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8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多重耐藥菌逐漸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CRE、CRKP、XDRAB、XDRPA等多重耐藥菌已成為院內感染最為關切的重要病原體,由其導致的感染,臨床治療非常困難,死亡率高。
基於迫切的臨床需求,為提升臨床對多重耐藥菌的了解、促進對微生物技術的認識與應用,指導臨床更好地通過微生物技術進行合理的用藥,2020年8月12日,一群臨床檢驗科、重症醫學、感染科的專家們,雲集「以微生物技術助力臨床合理用藥線下研討會」論壇,共同探討時下較為關注的多重耐藥菌治療的現狀與挑戰、XDR革蘭氏陰性菌聯合藥敏等熱點話題,追蹤本領域新技術、新進展。
本次研討會由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主辦,對於加強臨床與檢驗科交流、融合,提升醫務人員診療能力和水平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大會現場圖
大會現場亮點紛呈,來自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的副主任醫師劉靜教授現場解讀分析「多重耐藥陰性菌治療現狀與挑戰」,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室負責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檢測分會委員蘇丹虹主任關於「泛耐藥革蘭陰性菌聯合藥敏試驗操作及方案」的精彩分享,引起與會專家的濃厚興趣,現場圍繞以下話題交流互動熱烈:
·泛耐藥感染患者為什麼要做聯合藥敏試驗?
·藥物敏感試驗方法有哪些?能否出來對臨床治療有指導幫助的結果?
·紙片擴散法(K-B 法)),K-B法聯合藥敏判斷標準如何?是個案還是可以推廣?
·酶型標準藥敏及表型檢測——碳青黴烯類耐藥菌株,不僅需要檢測表型,更需要基因型……
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劉靜教授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驗科微生物室負責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檢測分會委員蘇丹虹主任
臨床專家對紙片擴散法在XDR革蘭氏陰性菌聯合藥敏中的應用尤為感興趣,針對檢測方法、結果判斷等細節與檢驗專家進行了正面交鋒,現場火花四濺。由此可見,臨床對微生物技術指導多重耐藥菌用藥治療的需求極為迫切。
據蘇丹虹主任介紹,目前尚缺乏MDR、XDR、CRE、CRKP的聯合用藥療效評價,臨床醫師在制定抗感染治療方案時需綜合考慮本地區和本醫院的耐藥菌流行情況、藥敏結果、感染部位及嚴重程度、患者狀態和抗菌藥物的藥代動力學/藥效學特點,進而制定出最優給藥方案,以期達到療效最大化且不良反應最小化。在這種背景下,篩選有效的抗菌藥物聯合治療方案是目前最關注的一個領域。因此,通過對XDR耐藥菌的聯合藥敏試驗,選出對該菌具有協同作用的最佳抗生素組合治療,可為臨床抗感染聯合用藥提供依據,以達到精準治療。
大會主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曾勉教授在大會總結時由衷表示,這是他今年參加的最為激烈的一場會議,在工作日的晚上舉辦學術活動,參會人員之踴躍,現場討論之熱烈,超出預期。會後,參會人員還繼續「圍堵」微生物檢驗專家蘇丹虹主任請教和討論,大會效果可見一斑。
大會主持、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曾勉教授
為繁榮學術交流,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將繼續組織多場跨學科多領域合作的抗感染專題系列活動,共同追蹤本領域的新技術和新進展,敬請關注學會公眾號,留意最新會議動態。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