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油調配很多人說是藝術,我層次低還沒感受到。
不過,它並非科學,沒有嚴謹的劑量上的絕對要求,這是毋庸置疑的。
更多是香味,功能協同,療愈搭配,植物能量與個人觀感的互動。
很多新手,剛接觸精油,因為眾多的警告,刺激性,小心過敏,單方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某些精油不能給某些身體狀況的人用等等。
變得膽戰心驚,小心翼翼,失去了一些玩精油,享受精油並感受到精油美妙,體驗來自植物強大療愈能量的樂趣。
對於精油的調配和使用,建立一整套嚴密的邏輯與方法,可以顯得專業與權威,儀式感足了好像效果也加強了一樣;沒有神秘感,相信很多人就會缺少尊重和敬畏,精油的效果就好像差了——精油是好東西,隨性享受。這正是我想分享給大家的。
並且相對於較專業的精油知識而言,普通人更需要基本的常識,這有利於精油整個行業的推廣和普及,我就是這樣的中國普及者。對一個普通人而言,在各種魚龍混雜精油資料中找出正確說法,並形成一種認知模式,使用思維,是多麼的不容易(專業書籍也是近幾年才多起來,以前真沒有啊!)。小酸以前自己做產品,玩精油,不懂又沒資料,一路磕碰,心慌,氣短,胸悶,頭暈,非常困難。
陽春白雪,不如下裡巴人來得有生命力。
以前我開始學的時候,「一茶匙」這個計量單位,不知道是什麼鬼。
有些中國作者也寫成這樣,非常不好,總有種編書而非寫書的感覺。
翻譯者也應該注意,沒有用我們都懂的語言方式、事物來表達一個新東西,太不友好;包括名稱的翻譯,一種植物精油可能存在很多個不同名字,或者比較生僻的名稱,容易讓新手雲裡霧裡懵逼。
包括專業人士,不應該為了顯示自己的高超而玄之又玄,裝模作樣。著眼於植物的美好並普及,而非個人的自我陶醉。
不管是單方還是複方精油——
1ml,約20滴。
10ml,約200滴精油
30ml,約600滴精油
1盎司=2茶匙=30ml。
這樣大家就很清楚知道計量方式了。
以30ml基礎油為例
1%濃度,說明有6滴純精油
3%濃度,說明有18滴純精油
我們經常看到,推薦的精油調配方案裡面,按照各多少滴搭配多少毫升基礎油來讓大家調配。
比如一個適合脾、胃的精油按摩方,在潮溼多雨的季節裡使用,或者要促進脾胃功能的時候,這樣調配:
廣藿香精油,5滴
歐薄荷精油,3滴
乳香精油,4滴
基礎油30ml
或者
歐薄荷精油,3滴
檸檬精油,6滴
生薑精油,3滴
30ml基礎油
一定要按照這個滴數比例嗎?
可以不用的。
即使你每種精油都與上面所寫滴數不同,或者有兩三滴的差距,都沒有什麼問題。區別只在於所呈現出來的味道會有一些差別,可能不那麼好聞,也可能你更喜歡,或許你有更絕妙的搭配也不一定。
當然,有很小一部分精油是必須要低濃度使用的,比如艾葉精油,一般安全濃度為該精油的滴數,除以總基礎油的滴數,不超過1%,你不放心,可以0.5%。
基於大眾普及使用的考慮,所有精油滴數加起來,除以基礎油的總滴數,一般會建議臉部不超過3%。
身體不超過5%(最高可以去到10%。自己從低濃度開始使用可以逐漸提高,如果沒有什麼不利影響的話。)
精油的益處一書中,描述為「成年人每20斤,可以攝入1滴純精油,因此100斤的人,一天可以攝入5滴純精油」而不會給身體造成負擔。並且給出了年齡參考——
1-3歲,1%濃度
3-8歲,1%-3%濃度
8-12歲或以上,3%-5%濃度
(身體虛弱者,老年人,嬰兒,7/8歲以下的小孩,一般建議1%的濃度使用精油。)
即使非常低濃度,精油也會有強大的能量,仍然能起到效果。有些精油甚至比純精油使用時更有活力。
多種精油都可以調配到一起,但殺菌抗菌為目的的調配,據寇特博士說,不應該超過三種以上精油,不然它的能力會下降,不知道為什麼,但就是這樣。
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只需要十多二十多種常規的基本精油,即可滿足大部分的芳香生活,身體療愈所需了。並不常用到需要特殊注意的精油如神經毒性,肝毒性,造成腎臟負擔,血壓波動/癲癇等問題。
關於嬰幼兒,某些精油禁忌,孕婦,哺乳期的精油使用,很多書籍都有,我自己也會整理一個比較全面的發出,一個是我自己存檔,一個是給大家參考。
調配上,有中醫理論的指導論,比如性味歸經,君臣佐使;也有成分功能上的指導論,這是偏向於精油化學蛋形圖的方法;還有實踐實證的結論留存下來的固定配方等,看個人喜歡,反正殊途同歸,它總會有作用。
你用的時候,要想像著皮膚把精油喝下去了,進入了你的身體,參與了血液循環,幫助了排毒,促進了廢棄物和汙垢的代謝,帶來了療愈和身心健康。
不止薰衣草,茶樹,很多精油我都經常直接拿來使用,不存在說其他精油一定不能直接接觸皮膚的問題,這只是擔心因為不懂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所以就這麼一刀切的宣傳了很多年了。
有人說,要小心對肝腎造成負擔,甚至毒性,但如果是溫和的和適量劑量,沒什麼問題啊,我用這麼多年了。but,姜,肉桂我是絕對不敢未經稀釋直接接觸皮膚使用的。
比較尷尬的事實,精油實在太多假的了,很多時候,調配出花來,用了半天,並不覺得精油有效果,特別令人遺憾。所以我特別推薦中醫的按摩方法來指導精油的使用,也是最早開始做一些經絡按摩使用方法圖的人吧,在2012年的時候。
以上。來自酸奶原創。圖片源自網絡未標註版權圖,侵刪。
酸奶哥畢業於暨大廣告學,現居廣州
精油芳療與中醫結合提倡人
精油/植物油護膚流派領創者
為女人變美這事已操心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