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之間的差異

2020-12-03 行雲流水老師

體液免疫的定義

體液免疫應答或抗體介導的應答與B細胞有關,這些細胞(B細胞)的作用是識別血液或淋巴循環中存在的抗原或任何外來顆粒。這種免疫應答也需輔助性T細胞協助,輔助性T細胞可提供激活B細胞的第二信號,幫助B細胞分化為可以產生抗體的漿細胞。

B細胞一旦產生抗體,便會結合抗原。中和它們並引起吞噬作用(吞噬細胞)或細胞溶解(NK細胞)或I型超敏反應(肥大細胞)。

以下幾點可以解釋最終的過程:

抗原觸發人體。

抗原與存在於血液循環中的B細胞結合。

輔助性T細胞或細胞因子輔助B細胞激活並啟動B細胞增殖,從而分化為漿細胞,並由漿細胞生產抗體。

漿細胞生產的抗體具有抗原特異性,並具有活化B細胞的特異性結合受體。

這些抗體在體內傳播並與抗原結合。

破壞抗原後,B細胞產生記憶細胞,當相同抗原再次觸發人體時,記憶細胞又提供持續的免疫力。

細胞免疫的定義

T淋巴細胞輔助細胞免疫或細胞介導的免疫。在這種類型中,已經釋放出有助於激活T細胞的細胞因子,從而進一步破壞了受感染的細胞。同B細胞一樣,T細胞起源於骨髓,但在胸腺中成熟,隨後也在血液和淋巴組織中循環。

存在於抗原呈遞細胞(APC)表面的抗原通常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MHC)呈遞給T淋巴細胞。

CD4+輔助性T細胞釋放細胞因子,從而激活T細胞,後者將識別MHC-I-抗原複合物並與其結合併分化為CD8+細胞毒性T細胞。此後,感染病原微生物的細胞將發生裂解(細胞破壞)。

抗原呈遞細胞(APC)將展示其表面上存在的抗原並與T細胞結合。

細胞因子(由輔助T細胞分泌)促進T細胞的活化。

T細胞與MHC-I和內源性抗原一起增殖並產生細胞毒性T細胞。

T細胞破壞攜帶抗原的被感染細胞。

如果外源性抗原和MHC-II一起顯示在質膜上,則T細胞觸發增殖輔助T細胞,釋放細胞因子,並激起B細胞產生針對它們的抗體。天然殺傷細胞(NK)和巨噬細胞也具備破壞抗原的能力,從而支持了這一過程。

體液免疫和細胞介導的免疫之間的主要區別

以下是顯示體液免疫和細胞介導免疫之間差異的要點:

1. 體液免疫與B淋巴細胞相關聯,並且負責通過產生針對其的抗體破壞病原體,而細胞介導的免疫力與T淋巴細胞相關聯,並且負責破壞已侵入的病原體或微生物細胞,但並不產生抗體。

2. 體液免疫與B淋巴細胞,T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密切相關,相反,細胞介導的免疫與T淋巴細胞,輔助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巨噬細胞相關。

3. 體液免疫在識別抗原或任何外來顆粒以及產生針對其的抗體中起主要作用。以對抗細胞外病原體而聞名。

4. 細胞介導的免疫力與T淋巴細胞有關,T淋巴細胞通過識別病毒和微生物起作用,從而通過細胞裂解或吞噬作用或胞飲作用破壞它們。以對抗細胞內病原體而聞名。

5. 體液免疫分泌抗體來對抗抗原,而細胞介導的免疫分泌細胞因子,並不產生抗體攻擊病原體。

6. 體液免疫對抗原的作用迅速,而細胞介導的免疫雖然對病原體具有記憶作用,但顯示出延遲。

7. 體液免疫介導I型,II型和III型超敏反應,而細胞介導的反應顯示出延遲並介導IV型超敏反應。

8. 由於針對任何外來顆粒的抗體形成,體液免疫涉及移植排斥的早期階段,而細胞介導的免疫則在一定時間後才參與到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因為它們顯示出延遲的反應。

