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全國80萬導遊共同的:導遊之家—
畢業時,我到西藏做了援藏志願者。在西藏,我的工作主要是在博物館給遊客講解西藏的鄉土風情,也就是講解員。
講解員的工作讓我接觸了很多導遊,進而產生了當導遊的想法。在西藏工作兩年後,我離開了西藏,回到家鄉。考上導遊證後,成了導遊大軍中的一員,繼而開始更多地接觸這個行業。
一、購物提成已是常規收入
有些客人會反感進購物店,覺得導遊有「回扣」,但其實,早從客人上車開始,我已經在開始為進店做準備了。比如今天去旅遊的地方盛產玉石,在車上講解的時候,我就會趁著客人認真聽我介紹景點的時候,先說這個地方盛產玉,這裡的玉相對其他地方有什麼優勢、特色。此外,我還會給客人進行另一番「講解」,我會給客人灌輸一些理念,比如旅遊肯定會有花費,但旅遊就是為了開心,其他都不重要。來到一個地方,就應該給親人朋友帶一點伴手禮。價格不貴,但是一片心意···當然,為了避免遊客反感,介紹的時候,我一般不會給客人推薦,只需要有意無意地提到這個東西就夠了。到了購物點,同樣,把客人推給專業的銷售人員,讓客人自己下車選購東西。而我只需要等到客人買完東西,老闆把錢給我就行。
也有客人覺得我們回扣很高,不願意買東西。其實,不買東西也沒關係,因為也有一些地方是按照人頭算的。如果有一個客人下車進店,我就有一個人頭費,兩個客人下車,我就有兩個人頭費。
二、自費項目賺差價
除了推購物,我還會推薦客人加錢參觀行程外的景點或者晚會。一般的跟團活動,晚上都沒有安排,這就給了我自由發揮的空間。
在我經常跑的這條路線裡,我一般會給客人推薦一個大型實景演出。當然,這個景點也很給力,做了很多宣傳,很多客人衝著演出慕名而來。旅行社安排的大部分行程裡面都不含演出,所以客人會自己掏錢買票。如果客人自己買票,也是掛牌價,因為旅行社有團隊價,所以門票差價也是我的一部分收入。很多遊客吐槽,我連門票錢都賺,事實上,如果不是團隊價,即使你自駕遊,成熟的旅遊景區也是原價。對客人來說,唯一的區別,就是這部分錢是進了我的腰包,還是進了景點的腰包。
除此之外,我還會給客人推薦一些自費景點。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我會把這段行程安排在合同行程包含的項目之外。為了給自己的加錢項目騰出足夠多的時間,合同裡面的行程只能讓客人走馬觀花,稍微趕一點時間。如果時間來不及,我會給客人推薦將行程所含景點換成自費景點。當然,這套方案裡,所換的景點是需要將團隊價補齊為掛牌價。同樣的道理,客人自己買票也是掛牌價。
三、低價團就別想VIP服務
我經常看到很多新聞,說導遊吃回扣,態度惡劣等,將導遊這一群體推到風口浪尖。事實上,我想在這裡做個辯解。第一,現在進軍導遊行業的人越來越多,跟每一個行業一樣,難保出現素質參差不起的情況。導遊群體中肯定有素質不高、態度惡劣的人,但這部分人並不能代表整個群體。第二,出現一些導遊態度惡劣的情況,說難聽點,有時候也是因為客人愛貪小便宜造成的。
如今,「低價團」在各地旅遊市場層出不窮,但旅行社要生存,導遊要生活,只能帶客人進購物店。其實旅行社在推出「低價團」的同時,也會有一些「VIP團」,如果你不想進購物店,想享受更優質的服務,你可以選擇「VIP團」。現在的客人很多時候報名會貨比三家,報團的時候都會選擇低價,但在遊覽的過程中,又期待VIP團的服務,以致事實和期望產生落差,出現諸多抱怨。比如堵車,如果自駕遊遇到堵車的情況,耽誤了時間,會覺得這是沒有辦法的事,但如果跟團遇上堵車的情況,就會抱怨司機或導遊沒有安排好旅遊路線。又比如,在旅遊旺季遇到餐廳吃飯的人多,怪導遊沒有合理安排時間;甚至,遇到早上起床晚了,沒來得及吃早飯,怪導遊沒有打電話叫起床。但是客人們通常都不會思考,自己為這趟旅遊付出了多少!事實上,因為「VIP團」有工資,不用向旅行社交人頭費,即使不進購物店,某種程度上來說,我更願意帶「VIP團」。
四、旅行社的「低成本運作」
好多身邊的朋友都會一副很明了的態度對我說:「你們導遊回扣很高吧!賺錢!」聽到這樣的話,我覺得很無奈,市場的畸形讓我們一直靠回扣賴以生存,說了好多年的底薪和保險一直沒有得到落實,帶一個團才能拿一個團的收入,不帶團就沒錢。很直白,但也很殘酷!2013年,新的旅遊法規開始實施,規定帶散團的導遊有工資,但不準推自費,不進購物店。我的同行們一片歡呼,帶團壓力變小了!但事實上,這種狀況僅僅維持了一年左右,就恢復到了原本模樣。
按規定,旅行社要有20%的固定導遊,但出於成本考慮,許多旅行社不願意「養」固定導遊,僅在旺季聘請臨時導遊,我們沒有固定薪酬、長期合同、社會保險,常常是遊走在各個旅行社之間。因為導遊沒有與旅行社籤訂勞動合同,導致旅行社有充分的理由不給導遊買保險,不僅如此,很多旅行社為了規避風險,還會強迫導遊自己購買一種專門針對導遊的保險。在我看來,這也是很不合理的。
五、越來越混亂的行業
旅遊這個行業跟其他行業很大的一個區別就是分淡季和旺季。這樣就導致沒有底薪的導遊常常面臨「淡季帶不到團就吃不上飯」的窘境,而旺季的時候,一個月一天都沒有休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一般淡季的時候,我就會接一些小業務。比如去機場接機,一日遊,甚至帶學生郊遊等。很多導遊不屑於做這些,因為相對帶團的費用,按天數算的工資確實沒有吸引力。但是作為一個有著多年帶團經驗的老導遊,我還是會接這些工作。一是這樣的工作相對帶團來說,很輕鬆。二是如果導控在淡季的時候給你安排工作你不接,就會面臨旺季的時候被「遺忘」的情況,而旅遊旺季對導遊來說意味著要在半年時間掙一年的飯錢,所以是萬萬不能丟的。
無保險、無底薪的工作性質註定了導遊是一個吃青春飯的職業。一般從事幾年導遊工作後,都會考慮轉行。但是因為導遊工作的局限性,轉行的選擇也不多。許多前輩要麼轉行做辦公室計調,收客提成,要麼自己加盟門市收客人,也都離不開這個圈子。
除了對自己的擔心,在帶團過程中,我也看到了越來越混亂的旅遊市場。比如現在的一些旅投公司,他們在一些城市重點打造著名的旅遊景點,為了增加自己的收客數量,擠垮一些小旅行社,會推出一些低價團,甚至免費團。客人可以免費乘坐旅投公司的車到達景點,只需要出門票錢就可以旅遊,而景點本身是旅投公司打造的,他們通過門票價格來彌補車費。
在前輩的指導下,我正在準備考領隊證。儘管心裡已經知道這是另一段「黑路」的開始,但還是希望接下來能有新的改變!以後會怎樣?我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