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物理系薛平等提出基於光計算的每秒千萬次高速光學相干層析...

2020-12-05 清華大學新聞網

清華物理系薛平等提出基於光計算的每秒千萬次高速光學相干層析計算技術


清華新聞網11月28日電 清華大學物理系教授薛平研究組於11月21日在《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在線發表題為《用於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光計算技術》的研究論文,報導了一種新型基於光計算的高速光學相干層析系統。這種新系統實現了1000萬次線掃描/秒(相當於1萬幀/秒)的高速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是目前世界上最快的光學相干層析成像速度。

該領域著名媒體「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新聞」(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News)將該成果列為「每周特色」(feature of the week),進行了為期一周的重點介紹,認為這是本領域的重要進展。

 

(a)用於實現基於光計算的傅立葉變換的波形。(b)光計算的結果。(c)條紋可變光柵的表面(enface)成像。(d)條紋可變光柵的截面成像。(e)蓋玻片的截面成像。(d)一層洋蔥細胞的截面成像。

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OCT)作為一種新型的無損、高分辨光學斷層三維成像方法,在生物、醫學、材料等許多領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應用,是光學影像領域的研究熱點。對於一些醫學、生物學上的快變過程,如果成像速度不夠快、會導致圖像的模糊與失真,從而難以進行相關的分析。因此,對快速動態過程的檢測,成像速度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高速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研究,成為這一領域的新的重要研究內容。光學相干層析成像從傳統的時域方法,發展到目前的頻域方法,成像速度已從每秒幾幀提高到近百幀。但要實現實時高清三維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當前的成像速度仍然不夠。其中的瓶頸在於圖像數據處理速度受限於現有圖像傳感器(CCD)獲取數據的速度及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的運算速度。如何進一步提高光學相干層析成像的處理速度,成為目前相關領域的關注焦點。

物理系博士後張曉等人在導師薛平教授指導下,獨闢蹊徑地提出一種新型的高速光計算方法,首次應用於光學相干層析成像並得到了實驗驗證。與目前國際通常採用圖像傳感器(CCD)和高性能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處理圖像數據的頻域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技術不同,由於使用具有計算功能的光路,該新一代技術可以高速處理包含樣品三維結構信息的海量數據,徹底擺脫了傳統方法受圖像傳感器(CCD)積分時間和中央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器(GPU)的運算速度對成像速度的制約,為實現實時三維高清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提供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薛平教授為本文的通訊作者,張曉為本文的第一作者。本工作得到國家基金委、科技部和清華大學科研計劃資助。

薛平教授研究組2012年關於胚胎細胞成像的研究、2013年關於新型超聲內窺鏡探頭的研究以及2014年關於高速線性掃頻雷射器的研究,也曾作為「每周特色」被「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新聞」進行了重點介紹。

論文全文連結:

