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光遠:得不到諾獎和足球進不了世界盃的原因是一樣的

2020-10-06 光遠看經濟

2020年諾貝爾獎項開始陸續公布,北京時間10月5日,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美國的兩位科學家和英國的一位科學家由於發現C型肝炎病毒而獲獎。

對於諾獎,國人的感情比較複雜,一方面表示並不在乎諾獎,另一方面又特別渴望,仍然忍不住的關心。特別是在今年美國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開始卡脖子的情況下,諾獎無疑又會成為反思中國創新體系,加快在關鍵領域突破的一個躲不開的話題。

首先要澄清的一個誤解是,很多人認為在創新領域乏善可陳,其實,就中國經濟的創新度而言,中國的創新指數和創新能力在過去多年一直在提升,主要表現在:

一,主要創新指標不斷提升,我國已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專利申請大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予量目前都位居全球第一,科技論文引用量全球第二;

二,2019年全社會研發支出達2.17萬億元,佔GDP比重為2.19%,超過歐盟15國的平均水平;

三,在北鬥導航、高鐵、量子通信等重大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四,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的排名為第14名,在2015年,這個排名為第29名。

等等。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中國距離諾獎越來越近,我的觀點是,由於中國在創新體制機制方面仍然存在很多和創新背離的做法,以及中國在建立研究型大學方面的急功近利和在基礎研究方面的不足,中國和諾獎的距離,不是更近了,而是更遠了。

第一,雖然科技論文的發表數和引用數位居全球前列,專利申請量多年來位居全球第一,但原始創始能力不足,專利質量不高,發明專利比重不高,頂級的論文不多,科技原創能力差距較大,對知識和商業模式創新的貢獻不大,尚不具備引領國際前沿技術發展的能力;

第二,核心技術和關鍵領域大多處在空白。除了高端晶片,航空發動機、機器人核心部件、生物醫藥等領域長期受制於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不足,原創性、顛覆性、引領性科技創新成果缺乏,製造業中的關鍵設備、關鍵零部件、關鍵材料、基礎軟體嚴重依賴進口,成為制約我國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最大瓶頸。

根據工信部對全國30多家大型企業130多種關鍵基礎材料的調研顯示:32%的關鍵材料領域仍為空白,52%依賴進口;計算機和伺服器通用處理器95%的高端專用晶片、70%以上的智能終端處理器及絕大多數存儲晶片依賴進口;高端數控工具機、高檔裝備儀器、運載火箭、大飛機、航空發動機、汽車發動機及關鍵零部件超過95%的製造及檢測設備依賴進口;

第三,由於中國產業發展的主要邏輯之一是以低成本出口導向,中國相當一部分產業的發展是以成本而不是以創新作為核心競爭力,這使得中國的產業結構還處在低端的水平。

製造業總體處在全球價值鏈的中低端,出口競爭力主要依賴於生產要素的低成本,產品檔次偏低,標準水平和可靠性不高,高品質、高附加值的產品不足,由於缺乏全球知名品牌或核心技術,中國的高技術產品出口超過一半都是由外資企業的產品貢獻,從高技術產品中獲得的收益非常低。比如,中國是蘋果手機的最大生產和出口基地,但中國從蘋果手機 獲得的收益不超過售價的3%;

第四,尚未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體制。企業研發活動規模偏小,企業研發的強度不高,全球公認的領先創新企業與美國等差距明顯。以湯森路透的「全球創新企業百強」為例,2018到2019年「全球創新企業百強」榜單中中國入圍的只有華為、比亞迪和小米三家,而美國入圍的企業33家,日本入圍的企業達到38家。

第五,雖然最近有不少大學宣布已經建成「雙一流」大學,但這種自我宣布的方式引發了不少的爭議。必須承認,中國少數研究型大學在全球排名比較靠前,但中國的研究型大學整體在基礎研究方面和歐美比差距不小;

第六,影響創新的思想觀念和政策等障礙因素仍然很多,在全社會還沒有真正形成崇尚創新、包容失敗的理念風氣。鼓勵和保護創新的制度環境和法律環境仍然有待完善,創新的金融體系比較落後。坦率而言,中國現行的創新管理政策和理念,並不適應創新發展的需要,甚至成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主要障礙。

