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100萬億細菌分布圖

2020-12-01 搜狐網

  美國科研人員最新研究發現,人體100萬億個細菌分布在不同的群落。科研人員還繪製了人體細菌分布圖。這一研究成果被認為是加深對人體微生物群落理解、更好對其進行控制邁出的重要一步,對於一些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比如皮膚病。

  運用最新電腦技術及基因序列,科研人員繪製出了迄今最詳細的人體細菌分布圖。據這項刊登在《科學》雜誌上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僅人與人之間菌群分布有別,同一個體不同部位菌群分布也不相同。此外,人體同一部位在不同時間菌群分布也有變化。比如,丙酸桿菌在人體上的油性環境生長良好,比如前額、頭髮和鼻頭。人體腋窩及腳底菌群分布變化不大,主要被葡萄球菌屬佔據,研究人員推測可能是這兩處陰溼環境所致。軀體和四肢則由另一種不同菌群「霸佔」,口腔菌群分布變化最小。

  這一項目首席研究員、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生物化學副教授羅布·奈特表示,他無法解釋為什麼皮膚化學物質對細菌的生長有如此大的影響,不過他們正在進行相關研究。奈特說,研究目的在於找出健康人體菌群分布的正常狀態,為進一步研究人體在疾病狀態下菌群分布提供基準,將為下一步疾病預防提供幫助。

  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有關人體細菌和人體之間如何相互影響的問題並沒有得到很好解決。在美國國家健康研究所做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伊莉莎白·格萊斯說,「大多數生活在人體上的細菌並沒有害處,不會導致健康問題。不過我們仍不清楚這些細菌在保護皮膚健康或導致病患上所發揮的作用。」部分細菌在人體生理機能中作用突出,能夠有效協助人體保持健康狀態。例如有些細菌可以幫助人體構築免疫系統;有些對促進食物消化不可或缺;還有的可以防止病原體引發潛在病變。伊莉莎白·格萊斯的研究對象正是人體皮膚上繁雜的細菌。(唐寧)