http://www.nature.com/articles/srep37286

供稿:物理系 編輯:襄樺 華山

相關焦點

  • 用於光學相干層析的高功率波長掃描雷射源
    作者:Gail Overton        目前,傅立葉域光譜光學相干層析(OCT)技術廣泛用於生物醫學成像領域。它可以提供微米量級的解析度。具有高調諧速度以及高輸出功率的新型波長掃描雷射源,對提高光學相干層析的性能起到了關鍵作用。
  • 量子激發的方法大大降低了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所需的光功率
    研究人員使用了一種從量子光學借來的技術來進行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其光功率比以前可能的要低得多。兩種觀點的光學設置顯示。 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一種借鑑於量子光學的檢測技術可以用比以前更低的光功率來執行光學相干層析成像(OCT)。這可以大大提高成像質量可用的OCT用於醫學成像應用。 OCT利用光線以非侵入性的方式提供高解析度的三維圖像。
  • 科研| 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任秋實課題組在光學相干層析血管造影...
    PKU·COEOCTA(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即光學相干層析血管造影成像,屬於OCT功能成像。北京大學工學院生物醫學工程系任秋實課題組開展了基於深度學習的光學相干血管造影成像技術研究。
  • Bandwidth10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應用開發出一款電調諧式垂直腔面...
    打開APP Bandwidth10為光學相干層析成像應用開發出一款電調諧式垂直腔面發射雷射器 發表於 2018-12-24 11:30:58
  • 美國科研團隊利用諧波光學層析成像優化3D圖像
    諧波光學層析成像是一種對微觀、非線性、非均勻物體成像的新技術,可以利用全息信息生成樣本的三維圖像。此外,研究人員設計並定製了一種高功率雷射器,對人造晶體和肌肉組織進行輻照,獲取晶體和組織的全息信息,並使用計算成像算法重建數據,實現三維成像,更清晰地揭示了晶體和組織的內部結構。雖然實驗是基於二階非線性材料實現的三維層析成像,但實驗結果表明,諧波光學層析成像技術可以應用於任何相干非線性過程。
  • 推薦論文|基於光調製自由運轉雷射器產生被動相干雙光梳光譜
    撰稿人 |顧澄琳論文題目 | 基於光調製自由運轉雷射器產生被動相干雙光梳光譜Passive coherent dual-comb spectroscopy based on optical-optical
  • 光電所提出基於光纖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術
    日前,中科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自適應光學重點實驗室李新陽、耿超課題組在相干偏振合成技術研究上取得新進展:提出了基於光纖器件的相干偏振合成技術,分別採用相位控制和偏振控制的方法實現了高效的光纖內相干偏振合成。
  • 西安交通大學:打造量子光學排頭兵
    記者 王梓萌攝  量子光學是基於輻射場的量子理論研究光輻射的產生、相干統計性質、傳輸、檢測以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中的基礎物理問題以及應用的一門學科,現在得到廣泛應用的雷射技術即源自於此。10月23日,記者來到西安交通大學,採訪了在量子光學領域深耕多年的物理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福利。
  • 相干DSP控制是否將重塑光學供應商市場格局
    隨著光傳輸速度達到每波400Gbit/s以上,日益重要的相干DSP為光學供應商和行業格局開闢了重大變革的可能性,這是基於兩個重要且新興動態所做出的判斷。        首先,新型能力可將擴展波長速率(光學和DSP)所用技術封裝集中在低功耗、行業標準、長距離可插拔模塊中,並最大程度保留網絡性能。
  • 【光物理前沿6】超快光學研究前沿
    條紋相機是一種以時間坐標為橫軸而以任一可以轉化為一維光學圖像的物理量為縱軸的掃描式高速攝影機,因所得結果為一寬度與光密度隨時間變化的條紋而得名。以光電子為信息載體的條紋相機的時間解析度在它出現時就達到了皮秒量級,隨後又不斷進步,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達到了飛秒量級。21世紀初,條紋相機的時間解析度隨超短雷射脈衝的寬度達到阿秒而進入阿秒範疇。
  • 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成像揭露細胞器相互作用全景
