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龍筋」現在很少見,但在遠古時期,它是古代帝王的美食

2021-01-09 奇點先驅

筆者:天行健

提到世界上最神秘的未知生物,「龍」一定榜上有名。我們都知道,事實上龍並不存在,畢竟一直到今天,都沒有高清影像記錄下龍出沒的一幕。

看到這裡,可能大家會說「營口墜龍事件」,雖然一直到今天為止,這件事都是未解之謎,但是此前央視《走近科學》欄目也曾經去實地調查採訪過,最終通過專家研究給出的結論,表示當時人們看到的,可能是擱淺的鬚鯨。

由於時隔近一個世紀,而且當時的中國也正處於風雨飄搖時期,所以,對於這件事的真實性,也有很多人質疑,這件事還是沒有辦法去證明它和「龍」有關的。

不過有趣的是,雖然世界上並沒有「龍」,但是卻有「龍筋」,而且對於古代的帝王來說,可是非常喜歡的美味之一,那麼,「龍筋」究竟是什麼呢?為何現在我們看不到呢?

要知道,很多過去只有皇室貴族才能夠吃得起、用得起的東西,如今早已經普及,那麼,為何「龍筋」沒有普及?

什麼是「龍筋」?

所謂的龍筋,我們已經說過了和「龍」一點關係都沒有,它事實上是鱘魚的筋,因為在過去是作為貢品給皇室的,所以才會稱作「龍筋」。

而且在古代,龍筋也不是皇室所有人都能吃到的,一般都是只專門進貢給皇帝,如果後宮嬪妃等有比較受寵的,才有機會和皇帝一起享用美味。

龍筋富含極高的蛋白質,而且它吃起來的口感,據說是鮮香爽口。到了現代,新中國成立以後,曾經有一次接待外賓的時候,在「佛跳牆」中加入了龍筋,賓客都是讚不絕口。

而且自從改革開放以來,龍筋還曾經成為了高檔酒店的招牌大菜,很多人在宴請重要賓客的時候,都會點上一道龍筋來顯示對對方的尊重。

而且在一些美食類的綜藝節目中,也曾經有廚師表演過「現場抽龍筋」,在進行抽龍筋的時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將鱘魚的頭部切開,然後處理背鰭部位,之後拎著鱘魚的尾巴,慢慢將鱘魚的筋給抽出來。

整個過程雖然看起來似乎很容易,不過事實上操作起來非常有難度,因為如果廚師的功夫不到家,那麼,可能龍筋就會被切斷,也就沒有辦法完整抽出來了。

那麼,為何如今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越來越好,還是很少見到龍筋呢?甚至很多人連龍筋是什麼都不知道,更別說見到了。其實,這背後的原因,和龍筋的主人——鱘魚有關。

來自水中的「活化石」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出現在海洋之中,海洋中有很多生物也都是「活化石」,鱘魚就是其中之一。

鱘魚是最早的脊椎動物之一,它們大約在2-3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而且它們的外貌也保留了很多原始魚類的特徵。

截止到目前,野生鱘魚的數量在人類捕撈、生態環境變差等諸多原因之下,已經瀕危了,所以,目前一些高檔酒店裡售賣的鱘魚和龍筋,也都是人工養殖的鱘魚。

鱘魚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的魚類,而且早在我國古代,人們就早就發現了它的價值。比方說在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就曾經記載鱘魚有著獨特的藥用價值。

特別是鱘魚的龍筋,在21世紀的營養學家研究中,也被評為世界三大高級滋補珍品,由此可見,它的營養價值有多麼的高。

不過,雖然人工養殖的鱘魚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是龍筋卻並不常見,因為龍筋並不是所有的鱘魚都具備,它對於鱘魚的年齡,可是有著很嚴的要求。

因為想要從鱘魚的身上抽龍筋,必須要等到鱘魚的生長周期達到了5-7年才可以,這個苛刻的條件,也限制了它沒有辦法面向大眾,所以到今天為止,也只能是高端人士才可以享用的美味。

