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萬物》,因為這本雜誌用你意想不到的方式,打開世間萬物,揭秘萬物背後運轉的科學秘密!酷到尖叫,讓孩子看過就難以放下,激發他們對科學、對工程的熱愛。
用最科學、有趣的方式,最具時效性的內容,為孩子們打開接觸真實科學世界的一扇大門。
▼《How it works》中文版《萬物》
雜誌每期有88頁,知識涉獵廣泛,資訊新鮮,有很多前沿科學知識和話題,涉及交通運輸、工程機械、生態環境、太空探索、歷史人文等等。
雜誌圖片對知識的呈現讓人驚嘆,能在紙面上呈現出三維的效果。
大開本,讀起來眼睛舒服!比一般的雜誌都大,也比A4紙還大點兒,印刷質量精良。
這是How it works的官網,大家感受一下這個美感!
▼各個國家版本的 How it works
▼國內已出版2019年往期雜誌封面
它陪伴很多孩子長大,點燃他們心中科學的小火苗。
也是她們臨睡前想看,且看得懂的科普讀物,伴隨每一天的入眠。
《How It Works》系列雜誌是由英國IP集團出版的百科知識類期刊,通過用驚嘆的圖片、活潑的文字、豐富的信息呈現出繽紛的自然世界,讓各年齡層的讀者們都能輕鬆閱讀 ,已經在全世界流行10年了,在15個國家出版發行。
美國亞馬遜都是五星評價,美國讀者說,雖然雜誌不便宜,但每一分都花得值。
2020年6月刊導讀
現在就開著咱們每月必將啟動一次的宇宙飛船,上天入地,往來穿梭於上下五千年,在浩瀚的科學世界中,感受令人折服和腦洞大開的科學魅力吧!
▼6月刊封面
1、未來超級戰艦
從大型的木質帆船,到鋼鐵戰列艦,再到如今的航空母艦,軍艦的更新換代從來沒有停過。
它們有的是大炮巨艦,有的火力較弱卻輕巧靈活,不同的戰艦各有所長。那麼,未來的戰艦會裝備怎樣的高科技呢?答案就在這期雜誌中。
2、網絡戰爭
網絡從來不是安靜祥和的地方——黑客在暗中活躍,病毒四處蔓延。
而隨著智能設備和網際網路不斷深入我們的生活,網絡攻擊的破壞力也越來越大了,甚至到了足以威脅國家安全的地步,圍繞著網絡安全的攻防成了新的戰爭。
3、歡迎來到萬國博覽會
160多年前,史上首個以發明和科技為主題的國際博覽會——萬國工業博覽會在英國倫敦開幕。
全世界的奇珍異寶和技術發明齊聚水晶宮,600多萬人趕來觀看這次盛大的博覽會,感受世界的奇妙和時代的進步。
4、太空王牌特工
你一定聽說過氣象衛星和導航衛星,不過,衛星家族中還有一類神秘的成員——間諜衛星。
間諜衛星默默地潛伏於太空,一般用於情報和軍事任務,用它超高像素的攝像頭從萬米高空拍攝地球上的一切,擁有真正的「千裡眼」。
快來看看如今最先進的間諜衛星有多麼強大吧!
5、太空麗影
哈勃、斯皮策、新視野號等等耳熟能詳的探測器為人類揭開了深空宇宙的神秘面紗。
從6500光年外的恆星搖籃、4000萬年前的星系碰撞到太陽系內的金星凌日現象,如今的太空攝影除了記錄下形態驚人、色彩奇幻的宇宙美景,更成為了人類探知宇宙的重要手段。
6、庭院裡的超級英雄
想要保護世界?待在家裡就能做到!在我們身邊有許多動物正在走向滅絕,不僅是大熊貓、華南虎,還有那些容易被我們忽略的小動物們。
比如昆蟲和鳥類。只需要簡單而巧妙地改造家中的庭院或陽臺,你就能幫助它們改善生存環境,拉近我們與大自然的距離。
7、比飛機更快的列車
超級高鐵要來啦!藉助真空管道和磁懸浮技術,列車的運行速度可能突破1000千米/小時。那感覺就如同乘上了科幻小說中的時光機。
究竟怎樣的結構讓超級高鐵實現了這樣貼地飛行般的超速度?快在此文尋找答案吧!文中還有當今世界高鐵的排位賽,來看看你都乘坐過哪些?
