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如果你去醫院就醫,醫生懷疑你有感染,可能會要求進行革蘭氏染色檢查。該測試還可以幫助您的醫生了解細菌是革蘭氏陰性還是革蘭氏陽性,從而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然而你可能對於革蘭氏陽性菌陰性菌這些概念並不熟悉,今天為大家講解下,革蘭氏陽性菌,革蘭氏陰性菌的區別,革蘭氏染色法,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類型以及相應的治療。
首先,我們了解下,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各自的特徵。
革蘭氏陽性細菌的主要特徵是它們的結構。一般有以下特點:
沒有外膜。革蘭氏陽性細菌沒有外膜,但革蘭氏陰性細菌有。
複雜的細胞壁。包圍細胞質膜的細胞壁由肽聚糖、多糖、磷壁和蛋白質組成。它很容易吸收外來物質。
厚的肽聚糖層。在革蘭氏陽性細菌中,肽聚糖有40到80層厚。
某些表面附屬物。革蘭氏陽性細菌可能有鞭毛,可以幫助它們移動。它們很少有被稱為菌毛的毛髮狀結構。
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具有不同的結構。通常,革蘭氏陰性菌具有以下特徵:
外脂質膜
肽聚糖薄層(2 - 3納米)
通常不含磷壁酸
可以有鞭毛或毛
主要的區別是外脂膜。它很難滲透,這給了革蘭氏陰性細菌額外的保護。革蘭氏陽性細菌沒有這種特徵。
由於這種差異,革蘭氏陰性細菌更難殺死。這意味著革蘭氏陽性菌和革蘭氏陰性菌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
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是怎麼鑑定的呢?
——通過革蘭氏染色法。
革蘭氏染色法是一種根據細菌細胞壁進行細菌分類的方法。它使科學家能夠確定一個有機體是革蘭氏陽性還是革蘭氏陰性。這項使用顯微鏡的測試是由漢斯·克裡斯蒂安·克拉姆在1884年發明的。
在這個過程中,結晶紫染料被應用到細菌樣本上。這種化學染料能將較厚的肽聚糖層染色。
在顯微鏡下,革蘭氏陽性細菌呈現紫藍色,因為它們厚厚的肽聚糖膜可以容納染料。由於陽性結果,這種細菌被稱為革蘭氏陽性細菌。
革蘭氏陰性菌染成粉紅色。它們的肽聚糖層更薄,所以不會保留藍色。測試結果為陰性。
革蘭氏染色可在各種類型的標本上進行,包括:
血液、組織、糞便、尿液、痰液等。
醫生將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革蘭氏染色檢測,從而了解是否是細菌導致了該症狀,以及存在哪些類型的細菌。他們也可能會要求其他測試來幫助診斷疾病。這對於確定後續的治療方案很有幫助。
根據不同的特性,革蘭氏陽性菌可進一步分為以下幾類:
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圓形或橢圓形。術語「球菌」的意思是球形,表明細菌通常是圓形的。
以下是革蘭氏陽性球菌:
葡萄球菌呈葡萄狀叢生生長。正常情況下,它們存在於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不會造成任何問題。但如果葡萄球菌進入人體,它們會引起嚴重的感染。
鏈球菌呈鏈狀生長。這是因為細胞在分裂後並沒有完全分離。
與葡萄球菌一樣,鏈球菌通常存在於體內。它們通常存在於皮膚、口腔、腸道和生殖道。
鏈球菌可分為以下類別:
S. pyogenes (Group A)、S. agalactiae (Group B)、Enterococci (Group D)、S. viridans、S. pneumoniae
當革蘭氏陽性細菌呈棒狀時,它們被稱為桿菌。這些細菌大多在皮膚上發現,但有些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革蘭氏陽性桿菌根據其產生孢子的能力被進一步分類。
芽孢桿菌和梭狀芽孢桿菌可以形成孢子,這有助於細菌在高溫等惡劣條件下生存。
這些桿菌根據它們對氧氣的需要被細分。芽孢桿菌需要氧氣才能生存(需氧),而梭狀芽孢桿菌不需要氧氣(厭氧)。
李斯特菌(Listeria )和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不產生孢子。李斯特菌是厭氧菌,棒狀桿菌是好氧菌。
許多革蘭氏陽性菌都是致病菌。雖然有100多種致病性革蘭氏陽性菌,但最顯著的種類包括:
葡萄球菌通常是細菌感染的原因。大多數情況是由以下物種引起的。其他致病性葡萄球菌不太常見,很少導致疾病。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致病性最強的葡萄球菌。它導致了大多數葡萄球菌感染,包括:
皮膚感染,如蜂窩織炎和毛囊炎、感染性關節炎、膿腫、心內膜炎、細菌性肺炎、食物中毒、中毒性休克症候群、燙傷皮膚症候群、MRSA等。
通常,表皮鏈球菌會在免疫系統薄弱或住院的人身上引起感染。會引起:
導尿管等醫療器械感染、菌血症、縱隔炎、手術部位感染、眼部角膜炎、眼內炎(內眼感染)等。
通常見於生殖道和會陰。會引起: 無併發症的尿路感染(最常見)、尿道炎、前列腺炎、急性腎盂腎炎 、附睪炎等。
鏈球菌也是常見的致病菌。以下是最常見的生物體。一般來說,其他鏈球菌群可引起食源性疾病,引起喉嚨痛。
肺炎鏈球菌是社區獲得性肺炎最常見的病因。它還引起:紅眼、鼻竇感染、腦膜炎等。