再具體一點說說和諾獎的關係:

第一,諾獎的成果一般都是二三十年前的研究,不是所謂的熱點,而我們的創新體制追逐短期的熱點,這和諾獎的規律是背道而馳的。得諾獎的這些人和這些成果,在他們開始接觸這些課題的時候,也許根本沒有人關注。

第二,我們現在提出的追逐諾獎的做法也是很荒唐的,確定重點攻關的領域,甚至確定重點攻關的人,事實上,諾獎成果基本都是提出後幾十年才能得到證明的重大原創成果,剛開始時,誰也不知道這個領域就是可以得諾獎的。按照選秀模式確定未來所謂的獲獎領域是很可笑的;

第三,基礎研究還是沒有得到重視,大學急功近利。這幾年鼓勵大學成果轉換,我認為弊大於利,使得很多人科研人員無法安心做基礎研究,基礎研究一般是無法實現成果轉換的,但對應用研究而言這是基礎的基礎。只鼓勵大家去賺錢,卻不鼓勵大家坐冷板凳,做不賺錢的基礎研究。這和中國足球距離世界盃越來越遠有異曲同工之妙。城市裡,孩子們找一塊踢球的草皮都很難,足球基礎非常薄弱,卻提出要在2030年成為足球強國。

本世紀以來,諾貝爾科學獎項獲獎大戶,我統計了一下,從2000年到2019年,前五名獲獎大國分別是美國122人,日本19人,英國19人,法國12人,德國8人。美國依然遙遙領先,這和美國有世界領先的研究型大學以及對基礎教育的重視有很大的關係,土壤太肥厚了,不得諾獎都很難。而日本幾乎是一年一個諾獎,也和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泡沫經濟破滅後提出科技立國有關係,日本對基礎研究的重視也取得了豐碩的回報。

對於我們被卡脖子,對於中國在科學領域缺乏真正的原創性成果,反思來反思去,卻很少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研究上來,而是什麼急需就攻關那個,就不見現在晶片公司開始遍地開花嗎?以這種玩法搞創新是和創新的理念完全背離的。缺乏耐心,急功近利,這是創新的大敵。

