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拯救地球,為地球環境做出巨大貢獻的5個現代創意發明

2020-12-05 集集屋

經常有人提倡要保護環境和愛護環境,但這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不容易。因為,我們每一個人所習慣的生活方式一直都在對環境造成傷害。但是,有一些環境保護者、企業家和發明家卻並沒有將此遺忘,他們一直都在為保護環境和保護地球生態做出貢獻。在今天的文章裡邊,小編要為你重點介紹幾個偉大的發明:可以拯救地球,保護環境的5個小發明。

011、Nohbo一次性洗髮球

洗髮水是我們日常所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而通常被我們用來裝洗髮水的容器就是塑料瓶。在使用完以後,我們會將其丟棄,而它們的最終歸宿可能是在垃圾掩埋場內。因為根據國際數據顯示,一年下來,被人們掩埋的洗髮水塑料瓶超過5.5億個。更不用提還有不少流落到了海洋之中。它們數量的不斷增加,無疑會給地球生態帶來巨大的破壞。

然而,在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家名為nohbo的公司推出了一種被稱為Nohbo Drops的水滴狀的洗髮劑。Nohbo Drops可以作為保溼洗髮水使用,無論是短髮還是長發都非常適合。Nohbo是可生物降解的,因為其最外面的一層包裝是用植物材料所制,完全不含危險化學物質。

只要在流動的水下使用Nohbo,它就會融化,它會溶解成一個很好的香味的洗髮液。不僅可以在使用它時消除塑料瓶的浪費,還可以在旅行的時候輕鬆攜帶它們,並且不用擔心溢出或洩漏。

022、可清潔海洋塑料垃圾的垃圾桶

塑料對於海洋危害巨大,它們不僅會對海洋環境造成危害,還可能因為被海洋生物和一些鳥類誤吞食而讓它們出現生命危險。因此,如何減少塑料對於海洋的危害是至關重要的。

在澳大利亞,安德魯·特頓和皮特·切格林斯基這兩名衝浪者厭倦了在衝浪的過程中不斷看到的垃圾。他們打算做點什麼來改變現狀。在2015年的時候,他們辭去了工作,在從鯊魚緩解系統公司獲得投資之後,他們著手設計了一個海洋垃圾桶「Seabin」。這開啟了他們的研究和產品開發之旅,他們還帶著這個裝飾環遊了世界。

這個設備可以被放置在人口密集的地方,他們可以在最常見的水源中捕獲沉澱到水中的垃圾,這樣一來,進入海洋的垃圾就會減少。而且這種垃圾桶會將水流往中間抽動,從而引導垃圾進入其中。它還配備了吸油墊,能夠清潔地表水的石油基油和洗滌劑。而且,這個裝置不會傷害到海洋生物。

033、可以發電的地磚

Pavegen Systems是一家英國科技公司,這家公司開發出了一種用於將人們腳步中的能量轉化為少量電能的鋪路板。該公司的想法是依靠行人來產生足夠強大的可重複使用能量,以為公共服務供電。當人們在這個產品上踩下的時候,瓷磚會引起電磁感應發電機移動,引起旋轉運動,進而產生能量。據該公司稱,一個腳步足以產生將LED燈泡點亮約20秒所需的離網能量。如果此項技術逐步成熟,並且開始在世界被廣泛使用,人類將減少一些存在汙染的火力發電的行為方式。

044、可食用的餐具

一次性餐具是人類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物品,而且它們通常都以塑料和木材為主。要知道,每年在印度就要丟棄1200億件塑料餐具。

印度的地下水研究人員納拉亞娜·皮薩帕蒂顯然已經厭倦了這個可怕的數字,因此他創造了一種保護環境的可食用餐具。在2010年,他就開發了一種用小米、米粉和小麥粉製成的可食用勺子,再到後來還開發出了叉子和筷子。有趣的是,這種可食用餐具本身就擁有三種不同的口味:普通、甜和辛辣,它們的保質期約為三年。如果使用者在用餐後不吃掉這些餐具,它們會在四到五天內自然分解。但是這些餐具不能重複使用。

055、 可食用的包裝環

就如我們上面提到的那樣,海洋中的塑料所帶來的危害是巨大的,除了被動物們進食到肚子裡,它們也可能因為纏繞住了動物,從而使其出現致命危險。讓我們看看世界各地的啤酒包裝,有一些國家會使用6個一組的包裝環,它們是由塑料組成的。它們一旦進入大海,就很可能會給環境和動物們帶來巨大的危害。

然而,位於美國佛羅裡達州德爾雷比奇的Saltwater Brewery啤酒廠發布了可食用的六支裝環,這是一種可持續啤酒包裝的全新方法。這些六塊裝的包裝環是100%可生物降解和食用的。因為它是由釀造過程中的大麥和小麥製成。實際上,這種包裝可以被可能與垃圾接觸的動物安全食用。

這些發明都相當的偉大,因為它們的確可以為保護環境帶來重大的幫助。但如果想要保護環境,我們需要從個人做起,從小事做起。你還知道其它可以保護地球的發明嗎?

