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引渡斯諾登會讓香港內地都失分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香港20多個團體在剛剛過去的周末遊行,聲援「叛逃」的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香港特首梁振英表示將「按香港的法律和既定程序」處理此事。香港《南華早報》的民調顯示,半數香港人反對將斯諾登引渡回美國。北京中央政府迄今未做明確表態。

  美國官方對斯諾登恨之入骨,他在香港披露的信息幾乎完全推倒了美國捍衛網際網路自由的「光輝形象」,美國因此失去了已經「坐熱了屁股」的又一「道德高地」。美國官方想查辦他,把他從香港引渡回美國,是很自然的事。

  但如果香港將斯諾登做引渡處理,特區政府將很失分,也會讓整個中國沒面子。這首先是因為,斯諾登即便依照美國法律也不是普通的「刑事犯」,他既沒殺人越貨,也沒侵吞財產。美國政府認定他的「犯罪」,與他對美國政府侵犯公民權利的揭露是同一個行為,而他的這一行為維護了《聯合國憲章》對人權和國家主權的至高規定,並在世界範圍內獲得掌聲。

  斯諾登準確說不是「逃」到香港的。他進入香港的身份是合法的,他因信任香港是自由民主之地,而選擇在那裡揭露美國政府的醜行。斯諾登的行為符合世界公眾的利益,包括符合香港和中國內地的利益。如果香港將其引渡回美國,是對斯諾登信任的辜負,也是對世界輿論圍繞香港各種期許的辜負。香港的形象將因此嚴重受損。

  北京同華盛頓的新關係剛剛邁步,斯諾登事件橫插了一槓。從純外交的角度看,儘早結束斯諾登事件更有利中美關係的大局。

  然而事情需要更綜合地去看。斯諾登出走香港,受到最大衝擊的是美國,而非「中美關係」。美國受到衝擊的部位,恰是它經常用來攻擊中國的發力點。中國政府不「落井下石」,就算照顧了中美關係。但我們實在沒必要無限擴大對維護中美關係的理解,我們沒有義務在斯諾登事件自然發酵的時候,幫美國政府滅火,結束危機。

  中美關係有它自身的承受力。當香港輿論反對引渡斯諾登的聲音日高,內地這方面的輿論也愈發活躍時,美國對有可能「無法引渡」斯諾登實際上有了一定思想準備。中方應創造條件,讓美方最終放棄從香港引渡斯諾登的希望,而要避免美方將希望寄托在對香港和北京施加越來越大的壓力上。

  美國在斯諾登事件上是不佔理的,它能對香港和中國內地耍的「脾氣」因此有了局限。只要斯諾登沒被引渡回美國,這件事就仍是美國的麻煩,最多加上點「中美關係」的麻煩。如果斯諾登從香港被引渡,這件事就會轉變成香港及中國內地的麻煩,會引發人們的大量不滿,動搖很多人的信心。

  中國已是大國,利益廣泛,各種麻煩也會與我們發生千絲萬縷的關係。對此我們需要泰然處之,不主動招事,但當一些事臨到我們頭上時,不可急於擺脫,而應認真權衡利弊。

  隨著中國成為世界性主要力量,會吸引一些人,他們會希望中國成為他們的「庇護地」。只要是大國,都無可避免承當一些庇護者的角色。一個對任何人都不提供避難所的中國是無法積蓄道義力量的。

  中央政府不表態,香港特區政府表態模糊,這樣的分寸把握是恰當的。現在應當讓輿論引導這件事情的處理。因為輿論的方向符合中國國家利益和香港特區的利益,政府在含糊表態的同時,完全沒必要同社會的意願反著來。

