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OLS平臺助力數據中心互聯步入創新時代

2021-01-11 通信世界網

在計算機和網絡技術誕生後,數據中心就產生了。早期的數據中心和現在的數據中心當然不可同日而語,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各種技術的完善,數據中心已經從建設規模、應用場合、普及程度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隨著運營商、企業的數據流量和實時業務的應用發展,為了滿足跨地域互聯運營、用戶快速接入、異地災備保護等場景,越來越多的企業通常在多地域部署多個數據中心。新時代的數據中心早已不是一座孤立的機房,而是一個數據中心集群。一個數據中心可以包含很多個分支數據中心,形成說是一個數據中心群,這些分支數據中心所處的位置不同,卻可以通過網絡互聯起來,共同完成相應的業務部署。像阿里、騰訊、百度等這些大型網際網路公司,為了提升客戶訪問體驗,會在不同省會都會建立自己的數據中心分支機構,以便滿足不同地區的客戶訪問需求,數據中心早已不再局限於一座或幾座機房。這些數據中心要協同運轉,就需要相互之間交互信息,這就有了互連需求,產生了DCI網絡,即Data Center Inter-connect。

數據中心承載著網際網路業務的核心基礎設施,數據中心為網際網路提供了計算、存儲、網絡、安全等等,是網際網路業務高速運轉的動力來源。當業務需求突發增長時,數據中心基礎架構需要具備至少三項能力:高效運轉、快速擴展、及時應對能力,從而提供優質的服務。在整體服務能力提升的同時,還要控制總體運營成本和能耗成本,幫助企業降低總體成本以提高更多利潤,增加企業競爭優勢。「新一代數據中心」則是通過智能自動化、資源整合與管理、虛擬化、安全以及能源管理等新技術的採用,解決目前數據中心普遍存在的成本快速增加、資源管理日益複雜、信息安全等方面的嚴峻挑戰,以及能源危機等尖銳的問題,從而打造與行業/企業業務動態發展相適應的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礎設施。新一代數據中心所倡導的「節能、高效、簡化管理」也已經成為眾多數據中心建設時的參考標準。

隨著數據中心的大規模部署,功率效率更高、體積更小、成本更具優勢的高速互聯亟待突破。作為國內領先的子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基於深厚的光電產品技術積累與對數據中心互聯場景的深入研究,中國信科集團下屬的光迅科技公司推出了集業務接入、局間傳輸、運維管理於一體的數據中心互聯(DCI)整體解決方案,包含OLS T1000、OLS L1000和OLS M1000數據中心互聯互通創新產品組合,以及適合數據中心應用的一系列業內領先的光電器件和光子解決方案。通過該系列產品與技術可實現100G、200G或400G 高速互聯解決方案,該解決方案具有業界領先的高密度,低功耗和易操作性,以及滿足高可用性,高質量連接需求的能力。結合電層數據接入端、光層復用和線路端白盒功能的整體平臺架構,提高了骨幹網絡的可擴展性,展現出卓越的性能,並滿足運營商、企業對可擴展和低延遲傳輸的嚴格要求。新的平臺將在全球網際網路基礎設施中發揮關鍵作用,實現傳輸骨幹網絡可擴展到100G、200G、400G甚至更高速率、更大容量。

圖1. 數據中心互聯(DCI)應用示意圖

中國信科集團旗下的光迅科技OLS T1000、OLS L1000、OLS M1000是業界領先的創新性數據中心互聯產品。1RU機箱支持1.6T/3.2T的交互容量,促使OLS平臺能實現城域網、超長距的 DCI應用。基於雲業務和數據中心網絡的流量需求和結構特性,OLS開放線路系統平臺採用業務流量×傳輸距離的靈活插卡式應用,最大化地降低初裝成本,達到經濟高效地擴展與升級。

結構與模塊靈動配置

OLS T1000和OLS L1000平臺創新性結構設計與模塊化配置為數據中心和網絡運營商提供最具優勢和競爭力的網絡產品。 OLS T1000支持 4塊業務板卡可插拔和單獨靈活配置, 每塊業務板卡提供線路側2路最大200G相干業務的發送與接收;同時提供客戶側4路最大 100G乙太網業務的發送與接收。OLS L1000支持 3塊業務板卡可插拔和單獨靈活配置,可插拔與靈活配置特性使得網絡配置按需定製和靈活部署。

