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雨的重慶遭遇近年最大洪水,居民:開始只是滲水,後來河水倒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晨 近日,「長江2020年第5號洪水」備受關注。這場洪水過境重慶,導致臨江區域被淹,洪崖洞景區暫停接待遊客,這也是1981年以來重慶經歷的最大一次洪水過境。 不過很多網友表示近日重慶基本沒有降雨,但卻感受到了一次洪峰來襲。
-
福建未來三天仍雨勢洶洶 閩江發生入汛最大洪水
據被堵在大橋上的的士司機張師傅介紹:「7點多的時候,雨很大,影響了能見度,尤溪洲大橋上兩車發生碰刮,造成橋上交通擁堵,過個橋都花了半個小時的時間。」監測數據顯示,18日08時至19日08時,福建省的南平、清流、平潭、上杭等19個縣市的33個鄉鎮出現降雨量超過50毫米的暴雨天氣,其中南平市延平區王臺鎮和平潭縣降雨量大於100毫米,屬大暴雨量級。
-
為什麼年年發生百年一遇的洪水?
百年一遇的洪水,其實並不是100年才會發生一次。洪水的發生並沒有周期性,而是憑藉概率來決定。連續兩年發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概率也有萬分之一,全國960萬平方公裡的地方,可以說每年都會有百年一遇的洪水。連續三年發生百年一遇的洪水的概率有百萬分之一,看上去很低,但是世界這麼大,一切皆有可能。
-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洪水為什麼會發生 百年一遇的洪水是指什麼意思 7月以來,我國南方多地遭遇因強降雨引發的洪澇災害。在洪澇災害的新聞中,你經常會看到這樣一些詞,比如洪峰,比如多少年一遇的洪水。這些詞雖然常見,但是你真的清楚什麼是洪峰,「百年一遇」的洪水又為何會時不時就出現呢?記者就此採訪了相關專家。
-
最大流量為2180立方米/秒!我國15省份84條河流發生超警洪水
西北、黃淮、江淮、江南、西南東部一帶15個省(區、市)84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應急管理部表示,雖然一些地方災害嚴重,但從總體來看,大江大河都處於可控的狀態。寧夏:黃河2020年第1號洪水進入寧夏6月以來,受河源地區降雨影響,黃河上遊來水持續增大。21日早上,黃河第1號洪水到達寧夏,較往年提前兩天。最大流量為2180立方米/秒。
-
面對洪水的思考:水與中醫
:從現象級視頻《後浪》,到綜藝裡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以至於扛過疫情的我們,再度與洪水相逢,面對洪水,諾亞築造方舟逃離現世,而大禹勇敢地承擔起治水的重任,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可見一斑。宜疏不宜堵:從「歪了」的三峽大壩說起近期,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廣泛傳播,這張用來「造謠」的衛星地圖顯示,三峽大壩壩體有明顯扭曲。
-
未雨綢繆 跑在洪水到來之前——綦江遭遇歷史最大洪水轉移10萬餘人...
至此,綦江流域重慶段全線有史以來遭遇的最大洪水,順利匯入長江。在這場與洪水的遭遇戰中,綦江區緊急轉移10萬餘人,無一人傷亡。仔細梳理抗洪過程會發現,抗洪背後,全市應急、水文、氣象、搶險等部門,未雨綢繆,跑在洪水前面,豎起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線,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
火星有水添新證據!科學家稱40億年前發生過特大洪水
據外媒報導,雖然現在的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隕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但曾經它可能是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甚至還發生過特大洪水。好奇號火星探測器作為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研製的一臺探測火星任務的火星車,在2012年8月成功登陸火星表面。8年以來,一直在蓋爾隕石坑內進行探索。
-
火星有水添新證據:科學家稱40億年前發生過特大洪水
據外媒報導,雖然現在的火星基本上是沙漠行星,地表沙丘、礫石、隕石遍布且沒有穩定的液態水體,但曾經它可能是一個適宜居住的星球,甚至還發生過特大洪水。 而在新的研究中,傑克遜州立大學、康奈爾大學、噴氣推進實驗室和夏威夷大學通過分析數據,確定了蓋爾隕石坑內的沉積結構,這表明大約40億年前那裡發生過特大洪水。 研究人員表示,這裡有一系列對稱的礫石山脊,每一個都有32.8英尺(約10米)高,這種結構在地球上往往是由於湍急的水流形成的沉積結構。
-
陽光:2020年會發生與1998年同等規模的洪水嗎?