特別是由於如今野生鱘魚瀕危,更是讓龍筋越來越少了,或許未來龍筋的價格會更加一路走高,自然也就更難見到了。

野生鱘魚的「末日逃亡」

提到野生鱘魚,就不得不提我國的水中「大熊貓」——中華鱘,它也被稱作「長江魚王」,如今想要一睹它們的身影,幾乎是不可能的了。

為何這麼說呢?首先,作為一種非常原始的魚類,包括中華鱘在內的鱘魚,都是洄遊魚類,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它們生活在海洋之中,但是卻在江河中產卵。

拿中華鱘來說,每年夏秋季節,是中華鱘的繁殖期,這個時候,中華鱘就會溯流而上,需要遊行3000多公裡抵達金沙江產卵。

等到它們的後代長大一點後,成年的中華鱘又會帶著自己的孩子返回到大海中生活。而在這個過程中,野生鱘魚的「幼年鱘魚夭折率」都是非常高的,自然數量也會越來越少。

當然,如果沒有人類的接入,野生鱘魚可能並不會滅絕,畢竟它們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2億多年,不過,當人類發現它們的價值和美味後,它們也就迎來了滅頂之災。

讓我們繼續用中華鱘來舉例子,上個世紀80年代,三峽大壩的建立,導致長江中的中華鱘數量一下子減少了上千尾,當時間進入到21世紀後,野生中華鱘的數量,也只有兩位數。而從2013年開始,就再也沒有野生中華鱘在長江產卵的事情發生了。

這意味著,野生中華鱘可能已經野外滅絕了,所以,為了保護它們,專家學者們也會放生一些人工養殖的中華鱘到長江之中,不過野外環境中是否能讓它們活下去,這也是一個說不好的問題。

所以,由於鱘魚即將全球滅絕,與其說想要看看或者品嘗一下龍筋的美味,當務之急,其實還是去盡全力保護它們,避免它們因為人類而從地球上消失,你說呢?

