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保險頻道
10月21日,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以下簡稱「眾惠相互」)聯合輕鬆集團舉辦「輕鬆陪伴 惠享e生 慢病管理聯盟成立暨首款新品」 發布會,正式推出了首款「三高」、「B肝」等慢性病人群可投保的相互保險產品——「惠享e生 眾惠百萬醫療」。同時,聯合輕鬆籌、丁香園、中康資訊、美年大健康等大健康領域優質服務者,成立了全球首個慢病管理聯盟,以保險為載體,形成跨界的閉環生態圈,著力打造「相互保險+健康管理」模式,全方位滿足4億慢病人群的風險保障。
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發展,人們的生活行為方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慢病發病、患病和死亡人數不斷增多,慢病逐漸成為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影響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據衛生主管部門統計,全國慢性病人群近4億。其中,我國高血壓患者已高達2.7億,每年增加1000萬人;糖尿病患者9700萬,1.4億人血糖增高;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超過2億,平均每30秒,至少有一個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B肝病毒攜帶者約9000萬人,每年約33萬人死於B肝或C肝感染導致的肝硬化和原發性肝癌;在每年中國死亡人數中,慢性病比例佔到了86.6%,「三高」等慢性病已成為國人最大的「死亡殺手」。因慢性疾病整個的醫療周期非常長,一病多因、一因多果,具有病程長、病因複雜、危害嚴重等特點,導致治療費用高,已成為百萬家庭「因病致貧、返貧」的重要原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定不移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堅持防治結合、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衛生與健康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完善國民健康政策,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2017年,國務院出臺《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將慢病管理上升到國家高度,文件鼓勵「有資質的商業保險機構開發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產品,開展各類慢性病相關保險經辦服務」,「商業保險機構參與慢性病高位人群風險評估、健康諮詢和健康管理」。
2019年國慶剛結束,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藥監局四部門就聯合印發《關於完善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的指導意見》,探索完善門診慢性病用藥保障機制,增強基本醫保門診保障能力,進一步減輕城鄉居民「兩病」患者醫療費用負擔。但除了基本的醫療保險補助之外,很多收入有限的家庭還是很難得到持續性的治療,仍然難逃」因病致貧、因病返貧、久拖成癌」的命運。但慢病患者因身體原因,大都無法滿足商業保險的投保條件,造成除社保外無險可保,導致在這場體力和家庭財力的「持久戰」中,這個龐大人群面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
針對慢病人群無風險保障的問題,眾惠相互探索彌補社保與傳統商業保險之間斷層,推出了「惠享e生眾惠百萬醫療」,將三高、B肝攜帶者等慢性病帶病人群納入保障範圍,為廣大慢病患者提供可靠、性價比高的保險產品,服務基層醫療、服務社會治理、增進民生福祉。
據了解,此產品除了健康體可以投保外,三高人群、B肝攜帶者都可投保,而保障範圍擴大保額高達600萬,投保年齡延長至70歲,具有「適用人群更廣、投保年齡更長、超高性價比」的顯著特點。眾惠相互副總經理張利凱在介紹產品時用三個「不是問題」來概括產品特點:「三高、B肝病毒不是問題;年齡不是問題;價格不是問題」。這三個「不是問題」對應的是該產品寬鬆的承保條件和有競爭力的價格水平,這讓購買該產品的投保人,不但現在能獲得保障,未來在身體出現慢病特徵的時候,仍然可以享有保障。
發布會現場,眾惠相互聯合輕鬆籌、丁香園、中康資訊、美年大健康等多個產業方首提「慢病管理聯盟」概念,用保險產品連接體檢機構、醫院醫生、健康管理機構、醫藥廠商等與慢病管理相關產業,圍繞慢病人群「診前、診中、診後」三個環節,開展全鏈條式的合作,構建慢病的一體化病程幹預及管理機制,解決廣大慢病患者不能參保、保費昂貴等問題的同時,更加強調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衛生健康服務。
針對加入該相互保險的會員,將定期開展健康講座和社群活動,普及慢性病的危害、成因和預防、治療方法等,也可隨時在線諮詢醫學專家各種健康問題,「線上+線下」全覆蓋;針對已患病的慢病患者建立慢病檔案、提供個性化評估報告、用藥追蹤和提醒、檢查提醒等,開通專科醫院綠通服務,方便患者健康檢查;提供年度健康改善計劃套餐,結合定製體檢、三甲醫院多學科專家聯合診療定製改善計劃和在線隨訪等服務。通過多種方式,實現「診前、診中、診後」的閉環,建立「規範化治療+生活方式管理」模式,覆蓋慢病人群全流程的健康管理。
「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幸福,關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看病難、看病貴』已成為民生問題,特別體現在慢病人群。而以往保險主要關注的提供風險保障,被保險人生了病之後會得到費用補償,而忽略了前期的預防及後期的康復服務。很多人不是死於疾病而是死於無知、死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何建立起集預防、保健、治療、研究、康復於一體的現代化醫療體系,才是重中之重。相互保險將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充當健康服務工具和支付工具,助力構建推進覆蓋全民與醫療體系形成互補的健康服務管理體系,完善推進全民健康的政策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眾惠相互董事長李靜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道。
據了解,眾惠相互是國內首家經國務院同意試點、中國銀保監會批准設立的全國性相互保險組織,作為中國特色相互保險實踐的先行者,自2017年2月14日開業以來,就致力於充分發揮相互保險的機制優勢,彌補社保與傳統商業保險之間斷層,提供普惠性、非營利性的互助保險計劃,滿足特定人群的特定保障需求。特別是在健康險領域著重發力,持續推出了多款簡便靈活、惠而不費的相互保險產品和多樣化、個性化的保險服務。例如,針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可帶病投保的「腎愛保愛多多腎病互助保險計劃」;在成都打造分級診療樣本,解決兒科看病難題的「華西婦兒聯盟家庭醫生計劃」等,都包含健康管理的服務內容。此次聯合輕鬆籌等多方,發布的三高人群、B肝攜帶者等慢病群體可帶病投保的「惠享e生 眾惠百萬醫療」,也可以看出在「慢病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
保險業回歸保障是大勢所趨,主動優化產品、符合民生大勢的險企必將引領行業。期待未來能看到眾惠相互推出更多普惠性的相互保險產品,為老百姓帶來風險保障的同時,更加關注健康知識的普及和疾病預防,倡導和推行健康科學生活新方式,規範健康管理,提高人民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