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汙染危害地球,3個拯救世界的發明,還我們一個綠色地球!

2020-12-05 百聞IT速報

人們在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也如同潮水一般,湧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環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眼裡,今天帶大家看看3件拯救世界的發明。塑料餐具是汙染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印度每年消耗的塑料餐具達1200億個。印度科學家為了減少餐具汙染,發明了可食用的餐具,他們由小米大米和麵粉組成,在人們使用過餐具後,可以一起把它們吃掉,如果不想食用,埋在土裡3天就能快速分解,而它的價格非常親民,每個只要2毛錢。

全球每年至少有5.5億個洗髮精空瓶被丟到垃圾場。2014年年僅14歲的Benjamin男孩stern看到相關的紀錄片非常的震撼,為了減少塑料洗髮精瓶的使用量,它發明了一款沒有包裝的洗髮液,洗髮液由水溶性植物萃取的薄膜包覆,遇水後幾秒鐘就能快速分解,一個膠囊就是一次的使用量,外出旅遊攜帶使用非常的方便。

美國人每年會喝掉6.6億瓶啤酒,其中有一半是灌裝的啤酒。6罐一組的塑料固定提環,大多數會被扔到海裡,這些固定提環會纏住海鷗 海龜等動物,讓他們無法自由移動。因此美國saltwater brew品酒廠商,推出了可食用的固定提環。製作材料是大米 小麥等可降解的材料,不僅不會對海洋造成汙染,他們還能成為海洋生物的口糧,而且營養還相當豐富,不得不說為了對抗白色汙染。全球的科學家都在進行著不懈的努力,畢竟地球只有一個!咱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創意的發明:看似微不足道,但也許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
    ,但卻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5,能食用的啤酒包裝根據國際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數據顯示,地球每年生產約1億噸塑料,其中約有1000萬噸最終銷往海洋,不但給海洋造成的汙染,同時還給裡面的生物造成致命的傷害,位於佛羅裡達州的一家啤酒廠,利用啤酒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製造了六支裝的食用包裝,可以被海洋野生動物安全食用,據了解,這款啤酒包裝將其塑料環替換為以食用小麥和大麥製成
  • 「白色汙染」 對地球的七大危害(七)
    將來的地球會不會變成垃圾呢?白色汙染是對廢塑料汙染環境現象的一種形象稱謂,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包裝袋、農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難於降解處理,給生態環境和景觀造成的汙染。
  • 可以拯救地球,為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的5個現代創意發明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所習慣的生活方式一直都在對環境造成傷害。但是,有一些環境保護者、企業家和發明家卻並沒有將此遺忘,他們一直都在為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生態做出貢獻。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要為你重點介紹幾個偉大的發明:可以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的5個小發明。
  • 城市地球館:地球因汙染"死去" 在拯救中"重生"
    城市地球館分為「地球之光」、「危機」、「藍色星球」、「解決之道」、「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五個展區,分別講述城市的蔓延、生態問題、意識的轉變、解決之道、參觀者的反思等內容。隨著世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之間、城市和生態體系之間的相互作用日益密切,一張「城市之網」逐漸伸展。城市地球館將以「共生」為主線,揭示人類、城市與地球萬物的「共生」和「共贏」。
  • 溫室效應給我們地球帶來的危害
    溫室效應的原因有很多,空調排放只是其中一個,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二氧化碳。汽車尾氣與工廠廢氣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最可能導致置溫室效益。而且。現在人們用汽車越來越多。據統計到21世紀汽車在全球已有七億多輛大量的尾氣排放,讓藍藍的天空被有害物體遮住,讓我們咳嗽,喉嚨發炎。最重要的是。
  • 地球日 | 白色汙染危害多 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地球日 | 白色汙染危害多 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所謂的「白色汙染
  • 對人類和地球的危害最大的人,他的發明,我們至今還深受其害
    在人類發展的歷史中,出現了這麼一位發明家,他是對人類和地球危害最大的單體生物,不能說是後無來者,但絕對是前無古人,他就是小託馬斯·米基利。他出生於19世紀的80年代末的美國,正好趕上了人類20世紀各行各業快速、瘋狂發展和擴張的時代,長大後的米基利成為了一名機械工程師,但他對化學也頗有研究。
  • 這些有趣的環保發明,不光拯救地球,還是STEAM教育的絕佳案例!
    之前我們帶大家一起認識了許多有意思的環保小發明(詳見《飲用水珠、洗髮水膠囊、船箱遊泳池...這些有趣發明如何利用塑料廢物保護地球?》)。這些發明既有實用性還兼有創意,可謂拯救地球的神器,還是STEAM教育運用於現實的絕佳案例。環保之旅還沒有結束,讓我們接著上期一起開啟吧!
