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海上漂流133天,渴到喝鯊魚血,救援隊看他是中國人轉頭就走

2021-01-21 騰訊網

有誰認識這個用鮮血畫出來的人臉的球麼?

它的名字叫做威爾遜(Wilson),出自2000年上映的經典電影《荒島餘生》。主人公查克·諾蘭德(Chuck Noland)是聯邦快遞公司的員工,在乘飛機運輸快遞的時候遇到了空難,飛機墜毀在大海之上,等到查克醒來之後,他已經被海浪拍在了一座荒島之上,由此開始在荒島上求生。

而在現實中,也有一個不幸的中國人也在海洋上開始漂泊,只是他更慘,他始終沒有遇到任何足以歇腳的小島,而是一直在海上漂泊,他被稱為「中國的魯濱遜」,但他的故事比魯濱遜或者李安導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還要慘。

海南娃子

潘濂出生於1918年,從小生長在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中,是個地地道道的海南娃子,但是偏偏水性卻不算很好,這成為了他在後來的海難中經常受挫的原因。

1936年,18歲的潘濂經父親安排進入了香港「坦達號」中當學徒,在1939年時又上了英國船隻「貝洛蒙」號做服務員,靠上了這麼層關係,潘濂的生活也變好了很多,在船上也稱為了西裝革履的俊秀青年了。

海上遇難

1942年,潘濂所在的貝洛蒙號在亞馬遜河出海口以東750公裡處被德軍潛艇的魚雷擊中,船身立即燃起熊熊大火,並且開始下沉,好些船員在船體被擊中時就已經喪生,另一部分則是被烈火焚身活活燒死。

但潘濂卻幸運地逃過了一劫,他冷靜地穿上了救身衣,在貝洛蒙號即將爆炸前跳入了水中,隨後就是一聲巨響,貝洛蒙號火光沖天,一朵小蘑菇雲升騰而起,而貝洛蒙號則快速下沉,最後被大海吞噬,仿佛一切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當時已經是11月,好在潘濂沉船地在赤道附近,水溫還算不上太冷。潘濂遊泳技術一般,只是在水中胡亂撲騰,經過兩小時的搜尋之後,才終於發現了一架保存完好的救生筏。

潘濂驚喜地發現,在救生筏中還有共計140升救命的水,在大海之上,其實跟沙漠沒有兩樣,如果喝海水的話不僅不能解渴,而且還會導致脫水,引起腹瀉,腹瀉進一步引起脫水,最後將人活活渴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餅乾、罐頭、信號彈和手電筒等等,這讓近乎絕望的潘濂感到了希望。他找到了一些帆布,在救生筏上揚起了帆,從此開始漂流生活。

潘濂漂流記

烈日炙烤,風暴侵襲,海水浸泡,這使得潘濂全身開始長起各種膿包,關節浮腫,肌肉酸痛。幾十天下來,救生筏上的水和食物也就被吃喝了個乾淨,他看到有海鳥會偶爾落在救生筏上,就伺機等待,終於抓住了一隻海鳥。

他把海鳥的頭扭斷,對著海鳥脖子就開始喝血來止渴。但海鳥對於一個成年男人來說也就夠塞牙縫,他用海鳥和一些小魚的內臟作為餌料,想要吸引更多的魚來,結果不料居然引來了鯊魚。

雖然這鯊魚不算很大,但是也有將近一人那麼長了。潘濂已經要餓瘋了,看到鯊魚也沒想著退避,反而跟鯊魚搏鬥了起來,最後用一些工具殺死了鯊魚,於是又開始喝鯊魚的血止渴。

就這樣,潘濂又漂泊了幾十天。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了一艘貨輪,之後又見到了美國海軍偵察機,當他覺得自己終於有救了的時候,當他興奮地向著貨輪大喊揮手打信號彈的時候,貨輪上和偵察機上的人得知潘濂是中國人之後,卻扭頭就走,幾乎掐滅了潘濂最後的希望。

