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混凝土強度和耐久性測定的尺寸效應!試件、芯樣哪個可靠?

2021-01-16 砼享未來 汪軍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當前國家重點推廣技術,其強度和耐久性具有尺寸效應現象。室內試驗和不同養護條件下,標準試件15cm立方體和10cm立方體抗壓強度之間具有較高的線性相關性,尺寸效應換算係數fcu,15/fcu,10隨標準抗壓強度的增大呈減小趨勢。隨著尺寸的增大,試件的抗滲性和抗凍性均大大降低。結構芯樣在尺寸效應上較試件小,但其存在更多的微裂紋和缺陷,使得抗滲性和抗凍性急劇降低,不能用於評價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

關鍵字:高性能混凝土;試件;芯樣;強度;耐久性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混凝土技術的進步表現在其強度等級的不斷提高。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範圍內對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研究與配製盛行,且不斷走向實用工程。


早在1925年,Gonnerman就注意到混凝土材料的強度存在尺寸效應現象,即材料的力學性能不再是一個常數,而是隨著材料幾何尺寸的變化而改變。具體說就是隨著混凝土試件尺寸增大,混凝土強度試驗值出現規律性的下降。對於普通混凝土(其強度等級常在C60以內)的試件強度尺寸效應問題,目前已有章可循。GB/T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標準》規定:標準試件為15cm立方體,10cm試件的尺寸換算係數為0.95,20cm試件的尺寸換算係數為1.05。國內各類相關現行規範按照國際標準ISO3893等相關標準也給出了相同的規定[1,2]。


國外J.R. del Viso等研究認為立方體試件的測試抗壓強度會隨著試件尺寸的增加(即邊長的增大)而減小,存在著明顯的尺寸效應,而對於高徑比為2的圓柱體試件,抗壓強度隨試件大小的變化很小,尺寸效應很小,如圖1所示。

 

圖1    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抗壓強度的尺寸效應:a)立方體;b)圓柱體

在國內,清華大學、哈爾濱建築大學、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等單位[3, 4]就高強度等級混凝土(C60~C100)試件強度的尺寸效應問題進行了大量試驗,經過科學的篩選和嚴密的數理統計繪製出圖2。同時,經數值回歸分析,建立15cm立方體抗壓強度(fcu,15)與10cm立方體抗壓強度(fcu,10)關係:

fcu,10=1.12 fcu,15-1.76         (R2=0.945)         (1)


計算得出fcu,15和fcu,10的相關係數R2為0.945,表明兩者高度相關。由此統計可知對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而言,fcu,15/fcu,10=0.914,略小於普通混凝土的相應轉換係數0.95。由於高強混凝土通常具有較高的強度,而隨著強度的增大,脆性也會隨之增大。相關研究表明,脆性越小的材料,尺寸效應變化越小;反之則表現為強度越高,脆性的影響越顯著,因而高強混凝土強度尺寸效應比普通混凝土更加明顯。


圖2   尺寸效應擬合曲線

高強度等級混凝土(其強度等級在C60以上)的廣泛應用還是近十來年的事情,且由於試驗條件的限制(目前國內壓力機最高噸位普遍為2000kN),使得高強混凝土的強度測試受到限制,因而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尺寸效應仍缺少研究,成為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應用和推廣的障礙。在工程實踐中如果換算係數取值偏大,會導致結構工程可靠度降低;而取值偏小,則會造成資源的無效浪費。因此,需要找出10cm與15cm立方體試件強度之間的轉換關係,即fcu,15與fcu,10之間的比值。本文針對強度C60~C100範圍的高強度等級混凝土,通過大量試驗研究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尺寸效應和不同養護條件下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力學性能、耐久性及其相關性能。


1  強度

室內製備C60~C100高性能混凝土,試件尺寸為10cm和15cm立方體,標準養護28d後測試抗壓強度,將實驗結果繪製到fcu,15- fcu,10坐標系中,得到圖3所示。可以看出15cm立方體抗壓強度(fcu,15)和10cm立方體抗壓強度(fcu,10)兩者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從該圖中回歸兩者的相關關係式為:


