種由高折射率材料製成的單層超薄光柵,具有亞波長周期,Bandwidth10的HCG比傳統的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DBR)的反射頻帶寬得多。Bandwidth10的VCSEL利用光柵作為輸出腔鏡,並通過MEMS執行器移動光柵來實現調諧波長。

高對比度光柵(HCG)Bandwidth10市場和銷售部門的Robert Lucas表示:「這款雷射器擁有73+ nm的調諧範圍,我們相信這款雷射器可打破以往所有電泵浦1050 nm VCSEL的記錄。」這款雷射器的中心波長為1050 nm,官方數據表明調諧範圍為60+ nm,線寬為60 MHz,典型輸出功率1 mW,相干長度2.5 m。典型掃描頻率可達到0.2 MHz,最大掃描頻率1.1 MHz。同時這款VCSEL發射器採用TO-56封裝。關於Bandwidth 10Bandwidth10公司成立於2011年2月,旨在推廣應用於數據通信的可調諧單模1550 nm長波長VCSEL和收發器。Bandwidth10的創始人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開發出創新型高對比度光柵(HCG)VCSEL技術。Chase博士、Rao博士和Huang博士在完成他們關於VCSEL的博士論文研究時,提出了這種全新頂部反射鏡(top mirror)的概念,即高對比度光柵(HCG)。欲了解更多信息,請訪問Bandwidth10官網:http://www.bandwidth10.com。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用於光學相干層析的高功率波長掃描雷射源
    作者:Gail Overton        目前,傅立葉域光譜光學相干層析(OCT)技術廣泛用於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它可以提供微米量級的解析度。具有高調諧速度以及高輸出功率的新型波長掃描雷射源,對提高光學相干層析的性能起到了關鍵作用。
  • 清華物理系薛平等提出基於光計算的每秒千萬次高速光學相干層析...
    清華物理系薛平等提出基於光計算的每秒千萬次高速光學相干層析計算技術清華新聞網11月28日電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薛平研究組於11月21日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用於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光計算技術》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新型基於光計算的高速光學相干層析系統。
  • 量子激發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所需的光功率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從量子光學借來的技術來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兩種觀點的光學設置顯示。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一種借鑑於量子光學的檢測技術可以用比以前更低的光功率來執行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這可以大大提高成像質量可用的OCT用於醫學成像應用。 OCT利用光線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提供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
  • 美國科研團隊利用諧波光學層析成像優化3D圖像
    諧波光學層析成像是一種對微觀、非線性、非均勻物體成像的新技術,可以利用全息信息生成樣本的三維圖像。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貝克曼高級科學技術研究所和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科學家開發了描述組織成像的理論模型,發現樣品被模糊的、離焦的雷射照射時,就可以幹涉測量複雜的諧波場,並使用散射逆模型重建諧波的三維分布,實現對組織的三維成像。
  • 垂直腔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特性及其研究現狀
    近年來,以VCSEL為基礎發展起來的電抽運和光抽運垂直外腔面發射雷射器(VECSEL),在獲得高的輸出功率和光束質量的同時,可以通過在腔內插入光學元件,實現腔內倍頻、波長可調諧和鎖模等雷射技術,在雷射領域很有競爭力。本文介紹了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性能優勢,綜述了其在高功率輸出、可調諧技術、鎖模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現狀與進展,探討了該類型雷射器的發展前景。
  • 垂直腔面發射半導體雷射器的特性及其研究現狀
    傳統的邊發射半導體雷射器已實現較大功率輸出,但其輸出光斑為橢圓形,光斑的縱橫比最差可達100 … 1,在某些應用中須附加光束整形系統。 1979年,Soda等提出了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的概念,與傳統的邊發射雷射器不同的是其雷射出射方向垂直於襯底表面,可獲得圓形光斑。
  • 【半導光電】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
    ----與智者為伍 為創新賦能----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CSEL)是一種半導體,其雷射垂直於頂面射出,與一般用切開的獨立晶片製程,雷射由邊緣射出的邊射型雷射有所不同。1.VCSEL 原理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分為底發射和頂發射類型,主要是由高反射率(>99%)的DBR 反射鏡,氧化層,光學諧振腔和金屬接觸層組成。其中氧化層所在的位置決定了 VCSEL 的發光類型,光學諧振腔包括有源區和波導限制層。
  • 研究人員首次實現了米級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工業界與學術界之間的一次結合第一次實現了對立方米體積的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成像。由於OCT在提供關於材料成分,亞表面結構,鍍層,表面粗糙度以及其他性能等難以獲取的信息上的能力,這個進步可以打開OCT在工業,製造業和醫藥上的許多新用途。這一成就也代表了在單一集成電路晶片上開發高速低成本OCT系統的重要進展。
  •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性能創記錄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
    打開APP 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性能創記錄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 MEMS 發表於 2020-12-01 17:29:55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簡稱:GWU)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性能創記錄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VCSEL),其通過增強「慢光」特性,獲得100 GHz的帶寬。
  • 科研| 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任秋實課題組在光學相干層析血管造影...