但太平洋海水狀態並非一成不變,它每隔幾年就有可能發生異常,衡量的標準就是看中部和東部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溫度的變化。如果該海域海溫變化只在±0.5℃以內,那屬於正常浮動;如果該海域升溫0.5℃以上才叫「厄爾尼諾現象」,降溫0.5℃以上叫「拉尼娜現象」。一般「厄爾尼諾現象」後肯定會發生「拉尼娜現象」,兩種現象表現正好相反。厄爾尼諾現象的出現具有很大不確定性,持續長短也有所不同,強度大小也一樣。
-
這裡遇70年來最大規模山體滑坡,無人員傷亡!多虧了→
近期,長江流域連續發生強降雨,多地江河湖泊水位超警戒。在湖南,受強降雨和長江上遊來水影響,截至7月12日,洞庭湖全線超警,94個堤垸2598公裡堤段水位超警,洞庭湖區、沅水幹支流、湘水資水部分支流42個水文站水位超警。與此同時,湖南的局部地區仍有持續性暴雨和大暴雨天氣,防洪形勢異常嚴峻。
-
我國主要洪水類型
,但暴雨洪水發生最為頻繁、量級最大、影響範圍最廣。(1)暴雨洪水型我國的災害性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多發生在夏秋季節,發生的時間自南往北逐漸推遲。暴雨洪水為降落到地面上的暴雨,經過產流和匯流在河道中形成的洪水。
-
火星有水新證據:四十億年前曾發生過大洪水
科學家對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提供的數據進行分析顯示,大約四十億年前,火星上爆發過一場大洪水,其規模大到超乎想像的程度——可能當時整個火星都在下雨。 研究者之一費倫(Alberto G.
-
氣象科普:洪水一般什麼季節發生?最多發生在幾月
氣象科普:洪水一般什麼季節發生?最多發生在幾月 鎮遠氣象 | 2020-07-06 08:46:09 導語:我國一些地區,每年都會有那麼一段時間降水特別豐富,導致發生洪澇災害。那麼,我國洪水主要發生在每年的什麼季節呢?
-
發大洪水,最後洪水都流哪去了?
1963年,海河流域發生特大洪水。連日的暴雨,緊一陣慢一陣,從8月3日一直下到8月8日。緊時大雨傾盆,似大水傾倒,慢時也下雨如注。到後來,村裡的房屋倒了大半,京廣,京滬鐵路大橋都衝垮了。整個華北平原一片汪洋大海,地勢高的地方也有半米深的積水。這是建國以來當地最大的洪水。
-
洪水洪水怎麼辦
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主要江河都發生了接近20世紀發生的特大洪水。1998年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過去的經濟損失,主要是農業損失,20世紀五六十年代,農業損失佔70%左右。目前由於經濟的發展,工業、交通、電力等經濟損失加大,部分地區非農業損失所佔比重達到85%左右。」
-
長江洪水千年一遇、百年一遇,到底是誰說的?有人見過千年洪水?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太平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的影響,我國的氣候是明顯的季風氣候,夏季,來自於海洋的暖溼氣流,從東南沿海深入影響到西北內陸,高溫多雨,夏季的氣候呈現出海洋性氣候的特點,冬季,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則受大陸乾冷空氣的控制,寒冷乾燥,冬季的氣候則呈現出大陸性氣候的特點。
-
「好奇號」發現了火星曾發生過史前大洪水的證據
之前火星上的大通道和火星表面巨大的波浪狀特徵的圖像顯示,火星過去曾遭受過災難性的洪水災害。現在,一組科學家利用「好奇號(Curiosity)」探測器收集的數據證明,大約40億年前,大洪水席捲蓋爾火山口。「我們利用好奇號火星車觀測到的詳細沉積學數據首次確定了特大洪水,」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論文的合著者Alberto G. Fairén說。「大洪水留下的沉積物以前沒有用軌道器數據確定。」
-
今年福建這些流域可能發生洪水!還有颱風……
2、江河來水總量偏少各主要江河來水總量108.55億m3,較常年同期偏少16%。其中,閩江偏少9%,汀江偏少24%,木蘭溪、晉江、九龍江、交溪偏少30%~36%。洪水預計:閩江幹流及主要支流建溪、富屯溪、沙溪可能發生中等洪水,不排除發生局部區域性大洪水的可能; 交溪、木蘭溪、晉江、九龍江等沿海江河可能發生中小洪水,不排除發生大洪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