圖4為尺寸轉換係數fcu,15/fcu,10隨15cm立方體標準試件抗壓強度fcu,15的變化,從總體來看,fcu,15/fcu,10隨強度的增大而略有減小,但兩者之間的線性相關性較差,如式(3)所示:




圖5和圖6是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強度分別與標準差和離散係數的關係。從標準差來看,隨著試件強度水平的提高,標準差也隨之增大,兩者的相關關係回歸為式(4)。從離散係數來看,總體規律也是隨著試件強度的提高,離散係數略有增大趨勢,說明更難進行質量控制。而且,10cm試件的離散係數總體要高於15cm試件,說明大尺寸試件抗壓強度的穩定性更高。


從調研和試驗結果來看,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強度的尺寸效應更顯著:fcu,15與fcu,10的轉換係數以0.90-0.95為宜。對於試驗中的C60~C100混凝土,由於所有材料、試驗環境和測試方法均相同,因而呈現出較好的規律:尺寸效應轉換係數fcu,15/fcu,10隨基準尺寸試件抗壓強度的提高而略有減小,介於0.86~0.93之間。標準差和離散係數隨著試件強度的提高而略有增大,試件越大,離散係數越小,具有更高的穩定性。


為進一步研究不同養護條件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力學性能,針對C60、C70、C80、C90及C100分別大批量成型10cm和15cm立方體試件,並在標準養護(標養)、同條件養護(同養)、覆蓋塑料膜養護(塑養)及覆蓋麻袋養護(麻養)等條件下,測試試件28d抗壓強度,對比不同養護條件下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力學性能,結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對於10cm和15cm兩種立方體試件,在不同養護條件下28d抗壓強度差別不大,差值比均控制在5%以內。就大小次序而言,塑養最大,其次是麻養,而同養與標養接近。

表1   C60~C100不同養護條件下的尺寸效應

編號

標養

同養

塑養

麻養

10cm

15cm

10cm

15cm

10cm

15cm

10cm

15cm

C60

79.3

74.7

0.941

78.7

73.3

0.929

79.2

73.0

0.920

77.8

72.0

0.922

C70-機制砂

96.2

88.1

0.916

95.5

88.8

0.930

96.8

90.9

0.941

96.8

89.1

0.922

C70-河砂

91.6

84.0

0.920

94.3

88.6

0.941

-

-

-

-

-

-

C80-機制砂

108.8

99.6

0.915

108.1

98.8

0.915

113.1

102.2

0.904

112.7

101.7

0.902

C80-河砂

97.4

95.6

0.976

101.8

89.5

0.884

-

-

-

-

-

-

C90

122.2

110.3

0.902

121.5

111.4

0.918

125.7

114.0

0.908

123.4

112.8

0.915

C100

128.2

113.9

0.890

128.7

117.0

0.910

129.5

115.9

0.897

126.4

113.5

0.899


2  耐久性2.1  抗滲性

Mehta於1994年提出混凝土劣化的整體性模型:當結構承載以及外界環境的破壞,例如冷熱循環、乾濕循環,水泥砂漿與粗骨料間的過渡區原生的微細裂縫就會擴展,導致混凝土失去水密性,對混凝土劣化起決定影響的水和各種離子就很容易侵入。飽水的混凝土由於一種或幾種體積膨脹現象(如水結冰、鋼筋鏽蝕與鈣礬石或鹼矽凝膠生成),其孔溶液的靜水壓力上升。同時,由於水泥漿裡的氫氧根離子溶蝕,被氯離子或硫酸根離子所取代,矽酸鈣水化物就會喪失膠凝性和強度,這兩種損傷過程都會使微裂縫擴展,導致水密性進一步喪失,加速了損傷。該模型依據實驗室與現場的經驗,認為混凝土的飽水程度對膨脹和開裂起主導作用,提高抗滲性是改善結構耐久性的關鍵[5, 6]。