相關焦點

  • 依諾金的科學從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說起
    前情回顧:隨著免疫學的發展,人們逐漸明白起來,我們身體裡所具有的免疫,是在非常複雜的機制下形成的。免疫機制在體內相互之間的聯繫複雜、廣泛,並非單純的線性關係。從大的方面來說,免疫分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大類。
  • 過敏反應和體液免疫的區別
    過敏反應是指已產生免疫的機體,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時所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過敏反應的特點是:發作迅速、反應強烈、消退較快;一般不會破壞組織細胞,也不會引起組織嚴重損傷;有明顯的遺傳傾向和個體差異。過敏反應是由於免疫功能過高而對進入機體的抗原的識別範圍擴大:將一些不是大分子的物質或正常機體不識別為抗原的物質識別為抗原,這些抗原稱為過敏原。
  • 你知道TH1和TH2免疫反應之間的差異嗎?
    TH1和TH2免疫反應之間的主要區別在於TH1免疫反應是促炎反應,可殺死細胞內微生物並延續自身免疫反應,而TH2免疫反應可促進異位症中的IgE 和嗜酸性粒細胞反應,並產生抗炎反應,從而殺死大量的,細胞外寄生蟲,例如蠕蟲。
  • 清華祁海組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
    清華祁海組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19/12/26 14:41:52 清華大學祁海團隊發現GPR174-CCL21模塊影響體液免疫應答的兩性差異。
  • 體液免疫的概念和機體關係
    所謂體液免疫(humoral immunity),即以B細胞產生抗體來達到保護目的的免疫機制。    當同樣抗原第二次入侵時,能更快的做出反應,很快分裂產生新的漿細胞和新的記憶細胞,漿細胞再次產生抗體消滅抗原。這就是二次免疫反應。它比初次反應更快,也更強烈。體液免疫的兩個關鍵    產生高效而短命的漿細胞,由漿細胞分泌抗體清除抗原.
  • 免疫球蛋白--體液免疫監測
    體液免疫主要包括抗體和補體系統。抗體屬於免疫球蛋白,在不同疾病及感染階段,免疫球蛋白類型和含量各有不同。
  •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在獼猴中對SARS-CoV-2感染具有保護作用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9 13:03:26 美國哈佛醫學院Dan H.
  • 證據表明,細胞介導免疫和體液免疫是針對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部分
    再如人類、動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間也廣泛存在著一種以發現者名字命名的抗原,稱為Forssman抗原,其共同表位由共價交聯於神經醯胺脂上的N-乙醯半乳糖胺、半乳糖和葡萄糖聯合組成。有些共同表位只是結構相似,所以又稱相似表位。
  • 輔助性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有什麼不同的作用?如何理解活化的輔助性T細胞?
    1.輔助性T細胞在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中有不同的作用(1)細胞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分泌多種蛋白質促進細胞毒性T細胞開始分裂,形成一個克隆群體。細胞免疫示意圖(2)體液免疫中輔助性T細胞首先要經過活化,活化了的輔助性T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2,以促進致敏B淋巴細胞分裂。體液免疫示意圖
  • SARS-CoV-2感染6個月後的體液免疫記憶和細胞免疫記憶
    隨後用E484G、Q493R和R346S突變毒株檢測5對(兩個時間點的)代表性抗體,發現6個月後的抗體對病毒RBD突變株具有明顯的抵抗能力,表明體液免疫在不斷進化,記憶B細胞表達的抗體具有更高的中和性和廣譜性。
  • 【高中】免疫調節——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專題匯總
    已免疫的機體,再次接觸相同物質的刺激時,發生的組織損傷或功能紊亂。自身免疫反應(由於免疫系統異常敏感,反應過度,將自身物質當作外來物質進行攻擊)引起的自身組織和器官損傷。由於機體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明礬可增強體液免疫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2/29 22:18:31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赫綜合癌症研究所Darrell J.
  • Blood:依魯替尼可引起CLL患者的體液免疫和B細胞的重建
    Blood:依魯替尼可引起CLL患者的體液免疫和B細胞的重建
  • 高中生物《體液免疫》答辯題目及解析
    這樣的設計,是想幫助學生建立起生活和生物之間的聯繫,引導學生用生物學知識去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對生物學科的學習興趣。二、你設計了結合教材,同桌交流這樣的環節,你認為你的學生會不會在交流的時候跑題、閒聊?【參考答案】學生在同桌交流的時候有可能會閒聊,所以我會通過一些方法,杜絕這樣的現象出現。
  • B細胞的免疫應答及免疫記憶
    在生理上缺乏這些B細胞的情況下,人們通常會發現對血液傳播的感染反應不佳。B-1細胞除了MZ和常規的(B-2)亞群外,細胞表面分子IgD、CD5、CD11b/CD18、CD23和CD 45在小鼠體內的差異表達也使我們得以鑑定另外兩種外周B細胞亞群,即B-1a和B-1b。
  • Nature:不同細胞和物種之間的基因表達差異塑造先天性免疫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英國威康基金會桑格研究所和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MBL)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對六種哺乳動物物種中的25萬多個細胞的基因進行測序,證實了免疫反應中的基因如何在不同的細胞之間和不同的物種之間具有不同的活活性。
  •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第十二章 免疫應答(二):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第一節 細胞免疫的概念   凡是由免疫細胞發揮效應以清除異物的作用即稱為細胞免疫。參予的細胞稱為免疫效應細胞。目前認為具有天然殺傷作用的天然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的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細胞(antibody dependent cell-mediatedcytotoxicity,ADCC)如巨噬細胞(Mφ)和殺傷細胞(K)以及由T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均屬細胞免疫的範疇。前二類免疫細胞在其細胞表面不具有抗原識別受體,,因此它們的活化無需經抗原激發即能發揮效應細胞的作用,故可視之為非特異性細胞免疫。
  • ...體液免疫反應,在接種疫苗後第28天達到峰值;快速的特異性T細胞...
    【世界首個新冠疫苗人體臨床數據公布:全部產生免疫應答】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在線發表全球首個重組腺病毒5型載體新冠疫苗I期臨床試驗結果,該論文的通訊作者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論文稱,研究顯示,前述以腺病毒Ad5為載體的新冠疫苗,在給志願者接種後28天時,顯示出免疫原性和人體耐受性。
  • 免疫細胞對於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破壞和排斥進入人體的外來有害物質,或清除自身所產生的損傷細胞和腫瘤細胞等,以維持人體的健康。 免疫細胞一般主要包括固有免疫細胞和適應性免疫細胞。60-70%,單核細胞佔3-8%,是固有免疫的主要效應細胞,可對侵入的病原體迅速響應,產生非特異抗感染免疫。
  • Sci:用於亞單位疫苗持續共遞送的可注射水凝膠增強體液免疫
    可溶性抗原的持續釋放對刺激B細胞產生大量高親和性抗體和體液免疫記憶至關重要。緩釋技術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很好方案但也面臨一些限制如:對不同的化學性質的物質負載及緩釋時間的控制等。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史丹福大學生物工程系Eric A. Appel團隊創造性開發了一種聚合物納米粒子(PNP)水凝膠,PNP水凝膠通過聚合物與納米粒子間的非共價結合在疫苗遞送上顯示出了巨大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