  至於美國有議員憑空抹黑北京,暗示「斯諾登可能正在與中國政府合作」,我們根本沒必要受其影響。美國議員歷來嘴大,中國豈能被他們指揮。

相關焦點

  • 環球調查顯示超半數內地民眾不支持引渡斯諾登
    【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 王渠】美國秘密監控全球網際網路用戶的「稜鏡門」醜聞持續發酵。隨著爆料人美國前情報人員斯諾登陸續揭露多項監控細節,國際社會一片愕然。為了了解中國內地民眾對斯諾登事件的關注度,《環球時報》旗下環球輿情調查中心於6月17日至19日以電話調查方式在全國7座城市開展調查。
  • 斯諾登別無選擇離開香港 港媒擔憂美秋後算帳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斯諾登說他希望自己的國家民主、透明、公民自由,既然這樣,他就不該去俄羅斯、古巴、委內瑞拉或香港,這些地方都不符合標準。」或許是因香港執意放走斯諾登,美國《國家》雜誌23日給香港的評價並不積極。英國《衛報》則稱,阻止不了香港放人是因美國犯了錯誤。文章說,美方應香港要求發出正式法律文書,該文書並未符合香港法律要求。香港因此「別無選擇」,只能放斯諾登離開。
  • 美國恐嚇報復香港:放走斯諾登影響香港免籤證
    香港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的葉國謙憤怒地說:「香港人不會屈服,不會因為美國的要挾而放棄我們的法律程序」。經民聯副主席林健鋒昨天也表示,很多美國商人都期待通過香港將貨物轉運到內地市場,而免籤對港美雙方是互惠互利的事,希望美方能夠理性處理。林健鋒曾在6月中旬,即斯諾登事件持續發酵之時,隨梁振英訪問美國。
  • 李環專欄:斯諾登為什麼選擇香港?
    它們有的設分社、有的設辦事處,有的幾十個人,有的才兒個人,以香港為中心,輻射整個亞太區,每天把這裡的一舉一動向世界播報。如此多的新聞機構駐紮,在這裡「爆料」無疑是較為「安全」的,也更容易引發高度的關注。    第二,香港是通往「世界各地的門戶」。斯諾登在接受訪問時曾表示可以去冰島等網絡充分自由的國家。理論上講,他還可以有更多的選擇,而且都可以在香港完成。
  • 斯諾登「攪動」香港:留也不是,去也麻煩
    斯諾登走了,但麻煩還在。    英國《衛報》稱,斯諾登從香港全身而退,可能會讓中美關係變得更加微妙。香港《明報》則擔心,香港放走了斯諾登,美國會秋後算帳。    斯諾登離開香港前,美國一度向香港下了最後通牒:「如果香港不儘快行動,會使雙邊關係惡化並使外界對香港的法治產生懷疑。」
  •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外媒猜測香港放走斯諾登是北京指使 白宮稱...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斯諾登已引發美國與兩大地緣政治對手——俄羅斯和中國的外交爭端。白宮發言人海登24日說,美政府已通過外交渠道對中國政府及香港當局放走斯諾登表示「強烈反對」,稱此舉不利於美中、美港關係。幾小時後,正在新德裡的美國國務卿克裡也用「必然影響美俄、美中關係」警告俄中。他說,斯諾登顯然犯了法,叛了國,「我敦促俄羅斯依法行事,因為這對大家都有好處」。
  • 香港多個團體遊行聲援「稜鏡門」事件爆料者斯諾登
    6月15日,香港多個團體聯合發起聲援美國中情局前僱員、「稜鏡門」事件爆料者斯諾登的遊行。譴責美國侵犯市民權力和隱私,呼籲香港政府與市民一起保護斯諾登,反對引渡斯諾登返回美國。遊行隊伍一路高喊中英文口號,沿途大呼「NSA(美國)可恥」、「反對引渡斯諾登」、「捍衛言論自由」等口號,又吹哨子,寓意人人都可以是「告密者」(Whistleblower),支持斯諾登。要求美國政府放棄追究斯諾登,同時批評美國入侵計算機網絡,要求美方儘快澄清事件,停止監控行為。
  •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港府回應美國逮捕要求 稱按香港法律處理
    斯諾登事件最新消息:外媒今天報導,美國政府已經正式對愛德華·斯諾登提起刑事訴訟,並要求香港當局逮捕斯諾登。對此,香港警務處處長曾偉雄今天表示,特區政府和警方會按照香港法律與現有機制處理斯諾登事件。對於美國要求特區政府發出臨時拘捕令,曾偉雄回應說,香港執行的是本地法律,不是外國法律。此前曾有報導稱,香港警方已為斯諾登安排安全屋居住,曾偉雄說,不會對個別報導加以評論,也不便透露細節。香港特區政府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昨天對斯諾登事件做出了類似表態。袁國強稱,任何國家提出移交逃犯的要求,都需要根據香港法律辦事,不會容許任何不合乎法律,或不公平的處理。
  • 歐盟決定保斯諾登免引渡 斯諾登怒贊:遊戲變革者
    【環球網報導 記者 韓梅】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0月29日報導,歐洲議會投票決定保護斯諾登免於引渡。斯諾登對歐洲議會的這一決定也是大為讚賞,隨即在自己的推特上發文贊歐盟為遊戲規則的變革者。他在推特中寫道,歐盟頂住了巨大的壓力,以285票對281票決定免除了對自己的所有指控,並免受引渡。同時他不忘在文後補贊道,歐盟——「遊戲的變革者」。
  • 斯諾登回憶錄上市:「稜鏡門」事件和斯諾登的流亡之路
