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通過驗收

2020-12-04 中國山東網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3日訊 12月2日,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組織來自中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中國標準化協會、中科院建築設計研究院標準化研究所、中科院煙臺海岸帶研究所的5位專家,對長島綜合試驗區承擔的「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進行了評估驗收。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二級巡視員郭大雷、一級調研員趙秀水、煙臺市市場監管局三級調研員劉世果參加了項目評審,長島綜試區工委委員、管委副主任宋春燕代表項目承擔單位進行了工作匯報。

專家組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與項目承擔單位溝通交流等方式,對項目進行了充分討論,形成了評審結論。

專家組一直認為,該項目的創建具有鮮明的海島特色,為全國海洋生態保護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一是各方協同推進示範區建設。山東省、煙臺市、各方高度重視,建立了協調推進機制,多部門齊抓共管。同時引入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作為主要技術支撐,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定位,高質量推進,形成政府引導、市場驅動、全員參與、協同推進的標準化工作模式。二是運用標準引領特色領域發展。圍繞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發展特色和要求,系統構建了長島海洋生態文明標準體系,實現海洋生態文明建設中空間布局優化、生態環境保護、生態經濟發展、生態文化等領域「有標可依」,包括梳理1000項標準明細,提出100項需求清單,發布17項適用標準,為深入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實踐性技術依據。三是全面搭建標準文化宣傳平臺。圍繞百姓關注的技術標準開展「亮標」「對標」「達標」 活動,運用新媒體語言製作了宣傳素材30餘篇。通過開展普適、普惠和普遍的「三普」學習行動,提升海島標準素質,營造海島標準文化。四是積極推動標準成果落地實施。建立了標準的制定、實施、監督、反饋機制,依標對漁家樂、垃圾分類、短程海上客運服務、裸露山體修復進行了提升改造工作。通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標準體系,用標準化促進長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成功推動示範區成為全國首家海島主導的國家級標準化試點。通過「亮標示範」「依標競品」「達標認證」等標準化手段,著力打造高質量試點示範項目。

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示範區(長島)項目是我省標準化綜合改革實施方案中的重點項目,也被列入煙臺市三重工作。項目順利通過驗收,是長島標準化工作中的重要裡程碑,下一步,要持續推進標準化示範區各項標準的實施,努力打造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化的「長島樣板」。