    ,發展了超分辨螢光輔助衍射層析(SR-FACT)雙模態顯微成像技術,實現了對細胞內細胞器相互作用過程的高速三維全景成像。在三維光學衍射層析成像模態中,研究團隊發展了新的波矢迭代算法以修正高速的照明光斷層掃描中出現的誤差,以在保證高速成像的同時保持成像系統中充足的光子通量,從而有效提高了高速成像過程中的靈敏度,可以200nm橫向解析度對40×40×20 ?m3的三維視場以0.8Hz速度成像。
  • 部分相干光的相干性參數簡易測量方法
    部分相干光在大氣湍流中的光強閃爍效應[J]. 光學學報,2015,(1):56-62.KE X Z, ZHANG Y. Scintillation of partially coherent beam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J]. Optics Journal, 2015, (1): 56-62. (in Chinese)[3] 劉曉雲.
  • 光模塊:採用相干光學載波匯聚CSA技術的點對多點光模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通信百科,ID:Txbaik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在當前的光傳輸網絡節點中,數據傳輸都是採用點對點技術來實現,簡單點來說,無論是單纖雙向還是雙纖雙向,都是在光纖鏈路的兩端採用一對速率相匹配的收發器。如下圖所示。
  •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
    清華微納電子系可重構計算團隊提出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存儲優化新方法可大幅提升人工智慧計算晶片的能量效率清華新聞網6月7日電 6月2-6日,第45屆國際計算機體系結構大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Architecture,簡稱ISCA)在美國洛杉磯召開。
  • 矽光子晶片的奧秘:光學計算
    近年來,光子晶片發展勢頭正猛,其中兩家初創公司(Lightmatter和Lightelligence)都展示了為人工智慧加速設計的光學計算晶片,還有其他幾家公司仍在研究這項技術。以Lightmatter為例,它在上周Hotchips上發布了AI光子處理器,該處理器利用光來計算和傳輸數據。
  • 【經典推薦】光學原理---光的傳播、幹涉和衍射的電磁理論
    ----楊葭蓀 第七版序言 40年前的這個月,M.玻恩和我將《光學原理》第一版序言發送給出版公司。從那之後,這本書共出過6 版,並重印過17 次(非正規版和幾種譯本未計算在內),大都僅做少量改正。最近,出版公司更易,新公司欣然表示願重排全書,這使我有機會對本書進行比較實質性的改動。
  • 物理光學的締造者——菲涅耳
    菲涅耳在衍射和偏振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被稱為物理光學的締造者。眾所周知,艾菲爾鐵塔是法國巴黎最富盛名的地標建築,去往巴黎的遊客一般都會遊覽這個地方,但是塔身上鐫刻著的72個人名卻鮮有人注意。滑鐵盧之戰,拿破崙戰敗被二次流放,百日王朝終結,波旁王朝再次復闢,菲涅耳才重獲自由。恰恰是被關押的這幾個月菲涅耳開始了幾項光學研究,其中關於衍射的研究甚至引發了光學革命。之前菲涅耳只是在業餘時間進行研究,而這次關押讓他全身心投入到了光學中去。期間,他還寫了一篇關於恆星光行差的論文,雖然這篇論文未能發表,但也是他工作中的一項重要成就,並為其以後的進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礎。
  • 量子計算還沒搞懂,光子計算又要來統治世界?
    -矢量乘法,可以實現圖像處理,針對單個處理內核,光計算速度超過每秒10萬億次操作(TOPS)。另一方面,費爾德曼和同事也利用了基於相變材料和光學晶片的光頻率梳,進行光子內存計算,該處理器執行卷積,該卷積涉及跨越二維的光信號。該設備在基於相變材料(可以在非晶相和結晶相之間切換的材料)的「內存中」計算架構中使用光學頻率梳。作者通過波長復用和使用相變材料集成單元陣列進行的模擬矩陣-矢量乘法,將輸入數據完全並行化了。
  • 固/氣界面上的電化學反應機理、量子尺寸效應、超冷原子的相干操控、軸子喑物質 | 本周物理講座
    報告人:周小計,北京大學時間:1月14日(周四)10:00單位: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參會方式:騰訊會議會議ID:382 900 666摘要:光晶格中超冷原子系統因為具有獨特的宏觀物質波動性、理想的量子相干特性和豐富的量子調控手段,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面向未來的計算系統,光計算具有天然優勢
    小到手機、電腦、數位相機,大到5G、物聯網、雲計算,全部都是基於晶片技術的不斷突破。 半導體光刻工藝水平的發展是以晶片為核心的電子計算機的基石,目前半導體光刻的製造工藝幾乎是摩爾定律的物理極限,隨著製造工藝的越來越小,晶片內電晶體單元已經接近分子尺度,半導體製作工藝的「瓶頸效應」越來越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