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印度採蜜人大口「吃」活蜂!

2020-12-08 中華網新聞

原標題:大口「吃」活蜂!印度採蜜人堪稱蜂巢毀滅者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3月14日報導,印度一名叫蘇克•穆罕默德•達拉爾(SukMahammadDalal)的養蜂人在未穿任何防護服的情況下,在口中及身上的背心裡塞滿了蜜蜂,網上的一段視頻記錄了這一驚險過程。

蘇克表演口「吃」活蜂

視頻中,蘇克先是將頭伸進了一個掛滿了蜂蜜的蜂巢,然後徒手抓起一大把蜜蜂塞進嘴裡,直到塞滿為止,幾秒過後,他把蜜蜂吐了出來,然後又將一把把的蜜蜂塞進他身上的背心裡。

32歲的蘇克來自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座村莊,已經從事養蜂行業16年了,他稱自己已經對蜜蜂叮咬產生免疫了。在從事養蜂之前,蘇克曾做過醫生助理,至於為什麼會想到養蜂,他說因為自己住在村莊,經常能看到很多蜂巢。一天,他路過這些蜂巢時便想到自己可以通過販賣蜂蜜為生,從此他便走上了養蜂之路。(實習編譯:曹雅琴審稿:朱盈庫)

相關焦點

  • 印度採蜜人採蜜方法獨特,靠向蜂巢吹氣引開蜜蜂
    據印度The Wire網7月23日報導,在印度西南部巴卡爾德山附近的Bikkapathimued村,大約有35位被稱為Todas的採蜜人,他們有著獨特的採蜜方法,並且非常注重自己心靈和身體的修養,赤腳行走以表達對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對自己的有著嚴格的素食控制。
  • 56歲農民失去左腿,穿著假肢放蜂採蜜,他做的事讓人佩服
    8月19日,在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桑園鎮相家莊村,已經在這裡放蜂一個多月的杜敬愛介紹說,雖然自己身體殘疾,但是從不去博取別人同情,靠自己的努力和勞動掙來的錢,花著心裡比較坦然。圖為杜敬愛在查看蜂箱。(本組圖片拍攝於5月至8月)山東56歲男子穿假肢賣真蜂蜜,10幾年來專賣良心蜜,從不昧著良心賺錢今年56歲的杜敬愛是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招賢鎮西全寨村人。26歲那年,他在五蓮縣一個村辦瓦廠打工時,左腿被攪拌機「吃」了進去,從膝蓋上邊截肢,左腿只剩下了半截大腿,從此,他不得不靠穿戴一條假肢生活,他的命運和人生從此改變。圖為杜敬愛在查看蜂箱。
  • 蜂群不採蜜怎麼辦?採蜜3步法,同樣的蜂群群勢,怎樣也能多搖蜜
    養蜂的過程中會發現一個現象,6框蜂群的採蜜出巢次數,超過8框的蜂群,而且,產蜜量甚至還會超過8框的蜂群,蜂群不採蜜,工蜂偷懶怎麼辦?想讓蜜蜂積極出巢採蜜,我們需要尋找工蜂採蜜偷懶的原因。提高蜂群採蜜量,可以分為3個步驟,改掉工蜂採蜜偷懶的習慣,讓工蜂立馬變得勤勞肯幹養蜂人常用的「繁蜂採蜜法」,讓蜂群哺育出充足的採集蜂,才能在流蜜期採收更多的蜂蜜和花粉,蜂群群勢沒有發展起來,就算養蜂人再高超的技術,外界蜜源再好,也是白搭。
  • 地穴活框飼養中蜂
    贛南的崇義上堡安遠鎮崗、尋烏山區還有一些原生態的桶養中蜂,每鄉僅有7-8戶人家,每戶養著3-5窩野生中蜂,存在的問題不少,如缺乏技術、管理粗放。為使中蜂飼養走出困境,下面介紹一下創新模式的地穴活框飼養中蜂。
  • 進入夏季,為啥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別為難蜂王,3個小妙招解決
    現在已經是夏季了,在蜂部落小編的後臺,經常有朋友在問一個問題。那就是現在他們的蜜蜂只採蜜沒有採粉,這種現象是不是正常?有的朋友在發現蜜蜂只採蜜不採粉的情況下,也不管是什麼原因?首先把蜂王給淘汰了,最後給蜂群帶來更加嚴重的後果。那麼,是不是說只要我們的蜂群中,蜜蜂只採蜜不採粉,就是我們的蜂王引發的呢?
  • 餘杭枇杷花開 蜜蜂採蜜忙
    自十月中旬枇杷花開後,蜂農就將130多群蜜蜂搬進了這片100多畝的枇杷林,割除雜蜜,讓蜜蜂專心採集枇杷蜜。 餘杭歸蜜家庭農場負責人季良廣介紹,塘栖的枇杷一年分三期花開,早期從十月中旬,中期是十一月中下旬,晚期是十二月初,早期花開蜂蜜採下來還不算真正的枇杷蜜,第三次(晚期)再採下來才算真正枇杷純蜜。
  • 闢謠: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忽略了條件限制
    很多資料上都提到了關於中蜂採集百花蜜與意蜂採集單花蜜的說法,於是很多網友養成了一個習慣,甚至一些專業養蜂人都提出了中蜂只採百花蜜,意蜂只採單花蜜的說法,這種說法實際上是有問題的。所以中蜂一般一天中活動的時間比較長,比意蜂差不多要多兩個小時左右。對於很多大型蜜源來說,中蜂採集能力不強的原因並不是中蜂不採集大型蜜源,主要是有的蜜源花蜜所在的位置較深,中蜂的吻夠不著。除此之外,中蜂採蜜有就近原則,從最近的蜜源開始採集,造成了中蜂的蜂蜜中含有多種花的蜜源。
  • 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2020年11月06日 10:35 來源:新華網 編輯:韋幸文   新華社北京11月6日電 題:又是一年採蜜季 小蜜蜂助力北京密雲脫貧攻堅