相關焦點

  • 現實版「抽龍筋」,古代帝王才能享用的美味,為什麼現在很少見?
    在我國神話故事裡,記載著哪吒抽龍筋的橋段,而這條龍筋,就是龍王三太子的龍筋。我們知道,在現實生活中,龍並不存在,但「龍筋」卻實實在在存在的,而且許多廚師最喜歡當著客人的面表演「抽龍筋」。抽龍筋抽龍筋,在我國古代時屬於進貢的菜餚,專供皇家使用。但是這裡的「龍筋」,其實並不是龍身上的,而是鱘魚的筋。
  • 供古代皇帝才獨享的極品海鮮,「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
    在我國古代,龍一直被視為是吉祥物,能翻雲覆雨,見到了就能帶來好運,是古人最期盼見到的傳說生物,因此,龍出現在多個神話故事中,而在《封神演義》中,具有天生神力的小哪吒卻從龍身上抽出了一根長長的龍筋。不過在現實世界裡,龍這種生物從未在地球上存在過,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比較認同,如果真存在過,那麼必然像恐龍那樣留下化石,但有記載,古代皇帝曾獨享過「龍筋」,「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龍筋」是什麼,從誰身上抽出?龍並不存在,真正的龍筋也是不可能存在的,那麼人們所說的「龍筋」又是什麼?
  • 你有沒有吃過這種體內有龍筋,在古代只有皇帝才能吃的魚
    養殖中華鱘其實自古以來,中華鱘已經是一種美食,並且古人也發現中華鱘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和藥用價值。在古代也被稱為鱘龍魚,鮪魚、鰉魚。在史書《呂氏春秋.季春紀》中記載,在西周時期就已經發現這種魚的高貴,還將它作為祭祀先王的必備物品,日常也只有皇帝才能享用,所以也被稱為「皇帝魚」。
  •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抽龍筋」,看完廚師動作後,讓人脊背發涼!
    莫非這就是傳說中的「抽龍筋」,看完廚師動作 遊遍世界美景,品讀百味人生,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內容,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中國的各種美食在世界上可以說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不管哪一種食物,味道都是非常獨特的,而且對於烹飪方式更是多種多樣,因此中國的美食文化吸引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杜拜老哥請客吃飯,廚師現場操作「抽龍筋」,中國小夥:高人
    哈嘍,大家好我是錢哥,大家應該都看過動畫片《哪吒鬧海》,裡面有一個讓人記憶猶新的畫面,就是哪吒把龍王三太子的活活打死,並抽了它的龍筋,當然哪吒也因此也付出了相應的代價。錢哥一直以為「抽龍筋」這個畫面,只有神話中才有,卻沒想到現實中見到,還真是背後發麻啊!
  • 這種魚的脊髓被稱作「龍筋」,清朝屬於貢品!
    這種魚的脊髓被稱作「龍筋」,清朝屬於貢品!網羅天下趣事 縱觀世界奇聞,歡迎收看本期內容。在我國古代的神話故事當中,有過許多關於龍的傳說。相傳龍這種動物上天入地無所不能,但是一旦將其剝皮抽筋,也就跌落神壇了。
  • 網友:遠古時期就有了
    第二種說法是三國時代,曹丕稱帝時期,已經有了用銅製作的火鍋出現,但是當時在民間其實並不流行,到南北朝時期,人們逐漸開始用火鍋來煮、涮雞、鴨、牛等各類不同的肉食並伴著少量的蔬菜,後來隨著我國經濟文化日益發展壯大,烹調技術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和提升,各式各樣的火鍋也逐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到了我國北宋時代,一到冬天就有火鍋會出現在市場上。
  • 遠古時期的3大鱷魚種類,每一種都很兇猛,連恐龍都是它們的食物
    一直以來,鱷魚都是人人害怕的動物,即使我們現在有很強大的熱武器,但是遇到這種大型、身上覆蓋一生硬甲的怪物,我們難免有些怯場。但其實現在的鱷魚已經不算是最強大的鱷魚了,曾經的鱷魚家族才是最為輝煌的時候,那個時候指的是遠古時期,很多人說到遠古時期,想到的就是恐龍,但其實在遠古時期中,和恐龍同時代的生物真的是太多了。
  • 十大滅絕的遠古生物,帝王鱷曾是地球最大鱷魚
    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十大滅絕的遠古生物,帝王鱷曾是地球最大鱷魚,排名不分先後。十大滅絕的遠古生物1、帝王鱷(Sarcosuchus)帝王鱷是地球上曾經存活過的最大型鱷類動物之一,它們生存在於早白堊紀的非洲,大約有一輛公車的長度。它大約生活在1.1億年前的撒哈拉沙漠,單單它的頭骨的就有6英寸(1.8米左右)。
  • 太古、遠古、上古,中國的古代文明究竟有幾個時期?
    這也是為何在讀史時,看著「上古」、「遠古」和「太古」這些詞彙,不可避免的會生出一個問題:中國的古代文明究竟有幾個時期? 首先,是黃帝與炎帝。 中國人說自己是炎黃子孫,典故就出自黃帝和炎帝二人。