會引起膿毒性咽喉炎、蜂窩織炎、咽炎、膿皰炎、猩紅熱、風溼熱、壞死性筋膜炎、腎小球腎炎等。
通常會引起新生兒感染,包括:敗血症、肺炎、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
腸球菌主要在結腸中發現。它們會引起膽道和泌尿道感染。
作為孢子形成細菌,桿菌產生孢子並釋放毒素。大多數桿菌對人類沒有致病性,但以下兩種可導致嚴重的疾病。
炭疽桿菌孢子產生炭疽毒素,引起嚴重的疾病。人類可通過吸入或接觸受感染的動物而感染炭疽。
根據炭疽熱的傳播方式,它可以引起各種症狀。這些可能包括:噁心、嘔吐、腹痛、咳血、高燒等。
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孢子形成細菌,存在於土壤和一些食物中。它與吃未煮熟或重新加熱的米飯而導致的疾病有關。會引起:腹瀉、噁心、傷口感染、呼吸道感染、眼內炎等。
大約有30種梭狀芽孢桿菌會引起人類疾病。像桿菌一樣,這些細菌形成毒素,導致嚴重的情況。梭狀芽孢桿菌通常與食源性疾病有關,但最令人擔憂的細菌包括:
肉毒桿菌的孢子產生肉毒桿菌毒素,這是對人類最危險的毒素。它會導致肉毒中毒,包括:
食源性肉毒中毒(最常見)、嬰兒肉毒中毒、傷口肉毒中毒、吸入肉毒中毒等。
產氣莢膜通常與肉類生產和加工有關。如果一個人吃了受汙染的肉,他們可能會食物中毒。症狀包括持續不到24小時的腹瀉和腹部絞痛。
艱難梭菌通常影響住院的老年人。一般發生在服用抗生素之後,引起結腸炎、腹部絞痛、嚴重腹瀉。
破傷風梭菌孢子產生破傷風毒素,一種神經毒性物質。一般它會出現在土壤、灰塵和生鏽的工具上,如果這種毒素引起感染,就叫做破傷風。這是個嚴重的醫療緊急事件。
單核細胞增多性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 )
唯一致病性李斯特菌是單核增生桿菌。在健康人身上,它通常會引起輕微的食源性疾病症狀。但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中,這種細菌會導致危及生命的情況:腦膜炎、敗血症、利斯特氏菌病。
白喉桿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e)
約有30種棒狀桿菌與人類疾病有關。然而,這些微生物很少引起疾病,通常影響免疫系統受損的人。白喉是本組的主要致病菌。引起:白喉、咽炎、呼吸道感染、感染性關節炎、皮膚感染、骨髓炎、心內膜炎等。
治療革蘭氏陽性細菌引起的疾病時,最佳選擇取決於:細菌類型、抗生素耐藥性、細菌是否形成毒素等。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一種常見的用於多種感染的抗生素。主要是幹擾細菌的肽聚糖層,從而殺死細菌。主要用於鏈球菌感染,包括:鏈球菌性喉炎、鼻竇感染、尿路感染、蜂窩織炎等。
糖肽類抗生素常用於治療耐藥細菌引起的嚴重感染。像青黴素一樣,它們通過破壞細菌的細胞壁來發揮作用。可以治療:耐多藥肺炎、MRSA、結腸炎。
紅黴素屬於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大環內酯類抗生素還包括更知名的阿奇黴素和克拉黴素。它是一種能阻止細菌生長的抗生素,對革蘭氏陽性和革蘭氏陰性細菌都有效。
通常,紅黴素是給對青黴素過敏的人開的。治療的情況如下:細菌性肺炎、紅眼、咽喉炎、葡萄球菌性皮膚感染等。
在某些情況下,治療可能包括液體療法。它有助於補充身體的水分水平和防止脫水。一般來說,治療毒素引起的疾病需要液體管理。
對於與毒素相關的疾病,如炭疽和肉毒中毒,治療包括抗毒素。這種藥通過靶向和清除體內毒素而起作用。合適的抗毒素取決於具體的毒素。此外,它還與其他療法結合使用。
革蘭氏染色測試可以幫助醫生診斷疾病,從而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如果能更快速準確地了解是由何種菌引起的疾病,將會為治療提供捷徑。
【參考文獻】
Gillespie S, et al. (2012). Med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 at a glance. West Sussex, UK: Wiley-Blackwell.
Kulkarni AP, et al. (2019). Current perspectives on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infections in India: What is the way forward?
Mahony J, et al. (2015). Gram-positive phages: From isolation to application. Lausanne, Switzerland: Frontiers Media SA
Malanovic N, et al. (2016). Gram-positive bacterial cell envelopes: The impact on the activity of antimicrobial peptides.
Sizar O, et al. (2019). Gram positive bacteria.
Vazquez-Guillamet C, et al. (2014). Treatment of gram-positive infections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