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的人們,從小便了解,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數量top1的國家,一人為我捐一元錢,我就能成為坐擁十億的富翁......
人口普查的落實,成功讓我們認識到了國家人口之龐大。全國人口普查是由國家來制訂統一的時間節點和統一的方法,嚴格按照指令依法對全國現有人口普遍地、逐戶逐人地進行一次全項調查登記,數據匯總分析報告。人口普查的目的主要在於了解各地人口發展變化、性別比例、出生性別比等關鍵性數據,是提供全國人口數據的主要來源。
我國的人口普查每10年進行一次,即在年號末尾為0的年份進行。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成功地進行了五次人口普查,這些普查分別於1953、1964、1982、1990、2000年進行。我們可以看出,1982年及以前的人口普查,進行的時間並不規範,1987年制定的《統計法實施細則》才開始規定每10年一次人口普查,在年號末尾為0的年份進行,從此,人口普查就走上了法制化、規範化的軌道。
在年號末尾為0的年份進行人口普查,也是聯合國所建議和提倡的,是世界大多數國家進行人口普查所採用的時間從這方面來講,我國人口普查同國際是一致的。人口普查登記結束後,通過對若干指標進行先期快速匯總,我國一般在3—5個月內就能夠發布主要數據。所有指標的計算機交叉匯總相對慢一些,要經過編碼、錄入、編輯、邏輯審核、數據淨化、最後匯總等工作程序,因此,全部數據的匯總和發布,約在距普查登記標準時間後的一年左右。我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的發布和全部數據處理完成和發布的時間,同世界各國比較是處於領先地位的,普查數據完成和發布速度之快,曾引起許多國家的驚訝。
10月11日,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正式展開,這次人口普查與以往有所不同,因為這次不僅查人,還要「查房」!今年為什麼「查房」?其實,「查房」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查人,在當前不動產統一登記和全國住房信息聯網的技術支撐下,能夠更精準的估算人口,避免了人口流動造成的數據失真。比如你在北京市有房產,但是卻在上海市工作,如果用傳統方法數據很容易失真。
今年的人口普查,將會調查的更為細緻主,包括姓名、公民身份證號碼、性別、年齡、民族、受教育程度、行業、職業、遷移流動、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情況,都在統計範圍內,在已有的大數據技術的支持下,這些指標也會比10年前更為精準全面。
人口數據的統計,於每個國家而言都是至關重要的,首先人口的統計可以幫助國家優化生育政策,人口老齡化問題、東三省人口淨流出危機、人口紅利問題等等,都需要數據來幫助分析、解決問題。
另外,我國的房地產業近年來也是愈發火熱,房地產的調節也需要人口的數據,一方面,一些大城市,比如廣州、深圳,戶籍人口相對較少,但常住人口和流動人口很多,哪個區流動人口最多?常住人口最多?哪個地方需要更多的人才公寓和經適房?哪個城市需要什麼樣的購房政策和租房政策?這些都需要統計數據才能合理調節和規劃。
-END-
你家裡有幾口人?你對我國的人口政策有哪些建議嗎?
歡迎留言訴說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