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免疫器官指揮免疫細胞作戰的戰爭

2020-12-06 騰訊網

最近被我們頻頻提起的就是「免疫力」這個單詞,免疫力是人體抵禦外來入侵的一種能力。

構成免疫力的生力軍就是我們的免疫系統,衝鋒殺敵的就是免疫細胞。

病毒阻擊戰

如果沒有免疫系統,我們就會暴露在數十億的細菌、病毒和毒素之中,就連季節性感冒或被蚊子叮咬都可能致命。

當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都是怎麼和它戰鬥的呢?

1

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

正常情況下,當我們的皮膚黏膜發現有病毒入侵時,緻密的皮膚和黏膜組織可以直接阻擋病毒的入侵。皮膚黏膜分泌物如唾液、胃酸、眼淚等,含有很多的殺菌、抑菌的物質,再加上皮膚黏膜上還有一些正常的菌群,都可以阻擋或殺死入侵的病毒。

當我們的自身免疫力下降、或皮膚有傷口等情況下,病毒就有可能突破我們的第一道防線,進入我們體內。

這時,我們的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就開始發揮作用了。

第二道防線:免疫細胞

我們身體中有上百萬個巡邏兵,比如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他們來自我們的胸腺和骨髓,他們在血管和淋巴管中巡邏。

淋巴系統像管道一樣分布在我們身體每個部位,可以幫助我們清除體內的毒素和廢物。

吞噬細胞在血液循環中,遇到任何外來的細胞都會一口「吞掉」,並通過巨噬細胞內的酶蛋白將病原體消滅。

不僅如此,吞噬細胞在吞入病毒後,還能夠識別吞入病毒的抗原(病毒表面的一些蛋白),然後將這個信息傳送給淋巴細胞。吞噬細胞作用範圍很廣,但是精度和殺傷力不夠高。

NK細胞也是人體天然免疫中的重要成員,也是機體抗擊病毒、細菌感染的先鋒部隊。

NK細胞可以通過多種殺傷途徑在第一時間消滅被入侵的病原體感染的細胞。同時,NK細胞在免疫應答中還充當了部分「指揮官」的角色,會招募更多的「友軍」夥伴前來支援。

T淋巴細胞是免疫部隊中的野戰軍,接到吞噬細胞或DC細胞傳送抗原信息後,T淋巴細胞就開始在身體裡搜索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並且快速的殺死它們,最終與病毒同歸於盡。

與此同時,B 細胞開始根據抗原信息製作特殊的蛋白質武器——抗體。B 細胞可以產生上百萬個抗體,它們在全身各處限制病毒的侵染和移動,與病毒結合,最後被吞噬細胞吞噬並消化掉,直到機體最後戰勝病毒。

T 細胞和 B 細胞還有一個功能就是「記住」這些入侵病毒,當他們再次入侵時,就會快速產生抗體進行應對,避免再次感染。例如感染過水痘的患者終身可以避免再次感染水痘(終身免疫),疫苗就是利用這個原理髮揮保護作用的。

但須注意的是,並不是所有病毒感染後都會獲得終身免疫,比如感染流感後只能獲得一個月到數個月的免疫力,之後抗體濃度會逐漸下降,還可能導致再次感染。

鍾南山院士在近期接受媒體採訪中表示,在尚無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特效藥物的情況下,臨床上還是更多以支持性治療為主,人體可以依靠自身強大的免疫功能獲得自愈康復。

上海公共衛生臨床中心已報導的10例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治癒出院也充分說明,只要患者自身免疫功能健全,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意味著不可戰勝。

我們人體由40萬億到60萬億個細胞組成,而我們身體表面和生活在我們的腸腔、口腔裡面、呼吸道裡面的這些細菌和病毒是人體細胞的十倍!

也就是說,有400萬億到600萬億個病毒和細菌在我們身上。這些細菌和病毒中間有一部分是致病的病毒和細菌,比如說流感病毒、B肝病毒、愛滋病病毒等。一旦免疫系統如果失去平衡,我們就會生病。

2

面對冠狀病毒的威脅,免疫治療將在戰役中承擔重任。

美國時間1月29日,Sorrento製藥公司與Celularity細胞治療公司聯合宣布啟動臨床合作,目的是將Celularity的CYNK-001(一種異體胎盤來源的自然殺傷細胞療法)的用途擴展到治療和預防冠狀病毒感染。尤其關注新出現的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自然殺傷細胞(NK Cell)是人體天然免疫反應的基礎,日本已經有研究數據表明,適度的接收外源性自體NK細胞輸注可以提高人體的免疫水平,降低腫瘤和病毒感染併發症等風險。

那麼免疫細胞是如何作戰「殺敵」的呢?

