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風險底數 查明抗災能力

2020-12-05 瀟湘晨報

為貫徹落實全國第一次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會議精神,11月19日,我市召開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會議暨市減災委第二次聯席會議。

會議首先傳達了《國務院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做好普查地方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和《西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成立西寧市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領導小組的通知》等相關文件精神。

會議指出,本次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新時期強化綜合減災、統籌抵禦各種自然災害,推進自然災害防治體系和防治能力現代化的迫切需要,也是必須要完成好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各地各部門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對標對表方案要求,認真謀劃,凝聚思想共識、明確工作任務,切實增強做好普查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

會議要求,此次普查意義重大,工作任務重、涉及範圍廣、時間跨度長、參與部門多、專業要求高。要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一要強化組織領導和統籌推進,及早安排部署,樹立全市普查工作一盤棋的思想,強化部門間的協調配合,形成強大合力。二要提前謀劃2021年度全面普查工作,協同財政部門做好經費預算的編制與申報,為順利開展普查工作做好切實保障。三要紮實做好前期培訓和宣傳工作,為明年全面鋪開普查工作做好堅實基礎。四要緊緊圍繞國家減災委第八督查檢查組在青海自然災害防治工作反饋會提出的意見建議,加速推進自然災害防治八項重點工程建設,各牽頭單位和責任單位積極與上級主管部門對接,爭取納入國家「十四五」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確保重點工程項目落地實施。