從表2試驗結果來看,試件尺寸變化使得其電量值和氯離子滲透深度均有所變化。隨著試件尺寸增大,電量值有增大的趨勢,而氯離子滲透深度有降低的趨勢。隨著試件尺寸增加,單位面積電量值比降低,但不同原材料和配合比其降低數值不同。扣除截面積和厚度的直接影響後,中、小型試件電量值的尺寸效應不明顯,而大型試件電量值就具有明顯的尺寸效應,使得電量值降低20%左右。中、小型試件的氯離子滲透深度接近,而大型試件的氯離子滲透深度較低,具有明顯的尺寸效應,氯離子滲透深度降低約30%。

表2   抗滲性的尺寸效應

水膠比

摻合料摻量(%)

56d強度(MPa)

56d電量值(C)

Cl-滲透深度(mm)

礦渣

粉煤灰

矽灰

0.6

0

0

0

30.5

4217

5857

8346

21.3

26.0

17.8

0.5

0

0

0

42.9

3209

4406

6353

12.2

14.0

10.0

0.4

0

0

0

60.9

2544

3246

4006

7.5

7.0

6.8

0.3

0

0

0

70.9

1565

2133

2787

6.0

5.7

5.3

0.40

50

0

0

55.2

1383

2199

1900

7.8

7.6

5.3

0.36

35

0

0

59.1

1573

2022

2038

7.5

7.8

4.5

0.36

50

0

0

66.3

951

1181

1358

5.3

4.8

3.8

0.36

65

0

0

56.5

962

991

1148

5.5

5.3

2.3

0.36

0

35

0

63.7

664

822

1053

5.0

5.3

2.8

0.32

50

0

0

74.0

936

908

924

6.0

4.3

2.8

0.36

50

15

0

64.5

1238

1292

1230

4.8

4.0

3.8

0.36

0

30

5

71.2

316

380

474

2.8

2.5

1.3

0.36

45

15

5

69.5

390

390

396

3.5

3.3

2.3


為了研究養護溫度對混凝土抗滲性影響,將澆筑後的混凝土放置在20、50、60、80的水池中養護至測定時間,試件抗壓強度測試齡期為28d,滲透性測試齡期為90d,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混凝土在50℃後強度就急速下降;水的滲透係數和Cl-滲透係數K隨溫度的提高而增大,電阻隨養護溫度的提高而減小,說明隨著養護溫度的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降低。

表3   不同養護溫度下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

養護溫度

(℃)

抗壓強度

(MPa)

水滲透係數

(cm/s×10-10)

氯離子滲透性

K (cm2/s)

電阻(kΩm)

20

101.7

2.39

0.98

0.72

50

100.1

2.22

1.29

0.60

65

93.2

2.64

1.29

0.65

80

92.5

2.71

1.70

0.64


為了研究溼養時間對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抗滲性的影響,將室內成型的HPC-1和HPC-2兩種高強度等級混凝土試件1d後拆模,然後放置在水池中分別養護0d、2d和6d後取出試件,室內養護至28d,測試抗壓強度和抗滲性,研究溼養時間對抗滲性的影響。不同溼養時間下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見圖7和圖8。從圖7可以看出,溼養6d時(對應於實際工程的7d拆模),混凝土的強度最高,溼養時間越短,抗壓強度越低;從圖8可以看出,溼養6d時的滲水深度也最小,溼養時間越短,滲水深度越高,抗滲性越低。這對於實際工程具有指導性價值,說明加強早期養護對混凝土的強度和抗滲性具有積極作用。



國外[5]曾測試野外成型混凝土及結構芯樣的抗滲性,如圖9所示。從圖可知,相同混凝土配合比,野外養護的混凝土試件和從結構鑽取的芯樣的滲透係數和劈拉強度有較大差別:芯樣的滲透係數是試件的兩倍,遠高於試件,而芯樣劈拉強度則略低於試件。



2.2  抗凍耐久性

三峽工程設計服役壽命為500年,為此須使用高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的設計抗凍等級為F300。三峽公司實驗中心[7]進行了不同尺寸試件的抗凍性試驗,表4為部分試驗結果,由於質量損失較小,此表中只列出不同凍融循環次數後的相對動彈模。

表4   不同尺寸混凝土在多次凍融循環後的相對動彈模(單位:%)

編號

試件尺寸

(cm)

