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上有40萬億個細菌,和人類細胞數量差不多

2020-12-03 DeepTech深科技

在我們身上有很多的細菌——它們被稱為微生物群。準確地計算我們每個人所攜帶的微生物數量十分困難,在科學文獻中最常被引用的數目幾乎肯定是錯誤的。

1972年,託馬斯·D·勒基(Thomas D. Luckey)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寫道,一個成年男性的腸道中有100 x 10的12次方或100萬億個微生物,另外還有1萬億個在皮膚上。但他沒有提到這些數字的出處。

另一位科學家D.C.薩維奇(D. C. Savage)在1977年發表的一篇綜述中引用了勒基博士的文章,其中寫道「正常人體組織可以說是由超過10的14次方個細胞所組成,其中只有約10%是動物細胞」。所以,他使用了勒基博士的數字,100萬億個細菌,並補充說,其中十分之一——10萬億個是人類細胞。

這個比率開始流行,並且「微生物細胞數量是人類細胞的10倍」這句話也開始反覆出現,比如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人類微生物組計劃的網站上——我們假設他們對於微生物組也有所了解。

最近的一項估計顯示,人類細胞的數量為37.2萬億個,但是薩維奇的比率仍然被承認。使用10比1的公式,細菌的數量將是約372萬億個,而且已經被承認了許久。

但現在一群以色列的科學家得出了結論,372萬億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最新分析發表在1月28日的「細胞」雜誌上,其中有更多的計算細節。

基於含有微生物的器官體積,再根據每個部分可能的細菌濃度進行估計,他們認為單個細菌的體積約為一個立方微米。研究人員估計,在大多數微生物群所居住的大腸中含有39萬億個細菌細胞。而其他地方——皮膚、口腔、小腸和胃,則含有非常少的細菌,加在一起也只會增加很小的數量。

這個知識有什麼用呢?其中的一位作者舍夷·福克斯(Shai Fuchs)博士說:「有時你不能準確知道會有什麼用。但是,養成習慣使用最準確的數字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在今天做出比10年前更準確的估計,這就是值得的。」

福克斯博士和他的聯合作者羅恩·麥洛(Ron Milo)以及羅恩·森德(Ron Sender)一起,在以色列的魏茨曼科學研究所作為博士生完成了這份分析報告。

當然,這仍然只是一個估計,基於一個20至30歲間、155磅重、5英尺7英寸高的男性。微生物組的大小會根據年齡、性別、身高和體重變化,甚至會隨著不同時間變化:一次腸運動會釋放約三分之一的結腸細菌。

