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界分析:血液診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產品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2021-01-17 網易

2020-12-30 10:37:43 來源: 新思界網

舉報

  血液診斷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產品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血液診斷是在人體外,藉助血液診斷技術對人體內物質進行檢測並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人體疾病的產品或服務。血液病種類較多,常見的血液病有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友病、地中海貧血、血小板減少症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居民健康意識提升,血液診斷市場需求增加,帶動行業規模持續擴大。
縱觀整個發展歷程,我國血液診斷行業發展經歷了2000-2007年的起步階段、2008-2014年的發展階段以及2015至今的快速發展階段。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血液診斷水平不斷提升,隨著市場需求升級,血液診斷市場呈現出精準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我國人口基數龐大,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加快,血液病患者將持續增加,由此來看,我國血液診斷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血液診斷產業項目商業計劃書》顯示,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持續利好、下遊市場需求不斷釋放、醫療水平逐漸提升的背景下,我國血液診斷市場發展態勢較好,行業規模持續擴大,2019年,我國血液診斷市場規模接近125億元。由於我國血液診斷行業起步較晚,國內市場由羅氏診斷、西門子、丹納赫、希森美康、雅培等國外品牌佔據主導,佔比達到60%左右。
從產業鏈來看,血液診斷產業鏈上遊為原材料供應商,包括試劑類、電器類、耗材類等原材料,其中試劑類原材料成本佔比較大;產業鏈中遊為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商,血液診斷產品主要包括血細胞分析儀、凝血分析儀等;產業鏈下遊為終端場景,涉及到體檢中心、疾控中心、各級醫院以及第三方醫學實驗室等場所。經過多年發展與技術積累,我國血液診斷產業鏈布局基本完善。

  