潘濂獲救

但潘濂還是不想這麼放棄,他還有父親母親要照顧,還沒有給家裡添個子嗣。他將父母的面孔當成了自己的「威爾遜」,靠著這樣信念支撐自己,一開始他還結繩記日,到後來他都虛弱得懶得弄繩子了。就這樣,他又漂流了幾十天。

忽然一天醒來之時,他發現海水顏色變了。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告訴他,海岸已經不遠了。他四處眺望,終於看到了陸地的輪廓,他用生命最後的氣力不斷向著岸邊划水,最後終於來到了朝思暮想的陸地。

那時剛好有一家三口的巴西漁民出海,看到潘濂之後就立即將潘濂救了下來,潘濂這才知道,自己已經在海上漂流了133天。巴西一家人照顧了潘濂三天之後,就把他送到了貝倫市醫院中進行綜合治療,潘濂住院近一個月後,身體才慢慢恢復。

後來,他在英國領事館的安排下回了英國,他的故事也轟動了整個世界,當時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還授予了他一枚大英帝國勳章。由此,潘濂的漂流生涯才算是真正結束,而他也回到了過去的日子,開始在輪船上繼續自己的工作了。

相關焦點

  • 他在海上漂133天,餓到飲鳥血求生,外國商船見是中國人扭頭就走
    聽到聲音的潘濂的心中立即被希望所填滿,他用盡全力翻過身體,面對著男子,回復道:「chinese,I am chinese!」此時潘濂在海上已經飄了133天,時間回到1939年,21歲的潘濂與英國船隻「貝洛蒙」號籤約,當了船上的二等侍應生,那一刻潘濂是興奮的,就如同現在的我們如願找到了心儀工作時的心情。
  • 77年前,一個中國人在海上漂流133天,他是怎麼生存下來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像魯冰遜這樣的人,也真實存在過,就在二戰期間,一位中國人的經歷,讓他成了英雄般的存在。他的名字叫潘濂,在做出那次載入人類求生極限記錄史冊的事跡之前,潘濂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國人。1918年,潘濂出生在海南的一個普通家庭。18歲時,父親為了給他找到一個謀生的夥計,通過熟人介紹,把他送到了一艘海輪上當學徒。
  • 他掉大西洋133天,餓到喝鳥血,外國商船見他是中國人,扭頭就走
    海上出行的確有著不可預測的危險,而一旦遇險即便沒有立馬在險境中喪生,也會因為與陸地和人群相隔絕的環境更加難以求生。在海上漂泊,不僅食物和淡水相當匱乏,還有可能會面臨風暴的卷席,可以說是困境重重。上世紀初,有一個中國人掉落大西洋中133天,兩次遇見船隻錯失被救機會,他是如何逃生的呢?
  • 他掉進大西洋,海上漂了133天,輪船卻見他是中國人,斷然離去
    相信很多讀者都看過《魯濱遜漂流記》的小說,一個水手自身漂流到一個無人的荒島,憑藉個人的意志力開始了長達20多年與世隔絕的生活,這才回到故鄉,而在現實當中,可以說也有一個魯濱遜本人的翻版,這就是中國海南的潘濂,他曾經獨自一人在海上漂流133天才得以獲救。
  • 他掉進大西洋,海上漂流133天,過往船隻見他是中國人:不救!
    一提到海上漂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西方冒險《魯濱孫漂流記》,故事中的主人公魯濱遜遭逢海難,流亡孤島,為了求活,與天鬥,與地鬥,與蠻人鬥,一次次戰勝絕境,一次次死地求生。憑著一塊海面上的破貨板,浮在海面上無望地漂流。  茫茫海上,看不到海岸線,沒有搜救艇,潘濂陷入了深深的絕望。  然而生機悄然而至,漂流了幾個小時的潘濂陡然發現了在他附近漂浮著一隻稍有破損的救生筏,難以想像它也能在爆炸中保存得這樣完好。這個時候,潘濂仍然沒有預料到,他竟然要和這根「救命稻草」在茫茫的大海上相依為命四個多月。
  • 海上漂流世界紀錄,艱難求生133天!這個中國人成為了美國的英雄