凍融循環次數 (次)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50

550

800

HPC-1

10´10´40

91.21

82.18

77.01

72.76

66.71

56.81

-

-

-

-

15´15´40

75.22

58.82

-

-

-

-

-

-

-

-

f10´40

97.82

95.26

94.26

93.21

92.52

90.45

89.79

-

-

-

f15´40

91.52

87.32

-

-

-

-

-

-

-

-

HPC-2

10´10´40

91.68

90.63

89.67

86.97

82.69

80.99

80.99

75.44

73.34

-

15´15´40

90.59

89.67

89.30

88.83

86.73

85.70

-

-

-

-

f10´40

98.29

97.47

94.12

92.95

96.93

90.30

90.8

83.2

53.0

-

f15´40

95.42

88.30

81.48

79.02

74.45

60.20

-

-

-

-

HPC-3

10´10´40

96.51

96.51

96.51

96.05

95.29

94.72

93.93

-

-

-

15´15´40

90.64

89.97

88.96

87.24

-

-

-

-

-

-

f10´40

92.79

89.76

84.89

83.59

74.91

68.73

61.67

-

-

-

f15´40

84.79

77.78

54.28

-

-

-

-

-

-

-

HPC-4

10´10´40

90.14

89.31

88.75

87.35

86.51

85.81

-

-

-

-

15´15´40

90.39

90.00

88.96

-

-

-

-

-

-

-

f10´40

83.79

67.61

53.58

-

-

-

-

-

-

-

f15´40

81.20

65.67

-

-

-

-

-

-

-

-

HPC-5

10´10´40

96.95

94.10

94.10

93.39

93.31

91.55





15´15´40

90.33

88.8

85.75

-

-

-

-

-

-

-

f10´40

90.16

85.72

83.08

74.61

72.01

61.99





f15´40

88.15

70.60

63.4

-

-

-

-

-

-

-

HPC-6

10´10´40

99.01

95.34

95.34

94.43

91.94

91.43

91.40

91.34

89.58

81.72

15´15´40

90.54

89.71

89.78

-

-

-

-

-

-

-

f10´40

84.98

77.04

89.89

88.14

85.34

84.12

87.56

83.73

75.76

65.44

f15´40

88.46

75.70

62.10

-

-

-

-

-

-

-


從表4試驗結果來看,不管是稜柱體試件還是圓柱體試件,經過相同次數的凍融循環後,小試件的相對動彈模均高於大試件。由此可見,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凍耐久性具有顯著的尺寸效應。混凝土試件的尺寸越大,在凍融循環這種溫度變化過程中,試件內外溫差較大,由此產生的拉應力更大,因而在抗凍試驗中更易遭受破壞。


此外,國內兩個世人矚目的工程(三峽工程和青藏鐵路)[6]進行的室內成型試件與現場鑽取芯樣的快速凍融對比試驗,試驗人員發現:試件無一例外順利地通過300次以上的凍融循環,而芯樣僅經歷50次,甚至還不到25次循環就已經破壞,室內試驗和芯樣測試存在很大的差異。產生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最初認為是,振搗條件、振搗參數及其影響現場新拌與硬化混凝土的含氣量,但經過一番試驗比較後,發現差異並不大;隨後又進行了不同骨料粒徑、試件形狀和尺寸、養護條件,以及在室內成型大塊試件,然後再從中鑽取芯樣(以便暴露出骨料與漿體的界面)來進行對比試驗,但結果依然沒有反映出室內成型試件和現場鑽取芯樣之間的巨大反差。


混凝土具有高度非均質和動態的微結構,包含骨料、水泥漿基體和10~50μm厚的界面過渡區。由於溫度變形和自身變形,在硬化早期形成內應力(拉應力)、損傷和微裂縫,使其微結構中的界面區進一步削弱。特別是如今的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拌和過程加入的膠凝材料活性高、細度高、用量大,攪拌後出機口混凝土的初溫很高,這種混凝土即使澆注成型斷面尺寸不很大的構件,也會因放熱速率快而到達很高的溫峰,使隨後降溫的幅度明顯增大。而在升溫與降溫階段,即混凝土膨脹和收縮過程,其彈性模量存在巨大反差,再疊加上期間的自身收縮和水分蒸發引起的收縮,就使混凝土生成較大的拉應力。而且,現場混凝土澆注過程中的泌水、離析使其形成薄弱界面,混凝土在早齡期由於收縮變形受約束形成的彈性拉應力和損傷又將進一步削弱界面;而試件在室內成型時是攪拌完後立即澆注且澆注高度小,不大會出現那麼薄弱的界面,且硬化過程出現的溫度變形和自身變形由於不受約束,也不會產生拉應力和損傷[7]。