相關焦點

  • 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成功舉辦
    9月19日-20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管委會、煙臺市生態環境局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長島綜合試驗區成功舉辦。
  • 福海縣白斑狗魚標準化項目通過國家驗收
    中廣網烏魯木齊7月30日消息(通訊員朱建波 李慧) 7月25日至26日,福海縣白斑狗魚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建設通過了國家驗收。    烏魯木齊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阿勒泰地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等7名專家組成考核驗收組,以《全國高產優質高效農業標準化示範區考核驗收辦法》為依據,從組織管理、保障體系建設、示範工作內容、效果等方面,經過認真考核,以94分的好成績通過國家驗收。
  • 唐山:高新區「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驗收
    提高質量 塑強品牌 落實十九大精神見成效高新區「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示範區」通過驗收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齊慶鋒)11月28日,唐山高新區申報的「全國焊接機器人製造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順利通過了國家質檢總局現場驗收,成為全國首家以機器人產業命名的品牌示範區,標誌著高新區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推動質量品牌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 重慶兩江新區通過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驗收
    圖片來源網絡華龍網8月21日11時4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記者今(21)日從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獲悉,國家質檢總局、重慶市質監局近日組織全國知名專家對兩江新區籌建的「全國儀器儀表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範區」項目進行現場驗收。驗收組聽取了示範區實施情況匯報,實地考察了儀器儀表骨幹企業和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審閱了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該項目以896分的優秀成績通過驗收。
  • 山東長島攜16項目進京「招親」 欲建蓬萊長島海底隧道
    從全國大格局中看,長島在休閒度假旅遊、海洋牧場、海洋文化、海洋風場、海洋物流、綜合區位和戰略作用及影響力等方面具有珍稀性和不可代替性,開發利用價值極大,競爭優勢極強,為建設國際休閒度假島具備了難得的必要前提和厚實基礎,也為中外客商投資發展提供了全新環境和平臺。
  • 「兩山論」的藍色實踐——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側記
    9月19日,由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中國生態學學會主辦,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單位承辦的「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論壇」在山東長島舉辦。論壇發布了《2020海洋生態文明長島共識》,提出了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海島模式、建立海島生態文明戰略體系、探索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海洋保護地體系等重要共識。
  • 持續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煙臺打造海上"綠水青山"
    間接帶動了水產養殖、水產苗種、水產品加工流通、休閒漁業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市民參與養護漁業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意識有了明顯提高,增殖放流正逐步發展成為全民參與的社會大型公益活動。長島海洋專家趙傳海說。如他所言,近年來,煙臺市將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列入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成立工作專班,持續發力長島生態保護修復和可持續發展,努力把長島建設成為生態環保宜居的海島。
  • 兩部委:支持海洋特色文化企業和重點項目發展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海洋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存在,海洋經濟發展布局有待優化,海洋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壓力加大,部分海洋產業存在產能過剩問題,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有待提高,海洋生態環境承載壓力不斷加大,海洋生態環境退化,陸海協同保護有待加強,海洋災害和安全生產風險日益突出,保障海洋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等,這些因素仍制約著我國海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 從海島縣到綜試區,長島:奮力趟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2017年7月1日,省委書記劉家義到長島調研,要求長島把生態保護作為第一要務、把綠色發展作為根本前提、把固防守疆作為最大政治責任,在長島全域建設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爭創全國首個海洋類國家公園,把長島打造成藍色生態之島、休閒宜居之島、軍民融合之島,掀開了長島發展史上嶄新一頁。從海島縣到綜試區,重大轉變由此開始。如今,長島綜試區建設又站在了新的起點上。
  • 國務院關於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同時,海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和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粗放增長方式尚未根本轉變,產業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自主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能力不強,資源與生態環境約束加劇,保障發展的體制機制尚不完善,這些因素仍制約著我國海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 農業部關於印發《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的...
    為貫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海洋強國戰略的有關要求,落實《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國務院關於促進海洋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中關於發展海洋牧場的部署安排,更好地發揮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的綜合效益和示範帶動作用,推動全國海洋牧場在未來一個時期建設取得新突破,發展再上新臺階,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建設規劃(2017-2025年)》。
  • 《全國生態保護「十二五」規劃》的通知
    4.生態示範建設成效顯著  生態示範建設蓬勃發展,全國已形成生態示範區、生態建設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試點三個梯次系統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工作體系,三個階段既相互聯繫,又循序漸進,標準逐級提高。「十一五」以來,分四批命名了362個生態示範區。
  • 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原標題:煙臺:到2025年建成30處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   據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消息,「十四五」期間,煙臺市將全力打造全國領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場示範之城
  • 2018海洋生態保護修復大會在魯東大學召開
    大會以「保護自然,修復生態,共創海洋生態美景」為主題,圍繞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的技術方法、成功經驗、對策措施和工作建議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研討。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校、企業的專家學者以及沿海省市的代表共600餘人參加大會。會議由魯東大學和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辦。  中國海洋工程諮詢協會會長周茂平在會上致辭。
  • 山東聚焦海洋生態文明建設 累計修復海域2300多公頃
    山東省海洋局副局長王仁堂在會上介紹稱,近年來,針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山東積極推進實施「藍色海灣」「退養還溼」等重大項目,累計投入各類資金5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拆除清理垃圾廢棄物100多萬立方,恢復養護沙灘40多公裡,逐步建立起海洋生態修復長效機制。圖為山東港口日照港退岸還海項目海龍灣。
  • 實施生態立區戰略 做好海島保護開發
    區委、區管委會根據萬山區海洋海島的特點,明確提出了生態立區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決心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生態優先的理念,大力推進海洋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爭當海洋生態文明示範區。  萬山區島陸面積約81平方公裡,海域面積3200平方公裡。106個海島中,大於3平方公裡的有9個,1至2平方公裡的有6個,其餘多數為面積1平方公裡以下的島嶼。只有桂山、萬山、東澳、外伶仃、擔杆等海島有常住居民。
  • ...印發《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生態環境管理「三統一...
    形成統一的生態環境管理架構,推動區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促進一體化示範區經濟社會生態綠色高質量發展。為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順利實施提供有效的制度示範和創新引領。   (二)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謀劃、分步突破。
  • 行走海岸線|海洋牧場的「煙臺模式」,為何被全國推廣
    海工裝備+牧場,儼然成為煙臺海洋牧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模式。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從煙臺市海洋發展和漁業局獲悉,在大力發展海洋牧場的實踐過程中,煙臺市闖出了「海工+牧場」聯動模式、「陸海接力」兼容模式、「大漁帶小漁」共享模式等一批具有煙臺特色的海洋牧場發展新模式、新路子。2018年,全國首次海洋牧場建設現場會在煙臺召開。
  • 關於印發《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的通知
    》,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統保護的要求,通過強化生態監管、完善制度體系,促使生態空間得到保障、生態質量穩中有升、生態功能逐步改善,從而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我部組織編制了《全國生態保護「十三五」規劃綱要》(見附件)。
  • 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開展互花米草治理攻關 助推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近日從中國科學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了解到,自2016年以來,該研究中心聯合山東省東營市政府,依託中國科學院黃河三角洲濱海溼地生態試驗站,開展互花米草入侵機制與治理技術科研攻關及工程示範,治理成效顯著,成果被評估為「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為推進黃河三角洲溼地生態系統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高質量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