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川教授團隊繪製多種人體組織的5hmC分布圖

2021-02-12 生物通


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繪製了一張人體組織的DNA 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圖譜,揭示了這種修飾在組織發育中的作用,同時有望作為多種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標誌物。

圖:5hmC在不同組織中的分布圖(圖片來自原文)

這項成果於12月2日發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

之前的研究發現,5hmC修飾與基因轉錄有關,並常作為生物標誌物來研究哺乳動物發育和人類疾病中DNA甲基化的動態轉化。許多研究已將5hmC的整體變化與不同的發育過程和疾病進程相關聯。然而,有關5hmC的確切功能,目前還說不清楚。

為了進一步研究5hmC的功能,研究人員試圖建立人體不同組織類型的全基因組5hmC分布圖,以便確定其如何參與轉錄活性和組織特異性。他們利用新一代測序(NGS)來鑑定5hmC在19種人體組織中的分布。他們發現,5hmC主要集中在組織特異性的基因體和增強子上。

芝加哥大學化學系教授何川表示:「儘管之前的研究表明5hmC可以作為疾病診斷和預後的出色標誌物,但缺乏全身組織圖限制了我們對這種修飾及其組織特異性的整體了解。新的圖譜證實5hmC可作為基因體和增強子的激活標誌物,這對於將來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慢性病的監控很重要。」

過去在研究5hmC時大多採用晶片技術,這種技術缺乏全基因組範圍的覆蓋度,或者僅僅關注有限的組織類型。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靈敏的化學標記和pull-down方法,稱為5hmC-Seal,之後開展新一代測序。通過與基因表達和順式調控元件數據相比較,他們評估了5hmC的調控潛力和組織特異性。

他們此次採集的新鮮冷凍組織樣本代表了19種樣本類型,來自10個主要的器官系統,包括神經、心血管、消化、生殖、內分泌、呼吸、泌尿、外皮、骨骼和淋巴器官系統。在總共96個標本中,79個樣本取自非癌變器官,其餘17個則來自腫瘤切除後的癌旁正常組織。

研究人員在分析5hmC-Seal數據後發現,不同類型組織中的HOXA基因簇有著高度可變的5hmC水平。峰的位置和富集水平有所不同,特別是在親緣關係較遠的組織中。同時,對於相同組織類型的供體樣本,HOXA基因簇中的5hmC富集高度一致。這些數據證實了全基因組5hmC圖譜的準確性和可重複性。

之後,他們確定了各種人體組織中5hmC分布的幾個共同特徵。例如,他們發現5hmC峰主要集中在外顯子和啟動子區域,而較少出現在基因間區域。這表明,儘管組織身份不同,但5hmC始終分布在已知的基因組位置。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報告了多種人體組織中5hmC的詳細分布圖。研究人員證實,在19種不同的組織類型中,TET催化的5mC氧化在組織特異性的基因和增強子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本文展示的人體組織5hmC圖譜代表了至關重要的寶貴資源,可與人體組織的5mC分布、染色質開放性和各種組蛋白標記的已知數據整合在一起,以便進一步了解表觀基因組調控在人類發育和疾病進展中的作用,」他們在文中寫道。

參考文獻

A human tissue map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s exhibits tissue specificity through gene and enhancer modulation