耐心是一種美德,什麼時候我們有耐心了,重視基礎研究了,忘記諾獎了,就距離諾獎真的不遠了。

相關焦點

  • 馬光遠:中國和諾獎的距離,更遠了
    對於諾獎,國人的感情比較複雜,一方面表示並不在乎諾獎,另一方面又特別渴望,仍然忍不住的關心。特別是在今年美國在科技領域對中國開始卡脖子的情況下,諾獎無疑又會成為反思中國創新體系,加快在關鍵領域突破的一個躲不開的話題。
  • 中國足球為何一直進不了世界盃?
    中國足球隊在2002年是打進過世界盃的,當然,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的一次,而這樣的經歷給太多的中國球迷製造了一個美夢,以為中國足球從此進入到正軌,殊不知,巔峰竟然來得如此悄無聲息。其實如果你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等容易氣火攻心的疾病,那看待中國足球的問題還是很好玩的,為什麼說很好玩?因為你首先要保持好這樣的心態,才能深入淺出的看待具有中國特色的足球遊戲規則,不然你永遠離不開一個小白問題,為什麼中國人有十幾億人,卻找不出十幾個會踢球的。
  • 從房價看我們與諾獎的距離,任正非稱敢戰方有前途、善戰才能勝利
    本周又到了一年一度諾獎公布的周期,2020年諾貝爾獎項開始陸續公布,10月5日正式公布了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揭曉,今年的醫學獎給了兩位美國專家和一位英國專家。他們分別是麥可·霍頓(Michael Houghton)、哈維·奧爾特(Harvey James Alter)和查爾斯·萊斯(Charles M. Rice)共同獲獎,獲獎理由是:發現C型肝炎病毒(HCV)。根據目前的情況,估計中國人在科學層面的諾獎上有所斬獲的概率不大。
  • 不一樣的世界盃!小米有品推出SIMI足球機器人
    「足球!」 是的,足球項目在中國乃至世界,是最受歡迎的運動項目之一,無論是大人孩子,還是男人女人,對它都是熱愛無比。從綠茵場上到室內足球,從桌面足球到電子遊戲,一直到近日,小米有品眾籌的SIMI足球機器人,帶給我們一個不一樣的足球世界盃。
  • 世界盃即將打響 足球見長的PP體育怎麼玩?
    四年一度的世界盃,意味著整整一個月的足球狂歡。對於手握最多足球IP資源的PP體育來說,這是一場大戰。距離世界盃倒計時一周的時候,PP體育自製的體育綜藝節目《足球解說大會》宣告播放量破十億。在這個電視臺大綜藝節目和網絡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時節,這張成績單可謂亮眼。
  • 中國足球就該像蜜獾一樣去戰鬥
    中國男足很長的時間裡,都被別人看成送分童子,這絕對是中國足球的恥辱,從此次亞洲杯,從此次對陣韓國對開始,中國男足就該像平頭哥一樣去戰鬥。當然是別人從你身上輕易的奪取三分,而自己毫髮無損,別人只會礙於情面說這支球隊很有公平競賽的精神,中國足協在亞足聯領取的公平競賽獎還少嗎?獎盃捧在手裡不是榮耀,而是大寫的尷尬。平心而論,中國足球的水平,如今在亞洲整體實力比伊朗、沙特、韓國、日本都有差距,這是不爭的事實,造成這個局面的原因,就是在於這二十年我們自己毀了自己,憑什麼你聯賽有假、黑、賭,你還能有好的青訓和好的國家隊成績?
  • 美國第一,日本井噴,論文大國不受青睞,諾貝爾獎真的高不可攀?
    國人似乎早已對諾獎淡然,結果無驚喜也不意外:六項大獎,除了和平獎頒發給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外,其他五項分別頒發給了7位美國、2位英國、1位德國和1位法國科學家,美國再次成為收割諾獎的老大哥,而英、德、法共享了三大自然科學獎項。
  • [今日關注]德國世界盃:烽煙將起話足球(6月8日)
    看點之一個是巴西球星貝利和德國名模希爾將一同把大力神杯護送進體育場,另外就是170名前世界盃冠軍隊的隊員將出現在體育場中央的草地上,其中包括貝利、馬拉度納以及德國1954、1974還有1990三屆冠軍隊的隊員。另外德國開幕式的演出將是一種傳統和現代的結合,它有巴薩利亞民間色彩的皮褲舞,還有現代舞的表演。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也說過這將是一場精彩的開幕式,人們將一睹世界級球星的風採。
  • 世界盃50大球星-克魯伊夫:飛翔的荷蘭人 足球理念遙遙領先40年
    世界盃50大球星-克魯伊夫:飛翔的荷蘭人 足球理念遙遙領先40年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將於6月14日至7月15
  • 職業足球比賽,如何描述在足球世界盃的感覺!
