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又作又囉嗦」背後的工匠心——記華誼公司「金牌操作工」、全國勞模李君
人物小傳:李君,女,1973年出生。1992年9月參加工作,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技師,現任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一車間副主任、黨支部書記。曾在2004年被評為市勞動模範、2010年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12年當選十八大黨代表。
圖片說明:李君(右二)和同事在檢查設備。華誼丙烯酸公司供圖
說起李君,華誼丙烯酸公司的年輕工人們經常會開玩笑地說:「李阿姨啊,又『作』(滬語中折騰的意思)又煩人,和她搭班要累死人。」對於後輩們的調侃,李君則笑嘻嘻地回應:「我本來就是說話聲音響,又『作』又囉嗦。」調侃歸調侃,但說起業務,廠裡沒有人對李君不服氣。身為化工操作工,在一線工作了十多年,她沒有發生過一次違章操作與誤操作。複雜龐大的化工設備,在她的操作下,總是能夠平穩安全地運行,她也因此被奉為廠裡的「技能大師」。
一線成長起的技能大師
丙烯酸,對很多人來說比較拗口陌生,但它的英文名字「亞克力」大家就很熟悉了,這一基礎化工原料做成的產品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例如衛生巾、手機屏幕、環保塗料等等。上海華誼丙烯酸有限公司,就是國內的丙烯酸生產的大型企業。
丙烯從管道內傳送到生產車間,經過氧化加工成為丙烯酸以及其他化工產品。在運輸、儲存、生產過程中,對操作工的要求非常高,稍有不慎輕則設備停機,重則洩漏爆炸。丙烯酸公司培養了一批優秀的操作工隊伍,而李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1992年,李君從技校畢業進入華誼公司,在一線操作工的崗位上整整幹了16年。操作工分外操與內操,外操就是在外巡視、維修、現場處置的工種;內操則在機房內盯著顯示器上的讀數,調度指揮外操進行作業。李君就是一名「金牌內操」。
多年來,李君保持著一個習慣——帶著一本記事本,遇到情況隨時記,不懂的問題馬上問好記下。勤學多問的好習慣,使她迅速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內操。但真正使她成長起來的,還說一次次實戰的磨練。一次遇到緊急故障,內操控制屏幕突然全黑,化工系統停止工作。李君一邊發出指令指揮同事排查,一邊腦海飛快思考是哪裡出了問題。當故障成功解決時,她發現自己的手一直在抖。這次經歷,更讓她意識到自己責任的重大,從此加倍細心,不放過每一個可能引發事故的細節,並總結出應對突發情況的種種措施。
在她十多年的一線操作工生涯中,沒有發生過一次誤操作、違章操作。在業內,這樣的成就非常罕見,她成為同事眼中公認的最讓人放心的操作工,這是這一崗位的最高評價。2012年,李君被評為華誼集團首席技師。2014年,以她名字命名的上海市市級大師工作室掛牌。
同事眼中的認真「作阿姨」
李君帶過十多個徒弟,他們都管李君叫李阿姨。「因為她太煩人了,一個小事情說個十遍二十遍。」李君的徒弟小顧告訴記者,很多外操開始都很怕和李君搭檔,因為她老是「沒事找事」,一遍遍要求外操巡查檢測設備,一個參數明明在正常範圍內波動,她還要堅持外操到現場檢測確認,一晚上8個小時都在外面跑。但事實證明,李君的執著往往是正確的。還有讓外操們非常服氣的是,李君的現場經驗比他們中許多人都要豐富,每一個閥門開關轉動多少圈她都銘記在心。外操們都說和李君搭檔是「傻瓜模式」,聽她指揮就行了,「傻瓜」都會做。
很多同事都體會過李君的認真與「作」,一個數據糾結半天,一個情況交代個十幾遍,如果同事對講機不回應,她會一直呼叫直到對方回答,有人抱怨:「你實在是煩死了。」但李君也不生氣,平時大家是同事怎麼說話都行,但是工作狀態就不能講交情了,就算翻臉也得把事情做好。
「李君操作法」成必修守則
雖然有人一直說她嘮叨,也有徒弟被她罵哭,但事實證明,李君的嘮叨與「作」,換來的是安全與安心。同事們嘴上雖然抱怨,心裡卻是服氣的,會按照她的要求做。而被她罵哭的徒弟,擦乾眼淚後,也會拿出小本子把之前的問題記下,這是他們跟著師傅養成的習慣。2005年,公司將李君的工作經驗總結為「李君操作法」,成為一線操作員必修的守則。
「其實我就是一個合格的工人,工作認真負責,做到最好。」如今已經離開操作員崗位擔任一線管理工作的李君這樣評價自己。
華誼公司總工程師馬建學表示,華誼正是因為有一批李君為代表的優秀員工,不斷自己「較真」,以最低的能耗生產最多的優質產品,嚴守安全底線,公司才能在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今天保持盈利。「她的『作』與較真,就是工匠精神的體現,為了一個細節和自己過不去,持之以恆追求完美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