人體中每時每刻都在發生著免疫戰爭——人類忠誠衛士們隨時準備著犧牲自己的生命,消滅一切來犯之敵,並不斷地清除著人體內可能出現的病變以及壞死的細胞。伴隨著顯微技術的發展,我們也終於可以看清楚免疫衛士是如何誓死捍衛我們的生命的。

美國細胞生物學會(ASCB)發布了一則微觀大片,使用頂級的成像工具和技術,從免疫角度展示了人體中的一種免疫細胞T細胞殺死癌細胞的全過程。

每個T細胞大約是人類頭髮直徑的十分之一,它們在人體內不斷巡邏,找出並殺死癌細胞或感染了危險病毒的細胞。

人體內的T細胞正在找尋病菌並進行擊殺

「巡邏」中的T細胞

當T細胞發現癌細胞時,通過分泌的毒素附著在癌細胞上,來檢測、分辨正常細胞與癌細胞。

T細胞(綠)在檢測分辨癌細胞

查明之後,T細胞將連接癌細胞,並打破癌細胞外壁,向其表面引入毒性蛋白。

T細胞(紅)在吞噬癌細胞

一旦細胞毒素進入,癌細胞會逐漸衰弱、死亡。而T細胞繼續在人體內巡邏,尋找下一個目標。

人體中抗擊癌細胞(紅)的T細胞

其實除了T細胞以外,身體裡面還有很多免疫細胞在保護著我們,它們與癌細胞鬥智鬥勇,以抵禦病毒保衛身體為終極目標。

殺敵瞬間

嗜酸性粒細胞正在攻擊一隻秀麗隱杆線蟲,有「成千上萬」的嗜酸粒細胞圍聚在線蟲周圍,就像一群螞蟻,善打「包圍戰。

這是中性粒細胞追擊金黃色葡萄球菌的一個過程。

免疫細胞也可穿過血管壁奔赴「戰場」,向炎症和創傷組織處進軍、圍剿。

免疫細胞雖然很強大,但是它們也會隨著身體的老化而變得衰弱甚至死亡,因為免疫細胞一旦罷工,身體對外來病毒的抵抗力就會變弱,人就會很容易生病。

免疫細胞猶如人體一樣,難以逃脫生老病死這一自然規律,它們會衰老,會死亡。

人體免疫細胞,在20歲之後開始衰竭,40歲時的免疫力只有20歲的50%,50歲時相當於30歲時的50%,70歲時相當於20歲的20% 。

因此在細胞變異且積聚之前,除了日常的良好心情與睡眠外,我們還能做什麼呢?

1. 補充免疫細胞數量:外源性補充免疫免疫細胞的數量;

