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美流動性危機下,董事長為公司擔保被動減持11%,升華金融踩雷

2020-11-29 藍鯨財經

繼派生集團被動減持派生科技(300176.SZ)、周世平被動減持深南股份(002417.SZ)後,*ST赫美(002356,SZ)也公告稱董事長王磊由於為上市公司貸款提供擔保導致被動減持。

事起赫美集團與湖州升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下稱「升華金融」)合同糾紛。2017年升華金融通過國民信託-單一資金信託向赫美集團發放貸款5000萬元,彼時,董事長王磊為上述貸款承擔連帶責任擔保。2018年6月貸款到期後,赫美保證將貸款延期10日並分期歸還借款本息,所有債權及全部權利轉讓給了升華金融。

2018年6月22日至7月24日期間,赫美集團僅歸還借款1545萬元本金及截止當年度6月15日貸款利息,剩餘借款本金3455萬元仍未歸還。因此升華金融向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經法院調解二者籤訂《民事調解書》。

但由於赫美在2018年遭遇流動性危機,無法按照此前與升華金融《民事調解書》約定的時間內償還借款本息及相關費用,升華金融向浙江省德清縣人民法院申請司法強制執行,導致王磊所持公司股份被司法強制處置出現被動減持。

企查查信息顯示,升華金融為浙江升華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升華集團」)控股的子公司,持股比例為96%。升華集團為浙江省百強企業,主要有製造業、物貿流通、金融投資、礦業開發等四大產業板塊,2018年升華集團實現營收275億元。此外,升華集團在2017年併購港股上市公司升華蘭德(原名「浙江蘭德」,股票代碼:08106.HK)主營電信增值業務與智慧城市業務。

升華金融旗下金融布局包括小額貸款、民間融資服務、網際網路金融等多個領域。值得一提的是,升華金融還全資控股一家P2P平臺蝸牛聚財。蝸牛聚財運營主體為浙江升華網際網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其官網從去年8月起就再未上新標的,9月後再未更新公告。債權轉讓區最新標的為今年4月,目前標的已全部轉讓完成。

蝸牛聚財平臺規模很小,據官網運營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9月30日,平臺累計借貸8626.44萬元,運營數據顯示逾期金額為0.

本次王磊被動減持58萬股股份,佔總股本比例的11%,本次被動減持後王磊還持有174.11萬股,佔總股本的33%。赫美公告表示本次被動減持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也不會對公司治理結構及持續經營產生影響。

據*ST赫美2018年報披露的財務數據顯示,報告期內赫美集團營業收入19.18億元,同比下降20.44%;淨利潤虧損16.15億元,同比下降1221.45%;扣非淨利潤虧損19.06億元,同比下降2729.87%。

其中,類金融板塊受P2P爆雷影響,資金渠道及放貸規模都出現大幅下降,也導致經營活動淨現金流量同比下降。此外,赫美集團計提資產減值金額23.82億元,形成原因包括商譽減值5.59億、類金融版塊計提撥備及風險準備金11.5億元等。

在可能面對的風險部分,赫美集團表示,公司資金流較為緊張,使得各項業務開展放緩,商業及類金融板塊大幅計提減值損失,造成2018年業績出現較大幅度虧損。在退市風險警示公告中,赫美集團表示,2019年將不會對金融版塊業務的繼續進行投入,重點工作將放在應收帳放貸資金款的催收回籠資金解決兌付問題。

赫美年報中還披露了為各渠道借款人借款提供代償責任的明細,其中,代償責任方大多為赫美小貸及赫美智科,合作放款渠道除中國銀行、華夏銀行等銀行外,還包括搜易貸、金斧子、融360、前海聯金所、壹佰金融、誇客金融、滾雪球等平臺。其中聯金所、壹佰金融、夸克金融等已被警方立案。