  • 中蜂冬季可以取蜜嗎
    甘肅冬季是不能取蜜的,一旦要取蜜,就會使一群蜂大部分或全部死亡。如何科學取中蜂蜜呢?
  • 盜蜂的蜜蜂有哪些特徵?
    我國養蜂的主要方式是活框養殖法和土養法,個別地方追求「順其自然」,採用的是「野生養殖法」。活框養蜂法最早是從意蜂開始的,而土養法主要是用來養中蜂,在南方比較常見,土養方法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圓桶養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開始採用活框養蜂,其主要原因在聽蜂之語看來不外乎是活框養蜂具有以下幾點優勢:最大的優勢就是便於管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①、活框靈活性強,可以人工育王。
  • 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看看!
    不過,要想養好蜜蜂,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可說是一個「技術活」。而在養蜂過程中,則有著許多農村俗語來指導養蜂人的蜜蜂養殖工作,如「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對養蜂工作,就有著很好的指導意義。那麼,農村俗語「餵蜂太陽落,蜂群不會盜」,是什麼意思?養蜂人快來看看喲!
  • 哪種蜜蜂,產蜜多,質量又好?中蜂和意蜂的優勢對比!
    關於哪種蜜蜂,產蜜多,質量又好的問題,蜂群的產蜜量與這3個因素有關,蜂群的群勢、外界蜜源情況、蜂種。意蜂比中蜂的採集能力強,這裡指的是單個工蜂的對比情況下,但是,中蜂有出巢時間早,中蜂採集零星蜜源能力強,中蜂可以土養等優點。
  • ​同樣的天氣,為什麼有時候蜜蜂出房採蜜時間很早,有時候卻很晚?
    導讀:養過蜜蜂的朋友都知道,蜜蜂是比較勤勞的,尤其是中蜂,往往具有早出晚歸的特點。雖然說蜜蜂都有早出晚歸的特點,但是有的朋友卻發現,蜜蜂出房採蜜的時間在相同的氣候條件下也不一樣,有時候同樣的天氣,早早的蜜蜂就出房採蜜,有時候卻大早上了都還沒有出房。具體原因是什麼?蜂部落今天就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 大家都在吃「天然成熟蜜」
    與之相對應的「未成熟蜜」,是採回不久的花蜜未經充分釀造,大多是1-2天取蜜,許多營養物質不全面,不充足,不穩定。一般在銷售時,還要經過機械脫水濃縮,這種蜜一般稱之為濃縮蜜,加工蜜。其並不具備蜂蜜應有的營養價值。為什麼有這樣的區分?一起看看蜂蜜的釀造過程。
  • 養殖蜜蜂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老蜂農:關注這2點
    養蜂的幫手,愛蜜者的助手!   導語:在養殖蜜蜂時,蜂群中會,冒出一兩個黑色的蜜蜂,這種蜜蜂非常顯眼,在蜂群中,會對蜂群有影響嗎?這些黑蜜蜂會吃蜂蛹嗎?黑蜂會吃蜂蜜嗎?出現黑蜂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小編認為出現黑蜂,大部分原因還是蜂群要分蜂了。這算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除了這點,還要多關注以下幾點。
  • 昆溪小學:蜂採百花釀甜蜜 人讀群書明真理
    昆溪小學:蜂採百花釀甜蜜 人讀群書明真理源稿: |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27日 15:55:00 | 作者:張一評 | 編輯:董之震  「讀好書,好讀書,不如讀書時,學而思,思而錄。」
  • 蜂是吃花粉好還是吃白糖好?蜜蜂要怎樣養殖才能多產蜜呢?
    2、養蜂人會餵蜂吃白糖或花粉嗎?會的!蜂農會在適當的時候餵食蜂蜜適量的白糖,這是養好蜂的關鍵,做不到這點,很多蜜蜂會夭折早亡的,蜜蜂群體也不會壯大的。①蜂是以花粉和花蜜為主要食物的一種昆蟲,但是在蜜源不足或者是繁殖高蜂期時,養蜂人也需要進行人工餵養。
  • 中緬邊境的神秘採蜜工:靠一根藤條系命,與黑熊奪食,年入僅4萬
    王傑根說話保守,他說自己家裡爬懸崖採蜜的,可以推到爺爺輩,如果再往上,「估計還是會採,但是無法查證了。」所以他是真實可查的第三代,但父輩們卻從來沒想過要他繼承這門古老的手藝,畢竟,現在早就不是那個為了吃一口蜜而去冒險的年代了。
  • 盤點自然界各大絕美蜜蜂:各顯本領 不止會採蜜(圖)
    盤點自然界各大絕美蜜蜂:各顯本領 不止會採蜜(圖)  蜜蜂因採集花粉釀造蜂蜜為人們所熟知,是大自然中比較常見、分布較廣的一類昆蟲,然而,蜜蜂只是人類所熟知的蜂族中的一種,現在世界上已發現的蜂族成員有近20000
  • 人們把蜂蜜吃了地蜂吃什麼活?蜜蜂為何要不停地釀蜜?
    蜂蜜味道香甜可口,又具有一定的營養價值,經常食用對身體有很多好處,很多人都喜歡喝蜂蜜水,不過蜂蜜是蜜蜂的食物,蜂蜜被拿走蜜蜂吃什麼呢?其實這個問題很簡單,蜂農取蜜的時候取多少要視情況而定,不會將蜂蜜全部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