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子灣、炮臺山遺址、李鴻章橋、吳運鐸廣場,夕陽斜照中的木質漁船、印跡斑斑的石頭房、五二三廠舊址……從晚清時代到建國初期,時光仿佛被濃縮在這裡。在大連甘井子區有這樣一方土地,保留著老大連人世代捕魚出海的生活方式,迴蕩著「中國保爾」的豪邁激情,也有著最新黨建模式的探索。
△國營五二三廠是我黨在東北創建的第一個大型兵工廠,記錄了大連工業的輝煌歷史。原五二三廠的工人俱樂部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為大連人留下了許多珍貴的記憶。
△老甘井子火車站記載著百年記憶。以前,人們經常在這裡乘火車去天津街,沿途在周水子、沙河口停兩站。昔日繁華雖不在,但紅色甘井子的文明符號猶存。
△海北路28號別院,電影《夏洛特煩惱》中馬冬梅40平方米小屋的拍攝現場,這裡傳遞著時光的記憶,講述著昨天的故事。
近日,走進甘井子區甘井子街道你會發現,在許多公交站點旁,在蟹子灣畔、鑽石灣廣場、炮臺山遺址、李鴻章橋等30個風景名勝、歷史文化建築、工業遺址的旁邊悄然立起一個景觀小品:一句「甘井子街道歡迎您」的親切話語、一張「築夢之旅紅色慢遊秒讀導覽圖」、三個格外搶眼的二維碼。只要掃一掃二維碼,就可以分分鐘秒讀老甘井子,製作精良的視頻會告訴你昨天的這裡曾經發生怎樣的故事。
△甘井子導覽圖
△俯瞰蟹子灣,一面是繁華的工業廠區,一面是美麗灣畔的漁家風情,景色蔚為壯觀。
△吳運鐸「把一切獻給黨」的精神在吳運鐸廣場上空傳唱。廣場佔地4000平方米,可容納1000人舉行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共分紅色紀念區、主題教育區、休閒娛樂區、志願服務區四大區域。
△位於中國石油大連分公司一角的黃山炮臺遺址已列入甘井子區文物保護地,這裡曾經是卷著狼煙,流著鮮血,透著中國人勇敢與屈辱的戰場。
甘井子街道從晚清時開始已經是許多歷史活動場所;新中國成立前後又曾經誕生過「中國保爾」吳運鐸精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這裡更是作為工業重鎮在大連的發展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外,區域內的蟹子灣碼頭是市內少有的老式漁船停泊點,附近居住著世代捕魚的漁民。大片老式建築也保留著老大連的影子,這裡也曾經是電影《夏洛特煩惱》的取景地。
△電影《夏洛特煩惱》取景地。
從黃山炮臺山遺址出發,直至黨員思想教育基地,一路走一路看,仿佛走進一條濃縮大連近現代歷史的時光隧道。這裡有著太多獨特的歷史文化元素,適合中小學生了解大連歷史,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這也適合成為紅色教育、黨建活動的大連樣本。
△這座黃色的塔樓原為日本侵略中國時為防火所建設的望火樓。
△這座「雙洞橋」是出入甘井子的門戶。
△直到今天,提起「倒煤架子」,老大連人都知道說的是甘井子煤碼頭,這座80多年前東亞最大的煤炭專用碼頭以機械化作業而遠近聞名。「倒煤架子」成為見證「老甘井子」發展歷史的一個特殊符號。
今年年初以來,甘井子街道黨工委啟動了築夢之旅文化傳承黨建工程,旨在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街。
街道深入挖掘歷史文化遺蹟,梳理風景名勝、工業遺址,突出紅色基因傳承,突出時代精神傳承和引領社會治理,突出打造了具有自主性、實用性、廣泛性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紅色黨建路線。
「築夢之旅,秒讀甘井子」一期啟動了「3+X」點位,共梳理了33個點位歷史遺蹟故事。這些點位通過搭建《紅色漫遊 初心之旅》小程序來實現,具備語音和視頻導覽功能,通過掃描二維碼即可獲得相應景點的語音講解,也具備播放視頻、發布圖片等功能。系統的大數據平臺還連結了景區的基礎硬體接口、服務功能接口、互動體驗接口,將各大體系數據打通融合。其中,微視頻《秒讀甘井子》分別設立《紅色園地》《風景名勝》《工業遺蹟》《光陰老街》《風雲人物》《紅色印記》六大板塊,區域滿鐵煤碼頭(倒煤架子)、石油廠、大化廠、李鴻章橋、炮臺、南海村古人類遺址、老水井、俄國建築、日本建築、新中國成立後老建築(《夏洛特煩惱》取景地)、山中村老建築群、櫻花街老建築群,地區風雲人物盡在其中。
從啟動以來,甘井子街道築夢導覽秒讀甘井子平臺已收集整理史料160多萬字,視頻拍攝累計達3小時。目前,加入秒讀人群近萬人,信息發布1.2萬多條。
△原五二三廠附近的龍頭山,三面臨海,一個山頭伸向海裡,從遠處眺望,很像一個龍頭臥於水面,由此而得名。龍頭山歷史悠久,據發現,山上有3000年前青銅時代遺址,距今3000年前的牡蠣殼還嵌在巖石上;清末北洋水師修築炮臺工事,雕刻花紋的石板還能看到。
△蟹子灣以盛產螃蟹而得名,落潮時,隨便翻開石板就會跑出一群。這裡的巖石地貌也頗具特色。
還等什麼
趕緊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
分分鐘秒讀老甘井子
看看昨天的這裡曾經發生怎樣的故事
品味老城新魅力
甘井子街道·築夢之旅
文字: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劉湘竹
圖片: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王華
原標題:《在這條街,穿越大連「時光隧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