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常壓頁巖氣開發技術首次跨區域輸出

2020-12-04 湘湘帶你看社會

圖/重慶常壓頁巖氣開發技術首次跨區域輸出 @重慶廣電-第1眼 微博視頻截圖

近日,貴州道真縣真頁1HF井正式對外輸氣,這口氣井由中石化重慶頁巖氣有限公司負責生產營運,標誌著重慶常壓頁巖氣技術首次實現跨區域輸出。過去三年多來,以重慶南川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為核心,我市已在國內率先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常壓頁巖氣開發技術體系。

(新聞來源:微博@重慶廣電-第1眼)

【來源:重慶青年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石化頁巖氣探明儲量已超9400億方
    截至目前,中國石化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9407.72億立方米,助推我國頁巖氣探明儲量超2萬億立方米,頁巖氣已成為我國天然氣發展的重要領域。  此次申報的東勝—平橋西探明儲量區埋藏淺、構造複雜,是國內首個探明且投入商業開發的規模常壓頁巖氣區,位於涪陵頁巖氣田南川頁巖氣勘查區塊。截至目前,涪陵頁巖氣田累計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7926.41億立方米。
  • 重慶涪陵頁巖氣項目通過成本效益「加減法」實現高效優質開發
    央廣網重慶8月13日消息(記者劉湛)重慶市涪陵區政府今天通報:涪陵頁巖氣項目通過實施成本效益「加減法」,實現高效優質開發。  一是推動關鍵技術攻關,降低開發成本。在地質導向分析和跟蹤模型基礎上,將主力氣層細分為多個小層,控制鑽頭進入氣藏最富集區域,以達到最佳產氣效果。二 是探索氣井生產規律。
  • 中國石油川南頁巖氣開發形成關鍵技術體系
    5月28日,中國石油川渝頁巖氣前線指揮部傳來消息,中國石油在川南形成了頁巖氣開發的關鍵技術體系,3500米以淺工藝技術實現更新換代,3500米以深主體工藝取得突破,為川南頁巖氣規模效益開發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 中國首次拉鏈式壓裂 傑瑞助力頁巖氣低成本開發
    煙臺2013年12月27日電 /美通社/ -- 隨著12月13日中國首次拉鏈式壓裂取得成功,關於頁巖氣低成本開發的討論愈發高漲。這次由傑瑞裝備主要參與的「工廠化」壓裂作業,意味著全球頁巖氣儲量最豐富的中國已有能力應用較新技術開發頁巖氣藏。
  • 中國頁巖氣開發進展與展望
    目前發現的可以規模開發的頁巖氣藏主要以前兩型的乾酪根為主,與埋藏關係有密切的關係。2 中國目前的頁巖氣勘探開發與進展我國目前的頁巖氣儲量豐富,目前僅重慶涪陵一地已累計產10 億立方米。 根據目前中國的能源消耗速度,我國擁有的儲量可以使用 200 餘年。
  • 中石化發現我國首個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 探明儲量1918億立方米
    金秋十月,中國石化頁巖氣勘探再度刷屏——在重慶南川發現我國首個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新增頁巖氣探明儲量1918億立方米。
  • 中國首個頁巖氣專著實現版權輸出
    科技日報訊 (記者何亮)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與施普林格·自然集團籤署版權輸出協議,就《中國能源新戰略——頁巖氣出版工程》叢書英文版出版達成合作,成為中國頁巖氣領域第一套對外出版的原創系列著作,在學術總結上搶佔了該領域的高地。
  • 重慶加強頁巖氣開採區地震監測能力建設
    6月2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涪陵頁巖氣田獲悉,涪陵頁巖氣田地震監測臺網近日安裝調試完成,這標誌著中石化首個頁巖氣田專用地震監測臺網開始試運行,在頁巖氣田安全開發建設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涪陵頁巖氣田擔負著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使命。
  • 開發頁巖氣,切勿因小失大
    美國實施「頁巖氣革命」,用水力壓裂技術,獲取頁巖中的非常規油氣,這讓中國看到了天然氣自給自足的希望。20世紀初,中國開始進行有關頁巖氣的理論研究,2009年以第一口頁巖氣資源戰略調查井掀開了頁巖氣勘探序幕。但與此同時,地下水保護和地質災害防範等問題卻沒有得到相應的重視。直到今年2月,四川省出臺的《頁巖氣開採業汙染防治技術政策》才稍稍彌補了這一空白。
  • 江蘇名列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五大優選地區之一
    江蘇省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工作專家諮詢組昨日成立,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內,10位國內知名專家受聘。當天,我省「頁巖氣勘查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13-2018)」及「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2013年度工作計劃」,也啟動編制。這意味著,開發利用頁巖氣,江蘇正式起步。  改寫美國能源和產業格局  頁巖氣為何物?