    荒野求生是這些年比較熱門的話題,很多人都是因為看了一些關於荒野求生的節目之後對這些事情感興趣。但是其實我們在電視或者網絡上看到的大多都是剪輯過後,或者導演提前安排好的事情,真正的荒野求生其實遠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困難。而且相比於陸地上的求生,海洋上的求生難度更大。
  • 他在海上漂了133天,靠吃海鳥為生,貨船見他是中國人,斷然離去
    在歷史上,便有這樣一位獨自在大西洋漂了133天的水手,靠吃海鳥為生,與大海鬥智鬥勇,最後成功生還,他的故事甚至遠遠要比很多小說都要更加的精彩。   他奮力的遊上了木筏,更令潘濂感到意外的是,木筏上還有一個破舊的金屬箱子,打開箱子裡面有140升淡水,還有其他一系列的食物。  這些食物和水讓他恢復了體能,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破舊的手電筒,在海上手電筒雖然沒有,但是裡面裝電池的地方有彈簧,潘濂將彈簧製作成鉤子,然後把木筏上的捆綁的繩子解開一部分做成了吊鉤。
  • 被困海上133天,為存活他曾「吃魚生喝魚血」;63年後3人打破這記錄
    我想,在大家的內心深處肯定認為,這樣的驚奇的事情,可能只會出現在小說或者影視作品中,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真的有這樣的奇蹟發生,還不止一次,中國一小夥被困海上133天,靠吃生魚片存活,63年後他的被困記錄還被打破了。
  • 潘濂:海上孤獨漂流133天,釣魚捉鳥艱難求生,兩次錯失被救機會
    相信很多人都對《魯賓遜漂流記》中主人公流落孤島、絕境求生的經歷印象深刻,他不屈不撓的精神也感染激勵了一代又一代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上個世紀曾經有一個中國人,在現實中上演了《魯賓遜漂流記》中的戲碼,他獨自在海上漂流了133天,最終憑藉著超乎常人的意志力和求生技巧撐到了獲救的那一刻。
  • 他掉大西洋133天,救援船見他是中國人,斷然離去,最後咋回來的
    但是派卻奇蹟的活了下來,他孤獨的一個人跟一隻孟加拉虎在太平洋上漂流,靠著船上的一些補給和自己想辦法活下來,最終他在船上漂泊了227天。說起在海上漂泊227天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信,電影誠然有誇張成分,但藝術源於現實,就像魯濱遜漂流記的中的原型亞歷山大·塞爾柯克,他也確實在孤島上獨自生活了五年。
  • 他在海上漂流長達438天,奇蹟生還,卻被質疑是吃了同伴
    今天要介紹的是一個遭遇了海上風暴的遇難者,他的漂泊經歷可以被稱之為一個奇蹟,或者說他能夠在長達四百多天的海上漂流中活下來就是個奇蹟。正文這位漂流者的名字叫做何塞·阿爾瓦倫加。阿爾瓦倫加出生的國家叫做薩爾瓦多,作為一個漁民的他還同時擁有著的一家麵粉作坊和商店,可以說一生衣食無憂。2002年的阿爾瓦倫加離開了自己的故土,來到了墨西哥繼續他的漁民生活。
  • 中國男子海上漂流133天,被寫進美軍教材,論中國人的生存能力
    1719年4月25日,英國作家丹尼爾笛福的長篇小說《魯濱遜漂流記》出版了。眾所周知,其實這本小說也是福受當時一個真實故事的啟發而創作的。真實的故事大概是這樣的:1704年9月,一名叫亞歷山大·塞爾柯克的蘇格蘭水手與船長發生爭吵,被船長遺棄在大西洋中,在荒島上生活4年4個月之後,被伍茲·羅傑斯船長所救。我們中國人其實也是有這樣荒島求生,自然生存挑戰的人的,他原本就是出生在海南的潘濂。
  • 男子海上漂流四個月,幾至瀕死邊緣,貨輪船長看清他長相後:別救
    很多人在小時候都看過《魯賓遜漂流記》或者《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類與海有關係的小說,大部分居住在遠離海洋的地方的人都很想領會一下海洋的美麗與壯闊,尤其是在看完上述小說之後,甚至會有要去海上探險一番的想法。