  • 世界地球日:珍愛地球,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而今天是世界地球日(World Earth Day),地球孕育生靈萬物,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地球也需要大家保護,生態文明的建設也需要每個人都參與進來。世界地球日為每年的4月22日,是一個專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旨在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地球的頭號殺手——環境汙染
    三.白色汙染白色汙染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白色的塑料製品的汙染。這些塑膠袋等製品因為價格相對低廉,使用比較廣泛,所以人們基本用完就扔。那麼塑膠袋為什麼會對環境造成危害?3. 嚴重汙染環境衛生 每逢大風天氣,塑膠袋漫天飛舞,掛在樹上和電線上的塑膠袋及其難清理。隨意焚燒後還會散發出有毒物體和大量致癌化合物,不僅對空氣造成汙染,還嚴重危害我們的健康。塑料的主要成分是聚氯乙烯,被吸收後會損傷人類的精神系統,肝臟和腎臟。
  • 4.22 世界地球日
    地球日由蓋洛德·尼爾森和丹尼斯·海斯於1970年發起。現今,地球日的慶祝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每年有超過10億人參與其中,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民間環保節日。中國從20世紀90年代起,每年都會在4月22日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社會各界每年4月22日都要舉辦」世界地球日」活動。最主要的活動是由中國地質學會、國土資源部組織的紀念活動。
  • 世界上最糟糕的3大發明,它們正以不同的方式,危害著人類和地球
    文/行走天涯世界上最糟糕的3大發明,它們正以不同的方式,危害著人了和地球自從人類的科技越來越先進了之後,科學家就發明出了很多便民的物品,來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同時也是節省人們的時間,但任何一樣事物都是有正面和反面存在的
  • 世界地球日|只有一個地球,我們同生存,共成長
    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讓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對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人類只有一個地球,各國共處一個世界,面對世界經濟的複雜形勢和全球性問題,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這一科學論斷有了更為深切直觀的認識和體會。2020年4月22日,我們迎來了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世界地球日】今天,請為地球母親轉發!
    而這一切更像是在提醒我們要更加愛護、保護大自然母親。地球與人類密不可分地球是人類生活的空間,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隨著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溫室效應、酸雨危害等全球性環境汙染的問題也隨之浮現。人們逐漸認識到環境問題所帶來的後果,積極開展各種綠色行動,建設更多被稱為人類之肺的城市綠地。
  • 白色汙染的救贖
    眾所周知,白色汙染是當今世界的治理難題。塑料製品雖然具有使用輕便成本低等優勢,但是白色垃圾影響城市景觀,回收分類困難,燃燒後產生有毒氣體,埋在土壤裡幾百年無法降解,影響土壤結構和水質,嚴重影響生態環境。塑料製品中的鹽酸二甲苯直接進入母親體內時,會抑制男性胎兒的雄性激素生長,雄性激素所發揮的作用就會減弱。
  • 「流浪地球計劃」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類只有一個地球
    此時,私售裝備的大哥(雷佳音飾)對他們悲觀喊道,「地球都要完了,搶這些東西還有什麼用」。這一情節似乎在諷刺什麼,卻又帶著最無奈的無力感。找出韓子昂與裝備大哥的這兩段話,無非是想告訴大家一個很簡單卻又非常實在的道理。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聯合國在瑞典召開人類環境會議並通過了《人類環境宣言》,向全人類提出了一個響亮的口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
  • 北極圈高溫惡果出現,快快拯救我們的地球
    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近一個世紀以來大量使用礦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短波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產生「溫室效應」導致氣候變暖。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
  • 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人類發明塑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它會對地球生態帶來如此巨大的危害。大量的塑料被遺棄在了大自然當中,為整個生態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只不過,大多數時候,生活在人類社會的人們,根本就不會真正的意識到塑料所造成的危害都有哪些。從被塑料圈困住的海龜到大量進食塑料的鯨魚,今天,小編就要分享,塑料的危害:塑料可給地球帶來的10大可怕的危害。
  • 世界地球日,生活中我們能為地球做的其實有很多
    2019年4月22日第50個世界地球日來自百度圖片自1970年起,世界地球日的活動已發展至全球192個國家和地區,每年有超過10億人自發參與其中,為保護地球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有的人可能覺得,這是一件大事,離我們太遠。但實際上,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都是從一件件小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