  
血液診斷是體外診斷的細分市場,行業進入門檻、運營要求較高,近年來,我國相關部門發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從產品研發生產到產品流通銷售等環節加強監控,在此背景下,血液診斷市場不斷規範化發展。與此同時,國內也湧現出一批具有一定競爭實力的優秀企業,例如賽科希德、邁瑞醫療、上海太陽等企業,其中邁瑞醫療是市佔率最高的國內品牌。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我國血液診斷行業起步較晚,但隨著國家政策持續利好,以及國內企業自主研發能力提高,我國血液診斷市場發展速度較快,產品國產替代步伐也不斷加快。整體來看,我國血液診斷行業發展空間廣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現狀及競爭格局分析 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2018年,中國半導體靶材市場規模約12.1億元;2019年,全球半導體靶材銷售規模約9.8億元,總體來看,全球半導體靶材市場仍集中在國外。但同時,生產半導體靶材的生產也有所突破,主要企業包括有研新材和江豐電子。1、半導體用靶材,純度是關鍵濺射靶材是用濺射法沉積薄膜的原材料,主要應用於面板顯示、半導體和磁記錄薄膜太陽能領域。其中,半導體生產對靶材的純度有著更高的要求。
  • 新思界:我國硼酸市場自給能力較弱 高端產品需求依靠進口
    高端產品需求依靠進口  硼酸是一種無味的白色粉末狀結晶或無色鱗片狀結晶,可溶於水,水溶液呈弱酸性,也可溶於乙醇、甘油、醚類、香精油等。硼酸可以製備各類硼酸鹽,可用作分析試劑、消毒劑、抑菌劑、防腐劑、緩衝劑等,下遊應用範圍不斷擴大,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硼酸產業鏈中,上遊主要是硼砂供應商。我國硼砂儲量較為豐富,位居全球第四,主要分布在遼寧、青海、西藏等地區。但我國存儲的硼砂以硼鎂礦為主,品位較低,提取工藝複雜,並且我國硼砂生產設備較為落後,生產效率低下,生產的硼砂品質較差,市場競爭力較弱。
  • 259.77億IVD最大細分賽道「免疫診斷」如何實現國產替代
    國內免疫診斷行業還處於國產替代起步階段,跨國公司市場規模佔比63%,其客戶以三甲醫院為主,佔據高端市場80-90%份額;而國內公司佔比37%:安圖生物、邁瑞醫療、邁克生物、新產業等通過性價比優勢及跟隨配套試劑種類,形成國產替代態勢。未來,免疫診斷的主要看點即為化學發光類產品。
  • AED國內人均配備不足0.5臺 國產替代浪潮已起步
    隨著AED在公共場所越來越普及,不僅惠及相關生產企業,更推動了AED的國產替代。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統計,美國每10萬人的AED設備配備數量達到317臺,而中國的人均AED配備數量還不足0.5臺。 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的AED研究報告顯示,近年來,我國AED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市場規模在2010年僅有約1億元,在2018年後已經突破10億元,市場發展迅速。
  • 2020中國體外診斷行業細分產品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疫情下分子...
    體外診斷,簡稱IVD(In Vitro Diagnosis),是一種在人體外檢測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從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以此檢測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近幾年來體外診斷市場高速發展,體外診斷在2020年新冠疫情中是一種用於判斷人群中有無感染者的重要手段。
  • 【聚焦】PVDF薄膜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行業進入壁壘將不斷提高
    為保障光伏電池的使用壽命,需要使用功能性薄膜產品對其進行封裝,此類薄膜產品需要具有優良的耐磨性、阻燃性、抗紫外線性、耐化學腐蝕性、耐老化性,早期主要使用PVF薄膜。隨著技術不斷進步,新型PVDF薄膜被研發問世,相較於PVF薄膜,其抗紫外線性、耐化學腐蝕性、阻燃性、抗風沙性、回收利用性等性能更為優異,開始與PVF薄膜爭奪市場。
  • 【聚焦】衍射光柵加速進口替代 市場競爭力仍有待增強
    中國國家加大了政策傾斜力度,鼓勵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進行技術研發,開發高端衍射光柵,尤其是在應用在半導體製造設備、高端雷射器等領域的衍射光柵產品。 衍射光柵是一種重要的光學元件,在科研、工業等諸多領域有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廣泛應用於光譜分析、雷射器、天文學、半導體等諸多領域。
  • 化學發光行業深度:體外診斷明珠 國產替代可期
    原標題:化學發光行業深度:體外診斷明珠,國產替代可期   機構:方正證券
  • 內窺鏡國內外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
    內窺鏡國內外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重點企業分析(附報告目錄)1、全球內窺鏡市場規模分析及預測隨著內窺鏡微創技術的普及和內窺鏡工藝技術的提高,醫用內窺鏡的應用已覆蓋消化內科、呼吸科、普外科、耳鼻喉科、骨科、泌尿外科、婦科等科室,成為不可或缺的醫用診斷和手術設備
  • 掩膜版行業深度報告:光刻工藝「底片」,國產替代步伐加快
    下遊產業陸續向國內轉移,掩膜版進口替代步伐加快下遊產業向國內轉移。掩膜版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行業集中度高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全球掩膜版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我國長期依賴進口。全球半導體用光掩膜版市場持續增長,2019 年全球半導體光掩膜版市場規模為 41 億美元,雖然相較 2018 年略有下滑,但整體仍呈現持續增長的態勢。我國掩膜版需求不斷增長,2016 年國內市場規模達到 59.5 億元。但是由於國內掩膜版行業發展落後,供應未及時跟進,因此國內掩膜版供需缺口逐年擴大。
  • 免疫診斷行業專題報告:國產化學發光乘風破浪
    )是指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 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免疫診斷側重於對樣本中微量物質的檢測, 靈敏度較高、出錯率小,近年發展較快、在IVD市場規模的佔比略有提升,從2013年的28.45%到 2018年的30.98%;其中化學發光分析方法靈敏度高、線性範圍寬、結果穩定、安全性好及使用期 長等方面的系統性優勢,在性能上對其他免疫方法形成全面超越,因此成為免疫診斷的主流,對 酶聯免疫等定性/半定量產品進行替代,收入增速一直保持在20%以上,我們預計2019
  • 基因「後來者」藥明康德:差異化產品加快步伐
    原標題:基因「後來者」藥明康德:差異化產品加快步伐 摘要 基因產業的後來者藥明康德加快了步伐。
  • 2021年中國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原標題:2021年中國重組蛋白科研試劑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近年來,中國從政策層面及科技研發支持方面,加大對生物醫藥的重視及投入,中國生物製藥企業在生物藥
  • 血液透析市場投資三大金礦:耗材、藥品、服務
    血液透析的成本主要由儀器耗材、藥品、服務三大部分構成,其費用佔比分別為45%,25%及30%。儀器耗材包括透析機、透析器和透析管路。其中透析器作為核心耗材,技術壁壘最高,佔據了最大的市場,目前市場規模超50億,國產份額約為30%,進口替代在持續加速;透析機由外資品牌主導,屬於前期一次性投入。血透常規藥品由EPO和肝素組成,目前已經基本實現國產化。服務費用一般作為床位,醫護人工費用。
  • 內窺鏡行業現狀分析 市場規模穩步增長
    隨著技術的發展,內窺鏡的使用範圍逐漸擴大,與治療更加緊密結合,在臨床診療中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數據顯示,2007-2016年,我國醫用電子內窺鏡產量持續增長,2016年醫用電子內窺鏡產量在2.09萬臺左右。
  • 2020年中國電子特氣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國家政策推動國產...
    4、中國電子特氣行業發展現狀分析——市場規模不斷增長根據SEMI數據顯示,2019年,在半導體晶圓製造材料中,電子特氣的市場佔比約14%,是僅次於矽片材料的第二大晶圓製造材料,市場規模約46.9億美元。
  • 2020年中國分子診斷市場現狀及市場規模預測分析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子診斷市場規模約為33.21億元,預計至2021年行業市場規模將增至118.6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29%,在整個體外診斷子行業中增速最快。、感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血液篩查等領域已經有相對成熟的運用。
  • 我國蛋白腖產業處於起步階段 市場對進口產品較為依賴
    蛋白腖作為微生物和動物細胞培養基的生產原料,市場發展與細胞培養基行業有著較大聯繫。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2024年中國蛋白腖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顯示,細胞培養基作為研發及生產生物藥品的關鍵原材料之一,近年來市場始終保持向好的發展態勢。
  • 2017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及出口金額分析
    2017年中國醫用內窺鏡行業市場規模及出口金額分析2017/3/19 10:36:14 來源:中國產業發展研究網 【字體:大 中 小】【收藏本頁】【列印】【關閉】核心提示:內窺鏡是醫務人員觀察人體內部病變組織直接、有效的醫療器械之一,具有圖像清晰度高、操作簡單等優點。
  • 國產替代進程加快 A股偏光片公司現狀如何?
    然而,據筆者查詢發現,在國內偏光片市場供不應求的情況下,A股相關公司卻難以擺脫虧損現狀?國產替代空間大作為生產LCD的關鍵部件,偏光片的市場需求受下遊面板行業發展的影響較為顯著。近年來,雖然LCD面板增速有所放緩,但仍是偏光片的主要需求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