  • 古代帝王為追求長生不老而特製的神奇玉器
    事實上,這件兩千多年前的高古玉器,其實際功用確實非同尋常,它不僅代表了先秦時期古人治玉的精湛技藝,而且見證了中國古代人文和自然科學的終極訴求——長生不老之術。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件頗具神秘色彩的傳奇國寶:銅承盤高足玉杯。
  • 金沙遺址出土的千根象牙,證明遠古時期的大象體型比現在更龐大?
    經過清理後,金沙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絕大部分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的,少部分為秦秋時期的,大概包括:金器30餘件、玉器1400餘件、銅器400餘件、石器170餘件、象牙器40餘件,出土象牙達千根總重量近1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器出土,每一件都價值連城。根據以前的文獻記載,成都市有文字可靠的建城歷史最早可追溯到2310年前張儀建成都。
  • 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原標題:遠古時期的大象竟然長這樣!人類真正的祖先竟然是它? 現代的動物主要都以萌為主,但是你知道遠古時期的動物長什麼樣嗎?遠古時期的動物比人類提前億萬年就生活在地球上了,它們經過了很漫長的歲月,因為災難有的生物遭遇滅絕,有的生物開始逐漸進化適應新的環境,更是有的生物從海洋中走向陸地,從海洋動物進化為哺乳動物。但是無論這些動物如何進化,它們都擁有一些在遠古時期最初始的模樣。今天大家就與寵哥穿越到億萬年前,看一看那些遠古時期的動物。
  • Science Advances 等:遠古時期的大氣
    SA等:遠古時期的大氣地球遠古時期遙遠而神秘,好奇驅動著人類的探索。現今,地球大氣擁有適宜的氣壓及N2、O2、CO2、CH4等氣體組成;我們生活其中,習以為常。然而,這種生物宜居的大氣環境,來之不易,幾多起伏(例如O2,圖1;Lyons et al., 2014)。
  • 科學家表示這4種遠古生物,也許會被復活,你覺得有可能嗎?
    對於神秘的遠古生物是我們非常好奇的,並且通過現在的科技手段,我們認識了很多重來沒有見過的遠古生物,但是也有科學家表示,有4種遠古生物,也許可能會被復活。2、龍王鯨龍王鯨是已經滅絕的古代海洋哺乳動物,也是現代鯨魚的祖先,主要生活在始新世晚期,龍王鯨還叫做帝王蜥蜴
  • 史書中的「蝗災」,為何中國現在很少見?蝗蟲被吃成珍稀動物了?
    文/淺弋道歷史看過古裝劇的小夥伴對封建時期的都蝗災略知一二,突如其來的蝗災對食不果腹的百姓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在科技落後的封建時期,人們對蝗災束手無策,由於沒有科學的根治方法,鋪天蓋地的蝗蟲讓百姓頭痛不已。
  • 在遠古時期,神秘的遠古巨人是否真的存在呢?
    在世界各地大量考古發現中,都發現了大量的疑似遠古巨人的「人形骨頭化石」,我們不禁會問:在遠古時期,到底有沒有神秘的遠古巨人存在呢?關於神秘的遠古巨人是否真實存在的問題,是世界考古界不敢公開的秘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神秘的遠古巨人。大量的考古發現,指向了遠古巨人。
  • 遠古時期的海洋霸主!你知道哪些?
    二、巨齒鯊巨齒鯊是地球上存在過的最大鯊魚之一,它們平均體長14米左右,重達40噸,它是已知遠古時期咬合力最強的生物之一,最大咬合力可達28-36噸左右,口腔撕咬能力超過了陸地頂級掠食者霸王龍,巨齒鯊平時更喜歡獵殺大型鯨類,在它生存的時期,沒有任何動物能夠爭鋒。
  • 地球上十大疑似外星人的遺蹟,遠古時期就有高科技?
    後來又對這些秘魯發現的頭骨進行了DNA檢測,發現這種DNA與現在所有已知人類種族的基因並沒有關係,也有可能那些纏頭習俗的部落本來就是在模仿遠古祖先們遇到的外星人形象。9.古代壁畫地球上各地都有史前人類在巖壁上的雕刻,多數都是描述當時人類生活的狀態和生活環境,只是很多壁畫上都有類似天外來客的形象描述。
  • 最早一位娛樂至死的古代帝王——夏後啟
    作者:知北遊我是小七,一個喜歡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個沉迷於扯淡的萌妹子,我們之前說了《四庫全書》將它歸為地理,有人卻說它被列為禁書!。一、上古祭祀之樂古代的帝王都有很多娛樂項目秦漢以後的自不必說。樂書》《樂緯》等書裡記載:伏羲之樂曰《立基》《駕辨》,神農之樂曰《扶黎》《下謀》,祝融之樂曰《屬續》,黃帝之樂有《雲門》《大卷》《鹹池》,少昊之樂曰《九淵》,顓頊之樂曰《五莖》(一說是《六莖》),帝嚳之樂曰《六英》(可能和顓頊的《六莖》是一回事),帝堯之樂曰《大章》,帝舜之樂曰《大韶》(《九韶》),大禹之樂曰《大夏》、商湯之樂曰《大濩》,周文王之樂有《象箾》、《南籥》,周武王之曰《大武》等等,總之古代帝王們各自都有樂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