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我們頻頻提起的就是「免疫力」這個單詞,免疫力是人體抵禦外來入侵的一種能力。
構成免疫力的生力軍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衝鋒殺敵的就是免疫細胞。
病毒阻擊戰
如果沒有免疫系統,我們就會暴露在數十億的細菌、病毒和毒素之中,就連季節性感冒或被蚊子叮咬都可能致命。
當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都是怎麼和它戰鬥的呢?
1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
正常情況下,當我們的皮膚黏膜發現有病毒入侵時,緻密的皮膚和黏膜組織可以直接阻擋病毒的入侵。皮膚黏膜分泌物如唾液、胃酸、眼淚等,含有很多的殺菌、抑菌的物質,再加上皮膚黏膜上還有一些正常的菌群,都可以阻擋或殺死入侵的病毒。
當我們的自身免疫力下降、或皮膚有傷口等情況下,病毒就有可能突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進入我們體內。
這時,我們的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
我們身體中有上百萬個巡邏兵,比如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他們來自我們的胸腺和骨髓,他們在血管和淋巴管中巡邏。
淋巴系統像管道一樣分布在我們身體每個部位,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廢物。
吞噬細胞在血液循環中,遇到任何外來的細胞都會一口「吞掉」,並通過巨噬細胞內的酶蛋白將病原體消滅。
不僅如此,吞噬細胞在吞入病毒後,還能夠識別吞入病毒的抗原(病毒表面的一些蛋白),然後將這個信息傳送給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作用範圍很廣,但是精度和殺傷力不夠高。
NK細胞也是人體天然免疫中的重要成員,也是機體抗擊病毒、細菌感染的先鋒部隊。
NK細胞可以通過多種殺傷途徑在第一時間消滅被入侵的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同時,NK細胞在免疫應答中還充當了部分「指揮官」的角色,會招募更多的「友軍」夥伴前來支援。
T淋巴細胞是免疫部隊中的野戰軍,接到吞噬細胞或DC細胞傳送抗原信息後,T淋巴細胞就開始在身體裡搜索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並且快速的殺死它們,最終與病毒同歸於盡。
與此同時,B 細胞開始根據抗原信息製作特殊的蛋白質武器——抗體。B 細胞可以產生上百萬個抗體,它們在全身各處限制病毒的侵染和移動,與病毒結合,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並消化掉,直到機體最後戰勝病毒。
T 細胞和 B 細胞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記住」這些入侵病毒,當他們再次入侵時,就會快速產生抗體進行應對,避免再次感染。例如感染過水痘的患者終身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水痘(終身免疫),疫苗就是利用這個原理髮揮保護作用的。
但須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病毒感染後都會獲得終身免疫,比如感染流感後只能獲得一個月到數個月的免疫力,之後抗體濃度會逐漸下降,還可能導致再次感染。
鍾南山院士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在尚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物的情況下,臨床上還是更多以支持性治療為主,人體可以依靠自身強大的免疫功能獲得自愈康復。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已報導的10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治癒出院也充分說明,只要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健全,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意味著不可戰勝。
我們人體由40萬億到60萬億個細胞組成,而我們身體表面和生活在我們的腸腔、口腔裡面、呼吸道裡面的這些細菌和病毒是人體細胞的十倍!
也就是說,有400萬億到600萬億個病毒和細菌在我們身上。這些細菌和病毒中間有一部分是致病的病毒和細菌,比如說流感病毒、B肝病毒、愛滋病病毒等。一旦免疫系統如果失去平衡,我們就會生病。
2
面對冠狀病毒的威脅,免疫治療將在戰役中承擔重任。
美國時間1月29日,Sorrento製藥公司與Celularity細胞治療公司聯合宣布啟動臨床合作,目的是將Celularity的CYNK-001(一種異體胎盤來源的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用途擴展到治療和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尤其關注新出現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是人體天然免疫反應的基礎,日本已經有研究數據表明,適度的接收外源性自體NK細胞輸注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水平,降低腫瘤和病毒感染併發症等風險。
那麼免疫細胞是如何作戰「殺敵」的呢?
人體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免疫戰爭——人類忠誠衛士們隨時準備著犧牲自己的生命,消滅一切來犯之敵,並不斷地清除著人體內可能出現的病變以及壞死的細胞。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我們也終於可以看清楚免疫衛士是如何誓死捍衛我們的生命的。
美國細胞生物學會(ASCB)發布了一則微觀大片,使用頂級的成像工具和技術,從免疫角度展示了人體中的一種免疫細胞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全過程。
每個T細胞大約是人類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它們在人體內不斷巡邏,找出並殺死癌細胞或感染了危險病毒的細胞。
人體內的T細胞正在找尋病菌並進行擊殺
「巡邏」中的T細胞
當T細胞發現癌細胞時,通過分泌的毒素附著在癌細胞上,來檢測、分辨正常細胞與癌細胞。
T細胞(綠)在檢測分辨癌細胞
查明之後,T細胞將連接癌細胞,並打破癌細胞外壁,向其表面引入毒性蛋白。
T細胞(紅)在吞噬癌細胞
一旦細胞毒素進入,癌細胞會逐漸衰弱、死亡。而T細胞繼續在人體內巡邏,尋找下一個目標。
人體中抗擊癌細胞(紅)的T細胞
其實除了T細胞以外,身體裡面還有很多免疫細胞在保護著我們,它們與癌細胞鬥智鬥勇,以抵禦病毒保衛身體為終極目標。
殺敵瞬間
嗜酸性粒細胞正在攻擊一隻秀麗隱杆線蟲,有「成千上萬」的嗜酸粒細胞圍聚在線蟲周圍,就像一群螞蟻,善打「包圍戰。
這是中性粒細胞追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個過程。
免疫細胞也可穿過血管壁奔赴「戰場」,向炎症和創傷組織處進軍、圍剿。
免疫細胞雖然很強大,但是它們也會隨著身體的老化而變得衰弱甚至死亡,因為免疫細胞一旦罷工,身體對外來病毒的抵抗力就會變弱,人就會很容易生病。
免疫細胞猶如人體一樣,難以逃脫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它們會衰老,會死亡。
人體免疫細胞,在20歲之後開始衰竭,40歲時的免疫力只有20歲的50%,50歲時相當於30歲時的50%,70歲時相當於20歲的20% 。
因此在細胞變異且積聚之前,除了日常的良好心情與睡眠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1. 補充免疫細胞數量:外源性補充免疫免疫細胞的數量;
2. 增強免疫細胞活性:經體外培養後,將具備更強免疫活性和增殖能力的免疫細胞重新回輸到體內。
世界上最好的醫生,莫過於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