相關焦點

  • Nat Comm|何川組構建基因組5hmC修飾的人體組織圖譜
    2020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課題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發表題為:A human tissue map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s exhibits tissue specificity
  • 何川團隊新成果!成功繪製出關鍵5hmC生物標誌物的全基因組圖譜 有...
    2020年12月5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芝加哥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繪製出了一張涵蓋多種人類組織類型的全基因組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圖譜,該圖譜揭示了5hmC作為能檢測多種嚴重人類疾病(比如癌症和多種慢性疾病)的通用型生物標誌物的強大性能。
  • 何川團隊首次系統地獲得了19個組織的5hmC圖譜
    2020年12月2日,芝加哥大學何川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在線發表題為「A human tissue map of 5-hydroxymethylcytosines exhibits tissue specificity through gene and enhancer modulation」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通過表徵5hmC在源自十個器官系統的19個人體組織中的基因組分布
  •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體細菌分布圖
  • 專訪芝大何川教授:科研追求上書架上貨架,轉化要有「絕活」
    何川出生在中國西部的貴州,1989年從凱裡第一中學進入中科大應用化學系學習。其於200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無機化學家Stephen J. Lippard教授。在2年的博士後工作後,何川即受聘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並開展獨立研究。2008年,何川任副教授,2年時間後升為正教授,並於2014年成為講席教授。
  • 專訪芝大何川教授:科研追求上書架上貨架,轉化要有「絕活」
    何川出生在中國西部的貴州,1989年從凱裡第一中學進入中科大應用化學系學習。其於2000年獲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師從美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的無機化學家Stephen J. Lippard教授。在2年的博士後工作後,何川即受聘任芝加哥大學化學系助理教授,並開展獨立研究。2008年,何川任副教授,2年時間後升為正教授,並於2014年成為講席教授。
  • 人體100萬億細菌分布圖
    美國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人體100萬億個細菌分布在不同的群落。科研人員還繪製了人體細菌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被認為是加深對人體微生物群落理解、更好對其進行控制邁出的重要一步,對於一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比如皮膚病。  運用最新電腦技術及基因序列,科研人員繪製出了迄今最詳細的人體細菌分布圖。
  • 美開發出繪製腦髓鞘分布圖新法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迅速探測腦中髓磷脂含量的新方法,可用於繪製腦細胞的髓鞘分布圖,而此前要分析髓鞘分布只能通過解剖。新方法有助於繪製更準確全面的腦線路圖,增進人們對大腦工作原理的理解,並有助於開發診斷和治療腦疾病的方法。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經科學》雜誌上。
  • RNA表觀遺傳學開創者何川:總想著賺錢太急功近利
    這個領域要真正做深、搞清楚機理,還需要5—10年。3.新的增長點來自「交叉」。 【正文】「如果你不做得很雜的話,有時候機會就錯失了。機會不是掉在你頭上的,是你去努力耕耘的。」RNA表觀遺傳學的開創者、未來科學大獎科學委員會委員、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何川,現在忙得一刻也停不下來。
  • 港大醫學團隊獲國家資助 研發3D列印人體器官組織
    團隊中遠期目標是發展其他器官,包括腎單元、肝小葉、心肌球、尿管、椎間盤、膀胱、卵巢等12種組織及器官的精準成型作移植應用。研究團隊由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伍振民基金(骨科生物工程)教授呂維加教授和楊偉國教授帶領,獲2,744萬人民幣經費資助,是首筆國家級,直接過河、跨邊界資助香港團隊的科研撥款。
  • 我科研團隊成功繪製首個人類細胞圖譜
    ◎ 洪恆飛 吳雅蘭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26日,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該校醫學院郭國驥教授團隊通過對60種人體組織樣品和7種細胞培養樣品進行Microwell-seq高通量單細胞測序分析,系統性地繪製了全球首個跨越胚胎和成年兩個時期、涵蓋人體八大系統的人類細胞圖譜。
  • 港大醫學團隊獲國家資助 研發3D列印人體器官組織
    諾普再生助力港大醫學團隊,推進功能組織與器官體外精準製造技術與重建國家重點研發項目,目前該研究團隊已獲獲2,744萬人民幣經費資助,是首筆國家級,直接過河、跨邊界資助香港團隊的科研撥款。港大醫學團隊獲國家資助 研發3D列印人體器官組織據悉,香港大學醫學院領導團隊獲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助,研究三維(3D)空間列印人體組織與器官,目標以五年時間,實現列印全層皮膚、角膜、骨、軟骨、以及主要血管等五種人體組織與器官作臨床前試驗。
  • 繪製全球浮遊植物分布圖
    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繪製了世界海洋浮遊植物的分布圖,並調查了影響這種分布的環境因素。他們得出的結論是,浮遊生物多樣性只是部分地與以前關於赤道和兩極之間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理論相一致。世界海洋中大約有10000到20000種不同的物種,浮遊植物的多樣性極其豐富。
  • Immunity: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器官捐贈者的組織,建立了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於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誌上。
  • 何川團隊開發出新型單鏈DNA測序技術
    何川團隊開發出新型單鏈DNA測序技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10 15:15:44 美國芝加哥大學何川課題組開發出一種乙氧二羥丁酮輔助的單鏈DNA測序技術,可捕獲全局轉錄動態和原位增強子活性
  • 浙大教授團隊繪製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我一直以為我配錯圖了
    近日,世界首個人類細胞圖譜在浙大繪製成功!小編也懷著激動的心情,找到了這張「世界第一」圖譜。但是,在看到圖譜的瞬間,我猶豫了,我懷疑自己是不是配錯了圖片?在我印象中,「人類細胞圖譜」大約應該是下圖這個樣子:或者下圖這個樣子:項目負責人、浙江大學教授郭國驥表示:「這項工作概括地說就是人體細胞數位化。我們能用數字矩陣描述每一個細胞的特徵,並對它們進行系統性的分類。發現了一些特殊的表達模式,並定義了30多種新細胞種類。」
  • 美科學家用羊水幹細胞培育出多種人體組織(圖)
    阿塔拉1月5日在實驗室中  美國科學家7日宣布,他們在不損害胚胎的情況下從女性子宮的羊水中提取出幹細胞,並用這些幹細胞培育出多種人體組織。該成果不僅避免了關於胚胎幹細胞的倫理爭論,而且為今後的醫學治療開闢了新途徑。
  • 科學家研究繪製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
    近日,一項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地面沉降工作組組織的研究警告說,到2040年,地面沉降將威脅全球近1/5的人口。該研究在線發表於《科學》。「本次研究繪製了全球地面沉降分布圖,並創建了一個模型,可預測局部地區的沉降風險。研究發現,地面沉降風險最大的國家、地區集中在亞洲。」該論文的作者之一、南京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葉淑君說。
  • 成都市將繪製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分布圖
    成都市將繪製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分布圖 2016年06月10日 05:02:50 來源:成都日報   本報訊 (記者 侯初初) 昨日,市政府辦公廳下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
  • 南科大何川團隊在構建雜原子中心手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副教授何川課題組在「構建雜原子中心手性」領域取得了兩項重要研究進展。相關成果分別發表於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和《ACS催化》(ACS Cat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