    《永久記錄》這本書講述了斯諾登獨特的人生經歷,是關於這個「在網上長大」的聰明的年輕人,最完整和最深刻的記錄。回憶錄的寫作涵蓋了斯諾登從出生到現在的生活軌跡,從田園詩般的童年印象,到跌宕起伏的情報工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一是斯諾登的童年回憶。
  • 斯諾登申請俄羅斯國籍!打完美國左臉打右臉
    8月16日,川普在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又提到斯諾登,暗示他將赦免斯諾登,老頭說:「我不太清楚斯諾登的情況。但我會開始研究這個問題……我將非常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川普主動提及在美國家喻戶曉的斯諾登,是共和黨選舉策略之一,凡是能讓民主黨丟分的事情,都意味著共和黨加分。
  • 外媒:美政府曾多次就逮捕引渡斯諾登向挪威施壓
    資料圖:2014年12月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前美國安全員斯諾登通過網絡領取了有「諾貝爾替代獎」之稱的2014年瑞典「正確生活方式獎」。中新網8月28日電 據外媒報導,美國當局發往挪威當局的文件顯示,美方曾一度就情報機構前僱員愛德華斯諾登的逮捕和引渡問題向挪威當局施壓,要求挪威不要讓斯諾登入境。
  • 聽港生講述內地求學故事:香港青少年應更多到內地感受這邊的社會文化
    【環球時報記者 張雪婷】9月2日,全國高校正式開學,內地高校迎來1.6萬餘名香港新老學生入學、返校。在近日香港緊張的局勢下,不少來內地讀書的香港學生內心都有一些壓力。《環球時報》記者聯繫了幾名在內地上學的香港大學生,聽他們講述如何融入內地校園生活,如何深入了解內地並丟掉曾經的偏見。
  • 治良匡成:斯諾登離開中國是巨大損失
    斯諾登正逃避美國情報、安全單位的刑事追捕。2013年6月,高喊「美國政府可恥」的抗議者從香港市中心一個公園遊行到美國總領事館,以敦促香港政府允許愛德華·斯諾登留在香港。21日,斯諾登通過《衛報》再次曝光英國「顳顬」秘密情報監視項目。為了逃避引渡,曝光美國稜鏡門計劃的斯諾登在香港藏身2周後,於當地時間6月23日上午10:55分離開香港,乘坐俄羅斯航空公司(Aeroflot)SU213航班前往莫斯科。
  • 斯諾登:如果我是間諜 為什麼不直接飛北京
    本報記者 董立林 尹維納 編譯  「稜鏡門」曝光後,斯諾登一直行蹤神秘。北京時間昨晚11時,他「現身」英國《衛報》網站,在線回答了來自世界網友們的許多問題。香港《南華早報》網站也同步更新了相關內容。
  • 川普要特赦斯諾登?
    以下文章來源於環球時報 ,作者耿直哥 環球時報報導多元世界 解讀複雜中國近日,有美國媒體爆料稱,隨著美國現任總統川普任期內的最後一個聖誕節的來臨,川普本人正打算像「發聖誕禮物」一般,給予一大批被美國法律裁定為「
  • 消息人士:香港機場將很快恢復到內地的中轉航班服務
    一位接近香港國際機場方面的人士12日向《環球時報》記者透露,香港機場將很快恢復到中國內地的中轉航班服務,有望為回國旅客提供更多便利。今年6月1日起,香港機場開始逐步恢復中轉航班服務。6月15日,香港機場宣布,自當日起旅客可以使用同一張機票乘坐由不同航空公司營運的航班於香港國際機場過境或轉機。不過,香港機場的過境或中轉服務目前暫不適用於出發地或目的地為中國內地的旅客。
  • 電影《斯諾登》在俄大受歡迎 俄媒:教會人們如何保護秘密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孫衛赤 柳玉鵬 馮國川】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對斯諾登爭論的焦點都在他究竟是一個愛國者還是一個叛國者。正如影片以斯諾登在俄羅斯「無言的生活」作為結尾,眼下仍在俄羅斯避難的斯諾登的近況對外人來說也是一個謎。近日,斯諾登公開批評俄政府「侵犯人權和限制網絡言論自由」,揚言離開俄羅斯。
  • 《流浪地球》香港首映 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慢半拍?
    原標題:《流浪地球》香港首映,內地電影入港臺總是「慢半拍」?[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票房已取得超40億元人民幣的《流浪地球》,2月28日終於迎來香港首映。雖然香港媒體此前預測稱「因有港星吳孟達出演,該片票房應不會太差」,但《流浪地球》在港上映首日上座率並不盡如人意:香港有40多家影院排片,票價從60到120港元不等。
  • 香港政府:已就斯諾登離開香港一事通知美政府
    中新網6月24日電 據香港特區政府網站消息,港府23日發表聲明指出,斯諾登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徑,離開香港,前往第三國。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今日就斯諾登事件發表以下聲明:  斯諾登今日(23日)已自行循合法和正常途徑,離開香港,前往第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