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 王渠】美國秘密監控全球網際網路用戶的「稜鏡門」醜聞持續發酵。隨著爆料人美國前情報人員斯諾登陸續揭露多項監控細節,國際社會一片愕然。為了了解中國內地民眾對斯諾登事件的關注度,《環球時報》旗下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於6月17日至19日以電話調查方式在全國7座城市開展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七成受訪者因希望斯諾登「站出來揭露美國在網絡領域的雙重標準」而不支持將他引渡回美國;七成受訪者認為中國政府應該「從網絡基礎技術上做到自主創新、自主可控」,以加強網絡安全建設。中國學者金燦榮表示,調查反映出中國民眾非常關注國家網絡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也可以看出民眾對美國在網絡安全上的霸權存在不滿。
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本次調查的對象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西安、長沙、瀋陽7個城市18歲以上普通居民,共回收有效問卷1400份。調查為隨機抽樣,允許抽樣誤差為2.6%,結果如下:
在回答是否關注斯諾登事件時,80.8%受訪者表示出不同程度的關注,具體來看,24.1%的受訪者表示「很關注」,30.9%的受訪者表示「比較關注」,25.8%表示「一般關注」,19.2%表示興趣不大。表示「不怎麼關注」的佔12.6%。6.6%的受訪者表示「不關注」。
在被問及「您是否支持香港政府將斯諾登引渡回美國」時,55.1%的受訪者表示「不支持」,22.1%的受訪者表示「支持」,剩餘22.8%的受訪者未表態,選擇「不知道,說不清」。對不支持將斯諾登引渡回美國的771名受訪者,調查進一步追問了不支持的原因。69.9%受訪者因希望斯諾登「站出來揭露美國在網絡領域的雙重標準」而不支持。55.3%受訪者不支持的理由是「希望斯諾登曝光更多美國全球網絡監控和滲透計劃」。43.5%受訪者是因為「希望他為中國提高網絡防禦和進攻能力出力」而不支持。有4.5%受訪者因為擔心斯諾登的「人身安全」、「斯諾登是正義的」等原因不支持引渡。
復旦大學國際關係學者沈逸19日對《環球時報》表示,這反映出中國民眾對美國的不滿和憤怒,尤其是美國官方一直在做各種辯白,不道歉,美國政府這種蠻橫傲慢的態度,激起中國民眾的憤怒。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者金燦榮表示,如果屈服於美國壓力將斯諾登引渡回國,對很多中國民眾來說,是很傷民族自尊的事。
對於「美國一直在指責中國黑客對美國及其盟國的網絡安全構成威脅,現在斯諾登爆出美國4年內對中國個人及機構進行數千次網絡攻擊,如何看待美國這種行為」這一問題,61.4%受訪者認為「美國很虛偽,在網絡安全問題上賊喊捉賊」。57.7%受訪者認為「網絡安全只是美國在戰略上遏制中國的藉口」。55.1%受訪者認為「美國的做法提醒中國必須重視國家的網絡安全」。有1.3%的受訪者認為這種行為揭露了「美國霸權」等其他方面的問題。另有4.7%的被訪者對這一問題表示「不知道,說不清」。
在回答「中國應從哪方面進一步加強網絡安全」時,受訪者最贊成中國政府應「從網絡基礎技術上做到自主創新、自主可控」、「培養水平一流、能攻能守的網絡安全部隊」,受訪者對於這兩項的提及率位居前兩位,分別為68.0%、67.3%。其次是「加強對美國等國的網絡反間諜行動」、「積極呼籲國際社會共同制定網絡空間規則」兩項,提及率分別為59.7%、58.6%。選擇「加快制定信息安全國家標準」的受訪者也超過五成,提及率為54.2%。還有0.8%的受訪者認為應從「其他」方面加強網絡安全建設。2.3%的受訪者對這一問題表示「不知道,說不清」。
沈逸認為,民眾很清楚,在網絡安全的整體對比上,中國處於明顯劣勢。民眾也很明白加強技術基礎建設非常關鍵。但中國要在網絡安全上擺脫被動地位,必須將頂層設計儘快提上議事日程,建立國家網絡安全戰略。沒有這種戰略性發展,中國在網絡安全議題上永遠不知道該怎麼說和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