同時,目前評估混凝土耐久性的方法,是針對室內成型沒有受過損傷的試件;按照自然界環境變化的速率去進行,獲得對不同原材料或配比的試驗結果則需很長時間。為了加快試驗進度,就要將試驗條件設置得比自然環境更嚴酷,例如快速凍融試驗方法中,要將試件置於四周充水的橡膠套裡,在幾小時裡就完成一個凍融循環,混凝土試件的溫度在8~-17℃大範圍反覆變化。在如此嚴酷的環境裡,已經存在損傷的芯樣很快飽水,並隨著凍融循環的繼續,損傷進一步加劇,所以破壞迅速;而室內成型的試件不僅沒受損傷,而且表面一層密實的漿體形成「第一道防線」,可以避免周圍的水分滲入,在經歷儘管十分嚴酷的凍融循環過程出現損傷的速率大為減慢。因此,試件和芯樣的抗凍試驗結果存在很大反差,現場鑽取的芯樣不能用於評估混凝土的抗凍性[8]。


3  結論

(1)高性能混凝土的尺寸轉換係數fcu,15/fcu,10隨標準試件抗壓強度的增大而呈減小趨勢,主要集中在0.85~0.95範圍內,約為0.915,但有較大波動。因而,高強度等級混凝土抗壓強度宜採用標準試件通過試驗測定;使用非標準尺寸試件時,尺寸折算係數應由試驗確定。


(2)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顯著尺寸效應,隨著試件尺寸的增大,抗滲性和抗凍性均大大降低。養護環境對高強度等級混凝土的抗滲性有較大影響,適宜的養護溫度和較長的溼養時間有利於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