  • 中國版的「魯濱遜」,我國男子海上漂流133天,被寫進美軍教材
    貌似荒野求生這個詞不能形容在中國人身上。但一個人的出現打破了這樣的局面,他就是潘濂。作為海南人的潘濂,他的身份平平,來自於一個並不富裕的農村家庭。曾為了賺錢還去海上當過學徒。因為二戰的原因,英國向大陸招海員,他便籤約英國「貝洛蒙」號商船,往返於大西洋運送物資。在1942年11月下旬的某一天,「貝洛蒙」在運輸的途中被德國的潛艇發現。
  • 男子自稱海上漂流一年倖存 靠海魚肉海龜血生存
    男子自稱海上漂流一年倖存 靠海魚肉海龜血生存 一年多前,他在墨西哥沿岸出海捕魚時失蹤,家人以為他死了;今年1月底,極度虛弱的阿爾瓦倫加出現在1萬多公裡外的馬紹爾群島海岸。  阿爾瓦倫加聲稱在海上漂流了13個月,以海魚充飢、海龜血和自己的尿解渴,堅持生存了下來。這段海上漂流的時間之長几乎可以被載入史冊,但其真實性也受到一些人士的質疑。
  • 蠶工坊: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
    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說「春蠶到死絲方盡」的詩句,同時也知道蠶寶寶從出生到會吐絲之間(幼蟲階段),除了短暫的休眠蛻皮之外,會一直不斷的吃。寶寶們說蠶寶寶是個吃貨,口味專一的吃貨,那是一點都不假啊。有天,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來問俺「寶寶吃飯渴了要喝飲料、喝果汁、喝湯水、吃水果,那麼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啊?」,這個問題對於有著數十年養蠶經驗的蠶悟達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到產卵,整個過程中都不直接喝水的,家庭侍養玩家大概都如此(當然專業的工廠養殖可能會有所不同)。民間養蠶時有一個講法「桑葉有水汽,蠶寶會拉稀,之後鐵定要歸西」。
  • 急需B型血!半小時11名藍天救援隊隊員報名獻血
    然而,近日,在北京房山發生暖心一幕,房山藍天救援隊接到一則「急需B型血」的求助後,短短30分鐘就有11名隊員報名,並最終為患者救了急。「都是喝家鄉水長大的,都有一顆見義勇為的心,當你身邊的人處於危險境地時,你會挺身而出,這就是家鄉人。」
  • 古文《夸父逐日》 讀寫課|有一個人,他想讓世界永遠擁有光明
    又是新的一天了,夸父想著,在樹蔭下坐了下來,呆呆地望著天,望著那通紅的、完美無缺的圓——太陽,又想著:那東西每天從山那頭升起,又在另一個山頭落下,可是它從哪兒來?又是要去哪兒?想著,夸父抱頭躺了下來,隨手摘了一根狗尾草,叼在嘴上。突然,一個族人慌張地跑了過來,「夸父,糟了,太陽來了……啊!」周圍的草木花在那一瞬枯了,垂下了腦袋,好像輕輕一碰就會折斷似的。
  • 為什麼再渴都不能喝海水?老外自製蒸餾裝備,發現了這些東西!
    為什麼再渴都不能喝海水?老外自製蒸餾裝備,發現了這些東西!大家都知道生命的存在必須要有水的存在,要不然是活不下去的,雖然現在全球海洋資源佔據了71.28%,但其中淡水資源少得可憐,當某一天水資源殆盡的時候,後果是很可怕的,所以現在我們都提倡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 《木筏生存》raft怎麼殺鯊魚 木筏生存殺鯊魚方法攻略詳解
    今天 九遊和大家講解《raft》殺 鯊魚方法 raft要怎麼殺鯊魚,殺鯊魚的技巧是什麼,很多小夥伴可能都不太了解,下面九遊小編就為你們帶來了raft殺鯊魚的方法,想了解的小夥伴就一起來看看吧,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