    PKU·COEOCTA(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即光學相干層析血管造影成像,屬於OCT功能成像。該技術利用流動的血紅細胞作為天然的造影劑,以血紅細胞與周圍組織的相對運動作為血流的標記性特徵,結合OCT成像技術在生物組織內部三維空間採集光學散射信號,通過分析散射信號的動態特性,識別動態血流,剔除靜態周圍組織,以實現基於運動對比度的無標記血管造影,是一種嶄新的非侵入式血管成像技術。
  • 發光學報(特約綜述)| 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研究進展
    原創 長光所Light中心 中國光學 收錄於話題#發光學報11個招募撰稿人/主筆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VCSEL)是一種在與半導體外延片垂直方向上形成光學諧振腔、
  • 世界上最短波長的垂直腔面表面發射雷射器得到驗證
    江蘇雷射聯盟導讀:據《ACS Photonics》報導,來自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研究人員一起,為大家展示了一種世界山最短波長的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VCSEL)。這一發現為將來的應用鋪平了道路,例如,消毒和醫療處理。
  • 具有偏振分束功能的894nm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
    姜夕梅,範鑫燁,白成林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摘要: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是先進光學信息系統的關鍵器件之一,具有低成本、低發散角、窄線寬等優點。為滿足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在微型原子鐘、軍事通信等領域的應用,優化雷射器的結構參數來改善腔模位置以及在頂層集成光柵改善出光信號的光場分布就變得尤為重要。基於增益腔模失諧技術以及光柵優異的光束會聚、偏振分束功能,提出一種基於非周期性亞波長光柵的894 nm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利用光柵的偏振分束功能,可使器件輸出埠的消光大於30 dB。
  • 具有偏振分束功能的894nm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
    姜夕梅,範鑫燁,白成林 聊城大學物理科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摘要 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是先進光學信息系統的關鍵器件之一,具有低成本
  • 受光學相干斷層成像啟發的低帶寬雷達技術
    近日,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由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OCT)啟發的一個方案,需要很少甚至為零的帶寬,就可以準確地創造出雷達周圍環境的高解析度圖。zioednc背景雷達技術一開始是被設計用於識別和追蹤空中的軍事目標。
  • 微光醫療國產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系統獲準上市
    來源:人民網-科技頻道人民網北京4月30日電(趙竹青)4月29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了深圳市中科微光醫療器械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創新產品「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設備及附件」的註冊。團隊歷時8年研發之久的國產OCT系統正式獲批上市,將用於臨床需要進行腔內介入治療的患者,尤其在支架植入術中應用較廣。近年以來,隨著國家醫療技術進步以及配套產業鏈的成熟,包括醫改、分級診療、國家大基金等宏觀政策的推動,醫療器械領域的「國產替代進口」正呈逐年遞增的趨勢。從規模上看,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醫療市場。
  • 國產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系統獲準上市—新聞—科學網
    4月29日,經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審查,批准了深圳中科微光醫療生產的創新產品「心血管光學相干斷層成像設備及附件」的註冊。
  • 玻璃吹制新技術:可製造出微型光學透鏡!
    軸稜錐(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軸稜錐可用於將雷射塑造得有利於光學鑽孔、成像以及為操控微粒或者細胞創造光學陷阱。這些透鏡已經有超過60年的歷史,但是它們的製造工藝(特別是在微觀尺度上)並不簡單。來自法國 FEMTO-ST 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員 Nicolas Passilly 表示:「我們的技術有望低成本地製造結實的小型玻璃軸稜錐,它可以在生物醫學成像應用例如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所需的小型化成像系統中使用。」
  • 自適應光學助力太陽高分辨力光學成像技術發展與應用
    基於大口徑太陽光學望遠鏡對太陽大氣進行高分辨力層析成像是觀測太陽活動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受到地球大氣湍流的影響,大口徑光學望遠鏡原本可以分辨的細小結構,也會被模糊成一團,需要自適應光學技術對湍流擾動進行實時探測和補償,讓望遠鏡發揮其極致性能。目前國際上所有的大口徑太陽望遠鏡均配備了自適應光學系統。
  • 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成像揭露細胞器相互作用全景
    其中,光學衍射層析成像模態首次實現了活細胞內線粒體、脂滴、核膜、染色體、內質網及溶酶體等多種亞細胞結構的同時高速三維成像。在雙模態系統對活細胞的觀察中,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亞細胞結構,命名為「黑色液泡小體」,並對其在細胞代謝過程中的作用進行了研究。這一雙模態成像方法在細胞生物學研究及生物醫學成像領域有著廣泛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