(3)混凝土芯樣可用於評價其強度,而不能評價耐久性。

(本文作者:韓唯偉,劉數華,來源:2016年商品混凝土雜誌第一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長按上圖,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複習指導:水泥混凝土芯樣劈裂強度試驗方法(1)
    1.目的和適用範圍  從硬化混凝土結構中鑽取和檢查芯樣,測定芯樣的劈裂抗拉強度,作為評定結構品質的主要指標。  2.儀具與材料  (1)壓力機。(2)劈裂夾具、木質三合板墊條。  ②密實性:檢查並記錄存在的氣孔及其位置、尺寸與分布情況,必要時應拍下照片。  2)測量:  ①測平均直徑dm:在芯樣的中間及兩面各1/4處按兩個垂直方向測量三對數值確定芯樣的平均直徑dm,精確至1.0mm。  ②測平均長度Lm:取芯樣直徑兩端側面測定鑽取後芯樣的長度及端面加工後的長度,精確至1.0mm。
  • 混凝土強度、保護層厚度、尺寸偏差:判定結構實體質量的三項指標...
    >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應按不同強度等級分別檢驗,檢驗方法宜採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方法;當未取得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或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不符合要求時,可採用回彈-取芯法進行檢驗。 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 1 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和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施工、監理等各方共同選定,且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宜均勻分布於工程施工周期內
  • 混凝土試件【尺寸效應、環箍效應和加載速度】三因素 | 微工路試驗檢測視頻
    同一批混凝土,在理論上其強度應該是某一個確定值。然而,如果強度試驗條件不同,則混凝土強度的測得值是不同的。在混凝土強度試驗中,通常有尺寸效應、環箍效應和加載速度三因素對強度測得值構成一定的影響。1、尺寸效應通常試件尺寸越小,其內部先天缺陷的尺寸相應減小,故測得的混凝土強度值較高。因此,100mm立方體試件的抗壓強度值必須乘以0.95的換算係數,方可得到150mm立方體試件的抗壓強度值。
  • 6種混凝土抗壓強度實體檢測常用方法,一次奉獻給您!(下)
    04 拉 脫 法 在混凝土結構構件上,鑽制直接44m、深度44mm芯樣試件,用具有自動加緊試件的裝置進行拉脫試驗,根據芯樣試件的拉脫強度推定混凝土抗壓強度的方法》適用範圍:結構構件10.0MPa-100.0MPa不同齡期的混凝土抗壓強度檢測;不適用於纖維混凝土和硬化期遭受凍害以及構件遭受滑雪侵蝕、火災、高溫損傷超過25mm的情況優點:簡單方便,精度較高,對結構損傷小
  • 標養的試件強度很好,為什麼混凝土構件強度低?
    ,導致芯樣混凝土抗壓強度比實際強度降低20%~50%。 還有的單位磨平機不符合規程要求,磨平機沒有夾緊芯樣的裝置,用雙手抱著芯樣在砂輪上磨,這樣的磨平機如何能磨平芯樣的受壓面呢? 保證結構混凝土強度合格的對策 早期養護對現代混凝土的重要意義 山東的張波、張曉光和孫啟斌在《中國混凝土進展2010》論文集第120頁發表了「早期養護對現代混凝土的重要意義」的論文,詳細論述了早期養護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即養護越好強度越接近標養強度;
  • 混凝土強度不滿足設計要求,3棟樓將返工重建!
    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  1  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和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施工、監理等各方共同選定,且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宜均勻分布於工程施工周期內;  (2)同條件養護試件應在混凝土澆築入模處見證取樣;
  • 海創課堂|混凝土強度實體檢測常用方法(上)
    混凝土強度現場檢測有多種常用方法,目前比較多採用的有回彈法、超聲回彈綜合法、鑽芯法、拉脫法、拔出法、後錨固法等,那麼各個檢測方法都怎麼定義,依據什麼規範和適用範圍呢?海創課堂將分兩部分,帶您重溫相關知識,不斷成長!
  • 混凝土芯樣製件對抗壓強度影響因素的探討
    另外,在任何情況下,試件直徑必須超過骨料最大粒徑的2倍。2芯樣工程尺寸、製件規定1)芯樣的幾何尺寸,主要是指平均直徑、高徑比、垂直度、平整度等。在試驗前應進行相應幾何尺寸的測量。2)芯樣試件在加工之前就需要明確尺寸。
  • 鑽芯法檢測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試驗實施細則
    鑽芯法檢測混凝土構件抗壓強度試驗實施細則:1、接受工地委託後,首先要掌握工程結構的基本情況;考慮用本方法檢測的適應性。本方法適用於素混凝土結構和鋼筋混凝土結構;一般不應用於預應力結構,也不適應用於強度等級低於C10的結構。
  • 試件尺寸要考慮尺寸效應的影響,其材料強度也隨之變化。關於試
    試件尺寸要考慮尺寸效應的影響,其材料強度也隨之變化。關於試件尺寸、材料強度和強度離散性之間的關係,下列論述正確的是( )。A.( 試件尺寸愈小,材料相對強度提高愈大,強度離散性增大B.( 試件尺寸愈小,材料相對強度提高愈大,強度離散性減小C.( 試件尺寸愈大,材料相對強度提高愈大,強度離散性增大D.( 試件尺寸愈大,材料相對強度提高愈小,強度離散性增大 自考365網小編精心為廣大自考學員整理的相關歷年試題及答案解析,想了解相關自考試題請持續關注自考365網校。