8、泰坦上的生命之光
土衛六擁有充滿有機化合物的稠密大氣,而且地表一直有液體穩定存在。
▲ 本期有2篇文章附贈了視頻,歡迎解鎖!
除此之外,這顆神秘星球還具有磁場和儲量驚人的液態碳氫化合物,種種跡象表明,它可能是比火星更合適的移民選擇!
更多精彩內容
無人機高速公路
飛魚的世界
汙水的一生
探訪地下金庫
100年前的超級傳播者
。。。
以上是《環球科學》青少年版雜誌2020年6月刊的導讀部分,大家有沒有被高端大氣的科學所震撼呢?
推薦給8歲以上孩子家庭,也推薦給所有想補一補理工科知識的爸爸媽媽們!
推薦理由
1、全球科學頂尖團隊打造
《萬物》的背後是大名鼎鼎的How It Works雜誌,這是一本享譽全球的科普雜誌,隸屬英國Future集團。Future集團英國排名第一的消費類雜誌出版商,擁有65種常規雜誌、2000種雜誌書和世界領先水準的付費網站,在全球擁有上億用戶。
How It Works擁有豪華的專家團隊,頂級科研機構的科學家、全球著名博物館與圖書館的專家輪番上陣撰稿。僅一期雜誌,就能請到大英圖書館的科學史研究員、劍橋大學碩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工作人員、生物醫學記者等。
2、圖文方式,清晰秒懂
《萬物》將複雜的科學原理轉化為活潑有趣的圖解、深入淺出、生動易懂,任何年齡都可輕鬆閱讀。
一方面,《萬物》的信息量非常大,幾乎可以對標中學課程中的所有理工科目知識點。文章中的要點,科學編輯還將給出思維導圖、閱讀書單、科學課程,以及多媒體資源,讓孩子持續探究,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
另一方面,《萬物》的編輯遵循了孩子最基本的閱讀天性與好奇心,把最前沿的科學、複雜晦澀的科學原理,一一拆解。讓孩子像解剖大師一樣,自己深入內部,尋找答案並樂此不彼。
每期超過100幅的科學圖解和高水準的三維視覺,能將複雜的原理變成觸手可及的立體解構。複雜的知識瞬間變成了有意義的組塊,讓人不由自主的迷上科學。
比如,下圖就是3D 解剖圖的形式為孩子展示水星的奧秘。
還有核子潛艇的內部結構3D圖,這也是很難在其他讀物中找到的 ...
3、涉及科學前沿7大領域
《萬物》主打理工科,但也有歷史人文,會講述萬物背後運轉的科學,橫跨七大學科——環境生態、技術、工程機械、太空探索、自然科學、歷史人文、生物醫學等領域,幫助孩子接觸了解科學技術的最新動態,科學技術的整體與具體細節。
了解前沿科技,就拆了新出的 Apple Watch,並在第一時間製成插圖,風靡一時。
了解建築科技,未來海上城市的解剖:
讓孩子學生物,圖解人腦發育...
還有,傷口的癒合...
圖解腸道細菌如何影響你的大腦 ...
學地質史,大滅絕的時間軸 ...
了解核冬天的形成...
如果孩子喜歡天文學...
歷史學也不落下!中世紀騎士和日本武士的對比...
探求歷史背後的原因,古羅馬軍隊為何這麼強?
日本古代城池解剖,這麼一看,太清晰了!
4、精美絕倫的圖片,開啟一場視覺盛宴
精美的科學主題插畫不常見,在科學家指導下完成、兼具科學性與藝術性的插畫更是珍貴。
而在《萬物》雜誌中,我們能看到由插畫大師史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等世界一流藝術家親自製作的插圖,精心構思的科學腳本和科學思維邏輯,通過繪畫大師,得以生動呈現。
叢林中的動物 ...
恐龍世界...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萬物》的藝術水平不亞於任何一本繪本讀物。
此外,《萬物》比我們常見的雜誌寬出很多,略大於A4紙張,字大圖美。
雜誌中有超多科普知識圖譜,還有令人驚嘆的超酷圖片,逼真的三維原理大解構由三維製圖團隊打造,為了保證這些圖的完美呈現,《環球科學》雜誌社堅持用原版一樣的大小,據說就這一個堅持就是每本雜誌就增加了一塊錢的成本。
閱讀年齡放面,《萬物》是一本不受年齡限制、跨越國界的雜誌,從5歲-70歲都可以閱讀,如果是孩子獨立閱讀,我們的建議是8歲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