    嗨,大家好,今天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個有關於體育的小故事吧。切薩內克是一名居住在紐約市的電影製作人和設計師。他目前正在為他的第二部故事片籌集資金,這部電影講述了美國精英足球運動員的訓練生活。講述的是2002年的一件事。我整晚都沒睡。
  • 吳慶龍斥裁判惹球迷支持,姚明該醒了,如此下去就和足球一樣臭了
    ,能進世界前八,而足球卻不能?  中國男足  但是現在籃球卻到了和足球相提並論的地步:如果說足球轉折是從2002年進入世界盃開始;那麼籃球的轉折就是姚明退役以後。可是令人失望的是,姚明這個內行人卻也變成了外行,上任之後,成績依然下滑,直到家門口男籃世界盃跌出世界前八。  直到這時候,人們回顧姚明的一些措施才發現,姚明自從擔任籃協掌門以後,所實施的一系列改革,就如同一個醫生看病一樣,只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卻不知現在的CBA就如同一個患了癌症的人,這些措施智能控制病情加重,卻不能從根源上來杜絕癌症患者的數量。
  • 楊振寧算在我國諾獎得主裡面?別為了一個諾獎,臉都不要了
    2020年諾貝爾獎主要獎項已經公布,美國有2人獲得生理學和醫學獎,1人獲得物理學家,1人獲得化學家,1人獲得文學家,共5人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獎項,成為最大贏家。放眼整個諾貝爾獎生涯,美國一樣是最大的贏家,有超過377人獲獎,領跑全球。反觀我國,目前只獲得了1項生理學獎,1項文學獎。
  • 拿不拿獎沒關係,嘲諷諾獎才危險
    對於付出所有,甘於寂寞,默默沉浸於科研的人,諾獎是不會視而不見的。諾獎的頒發,旨在提倡一種甘於奉獻和犧牲的科研精神,令全世界都為人性光芒而喝彩。第三、諾獎通過「延時性」來杜絕大部分的功利主義。簡單來說,諾獎的潛臺詞就是,你想通過搞科研來賺取獎金?不是不可以,你得耐得住寂寞,你得活得長久。什麼?太痛苦了?那你就趁早放棄這個念頭吧!
  • FM940舉辦足球爭霸賽 世界盃嘉年華與你一起狂歡
    上海2018年6月28日電 /美通社/ -- 2018俄羅斯足球賽事激戰正酣,在這個為綠蔭而狂歡的時間中,上海五星體育廣播FM940攜手上海長寧KiNG88商場打造的「三人制鐵籠足球爭霸賽」在上海市長寧路88號長寧KiNG88商場火熱開戰。六個人,一個鐵籠,揮灑汗水的三十分鐘,為每位足球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現球技的平臺。
  • 世界盃引發的民族仇恨,1970年荒誕至極的「足球戰爭」
    大國要考慮的事情很多,小國就不一樣的,有些小國很可能規模只有大國的百分之一,對於他們來說,經濟產業等都只靠大國維繫,大國的一些公司稍微一點點動作,就能對它們造成災難性影響,甚至戰爭。這裡有一個著名例子——1969年薩爾瓦多與宏都拉斯之間的足球戰爭。這個戰爭的名稱很有意思,是和足球有關嗎?是的,這場戰爭的導火索是1970年世界盃足球賽的外圍賽。
  • 為什麼1998法國足球世界盃為最經典的一屆?球迷:真的經典
    其次就是傷停補時採用了記分牌顯示的方法,最後就是首次採用金球制勝法 這屆世界盃,豪門林立、球星雲集、經典不斷,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配角球隊的表現非常搶眼。 然而,最被大多數球迷公認為最精彩的還是2002年韓日世界盃,因為世界第一人囗大國的中國隊首次打進了世界盃,因為東道主韓國隊像馬屎蟲一樣,惡意犯規和死纏爛打讓歐洲球隊灰不溜秋,坑得義大利
  • 50歲前國腳有足球學校!對世界盃耿耿於懷,在中國足球身居高位
    #回顧2002年,儘管在世界盃小組賽中3次被淘汰出局,但仔細想一想,這支中國男子足球隊還是中國足壇近20年來的巔峰時期,說到這支球隊,我們不得不想起當時的中國男子足球隊隊長——馬明宇。一九七○年生於重慶的馬明宇從小就開始接觸足球,因為他的父親曾經對足球運動有過深厚的了解,所以馬明宇也順理成章地進入四川少年隊踢球。
  • 瘋狂的足球:為了世界盃入場券,這兩個國家真的訴諸戰爭
    雖然他們賽前、賽後少不了口水戰,比賽場上的火藥味十足,但因為足球而訴諸戰爭幾乎是天方夜譚。不過,真有兩個國家曾經因為一場足球賽訴諸戰爭。這兩個國家就是位於中美地峽的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國,他們的名字分別是薩爾瓦多和宏都拉斯。
  • 世界盃來了,15本與足球相關的繪本推薦給爸爸和孩子們!
    世界盃來了,爸爸們別只顧著看球而冷落了自己的寶貝哦.今天麥田為大家整理了15本與足球有關的繪本,爸爸媽媽不妨借著世界盃培養孩子對足球甚至體育的興趣,或者培養孩子團隊合作的精神或者幫助孩子去體會社會生活中需要遵守的一些規則也許,你就此培養了一名足球明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