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由式輕鬆省力的重力轉移技術

2020-12-04 安全意識在心中

學習提升自由式省力的技術,要多練習體會重力轉移技巧,就是利用身體自身重量代替手臂發力的技術。在正規遊泳館遊泳教練指導下練習,遊自由式時身體是連續交替側身運動的,呼吸換氣也是在側身狀態轉頭出水的,輕鬆省力的一種方式就是適當放慢手臂划水和空中移臂動作,延長側身滑行的時間,

讓前伸手臂和移臂時得到更多的時間休息放鬆,尤其是對於前伸手臂接下來要做抱水和划水的動作,初學者可能存在過度的前交叉抱水,如果等到一隻手臂入水時才開始抱水就很費臂力,一是沒有利用以兩肩為槓桿,上下兩隻手臂同時發力扭轉改變方向,二是延長了身體平行俯臥水面的時間,左右側身動作停頓不連貫,全靠手臂抱水發力扭轉側身就很費力,

三是抱水到划水動作過快是手臂耗費力量的主要原因,自由式想輕鬆省力,改善這些原因,節省臂力和體力,第一點,要提前抱水,手臂入水後手掌指尖向前稍微向下壓,從側面看前伸手臂不是平行於水面,而是向斜下前進,也就提前了抱水時機,第二點是重力轉移技巧,手臂入水後利用放鬆身體,

讓身體重量前移壓在前伸手臂上,以前伸手臂為支撐點,這時身體重力對於前伸手臂就有一個向下的壓力,體會利用這個身體壓力讓手臂向下抱水,手臂不用刻意發力就能輕鬆抱水,划水時也只要感受這個力量,適當發力加快一點划水,這樣就能有效節省體力,提高遊泳距離。