相關焦點

  • 創意的發明:看似微不足道,但也許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
    ,但卻能夠拯救地球的10個偉大發明!5,能食用的啤酒包裝根據國際組織綠色和平組織的一份數據顯示,地球每年生產約1億噸塑料,其中約有1000萬噸最終銷往海洋,不但給海洋造成的汙染,同時還給裡面的生物造成致命的傷害,位於佛羅裡達州的一家啤酒廠,利用啤酒生產過程中的副產品製造了六支裝的食用包裝,可以被海洋野生動物安全食用,據了解,這款啤酒包裝將其塑料環替換為以食用小麥和大麥製成
  • 白色汙染危害地球,3個拯救世界的發明,還我們一個綠色地球!
    人們在使用越來越多塑料製品的同時,塑料垃圾也如同潮水一般,湧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環境正在承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眼裡,今天帶大家看看3件拯救世界的發明。塑料餐具是汙染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印度每年消耗的塑料餐具達1200億個。
  • 牛頓的在科學上做出了許多重大成就,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牛頓的在科學上做出了許多重大成就,為社會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伊薩克,牛頓(1642-1727年),是傑出的英國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是經典力學體系的創始人。牛頓在科學上作出了許多重大的成就。恩格斯對於牛頓在科學上的貢獻曾經給予高度的評價:「牛頓由於發明了萬有引力定律而創立了科學的天文學,由於進行了光的分解而創立了科學的光學,由於創立了二項式定理和無限理論而創立了科學的數學,由於認識了力的本性而創立了科學的力學。」
  • 紀錄片《地球的力量》:所謂的拯救地球,不過是拯救自己而已
    這部紀錄片是一部相當有意義的紀錄片,人們所謂的拯救地球其實不過是為了拯救自己而已。如今這般的環境已經穩定了幾百萬年,但是最近幾百年來人類科技的發展,用幾百年的時間對地球環境造成的影響比地球幾百萬年造成的影響還要巨大。
  • 圖解:人類史上5大最「罪惡」發明,排第一的對地球危害巨大!
    第5名,複製人。克隆研究者的初心是製造出複製人為人類服務,但是當你看到一個和你長得一模一樣甚至脾氣都一模一樣的人坐在你家沙發上,到時候誰使喚誰,還說得定嗎?第4名手機。自從手機問世以來,多少人沉迷手機不能自拔,與家人的交流也少了,對身邊事的關注也少了。
  • 鯨魚的便便居然可以拯救地球
    鯨魚的大便可能是能夠拯救地球的英雄哦。在18-19世紀,捕鯨煉油算得上是當時的財富密碼了,在人類還未發掘出石油以前,鯨油為全世界新興的工業革命提供寶貴的機械潤滑油,並點亮了歐美大陸的城市生活;此外,鯨製品開始超越皮毛製品,成為殖民地輸入英國的最主要產品。到了20世紀,鯨魚肉成為了餐桌上的美食受人追捧,有錢人和貴族家中的鯨骨裝飾物象徵著他們的財富和地位。
  • 奧特曼:今天我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四個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類組織
    哈嘍,大家好,又來聊動漫了~奧特曼在三個字大家再熟悉不過了,從迪迦奧特曼開始,越來越多的奧特曼特攝劇在國內上映,我們對奧特世界的了解也是越來越深,對其中的關係也慢慢摸清,奧特曼是世界有很多組織,其中有宇宙組織,也有地球上人類的組織,有的組織以維護和平為己任,有的組織以毀滅宇宙為夢想
  • 地球的編年史:為地球測年的科學家
    這位男爵一生勤勉有加,在很多領域都做出過傑出貢獻。他最大的貢獻首推熱力學第一定律(能量守恆)和第二定律(熵增定律)。這是熱力學領域的兩個極為重要的定律,不但為現代物理學奠定了基礎,還為英國工業革命的兩大基石——蒸汽機和電動機的發明找到了理論依據。英國著名科學家威廉·湯姆森,封號開爾文男爵(攝於1880 年)。
  • 《拯救地球》這真的是一部科幻電影
    故事一開始,中二青年李秉伍就做出預警:世界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成功將對他深信不疑的女友嚇cry。李秉伍告訴女友:來自仙女座的外星王子將會在下個月蝕前來到地球,為拯救地球,他必須要抓到宇際製藥集團的執行總裁康文植,一個狡猾的偽裝者,也是地球上唯一擁有皇室遺傳DNA密碼的外星人。說完,兩人相擁而泣,恍若末日即將來臨。
  •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地球不需要被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這樣的2020會給你什麼樣的思考?引言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有45億多年的歷史了,期間地球面臨過諸多毀滅性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一次次瀕臨滅絕。自從人類發展工業化以來,地球上的生態環境受到了嚴重損壞,海洋汙染,動物們備受牽連,物種消失的頻率不斷加快,令很多人對於地球的前景而感到憂心忡忡,呼喊著要「拯救地球」。事實上地球從不需要我們拯救,因為真正應該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 這些有趣的環保發明,不光拯救地球,還是STEAM教育的絕佳案例!