編碼格式與波長可編程

OLS T1000產品基於ITU-T通道可編程設計,可以根據網絡數據流量和傳輸距離靈活調整編碼格式和傳輸波長,支持最低12.5GHz間隔的靈活柵格配置,可靈活配置成100G PM-QPSK和200G PM-16QAM。 結合光迅科技業界領先的光層白盒OLS L1000產品( OA, OLP, OTDR, OCM等),光迅科技OLS平臺可為DCI和網絡運營商提供簡捷、靈活、高效的網絡解決方案。

超大容量超長距傳輸

光迅科技致力於超大容量、 超長距傳輸技術研究和產品發近20年,一直引領技術不斷進步和產品逐步演進。2.5G相干、10G相干產品為業界唯一供應商,同時可實現100G單跨距超650km的極限傳輸能力。基於OLS T1000平臺光學智能化設計,單纖最大容量12.8T可實現3000km+;25.6T可實現1200km+傳輸能力。未來結合L擴展波段,單纖最大容量可平滑擴容至40T以上。

簡單便捷應用與維護

基於數據中心互聯產品的標準要求,OLS T1000和L1000平臺產品採用高密集度的1RU結構設計,風道遵循前進後出方式,滿足220V交流、48V直流等多電源因地接入。電源、風扇、網管和業務盤均可實現可插拔,設計、配置、管理和維護更加簡捷與高效。網絡管理支持CLI、SNMP、基於NETCONF的YANG模型等管理方式。多接口靈活接入方式使得OLS平臺產品能快速集成至傳統電信網絡和數據中心SDN網絡

整個OLS平臺包含3大塊產品: OLS T1000、OLS L1000和OLS M1000。憑藉業界最靈活的即插即用模塊化架構,光迅科技的接入單元OLS T1000產品具備無縫連接、超低功耗且經濟高效等特性。通過集成化的產品設計,實現單1RU子架1.6T/3.2T的業務交互容量,線路側支持單波100G/200G可調速率、波長&碼型可編程。

圖2. OLS T1000接入單元

復用單元OLS M1000設備採用DWDM技術,支持C波段96波/128波業務復用,靈活的37.5GHz、50GHz、100GHz頻譜間隔,可實現單纖19.2T/25.6T的業務復用,通過提高DWDM傳輸效率和頻譜利用率,顯著降低系統應用成本。

圖3. OLS M1000復用單元

傳輸單元OLS L1000設備採用模塊化白盒設計,實現無電中繼傳輸距離3000km+@100G, 1200km+@200G,單跨距160km+@100G/200G的長距離傳輸,集成OA(FGA,VGA)、OLP、OTDR、OCM、OSC功能於一體的高集成度盒式產品,可滿足端對端管理和業務快速發送,結合業務保護、光纜監測、波道性能監測等監測功能,實現業務的透明傳輸與方便運維。

圖4. OLS L1000傳輸單元

綜合網絡管理平臺支持CLI、SNMP、Web、基於NETCONF的YANG模型等管理方式。多接口靈活接入方式使得OLS產品能快速集成至傳統電信網絡和數據中心SDN網絡。

產品功能指標

接入單元

·多業務:100G Base-SR4/CWDM4/LR4/PSM4/OTU4

·大顆粒:支持100G(PM-QPSK),200G(PM-16QAM)

·高集成:單機支持1.6T/3.2T交互容量

·低功耗:30W/100G

復用單元

·聚合度高:支持96/128波聚合

·運維監控:可支持波道狀態監控

傳輸單元

·白盒設計:模塊化配置,開放式管理接口

·長跨傳輸:無電中繼3000km+@100G,1200km+@200G,單跨距160km+@100G/200G

·管維集成:集業務保護、光纜監測、波道性能監測功能於一體

網絡管理

·兼容光迅OSP智能網管平臺;

·基於NETCONF協議的YANG模型管理;

·支持CLI命令行;

·支持WEB方式;

·支持SNMP管理方式;

展望未來,光迅科技將秉承「國際一流,百年基業」的理念,持續加強光電子學技術創新的投入,提供綜合性能高效、運營和能耗成本高性價比的產品和解決方案,一方面為網際網路連接提供更佳的業務訪問,另一方面為網際網路投資降低更多的運維支出成本。並不斷加強與國內外企業在網際網路和數據中心領域的合作,持續為光網絡系統供應商、電信運營商、雲數據中心等提供更佳的低成本、滿足需求的產品解決方案,為我國的網際網路建設和數據中心互聯互通的實施不懈努力。