  • 中國頁巖氣發展遇兩大瓶頸 「終極能源」開發難
    核心提示:相對於有80年頁巖氣開採歷史的美國,中國頁巖氣開發還只是一個「新兵」。業界曾預言,中國頁巖氣的黃金十年即將到來。然而受技術難以突破、開採難度大等諸多因素影響,這個被寄予希望的規劃成了「天荒夜談」。
  • 石化油服助力中國石化在重慶試獲高產頁巖油氣井
    日前,中國石化宣布,部署在重慶的重點預探井——泰頁1井,在湖相頁巖新層系喜獲頁巖氣日產7.5萬立方米、頁巖油9.8立方米,這是四川盆地第一口在該層系獲頁巖油氣流的探井,證實湖相頁巖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泰頁1井位於重慶涪陵地區北部豐都縣仁沙鎮。前期,按照甲方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的部署,石化油服已在該地區完成三維地震勘探,發現該地區油氣地質條件好,是頁巖油氣勘探的有利區。
  • 破壞地質結構,開採頁巖氣真的會誘發地震嗎?
    頁巖氣,一種重要的天然氣資源。近日,自然資源部專家組審查通過位於重慶南川的一個頁巖氣探明儲量新增報告,正式確認這個位於南川的頁巖氣資源新區塊,同時也是國內首個得到確認的常壓頁巖氣資源區塊。此消息一出,不少重慶網友紛紛表示:求求你們放過孩子吧開採頁巖氣究竟會怎樣呢?是否會像網友所說的那樣,破壞地質結構、引發地震等一系列自然問題?頁巖氣好比人體的肌肉,天然氣就像肌肉中的血液,開發常規天然氣像在動靜脈血管中採血,而開採頁巖氣就如同直接從毛細血管中採血。
  • 中國頁巖氣:從「一片空白」到「一抹亮色」
    這使得頁巖氣的開採面臨更大的技術難度和更高成本。美國是全球頁巖氣開採的先驅也是最成功的國家。早在1821年,美國紐約州弗裡多尼亞天然氣礦井中首次開採出頁巖氣。主要是針對北美頁巖氣開發的發展狀況,進行動態跟蹤與評價,在研究北美頁巖氣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總結頁巖氣賦存特徵、北美產氣頁巖地質特徵、開採技術等各種要素。二是對國內頁巖氣基礎研究階段。在研究美國頁巖氣開發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開展國內頁巖氣研究,初步評估中國頁巖氣資源潛力和有利區。
  • 他讓頁巖氣不再是四川盆地「特產」
    但這些頁巖氣都是在四川盆地約4億年左右的地層裡發現的,其他地方有沒有?「我們國家地質構造非常複雜,如果說頁巖氣只存在於四川盆地這樣的地質構造中,別的地方都沒有的話,那我國的頁巖氣前景相當不樂觀。」翟剛毅說,進行頁巖氣勘探開發必須跳出四川盆地,放眼全國。 從大量地質資料入手,翟剛毅帶領團隊一一排查可能富含頁巖氣的區域。
  • 2020年版中國頁巖氣市場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中國頁巖氣資源層主要分布在古生界的志留系、奧陶系和寒武系,埋藏較美國主 流開發區要深,這可能將增長開發成本。優選勘探開發區將是最重要的工作。中國計劃重點在四川、重慶、貴州、安徽和新疆等19個頁巖氣開發區布局勘探開發工 作,其中大部分地區水資源充分,有利於水力分段壓裂工作。
  • 頁巖氣開發亟須市場化改革
    油氣上遊改革是油氣改革的『重中之重』,頁巖氣和頁巖油是改革『先鋒』。」在日前召開的ECF國際頁巖氣論壇第十屆亞太頁巖油氣峰會上,自然資源部諮詢研究中心研究員張大偉表示,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難度大,頁巖氣要迎來大發展時代,市場化改革是關鍵。
  • 國土部:中國頁巖氣資源潛力達134萬億立方米
    中新社北京3月1日電 (丁棟) 中國首次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表明,全國陸域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為134.42萬億立方米,可採資源潛力為25萬億立方米。
  • 2020年中國頁巖氣行業市場分析
    加強頁巖氣地質調查研究,加快「工廠化」、「成套化」技術研發和應用,探索形成先進適用的頁巖氣勘探開發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培育自主創新和裝備製造能力。著力提高四川長寧-威遠、重慶涪陵、雲南昭通、陝西延安等國家級示範區儲量和產量規模,同時爭取在湘鄂、雲貴和蘇皖等地區實現突破。  到2020年,頁巖氣產量力爭超過300億立方米。
  • 我國首個頁巖氣勘探開發國家環保標準發布
    中國石油網消息(通訊員李盛林)11月18日,筆者從川慶鑽探公司獲悉,由川慶鑽探公司主編、國內5家單位參編的《頁巖氣環境保護第1部分:鑽井作業汙染防治與處置方法》(GB/T39139.1-2020) 獲得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實施,這是我國第一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國家環保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