但是,研究人員得出結論是,對於人體內微生物數量的真實估計是大約40萬億個——接近我們人類細胞的數量。

相關焦點

  • 細菌主宰人體:共生細菌數量為人體細胞10倍
    在我們的身體內,住著數以萬億計的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它們寄生在我們的皮膚、生殖器、口腔,特別是腸道等部位。實際上,人體細胞並不是人體內數量最多的細胞,共生細菌的數量是人體細胞的10倍。由微生物細胞和它們所包含的基因組成的細菌群落,不僅不會危害我們的健康,反而對人體有益,能幫助身體進行消化、生長和防禦。小小的細菌居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 人體內的萬億個細胞都有什麼作用?
    醫學界的新時代已經近在眼前,新時代裡,那些傳統治療手段無法治癒的疾病都可能被克服,全靠我們體內那些擁有「魔法」的細胞。人體有7萬億個細胞。我們很快就要知道它們都做些什麼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從運動到思考,從消化到睡覺,都依賴於各種不同的細胞:有盤狀的紅細胞,有纖長的神經細胞,有能伸縮的肌肉細胞……這些形態和分工不同的細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組織和器官,使我們成為複雜的有機體。但是,迄今為止我們仍然不能列出身上所有類型的細胞,許多細胞到底做什麼的,對我們依然是個謎。
  • 人體細菌有多少?細菌與細胞數量比例沒有你想的誇張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經過重新估算,他們指出,人體細菌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比例遠沒有大家以為的 那樣誇張,細菌和細胞的總數其實差不太多。根據這個新版的估算,一個體重70千克、身高1.7米的「標準參考人」(reference man)身上的細菌/細胞比值平均為1.3:1。
  • 科學家推翻細菌數量10倍「神話」 -人體細菌與細胞或為1比1
    人們常說,人體內細菌和其他微生物的數量差不多是人體自身細胞的10倍。然而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研究人員表示,這是一個應該被遺忘的神話。他們計算後認為,人體內居住的微生物和人類細胞之間的比例更可能是1比1。
  • 我們身上神秘的微生物群
    美拉娜菌:與光合作用的進化有關差不多有39萬億個微生物寄生在人的體內和體表,而人體細胞才只有30萬億個。我們的皮膚每平方釐米上生活著10億個細菌。單寄生在人類腸道中的微生物種類就多達2000種(具體到每個人,只有這個數字的1/10左右)。
  • 神秘旅行:細胞內部之旅,人類身體40到60萬億細胞與病毒大作戰
    細胞是我們生長和發育的基本,人體細胞約有40萬億到60萬億個,一個細胞的平均直徑只有5到100微米之間,然而,在這樣微不足道的細胞之中,竟然蘊藏了一個超凡脫俗的奇異世界。今天我們藉助電子顯微鏡,將細胞放大五萬倍後,終於可以看到,在這個神奇世界裡發生的一切。
  • 人體內的7萬億個細胞都有什麼作用?
    人體有7萬億個細胞。我們很快就要知道它們都做些什麼了。我們所做的一切,從運動到思考,從消化到睡覺,都依賴於各種不同的細胞:有盤狀的紅細胞,有纖長的神經細胞,有能伸縮的肌肉細胞……這些形態和分工不同的細胞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我們的組織和器官,使我們成為複雜的有機體。
  • 你體內的細菌數量,是自身細胞的10倍?不至於啦
    「我們的身體絕大部分都是由細菌組成的,人身上共生細菌的數量是自身細胞數量的10倍!」類似的說法流傳相當廣泛,它經常出現在冷知識讀物中,不少論文中也會引用它來說明人體菌群的重要性。不過,10:1這個數字其實並不怎麼靠譜。最近,來自以色列和加拿大的幾位研究者就對人體細菌與細胞的數量較起了真。
  • 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細菌 微生物與人體自身細胞9:1
    我們不是人類,而是人類和微生物的結合體!這個結合體中,微生物與人體自身細胞的比例是9:1。  人的一隻手掌上就有100多萬種細菌!這是經常聽到的說法,仔細想想會讓人覺得恐怖,這足夠我們生多少次病啊!
  • 人類體內共存在380萬億多個病毒,為什麼我們卻活得好好的?
    許多病毒放棄了與人類免疫系統之間的對抗,籤訂了停戰協定,從此就在人類體內定居,這些病毒的數量並不稀少,達到了380萬億多個。它們個體微小;不具有完整細胞結構;只含有單一核酸。可視為一種「捕食」細菌的生物。噬菌體基因組含有許多個基因,但所有已知的噬菌體都是細菌細胞中利用細菌的核糖體、蛋白質合成時所需的各種因子、各種胺基酸和能量產生系統來實現其自身的生長和增殖。
  • Nature & BioRxiv:科學家打破人體細菌比自身細胞多10倍的神話!
    ,大約為十比一的關係;然而近日,來自加拿大和以色列的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或許就可破除人們之前的看法,研究者表示,機體中寄居的微生物和人類細胞的數量之間的比率很有可能是一比一的關係。研究人員Ron Milo說道,一個標準男子(70公斤,20-30歲且1.7米高)機體中平均包含有30萬億個細胞和39萬億個細菌,這兩個數字幾乎是相近的;或許有些人機體中包含有上述數字一半或者兩倍的細菌數量,但這比之前推測的10:1的關係要遠的多。機體細胞和微生物群落的數量足夠相近,而且每次排便後或許就會翻轉人類細胞數量和細菌數量之間的比率。
