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範疇中,對於二氧化氮(NO2)的在線監測已經較為普遍。因為二氧化氮(NO2)本身就是《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 3095-2012所涉及的六項環境空氣基本汙染項目之一。該標準中明確規定,二氧化氮(NO2)的年平均濃度限值為40μg/m³、24小時平均濃度為80μg/m³、1小時平均濃度為200μg/m³。那為什麼要對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氮進行監測,其原因和作用是什麼呢?
對於環境空氣中二氧化氮監測其主要原因就是來自於其引發的相關危害:
1)二氧化氮本身的危害:
二氧化氮其本身就是具有毒性的。吸入過量後,輕度的會造成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而重度的可能引發肺水腫、損害呼吸道。但幸運的是,因其在高濃度下會帶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所以為人們能夠及時避開或遠離提供了條件。
2)引發大氣的二次汙染:
二氧化氮在環境空氣中能與很多有機化合物產生激烈反應。譬如其在足夠的光照條件下與揮發性有機物VOCs發生反應就會產生臭氧和光化學煙霧,也就是引發了二次汙染,加劇了環境空氣的汙染程度。
3)對於大氣能見度造成影響:
不論是二氧化氮本身擁有的紅棕色或是引發產生的光化學煙霧的淺藍色,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氣能見度的渾濁。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車輛出行和交通安全。
不僅如此,二氧化氮還是引起城市酸雨的原因之一,所以對於環境空氣中的二氧化氮進行監測就顯得相當必要。故目前各地環保部門、排汙企業等對於二氧化氮的監測均非常重視。通過建立精細化、網格化的二氧化氮監測布點,環保部門可以全面了解監測區域內的排放情況並對於偷排行為能夠及時組織人力進行執法,而對於排汙企業而言也可以自證清白。其實對於環境空氣汙染的監測和治理換來的不只是藍天白雲和人們的健康,也同時獲得了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機會。
迪勤科技成立於2012年,坐落於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上海市大數據產業基地⸺市北高新技術服務業園區,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基於智慧物聯的生態環境數據服務提供商,以傳感技術為核心,採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AI等新ICT技術,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環境質量監控網絡,從大氣環境到室內人居到車內空間,從監測到淨化到治理,實現環境質量可視、可管、可控、可互動,助力「智慧與綠色共融,健康與商業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