相關焦點

  • 北京醫院「老年病大數據平臺」瞄向京津冀
    人們對北京醫院往往有這樣一種印象:這是一家以幹部醫療保健為中心、老年醫學研究為重點的綜合醫院,是中央幹部保健基地。不過,最近幾年,北京醫院不甘寂寞,搞起了醫療大數據,將一個京津冀互通互聯的老年病大數據中心做得有聲有色。 5月7日,「2016年京津冀地區醫療協同醫院院長論壇」在北京召開。
  • 重慶市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構建萬物互聯智能工廠 助力...
    王平解釋,網際網路用在工業領域,得合乎互聯互通標準,這樣工業網際網路才能工作。此外,相關接口、協議、流程如何規範,都關係到工業網際網路的運作。標準由誰來制定,制定的內容是哪些?這很關鍵。數據顯示,聯盟已參與制定國際標準8項、國家標準29項,其中牽頭制定10項。今年4月,聯盟牽頭制定的國際標準《物聯網系統互操作性——第2部分傳輸互操作標準》正式發布。
  • 美林數據助力大數據時代的軍工企業數位化變革
    4月25日,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信息中心主辦的「2019第九屆軍工製造業數位化技術交流大會」在廣西桂林召開。美林大數據解決方案總監趙茅受邀出席會議,並發表了題為《大數據時代的軍工企業數位化變革》的主題演講。
  • 開放創新,共贏AI新時代
    本次大會主論壇匯聚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潘雲鶴,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蘭娟,圖靈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拉吉•瑞迪博士,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黨委書記、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志耘研究員等多位海內外重量級大咖,就大數據智能、疫情防控新常態下人工智慧如何推動醫療健康新變革、人工智慧賦能疫情後經濟社會發展、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等多個維度開展分享與討論
  • 靈雲開放平臺助力開發者打造智能化應用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靈雲最新資訊 > 正文 靈雲開放平臺助力開發者打造智能化應用
  • 陝鼓:能源互聯島「三特徵」成能源變革創新引擎
    「供給側」實現能源開放互聯 在綠色發展進程中,陝鼓能源互聯島應運而生。2017年,陝鼓在臨潼工業園區建成了能源互聯島全球運營中心,使園區內能源系統形成智能「九聯供」,實現了土地集約、設備集約、功能集約、運營集約,並打造了行業內萬元產值能耗最低、排放最少的智能製造基地。
  • 高德開放平臺與360兒童手表達成合作 全球數據助力第三方企業
    其中,360兒童手錶與國內領先的LBS服務提供商高德開放平臺達成合作,可通過定位等多項功能,讓家長隨時掌握孩子的動態,保障兒童外出安全。此次攜手高德開放平臺深度合作,360兒童手錶將藉助高德開放平臺領先的地圖LBS服務,進一步提升360兒童手錶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同時依託高德開放平臺強大的海外數據能力,為360兒童手錶競爭海外市場助力。
  • 安森美助聽器交鑰匙方案,推動步入智能新時代
    除了微型化和降低功耗的需求,隨著5G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智能、互聯將成為助聽器發展的新趨勢。安森美半導體是業界唯一提供專業助聽器晶片的供應商,不斷研究及開發數位訊號處理 (DSP) 及無線技術,並提供一流的開發工具,為助聽器製造商提供真正交鑰匙的助聽器方案,如最新的Ezairo 7160 SL無線混合模塊,支持無線互聯功能,具備高集成度、超低功耗等優勢,並預載預配置套件,幫助設計人員縮短設計流程,加快產品上市,推動步入智能、互聯助聽器的新時代。
  • 【科技日報】開放科學數據,助推科技創新
    「科技數據資源整合與共享工程」涵蓋數據存儲與管理雲服務環境、海量科學數據分析與應用示範、科學數據整合與共享服務等三個子項目,工程著眼於「海·雲」服務思想,開展海量存儲基礎設施服務、海量數據資源共享服務和數據密集型公共支撐服務,全面推進數據環境建設和持續深化數據應用,成為立足中科院,面向科技界,共享開放、服務創新的國家級科技數據中心。
  • 網易聯合創新中心助力石家莊數字經濟「加速跑」
    石家莊網易聯合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自2019年1月正式運營,截至目前,創新中心一期的企業入駐率已達80%以上,成功吸引了20餘家企業入駐。該中心的創立不僅為入駐的企業提供資源扶持與孵化服務,同時也借勢於網易的生態賦能資源,助力整個石家莊創新創業項目的成長,為石家莊科技創新產業注入新活力。