相關焦點

  • 科學家成功繪製出人體細菌分布圖
  • 我們身上有40萬億個細菌,和人類細胞數量差不多
    他寫道,一個成年男性的腸道中有100 x 10的12次方或100萬億個微生物,另外還有1萬億個在皮膚上。但他沒有提到這些數字的出處。另一位科學家D.C.薩維奇(D. C. Savage)在1977年發表的一篇綜述中引用了勒基博士的文章,其中寫道「正常人體組織可以說是由超過10的14次方個細胞所組成,其中只有約10%是動物細胞」。
  • 人體細菌各有各的地盤 最怕「串門」
    說起細菌,很多人唯恐避之不及,其實,細菌未必都是對人體有害的。從某種角度來說,我們的身體就是各種細菌的天然遊樂場,皮膚、口腔、腸道……都寄生著種類繁多數量不等的細菌。多數時候,這些細菌在自己的地盤上,對身體不僅無害而且有益,與我們相安無事。但如果它們出去「串門」了,皮膚上的細菌進入血液,或者腸道的細菌進入口腔,情況可就不妙了。
  • 細菌主宰人體:共生細菌數量為人體細胞10倍
    各司其職的細菌不管是細胞數量,還是擁有的基因數量,寄生在人體表面和內部的細菌都遠超人體本身。但在過去十多年中,研究人員發現,人體並不是一座自給自足的世外小島。它更像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一個龐大的社會。在我們的身體內,住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寄生在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特別是腸道等部位。實際上,人體細胞並不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細胞,共生細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
  • Immunity: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CUMC的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器官捐贈者的組織,建立了首張人體T細胞分布圖。這項研究為人們提供了獨特的視野,有助於進一步了解T淋巴細胞在健康人體內的分布和功能,也為疫苗開發和免疫療法提供了新思路。文章發表在Cell旗下的Immunity雜誌上。
  • 人體:細菌的天然遊樂場
    這句話聽起來就像科幻故事裡的荒誕說法,但它是事實:在人體內發現的數百萬個細菌,可以填滿一個容量是半加侖的水壺。每個人的身體其實都是各種微生物和真菌的天然遊樂場。人體細菌有些對我們有益,有些有害。一些起著必不可少的作用,例如幫助我們消化食物;另外一些偶爾發生的變異可能會使我們生病。
  • 何川教授團隊繪製多種人體組織的5hmC分布圖
    芝加哥大學何川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近日繪製了一張人體組織的DNA 5-羥甲基胞嘧啶(5hmC)圖譜,揭示了這種修飾在組織發育中的作用,同時有望作為多種人類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標誌物
  • 神秘細菌大軍竟是人體保護神 80%不為人所知
    有科學研究者表示,人體本身就是一個微生物加工廠,這些渺小的細菌,其實是人體內最有「發言權」的「成員」。因為它們不都是對人體有害的,部分細菌維繫著我們人體部分消化代謝功能,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些細菌我們將難以生存呢!
  • 人體內細菌到底有多少?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
  • 辛巴威幣100萬億面值貨幣
    每一個特殊歷史時期,都有其代表的產物,它們是記錄這段歷史的載體,也是收藏界非常熱門的收藏話題,2008年的一場金融危機帶來的災難,影響了全球經濟,地處非洲南部的辛巴威共和國政局動蕩,通貨膨脹更是達到天文數字,貨幣急劇貶值,發行了面值為100萬億的辛巴威紙幣,可謂世界之最,後來,由於經濟的復甦,這種面值100萬億紙幣停止了流通,被國家收回銷毀。
  • 「細胞圖譜」揭開人體奧秘
    為了執行解碼人體37.2萬億細胞的任務,國際上成立了由來自美國、英國、瑞典、以色列、荷蘭和日本的科學家組成的聯合機構。項目的研究內容該項目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研究:一是在分離單獨的細胞並用微珠標記後,使其被油滴包裹。
  • 宏觀世界宇宙之大,微觀世界細菌病毒之小,讓人細思極恐嗎?
    因為可觀測宇宙就有10萬億個星系,還有不可觀測宇宙,宇宙中消失個把星系,就像一個人身體上消失了一個細菌,你能感覺到嗎?但對於人類來說,銀河系已經大得超乎想像了,直徑有20萬光年,恆星就有4000億顆,太陽只是其中之一,而地球只有太陽質量的33萬分之一,體積的130萬分之一。人在這些浩渺面前,還能算個啥?
  • 人體內的萬億個細胞都有什麼作用?
    人體有7萬億個細胞。我們很快就要知道它們都做些什麼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從運動到思考,從消化到睡覺,都依賴於各種不同的細胞:有盤狀的紅細胞,有纖長的神經細胞,有能伸縮的肌肉細胞……這些形態和分工不同的細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組織和器官,使我們成為複雜的有機體。
  • 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細菌 微生物與人體自身細胞9:1
    這個結合體中,微生物與人體自身細胞的比例是9:1。  人的一隻手掌上就有100多萬種細菌!這是經常聽到的說法,仔細想想會讓人覺得恐怖,這足夠我們生多少次病啊!但實際上我們卻並不常因為手掌上的細菌而生病,這一部分要感謝良好的衛生條件,而另一部分原因是100多萬種細菌中其實有許多是有益,或者至少無害的細菌。
  • 人體細菌有多少?細菌與細胞數量比例沒有你想的誇張
    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經過重新估算,他們指出,人體細菌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比例遠沒有大家以為的 那樣誇張,細菌和細胞的總數其實差不太多。
  • 弄一堆細菌到火星上,它們能夠自生自滅進化出生物和文明嗎?
    其實他不知道,他身上就擁有數百萬億個細菌。一個人身上有60萬億個細胞,但細菌至少有人體細胞的10倍。因此人體攜帶的細菌大致有600萬億個以上。哪位大仙有興趣,只要自己一人去火星,就帶去了比全人類數量大8萬倍的細菌上去了,這是一支多麼龐大的軍隊啊,想想那當玉皇大帝的感覺?
  • 美開發出繪製腦髓鞘分布圖新法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醫學院科學家開發出一種迅速探測腦中髓磷脂含量的新方法,可用於繪製腦細胞的髓鞘分布圖,而此前要分析髓鞘分布只能通過解剖。新方法有助於繪製更準確全面的腦線路圖,增進人們對大腦工作原理的理解,並有助於開發診斷和治療腦疾病的方法。相關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神經科學》雜誌上。
  • 科學家推翻細菌數量10倍「神話」 -人體細菌與細胞或為1比1
    人們常說,人體內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數量差不多是人體自身細胞的10倍。然而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應該被遺忘的神話。他們計算後認為,人體內居住的微生物和人類細胞之間的比例更可能是1比1。
  • 100萬億面值的辛巴威幣收益率高達1500%
    事實上,這種惡性通貨膨脹幾年前就曾經出現在非洲辛巴威——單張紙幣面值100萬億,一張100萬億辛巴威元鈔票還不夠買一張公交車票。  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是這張單張紙幣面值100萬億的辛巴威元鈔票,居然成了近7年來回報最高的投資:一位英國人2011年以每張1.5英鎊收進的辛巴威紙幣,現在網上單張售價都在20英鎊到25英鎊之間,平均回報率1500%。
  • 地球「素顏照」風波調查 實為重力場分布圖
    地球「素顏照」風波調查 實為重力場分布圖   其實是重力場分布圖  要想知道圖片的真假,有必要來到這個消息的源頭——名為「NASA中文」的微博。在2012年12月27日,它發布了一條微博:  「從太空看我們的地球是一個美麗的球體,但是由於地心引力的作用,它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圓球。事實上,赤道周圍也因此向外隆起,形成一個『備用輪胎』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