2. 增強免疫細胞活性:經體外培養後,將具備更強免疫活性和增殖能力的免疫細胞重新回輸到體內。

世界上最好的醫生,莫過於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

相關焦點

  • 一種免疫細胞可減少器官移植中排異反應
    目前器官移植中常面臨的一個問題是身體會「認生」,即免疫系統會對移植器官產生排異反應。
  • 福祉科普|一場無形的戰爭——免疫系統與病原體
    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湧現了無數英勇的醫護人員,他們作戰在抗疫第一線,與新冠病毒進行鬥爭,而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在與新冠病毒進行著不懈的鬥爭,而這場免疫系統和新冠病毒的鬥爭甚至從生命誕生就已開始。
  • 我,T細胞,人體免疫大軍中的超級殺手!
    大家好,我是T細胞,作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免疫大軍中的中流砥柱,我們T細胞家族發展出來了不同的兵種,分別是指揮部隊—調節/抑制T細胞, 醫療部門— 輔助性T細胞,以及我們T細胞家族的王牌精銳,殺手部隊細胞毒T細胞。
  • 結構細胞是器官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結構細胞是器官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7/4 17:25:24 奧地利科學院Christoph Bock研究組的最新工作表明,結構細胞是器官特異性免疫反應的關鍵調節因子。
  • 病毒vs細胞:一場持續40億年的戰爭
    即便在今天,這場病毒對決細胞的戰爭,無時無刻不在人類體內上演,而你我卻不知情。這些無情的微型機器通過殺害細胞而繁殖,在細胞內部也有一整套機制在不斷消滅病毒。這場戰爭可以追溯到四十億年前的戰爭改變了細胞進化的原有路線,也改變了人類的進化歷程,至今仍在進行。
  • 被激活的免疫細胞如此神奇!
    △ 圖中黑色部分為癌細胞,已遍布全身多個器官 然而,更糟糕的是,如此不堪一擊的晚期癌症患者偏偏又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這一系列的「難題」都堆積在了一起
  • 科普:人體免疫細胞與衰老、疾病的關係
    每時每刻,你的身體中都進行著一場大戰。人體免疫系統作為機體重要系統之一,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也一樣會發生衰老,即免疫衰老。隨著免疫系統的衰老或功能衰退,與之相連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發病率則相應增加。
  • 【高中】免疫調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專題匯總
    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物質的刺激時,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自身免疫反應(由於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物質進行攻擊)引起的自身組織和器官損傷。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 腫瘤內部存在抗癌工廠「NK免疫細胞」
    目前臨床上對於惡性腫瘤治療的主要方法包括外科手術治療、化學藥物治療、放射治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PD1、免疫細胞治療)、中醫、中藥在內的民族醫藥治療等多手段。各種治療具有不同的治療優勢和治療局限性。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差異
    體液免疫的定義體液免疫應答或抗體介導的應答與B細胞有關,這些細胞(B細胞)的作用是識別血液或淋巴循環中存在的抗原或任何外來顆粒。這種免疫應答也需輔助性T細胞協助,輔助性T細胞可提供激活B細胞的第二信號,幫助B細胞分化為可以產生抗體的漿細胞。
  • 免疫系統的一場混戰! 細胞因子風暴為何而起?
    眾所周知,免疫細胞在抵抗外來入侵或清除自身異常時會釋放大量的促炎細胞因子,如白細胞介素、腫瘤壞死因子。這些細胞因子會聯繫更多的免疫細胞參與這場戰鬥,當免疫系統獲得勝利後,便會減少細胞因子的釋放,使機體保持穩態。
  • B細胞的免疫應答及免疫記憶
    外周淋巴組織B細胞通過既定的路徑進入外周次級淋巴器官。每個器官都有優先的進入路徑。例如,大多數淋巴細胞通過血液進入脾臟,而淋巴細胞則通過高內皮小靜脈進入淋巴結和Peyer斑塊。DC細胞、巨噬細胞和其他高度專業化的細胞將抗原從外周進入次級淋巴器官。
  • 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大?科學家發現Treg細胞可抑制免疫
    自然調節性T細胞(nTreg)在腎移植術後的患者中可降低免疫抑制劑用量。免疫系統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因素的損傷。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術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對外來器官的防禦作用反而造成了麻煩,使其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因此,慢性排斥反應和慢性免疫抑制的長期併發症(如感染、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等)是亟待解決的要點難點,人們不斷在尋求新的治療策略。
  • 免疫抑制劑副作用大?科學家發現Treg細胞可抑制免疫!
    免疫系統保護機體免受外界因素的損傷。然而,當機體免疫力過強時也會造成機體損害,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值得注意的是,器官移植術後的患者的免疫系統對外來器官的防禦作用反而造成了麻煩,使其需要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
  • 免疫太強也是罪過!細胞療法的另一種應用:誘導免疫耐受
    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超敏反應等引起的過度炎症反應可能威脅患者生命,恢復免疫耐受(針對自身抗原或誘導對特定抗原)很有意義。依靠傳統藥物誘導好像不大行,那麼細胞療法呢?風靡全球的細胞療法已取得了革命性突破,尤其是CAR-T細胞治療血液腫瘤。而在自身免疫病、器官移植排斥、GVHD等領域還相對差一些。
  • 抗癌免疫大部隊:T細胞、B細胞、DC細胞、NK細胞一次性讓你知道
    免疫系統是由人體的免疫細胞軍團和免疫器官所組成的,幫助抵禦外來的細菌、病原體和癌細胞及體內的基因突變。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 什麼是免疫細胞? 調節自身免疫狀態,提升機體對疾病的自愈能力,有效降低組織部位各類疾病的發生;及時殺死體內病變或腫瘤細胞,預防腫瘤發生;及時清除衰老細胞,促進細胞新生,延緩組織衰老。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通俗易懂】關於先天性免疫和後天性免疫,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一部分成為效應細胞與入侵者作戰並殲滅之,另一部分分化成為記憶細胞進入靜止期,留待與再次與進入機體的相同抗原相遇時,會產生與其相應的抗體,避免第二次得相同的病。機體的第三道防線: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體、淋巴結、胸腺、骨髓、和脾等)和免疫細胞(淋巴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粒細胞、肥大細胞)藉助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而組成。以細菌的人體之旅為例,我們一起看看細菌在人體中經過了哪幾個關卡。
  • 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和病毒戰鬥?東南大學教授線上生動講述
    人體免疫系統如何對抗病毒感染?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誘發的過強免疫反應為何能導致「免疫病理損傷」甚至引起「急性多器官衰竭而死亡」?如何研發「新冠病毒疫苗」?此刻,「邊防部隊」發現了這些外來入侵者,立馬收集敵情、制定作戰方案、調動更多「正規部隊」前來圍剿。先是派上「步兵」,但「配備輕武器的步兵」——抗體只能消滅細胞外游離病毒,對躲在細胞裡的病毒無可奈何!隨即,「坦克部隊」——殺死性T細胞對病毒感染細胞「自毀式攻擊」,「海陸空立體協同作戰」徹底殲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