    之前我們帶大家一起認識了許多有意思的環保小發明(詳見《飲用水珠、洗髮水膠囊、船箱遊泳池...這些有趣發明如何利用塑料廢物保護地球?》)。這些發明既有實用性還兼有創意,可謂拯救地球的神器,還是STEAM教育運用於現實的絕佳案例。環保之旅還沒有結束,讓我們接著上期一起開啟吧!
  • 城市化可以拯救地球?
    簡而言之,現在每個人都認為建設可持續城市可以拯救地球。但在約20年前,城市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存在潛在矛盾。那麼,全球話語是如何從城市會阻礙可持續發展轉變為城市有助於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呢?2010年,美國環境夢想家、《全球目錄》(Whole Earth Catalogue)創始人Stewart Brand,寫了一篇題為《貧民窟如何拯救地球》的文章,他在文中將非正規居住區描述為「出人意料的綠色」,並著重說明了它們的極端密度的優勢。
  • 保護地球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注意這些細節就能拯救地球環境
    地球環境惡化已經成為了社會嚴重的問題,無節制的消耗資源和汙染環境正是其根源,而人類所患的很多疾病都與環境汙染有很大的關係。就在這短短幾十年裡,我們的地球看起來也蒼老了許多,我們是時候反思自己都做了些什麼?
  • 你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你自己!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環保越來越成為全世界人們討論的焦點,所以,為了保護環境,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將每年的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今年的主題是「塑戰塑決」),以希望人們對環境保護加以重視。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從《京都議定書》到《巴黎協定》,氣候變暖等一些沉重的話題一次次的在各國領導人和各國媒體人的嘴裡和筆下出現。但是,我們總結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話題有一個永恆不變的主題——「拯救我們的地球」。
  • 《流浪地球》裡不值得推敲的邏輯:劉啟偶然的流浪拯救了流浪地球
    如果要給電影裡的震撼性鏡頭列出一個排行榜,主要參考量是它的難度係數、新鮮係數與真實係數,那麼電影裡的巨大的地球發動機無疑排名第一。 所以,《流浪地球》的故事邏輯存在著一種非常明顯的尷尬,劉啟從一開始的時候,根本沒有一種拯救地球的動機與責任擔當,但是一步步地,有一種神啟般的力量,推進著他,走到了拯救地球的前沿,而這種力量,根本不是由故事自然而然地發展而來的,恰恰是編導強行塞給人物的。
  • 地球有救了!24歲印男發明「可以吃的塑膠」還能泡水喝
    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在地球上也製造了大量的垃圾,其中「塑膠」難分解,燃燒又會產生廢氣,是非常難處理的垃圾。
  • 「遼陽科普」黑科技拯救地球 助人類改變未來
    在《黑科技拯救地球》一書中,《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託馬斯·科斯迪根(Thomas M. Kostigen)將讀者帶到了地球工程項目的前線,世界各地的科學家、企業家、工程師和其他有遠見的人正在開發這些項目,以解決與氣候變化有關的問題。從巨大的遮陽傘在地球上空盤旋,保護我們不受無情的太陽的傷害,到雷射射入雲層以引出急需的水,科斯迪根向讀者介紹了這部鼓舞人心的作品,以及引領它的人們。
  • 特斯拉天才橫溢700多項發明,只要他願意,就可以把地球劈成兩半
    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這是一個遺留千年的命題,也是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所提出來的一個假設。每個科學家身上都有一種特質,那就是挑戰自我、挑戰自然的精神,所以有人說科學家大多都是瘋子,腦子裡總是裝著奇怪的想法,就連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曾經被人鄙視過不幹正經事。
  • 垂死恆星釋放出的碳,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作為碳基生命,碳是地球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銀河系中的起源仍然存在天體物理學家爭論:一些支持低質量恆星被恆星風吹走富碳的包層變成白矮星,另一些則認為碳合成的主要地點是大質量恆星風,這些恆星最終爆炸為超新星。利用凱克天文臺觀測收集的數據,天文學家分析了屬於銀河系疏散星團的白矮星。
  • 垂死恆星釋放出的碳,為地球生命的誕生,做出了決定性的貢獻!
    作為碳基生命,碳是地球生命必不可少的元素,銀河系中的起源仍然存在天體物理學家爭論:一些支持低質量恆星被恆星風吹走富碳的包層變成白矮星,另一些則認為碳合成的主要地點是大質量恆星風,這些恆星最終爆炸為超新星。利用凱克天文臺觀測收集的數據,天文學家分析了屬於銀河系疏散星團的白矮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