  • 助力智慧城市建設,雲&大數據平臺遍地開花 | 智慧城市周報
    (來源:福州晚報)江蘇成立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8月8日,江蘇省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蘇智觀大數據中心在南京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並舉行「大數據與智慧城市研究創新實驗室」揭牌儀式。
  • 施耐德電氣發布智能微型數據中心引領邊緣控制趨勢
    以更加簡單的選型、操作和保有創新邊緣計算並引領邊緣控制趨勢,助力滿足客戶在互聯互通時代數據的增長需求;  一體化設計理念,使IT部署和管理更省心,並以時尚外觀設計,匹配現代機房風格; 可有效解決企業在設備連接和數據應用中遇到的越來越多的網絡延遲
  • 螢石開放物聯網平臺 助力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
    5月28日,在螢石「易智居·逸生活」線上戰略暨新品發布會上,螢石智能家居正式發布了兩大物聯網服務——商業智居SaaS生態平臺企業螢石雲,以及以安全、易接入為特點的物聯網平臺EZIoT。螢石立足成為可信賴的安全智能家居產品及物聯網平臺提供商,會上,螢石宣布兩大平臺將面向所有開發者、合作夥伴開放合作,共同打造一個易智逸居、萬物互聯的智居生活新時代。
  • 感知、數據、互聯!改變世界的力量往往很「簡單」
    如今,到了萬物智能互聯時代,相對應的簡單技術和力量是什麼?——感知、數據、互聯。從一個個感知節點開始,遍布於與各個角落的各類傳感器(手機裡、汽車裡、智能家居、公共場所、工廠生產線……)無時無刻收集著巨量的數據,工業的智慧力由此萌發。驅動社會前進的能量不再是以電力和石油為基礎,而是以數據來支撐。
  • 北京市科委主任:大數據時代的創新資源共享—新聞—科學網
    北京市科委主任:大數據時代的創新資源共享 首都科技資源:我們有什麼?北京擁有豐富的科技資源,包括儀器設備、研究報告、論文、成果、專家、資料庫等。但這些科技資源的狀態是管理上長期條塊分割、沉睡、等待、冰封……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做了什麼?
  • ——我國氣象數據開放激發社會無限創新活力
    企業註冊用戶主要從事專業技術服務、軟體、公共管理等行業,用戶將氣象數據與不同領域資源相融合,在交通運輸、新能源、農業、移動互聯軟體開發和服務、公共管理及基於大數據技術的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糧食等領域的開發建設中應用。
  • 攜手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 中科曙光助力IPv6規模化部署
    IPv6是網際網路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網絡進入IPv6時代是全球網絡信息技術加速創新變革、信息基礎設施快速演進升級的歷史機遇。會上,國內信息技術產業領軍企業中科曙光與下一代網際網路國家工程中心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圍繞IPv6打造新一代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加速推動我國IPv6的大規模部署,為各行業加快新舊動能轉換提供強大引擎。
  • 構建5G時代新基建 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展隆重開幕!
    作為前沿高新科技展示及交流平臺,在「CDCE2020國際數據中心及雲計算產業展」開幕式上,主辦方雅式展覽杜靜嫻總經理提到:「2020年打亂了很多行業發展的節奏,卻給新基建跟數據中心行業領域帶來爆發式機遇。數據中心行業的產品與技術創新的腳步從未停下。
  • 5G技術助力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風控中創新演變
    金融和科技向來聯繫緊密、不可分割,5G技術的突破創新,對於金融領域的影響主要可劃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優化、創新現有的金融服務模式及體驗,如連接速度、產品形態、服務模式、觸達渠道等;二是在萬物互聯的背景下,探索金融服務的發展和變革。
  • 5「機」協同,共創新價值,華為精彩亮相2020世界5G大會
    在智能製造展點,展示了美的5G智慧工廠中應用5G雲化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創新解決方案,通過5G實現現場免布線,PLC 控制器集中雲化部署,降低綜合成本。在智慧電網展點,展示了5G技術助力南方電網全業務數位化轉型,通過5G專網提升巡檢效率和生產控制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