相關焦點

  • 歷數泳池裡的「飛魚」選手 百米自由式是鬼門關
    這就是現在常見的自由式。  在蛙泳和自由式的基礎上,人們又發明了仰泳。這種脫胎於水上搬運的動作,在1794年被人用於仰臥水面,兩臂在體側向後划水,兩腿做蛙泳的蹬夾動作,故最初有「反蛙泳」或「蛙式仰泳」之稱。1902年將自由式技術引入仰泳,1912年美國運動員赫布納採用兩臂輪流頭後經體側划水,兩腿上下交替打水的技術。  自此,四種泳姿開始逐步完善,並陸續進入奧運大家庭。
  • 無重力如何實現?
    助力機械手,又稱助力臂、機械臂、平衡助力器、平衡吊、助力移載機、省力吊具、省力抓手、省力搬運設備等,是一種無重力化手動移載系統,一種新穎的、用於物料搬運時省力操作的助力設備
  • 卡板供給、回收省力搬運臺車|LCIA案例011
    1案例解讀 視頻案例演示的是一個LCIA低成本自働化卡板省力搬運臺車。 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通過採用大量的槓桿機構原理和斜面、滑軌實現卡板的輕鬆搬運。大大減輕了物流人員的勞動強度和提高了搬運效率。
  • 地坪研磨機太重,要怎麼搬運才輕鬆省力?
    【驅動搬運】驅動式地坪研磨機是能夠實現自主行走的,通過自主調節機器的行走速度,和前置萬向輪的輔助,平地、上下坡(25度以內)搬運輕鬆便捷。如果要上下車,只需要兩個鋼槽或是足夠厚實的木板就可以輕鬆實現上下車搬運;如果要上下樓,在有電梯的情況下可以將地坪研磨機開到電梯裡,再通過電梯方式運輸上樓。
  • 孫楊摘200米自由式金牌
    在今晚的男子200米自由式決賽中,孫楊以1分45秒43的成績毫無懸念的摘得金牌。這是孫楊本屆亞運會參加的第一個項目,也是他運動生涯中獲得的第一枚200自亞運金牌。中國隊另一位選手季新傑排在第三。目前孫楊是中國遊泳隊和浙江遊泳隊的雙料隊長,此前他曾兩次參加亞運會,五度登頂最高領獎臺。
  • 自由式就是鑽水圈,三個微小的遊泳動作有大作用
    馬戲團裡「鑽火圈」的節目給我印象非常深刻,在學習自由式到一定階段時,突然意識到,原來自由式遊進過程就是在不斷的「鑽水圈」。鑽水圈有三個原則:一是快,二是平滑,三是交替迅速。對於自由式來說,就是三點:四肢配合要協調,發揮最大推進力;二是過程要自然順暢,有節奏感;三是側滾切換要乾淨利落。對於自由式初學者來說,難點在於手臂划水和腿部打水的配合時機。在這個點上的錯誤實在太多了,因為這些錯誤大都會引起一個問題:上下半身相互掣肘,要麼划水作用被打水作用抵消,要麼打水效果被划水破壞。以下分享一些動作要領,可以幫助初學者減少相互影響的錯誤。
  • 探秘反重力技術
    要運用反重力技術,就要懂得如何調動或調整物場、能、體(空間尺度參量)的動態量。反重力技術的本質,實際上就是物場、能、體的調控技術。    反重力技術的宏觀經典觀察,會感到是一種力的表現形式;微觀觀察會感到是一種虛場的作用,甚至會感到是一種障眼術。
  • 自由式肩膀的使用方法:帶你了解外旋和內旋各自的優缺點
    我覺得沒有「這個技術一定好」「這個技術不好」之分,我一直認為正確的遊泳姿勢是要符合自身身體素質(身體條件)、不受傷,滿足這兩點就是最好的。在考慮這兩點(自身素質、不受傷)的同時,今天我想著重的與大家聊聊自由式肩膀的使用方法(內旋和外旋),希望可以給愛好者們一些技術上的「靈感」。
  • 什麼是反重力鑄造技術?
    學習和了解更多鑄造技術,加微信:18338026098一、反重力鑄造方法及其分類
  • 一種自行車省力裝置
    目前社會發展,人類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科技日新月異,火車、網絡等不停的提速,這些變化提高了我們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同時節約了我們的時間。近些年隨著社會注重環保,崇尚低碳生活,自行車,作為一種經濟、環保、輕便快捷的交通工具,又再次被人們廣泛的應用起來。
  • 反重力工業冷卻水系統節能技術
    17363次閱讀 作者:魏少平   來源:中國化工報    2019年12月20日 收藏   由江蘇天納節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反重力工業冷卻水系統綜合節能技術
  • 吉米一洗淨無線洗地機快速擦地又省力,減少勞力暢享輕鬆潔淨生活
    為了擺脫傳統拖把、抹布等勞累的清潔模式,吉米一洗淨讓人在體驗輕鬆散步的過程中達到溼擦、幹拋同時完成的清潔效果,做到仔細擦、均勻擦,不漏擦,大大減少傳統地面清潔的步驟,不需彎腰蹲地吉米一洗淨採用獨創前後雙滾刷設計,擺脫了傳統拖把單一旋嚮導致的不平衡問題,雙滾刷的雙向對旋能使推動的平衡更好掌握,推拉輕鬆不費力,單手即可穩穩操控,散步般的輕盈節奏就能讓以往雙手被困的擦洗得到輕鬆解決。
  • 國外發明的「搬家神器」,便宜又省力,網友:沒機會幫妹子搬家了
    導讀:國外發明的「搬家神器」,便宜又省力,網友:沒機會幫妹子搬家了相信大家買完房子後的心情都是比較開心的,然後會經過好幾個月的磨人裝修,雖然過程比較費時費錢又費力,但是看到完工後的效果,大家應該都是挺滿意的吧,好不容易熬到通風完成要入住新房的時候卻發現大麻煩又來了,以前的一些家具家電我們不捨得丟
  • 學術交流丨國外航空重力測量與數據處理技術最新進展
    緩起伏飛行方法的發展,有效地突出了地質效果,且能滿足了航空地球物理綜合測量等要求;同時隨著航空重力測量精度的提高,大比例尺航空重力測量也應運而生,拓寬了航空重力的應用領域,可實現更為精細的航空重力測量工作。
  • 武漢科學家突破關鍵技術 助力高精度重力衛星
    如今,人類藉助科技手段,將試驗場搬進太空——利用衛星探測地球重力場及變化。中國測繪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近日舉行,位於武漢的中國科學院測量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衛星重力反演的關鍵技術和科學應用」,獲中國測繪科技進步一等獎。該獎項為我國測繪研究領域最高獎。
  • 失落古文明的技術——反重力技術
    能舉起重達1000噸的反重力技術,在失落許久之後,將被人類再次運用。
  • DNA的合成、組裝及轉移技術
    DNA的合成、組裝及轉移技術 發布時間:2018-11-16 17:16:22  |  來源: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  |  新生命體系的從頭設計與合成不僅需要合成組成基因組的小片段 DNA 片段,還需要通過後續的組裝與拼接獲取完整的合成基因組,隨後還涉及合成基因組往宿主細胞的轉移及功能分析。DNA 合成及基因組拼裝、轉移技術是合成基因組學乃至整個合成生物學領域的核心技術體系,其突破將極大地推動合成生物學的發展。
  • 油桶搬運神器 安全又省力,勤酬人的智慧你服不服?
    近日,上海勤酬實業有限公司誕生了一套油桶搬運神器,不僅保證了作業安全,同時使得搬運工效提高3倍。眾所周知,倒桶秤集桶裝物料稱重,運輸,堆高多功能一體的特種計量器具,減少人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油桶搬運神器 安全又省力,勤酬人的智慧你服不服?以往工廠各種材料的油桶搬運時,室外場所多用採用叉車移動,室內場合則是靠傳統的人力搬運。每桶油大約重150KG,圓柱形狀的油桶不僅體積偏大且無著力點。叉車作業時易損傷油桶,且容易滑落;人力搬運時,每次移動需要兩至三人配合,既浪費人力,又存在安全隱患。
  • 人造重力在理論上並不難!但是為什麼卻造不出來?
    對於愛看科幻片的讀者來說,人造重力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技術,其實人造重力理論上是很簡單的!
  • 鷹眼技術,鯊魚皮泳衣!這些科技用在體育裡到底變成什麼樣了?
    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類的生活水平,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科學技術推動了產業結構的改變,而體育科學是重要的一項學科門類。比如「鯊魚皮泳衣」,優邁體育了解到:澳大利亞遊泳運動員伊恩索普穿著連體緊身鯊魚裝出現在賽場的在雪梨奧運會上引起大家注目並產生了轟動效應,他輕鬆地打破了男子400米自由式世界紀錄,後又和隊友合作,在4*100米和4*200米自由式接力賽中連破世界紀錄。運動員們在世界大賽上的精彩表現令人目不暇接,但這都離不開平日大強度的體能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