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北京道路停車管理工作不斷發展完善,其中一大改革,就是停車電子計費將逐步取代人工收費。根據規劃,2017年12月,城六區和通州區的37條路段4086個車位啟動電子收費試點,2018年繼續擴大範圍,2019年底電子收費將覆蓋全市。發展電子停車是大勢所趨,但使用時是否便民,管理是否規範,直接關係到本市500多萬機動車車主的切身利益,社會關注度很高。現在,這些電子停車服務運營情況如何?北京晚報記者走訪發現,推廣電子停車,還需破解幾大問題。
問題1:電子停車管理形式不統一
今年8月,朝陽區市政備案路段實現了路側車位電子收費的全覆蓋,涉及24個街鄉89條道路的7004個路側車位。記者對上述收費服務進行了體驗。
9月8日,記者在朝陽區左家莊西街停車後發現,這裡的電子停車管理形式和北京市電子停車試點地區的管理形式有所不同。換句話說,試點車位使用了視頻樁、地磁樁這類車位管理技術,但這裡的車位外觀上沒有經過任何技術改造。在現場,很多市民根本不知道這裡是電子停車區。
另外,帶有視頻樁或地磁樁的車位,可通過技術手段感應車輛進出、留存車輛圖片。但在這裡,收費員必須肉眼觀察車位狀態,再通過手持管理設備完成記錄,系統內也沒有留存車輛停放照片。
電子停車形式的不同,直接導致繳費方式不同。繳納視頻樁或地磁樁車位費時,市民要下載市交通委開發的「北京交通」APP,點擊「路側停車」服務,再綁定車牌號,上傳行駛證照片,最後完成電子支付。而在非視頻樁或非地磁樁車位,市民要留存收費員手持設備列印出來的繳費憑條,掃描上面的二維碼,並關注「朝陽停車」微信公眾號後,再使用微信錢包進行支付。
在朝陽區非試點電子停車路段停車,車輛會被夾上一張繳費憑條。攝:張驍
據了解,雖然朝陽區實現了市政備案路段電子收費的全覆蓋,但其轄區範圍內,既有電子停車試點路段,也有非試點路段,因此出現兩種車位管理形式,這增加了車主的「學習成本」,讓人覺得繁瑣。
問題2:「黑收費」等現金交易仍在
推行電子停車的一大好處是杜絕現金交易,實現人、費分離,從源頭上扼制「黑收費」現象。那麼,電子停車啟動後,亂象真的絕跡了嗎?
從暗訪的情況看,情況不樂觀。據朝陽停車管理管理公司介紹,公司為規範電子停車收費,建立了30人的巡查隊伍,將通過明查、暗查兩種方式每日對停車管理員的日常工作進行監督,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然而現實「骨感」,昨天下午,記者在世貿天階附近一電子車位停車時,收費員直接開出了「一口價」。
私下收費未杜絕,這名收費員開出一口價。攝:張驍
他告訴記者,「你給40塊錢,從早上7點停到次日早上7點,停滿24個小時我也不管你,其他的你不用操心。」隨後,他掏出手機,亮出其個人微信的收款二維碼,記者轉帳後,他提供了40元「北京騰達永順停車管理公司」的定額發票。
這名收費員坦言 「實行電子停車後,計費非常嚴格。像世貿天階這類地區,首個小時停車費10塊錢,後面每個小時15塊錢,價格很高,車主承擔不起。所以一天收40塊錢也合理」。私下交費後,記者查詢「朝陽停車」微信號發現,系統確實沒留下記者停車的相關記錄。
問題3:客服電話平時難打通周末無人接
記者從業內了解到,北京試點電子停車後,停車公司主要收到的投訴,就是車主反映應停車費用糾紛問題。而從實際體驗情況看,朝陽停車管理公司受理用戶投訴和諮詢的能力亟待加強。
9月1日,陳先生在朝陽區左家莊西街電子車位結算費用時,因不熟悉手機操作,沒有第一時間結費。開車回家後發現,雖然車已離開車位,但計費沒有停止,「回家的工功夫,費用已上漲10十多塊」。
陳先生立即撥打朝陽停車管理公司的客服電話,試圖說明情況並及時「止損」。,但竟然發現,因為9月1日是周六,停車公司休息,客服電話便無人接聽。最終,他的停車費上漲到70多元,累計積停車5個小時,他懷疑。他估計,是收費員過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他的車已經開走,幫其終止了計費,「如果別人不幫我終止,這錢要累積到什麼時候?」等到周一,他再聯繫客服想說明此事,沒想到,電話又佔線。
記者發現,朝陽停車管理公司的客服電話,是一部單線的座機號碼,記者在工作日多次撥打後,電話長期出現佔線,打通後無人接聽,再次撥打又佔線的「接通難」問題。昨天上午9點,記者在客服開始工作後立即撥打電話,電話終於接通。據客服女士介紹,目前,這部電話只有一個工作人員接聽,根本忙不過來。至於客服為什麼周末不上班,她稱是公司規定。
她證實,朝陽區市政備案道路實行電子停車全覆蓋後,像陳先生這種反映實際停車費用和系統記錄費用不符的情況非常多,「比如,有人不會操作手機、有人手機沒電或沒錢不能電子支付,有人把二維碼憑條丟了、二維碼被雨淋了,有人到家才想起來交費等情況,都導致車輛離開時沒有第一時間結費,且巧得是,現場收費員又沒有注意到這些車輛離開,那計費確實就沒有終止。」該客服人員稱,車主如遇上述情況,需聯繫客服,只要車主能說明原因,公司相信車主,減免爭議部分費用。
但她強調,這種減免只能進行一次,第二次即便出現糾紛也要正常繳費。另外,對於用戶對收費有爭議,卻已經交費的,即便出現超收費情況,公司也不會退款,「因為退款通道還沒有建立」。
她坦言,因為朝陽區大量車位沒有安裝視頻樁或地磁樁,無法通過技術手段確定停車情況。一旦出現車費糾紛,確實也缺少對車主、收費員、停車公司都公平的解決機制。
問題4:對欠費逃費未啟動追繳
2017年1月,石景山區啟動電子停車試點後,該區停車公司運營人員就向本報記者透露,試點10天過後,每天有司機逃費,「有人一看停車費不能商量,嫌貴,直接開車就走了。」他當時呼籲,希望有關部門出臺懲治逃費的硬性措施。
記者查詢發現,北京今年5月發布的《北京市機動車停車條例》(下稱《條例》)第四十一條已對此作出規定:「停車人應當按照規定繳納道路停車費用,違反前款規定的,由區停車管理部門進行催繳,並處200元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然而目前,北京多個停車公司沒有執行這一規定。這是為什麼?
多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儘管《條例》賦予停車公司催繳和罰款的權利,但現實中如何操作,《條例》沒有說清楚。比如,停車費拖欠多久,可以進行催繳?再比如車主欠了多少錢,欠了多少次,才算得上是情節嚴重,需要去處罰?「所以還是缺少有關部門的指導,也沒有建立行業標準,想做卻不敢隨便去做。」
據北京交通監督熱線工作人員介紹,目前,針對停車費欠費追繳以及處罰問題,該平臺未接到上級最新通知,還是需要車主自覺繳費。而朝陽停車管理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公司還沒有費用催繳和處罰安排。如果車主長期欠費,那麼他下一次停車時,收費員列印的憑條上會提示車主有未結算訂單,「朝陽停車」微信號裡也會現實出未結算訂單,「但車主不交,目前也不影響他繼續停車」。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張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