  • 混凝土強度試件取樣方法
    1、混凝土抗壓強度以邊長為150mm的立方體試件為標準試件,三個試件強度的算術平均值作為每組試件的強度代表值。當採用非標準試件時,應將其抗壓強度折算成標準試件抗壓強度。邊長100mm的立方體試件的折算係數為0.95;邊長200mm的立方體試件的折算係數為1.05。
  • 混凝土為什麼規定28d的強度為標準強度
    根據現行有關標準、規範規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是按標準方法製作的邊長為150㎜的標準尺寸的立方體試件,與ISO試驗方法一致的溫度為20士2℃,溼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養護至28d齡期,按標準試驗方法測得的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根據有關標準的規定,建築材料強度等級應以材料名稱加上其強度標準值來表達。
  • 混凝土結構實體質量檢驗的三項指標,一次看明白!
    ② 回彈-取芯法結構實體混凝土強度應按不同強度等級分別檢驗,檢驗方法宜採用同條件養護試件方法;當未取得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或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不符合要求時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檢驗1 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和留置應符合下列規定:(1)同條件養護試件所對應的結構構件或結構部位,應由施工、監理等各方共同選定,且同條件養護試件的取樣宜均勻分布於工程施工周期內
  • 施工現場養護方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研究
    抗壓強度關係到構築物的承載力、抗裂性以及耐久性等指標,是工程界最為關注的混凝土性能之一,評價不同養護方式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規律對於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和質量控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以上成果為研究養護條件對混凝土抗壓強度的影響奠定了試驗基礎和理論指導,但模擬混凝土施工現場條件,針對不同養護方式下混凝土抗壓強度的研究卻鮮有報導。本文針對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常見的四種養護方式,測定不同條件下的混凝土試件3d、7d、14d和28d抗壓強度,分析不同養護條件對混凝土強度的影響,以期為實際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養護與質量控制提供參考。
  • 測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所採用的標準立方體試件邊長為()mm。
    4.測定混凝土立方體抗壓強度所採用的標準立方體試件邊長為()mm。  A.200  B.150  C.100  D.50  參考答案:B以上就是陝西2020年二級造價工程師計量與計價土建專業考試真題及答案,更多考試信息請關注本網站二級造價師歷年真題頻道。
  • 混凝土的構成及特性
    ; (2) 價格低廉 ,原材料豐富可就地選材,除水泥外,骨料及水約佔80%以上,符合經濟原則; (3)高強耐久 ,常用混凝土的強度為20~30MPa,尚可提高至50MPa以上,具有良好的耐久性。
  • 回彈法檢測混凝土抗壓強度在工程中的應用
    局部破損法有鑽芯取樣、拔出法等等,優點是檢測結果與實際混凝土抗壓強度更貼近,缺點操作比較麻煩,工序比較多。非破損有回彈、超聲波等等,優點操作簡單,缺點是只能檢測構件的表面強度,且需要有相同環境、條件的資料庫。本文是採用回彈法檢查混凝土抗壓強度值,回彈法評定標準中有JGJ/T23—2011回彈法檢測混凝土強度技術規程和DB34/T5012—2015回彈法檢測泵送混凝土抗壓強度技術規程。
  • 考點匯總|一建備考小課堂第三彈:結構材料之混凝土
    配置混凝土優先選用哪個級配區?採用其他兩個級配區如何處理?細度模數與砂粗細的關係?泵送混凝土的選用?砂的顆粒級配和粗細程度,常用篩分析的方法進行測定。根據0.63mm篩孔的累計篩餘量,將砂分成Ⅰ、Ⅱ、Ⅲ三個級配區。用所處的級配區來表示砂的顆粒級配狀況,用細度模數表示砂的粗細程度。細度模數愈大,表示砂愈粗,按細度模數砂可分為粗、中、細三級。
  • 工程技術知識:混凝土試件製作和強度檢驗一般規定
    檢查混凝土質量應做抗壓強度試驗。當有特殊要求時,還需做混凝土的抗凍性、抗滲性等試驗。試件應用鋼模製作。(1)試件強度試驗的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普通混凝土力學性能試驗方法》(GBJ81-85)的規定。(2)每組3個試件應在同盤混凝土中取樣製作,並按下列規定確定該組試件的混凝土強度的代表值。
  • C100混凝土的力學性能及應力-應變曲線
    試件尺寸設計,本實驗測試的混凝土強度超過100MPa,如果所測試的試件截面尺寸較大時,實驗荷載將超過所用的200t的液壓伺服萬能實驗機器的量程,所以混凝土的尺寸設計為70.7mm×70.7 mm×210.2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