會議強調,自然災害風險普查是場硬仗,自然災害防治工程是一項需要長期堅持,久久為功的工作,這兩項工作等不得、更拖不得。各地區各部門要堅持目標導向,以推動8項重點工程建設和第一次全國綜合風險普查工作為抓手,以高標準、嚴要求、實舉措,努力把全市自然災害防治和風險普查工作做得更深入、更紮實、更有成效,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來源:青海省應急管理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摸清底數,許可全覆蓋——什麼是「底數」,怎麼摸「底數」,如何摸到...
    清理整頓的「摸、排、分、清」四個階段中,最基礎的環節就是「摸清底數」,共有365萬家排汙單位基本信息導入全國排汙許可證管理信息平臺,其中「二汙普」數據近332萬家,新增數據近33萬家。到底什麼是「底數」,怎麼摸「底數」,如何摸到「底」,且看各地生態環境部門出奇招、亮真招。
  • 「摸清底數,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我一直沒出過門,身體狀況正常。」婆婆顫顫巍巍地打開門。  「那就別出來了,避免交叉感染。有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通知我。咱們好安排你去醫院治療。」隔著防盜門,吳有平叮囑婆婆。吳有平在胭脂路社區封閉管理卡點和同事交流入戶清查工作。
  • 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會議開展專題詢問 年底前摸清土壤環境質量底數
    記者在現場獲悉,我省在全國率先完成農用地土壤汙染狀況調查,查明全省農用地土壤汙染的面積、分布及其對農產品質量的影響,穩步推進重點行業企業用地汙染狀況調查,全省累計完成6743個地塊的信息採集、6080個地塊的風險篩查和結果糾偏,確定對627個相對風險高的地塊進行重點調查。
  • 江蘇將全面摸清全省入海排汙口底數及分布情況
    揚子晚報網9月20日訊(記者 於丹丹) 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為貫徹落實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精神,參照渤海地區入海排汙口「三級排查」模式,江蘇於近日全面啟動入海排汙口排查工作,計劃2019年內全面摸清全省入海排汙口底數及分布情況,建立全省入海排汙口名錄,推進實施陸源汙染物監管「
  • 寧夏首次網絡普查 摸清全區網絡系統底數
    原標題:寧夏首次「網絡普查」新聞通氣會召開普查網絡運營單位4223家網絡系統13671個形成《寧夏網絡名錄》12冊基本摸清了全區網絡系統的底數今年4月,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網絡強國戰略思想,深入實施國家網絡安全等級保護制度,系統梳理、全面掌握全區網絡底數,夯實網絡安全監管和保護基礎,公安機關牽頭建立「寧夏網絡普查」機制,通過廣泛調研,組織10餘名網絡安全專家開展3輪論證研究,制定140餘項網絡安全普查指標,形成13套網絡普查明細表,自4月28日起至10月30日,全面組織開展了全區首次「網絡普查」工作
  • 為何要反覆「摳」黃河排汙口底數?六問黃河大排查
    此舉將全面摸清試點地區入河排汙口底數,為黃河流域部分地區生態環境做了一次深入體檢。在一、二級排查中,將無人機遙感影像解譯出的疑似排汙口、可疑區域以及歷史排汙口予以現場核實。從當前黃河流域情況看,排汙口問題突出的地方,往往就是流域水環境、水生態存在風險隱患的地方,也是一些水資源利用和汙水處理能力存在明顯短板的地方。通過排查,要摸清排汙口底數,切實掌握入河汙染物排放狀況及特點,真正知曉汙染排放問題在哪裡?了解到底誰在排汙?排的是什麼?排了多少?排到哪裡?
  • 查隱患,防風險 嘉興科技城開展氮氣(液氮)使用安全專項檢查
    二是落實全面排查,摸清相關底數。大橋鎮應急管理中心聯合安全生產專家,按照《嘉興市工貿企業氮氣(液氮)使用安全檢查表》要求,對轄區內氮氣(液氮)使用企業開展全覆蓋的安全檢查,摸清相關底數。同時督促相關企業完善儲存、使用安全條件和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落實開展安全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工作。三是提高專業素養,強化責任意識。
  • 3年摸清土壤「底數」 湖北省年內完成土壤首次全面「體檢」
    省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玲玲說,長期以來全省土壤環境質量始終停留在「底數不清」的階段。根據國家規定,我省2017年啟動土壤汙染狀況詳查。省生態環境廳土壤生態環境處負責人介紹,本次詳查以農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為重點,農用地土壤汙染詳查2018年底完成,企業用地汙染狀況調查今年底完成。
  • 中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我國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汙染底數摸清  今年底前須完成環境問題整治3991個  □ 本報記者 郄建榮  繼去年長江經濟帶11省市地級及以上城市飲用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清理整治完成後,今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生態環境部與水利部一起又啟動了全國範圍的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違法違規項目的清理整治。
  • 「底數清、情況明、隱患零、宣傳頻」——南陽支隊強力攻堅「九小...
    0 1摸底排查,「九小場所」底數清自冬春火災防控工作開展以來,支隊數次召開辦公會,研究部署全市「九小場所」消防安全整治工作措施。對全市各級消防部門300餘名消防指戰員、文員實行分包指導、捆綁作業,細化目標任務、明確工作進度、完善工作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對全市所有鄉鎮、街道、社區的小旅館、小餐飲場所、小洗浴、小醫院、小家庭作坊小歌舞娛樂場所等開展地毯式、拉網式排查,徹底摸清底數,並登記填寫《全市「九小場所」底數臺帳》,將轄區內「九小場所」全部納入監管視線,在摸清底數的基礎上,全面落實消防管理責任,建立健全「九小場所」排查整治工作責任制
  • 【地評線】紫金e評:開展綜合風險普查,提高自然災害防範能力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經國務院同意,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和諧穩定。
  • ...開展「夏病冬治」,12月底前將摸清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底數
    按照行動方案的要求,12月底前,我省將摸清全省工業企業揮發性有機物的排放底數,建立治理清單、制定「一廠一企一策」的治理方案,推進源頭管控,推進重點行業企業高效治汙設施建設,開展無組織排放排查,深化涉VOCs園區集群整治,全面治理VOCs。
  • 「地評線」紫金e評:開展綜合風險普查,提高自然災害防範能力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為全面掌握我國自然災害風險隱患情況,提升全社會抵禦自然災害的綜合防範能力,經國務院同意,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
  • 國家衛健委:排摸重點冷鏈食品進口商等,掌握底數和實際情況
    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 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 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防控措施,嚴防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
  • 國家衛健委:對重點冷鏈食品進口商等進行排摸,掌握底數和情況
    新京報快訊 據國家衛健委消息,27日,關於進一步做好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發布,以下為全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領導小組、指揮部):為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加強關鍵環節、重點領域防控措施,嚴防新冠肺炎疫情輸入風險
  • 省委書記應勇:底數摸清、人員摸準、數據真實,才能「釜底抽薪"!
    2月19日下午,省委書記、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指揮長應勇在武漢市檢查督導疫情防控流調收治工作時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緊緊圍繞打通救治和阻隔兩大關鍵環節,充分發揮大數據、公安隊伍等重要支撐作用,爭分奪秒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四類人員」收治,真正做到底數摸清
  • 衛星遙感和無人機航拍等手段相結合 「天眼」助力摸清生態底數
    「有得力的監測手段,就能更準確地摸清自然資源『家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保障。」安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楊中軍說。 在安吉縣的另一頭,還有監測「升級版」。黃杜村的白茶基地上,浙江省第二測繪院的測繪隊員們操控著無人機執行航拍任務,懸停、定位、取景、拍攝……動作一氣呵成。「這塊區域的衛星遙感影像被雲層遮擋了,航拍是為了對缺失的影像進行補充,確保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全覆蓋。」
  • 山東省地震局紮實推進房屋抗震設防能力初判試點工作
    為摸清風險底數,快速掌握房屋抗震設防情況,山東省地震局貫徹落實中國地震局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基於遙感影像和經驗估計的山東省房屋抗震設防能力初判工作。日照市嵐山區為全國自然災害風險普查「大會戰」試點,獲得了大量、詳實的承災體數據。
  • 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將在2021年全面啟動
    應急管理部網站6月10日消息: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定於2020年至202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工作。本次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提升自然災害防治能力的基礎性工作,涉及到各級人民政府、重點企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部分居民,社會關注度很高。
  • 故宮首次摸清家底 經7年查清藏品180餘萬件(圖)
    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攝  故宮一共有多少寶貝,家底摸清了嗎?兩個長期未解之謎,終於解開。  故宮博物院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歷經七年藏品清理工作,故宮首次徹底摸清了家底現有藏品1807558件。其中,珍貴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標本757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