  • 弄一堆細菌到火星上,它們能夠自生自滅進化出生物和文明嗎?
    有人對人類花費巨大代價去探索火星,甚至準備改造火星憤憤不平,認為花了冤枉錢,何不弄幾個細菌上去?他大概認為人類對付細菌已經精疲力竭,細菌太厲害了,何不讓它們到火星發揮作用。他甚至認為一個細菌就會爆發出無數後代,然後進化出各種生命。變害為利,節約資源,何樂而不為?
  • 人體有多少個細胞? 又有多少微生物?
    數十年來,科學家總以這個吸引人的「類事實」來顯示它們的重要性:人體內的微生物數量和人體細胞的數量是十比一。不過,一項新的估計指出,就細胞計數而言,比例可能是一比一。在一項於出版之前先發表在bioRxiv網站的新研究中,由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朗恩・米洛領軍的三位科學家發現,一名男性平均由30兆個細胞組成,其中包含約40兆個細菌,它們大部分生存在人體的消化道。
  • 病毒、細菌和腫瘤分別是什麼東西?它們有什麼區別?醫生通俗科普
    細菌、病毒等他跟我們人和猩猩,貓狗一樣也是活的,而且還會感染人類和其他動物。 首先講一下大家最常聽說的細菌,我們人身上其實也有很多細菌和病毒的,隨便一個人身上細菌和病毒的總數量可能就超過我們地球上所有人口
  • 我們身體只有10%是人類,90%是別的生物,若消滅它們,人類會滅絕
    地球上最多的物種,其實不是多細胞動物人體身上有很多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有細菌、真菌、古菌和病毒,對於微生物而言,人類的身體就像一個森林,它們在這裡生活,如同一個生態系統,稱之為「人類微生物群系」。人類的身上有多少細菌呢?
  • 宇宙會不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而地球上的人類連細菌都算不上?
    按照這種說法,同比例來計算的話,那我們生活的太陽系,就是宇宙中的一個小小的細胞,太陽是細胞核,而八大行星是組成細胞內的各種物質,那地球上的人類呢?又算什麼?很遺憾,按比例來算的話,人類連細菌都算不上,這能算細菌身上的細菌,生命的起源是最初的細胞——受精卵,在生長的過程中,受精卵不斷地分裂、增殖,並最終成長成一個完整的個體,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個巨大的生物,那麼所謂的宇宙大爆炸,就有了一個簡單的解釋,那個神秘得難以想像的「奇點」,其實就是一個受精卵而已。
  • 細胞利用脂滴抵禦病毒和細菌感染機制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這些研究人員發現,為了應對感染,脂滴將抗生素和抗病毒蛋白組裝在一起而形成複合物,在這些複合物中,抗生素和抗病毒蛋白協同作用,對抗病原體並消滅它。這是一種會在身體所有細胞中發揮作用的機制,而不僅僅是巨噬細胞等免疫系統細胞所特有的。在昆蟲身上也觀察到了這種防禦策略,這說明了它在我們先天免疫進化過程中的重要性。
  • 一場免疫器官指揮免疫細胞作戰的戰爭
    當我們的自身免疫力下降、或皮膚有傷口等情況下,病毒就有可能突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進入我們體內。 這時,我們的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 我們身體中有上百萬個巡邏兵,比如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他們來自我們的胸腺和骨髓,他們在血管和淋巴管中巡邏。 淋巴系統像管道一樣分布在我們身體每個部位,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廢物。
  • 地球是生命體,人類只是地球身上的一個「細菌」,這是真的嗎?
    文/冰辰前言最近,小編在網絡上看到了這樣的說法:地球可能是一個「生命」,人類只是地球身上的一個「細菌」。如果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那它豈不是可以瞬間毀滅我們,想像還是可怕的,那事實是否真的是這樣呢?我覺得有很大可能。萬物平等我們先來看看人的本質,人是由各種元素組成的,比如碳水化合物、基因、蛋白質、核酸等。但這些再細分下去就會是所有生物或者非生物都共有的東西--元素。從人的角度出發,人類是掌控著地球的,地位和能力要比其他生物高級,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所有物質都是由一套元素構成的,所以任何生物或者非生物都是平等的,也就是眾生平等。
  • 人類和病毒的戰爭
    一、源起地球上的病毒多的數不清,其中已經被我們鑑定的病毒有5000多種,其中有差不多100種會讓我們人類致病。這些致病病毒大多來自於野生哺乳動物。而且,科學家們研究發現,人類近20%的主要傳染病都來自於跟人類血緣相近的野生靈長類動物。比如:愛滋病毒最初就是來源於跟我們人類血緣最近的黑猩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