相關焦點

  • 信用債市場巨震,哪些公募基金「踩雷」了?
    不過,有一些產品所屬的公司由於下調估值,主動發布了相關公告。如東方基金旗下東方永興18個月周跌幅4.6%,東方卓行18個月定開基金周跌幅2.5%,從重倉債券未查到「踩雷」情況。東方基金於11月13日發布公告稱,對旗下基金持有的「18永煤MTN001」、「18豫能化MTN002」和「20永煤SCP004」進行估值調整。
  • 「紅岸快報」聖萊達:大股東或被動減持 公司現財務危機
    【紅岸研究中心】(研究員 萬千)訊,9月10日,聖萊達發布公告,其控股股東寧波金陽光電熱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存在被動減持的風險。金陽光共持有聖萊達2900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8.13%,其所持有公司股份已累計質押數為2614.6萬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總數的90.16%。截止8月30日,2544.6萬股已到解質期,如果金陽光無法支付解押款,則其股票很可能將被動減持。
  • 後金融危機時代美國影子銀行監管反思 ——以金融監管邊界理論為視角
    傳統銀行因其資產負債表的結構性脆弱[11] 一直處於金融監管的核心地帶。為確保銀行運行安全, 在各國普遍出現的銀行業監管規則包括: 第一, 準入規則。銀行業作為特許行業, 需要獲取銀行業牌照方可設立。而獲取銀行牌照需要滿足遠高於一般公司的設立要求, 監管機構通常還會對銀行的高管和重要股東作出實質判斷, 認定其是否有能力勝任其職位。第二, 特殊的公司治理要求。
  • 諾亞財富積垢已久,安霖2號報春花項目踩雷5億
    作為一家在紐交所上市的國內綜合金融服務管理集團,諾亞財富近幾年已然成為行業的踩雷專業戶,不斷曝出違約失信的醜聞。近日,購買了諾亞財富創世安霖二號投資人的王女士向記者反映,諾亞的這款理財產品到期無法兌付,面臨本金全部損失的風險,而諾亞方面對於該產品的兌付之日的回答卻是遙遙無期。
  • 諾亞財富4年第4度「踩雷」:天神娛樂為什麼「略施小計」便能逃了...
    而諾亞財富這次踩得雷,讓業內人士看的一愣一愣的,這麼簡單的把戲就把劣後的補償義務給省了?近期,諾亞財富旗下一款『創世神娛一號私募基金』被曝逾期,諾亞財富卻不予兌付。爆料投資人稱,該產品成立於2017年2月,本應在2020年2月底到期。
  • 三胞集團634億債務危機蔓延,網易、光大、海航、鳳凰同踩雷
    值得注意的是,產品說明書上顯示此款理財為「低風險」產品,風險測評中「保守型、穩健型」等投資者均可購買。 三胞集團逾期涉及到的P2P並不只立馬理財一家,還有鳳凰衛視旗下的投資理財平臺鳳凰金融。 三胞集團《致鳳凰金融平臺函》顯示,三胞集團通過平臺融資的借款已於2018年13日起陸續到期,但因近期公司流動資金緊張,不能如期歸還陸續到期的借款。
  • 34億踩雷背後 6000億諾亞財富何去何從?
    7月8日,美股上市公司諾亞財富(NOAH)公告稱,該公司旗下上海歌斐資產管理公司(下稱「歌斐資產」)發行的產品為承興國際控股相關公司提供供應鏈融資,總金額為34億元人民幣。作為已經在美股上市多年、國內排名靠前的第三方財富管理公司,諾亞財富的巨額踩雷引起了市場的高度關注。
  • 中來股份買基金「踩雷」遭神秘人蹊蹺兜底 手握14億資金仍大舉募資...
    今年1月7日,「踩雷」後,自然人李萍萍、李祥對公司投資基金的1.50億元本金及年化10%收益提供擔保。兩自然人為何要提供擔保?   基金持股尚未清倉,目前屬於浮虧,中來股份全額計提減值損失,也讓人有些不解。   長江商報記者發現,中來股份的財務運作還有可疑之處。近年來,公司貨幣資金充足,卻仍然在不斷增加有息負債。
  • 債務危機過後,雨潤、三胞、豐盛等江蘇千億巨頭活過來了嗎?
    也正是在這一輪「債務危機」中,江蘇的民營企業同樣遭遇過困境,曾經的「一方首富」幾乎集體步入「危局」。2018年6月,三胞集團對雨潤集團的5.5億元擔保逾期,將其流動性緊張的風險首次曝光,緊接著三胞集團旗下南京新百收購復牌後遭遇連續跌停,更直接推倒了三胞集團流動性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同年7月,資管計劃構成實質違約,正式宣告三胞集團爆雷。
  • 科信技術:股東張鋒峰減持約243萬股,減持比例超過1%
    每經AI快訊,科信技術(SZ 300565,收盤價:17.9元)11月23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近日收到持股5%以上股東張鋒峰女士出具的《減持股份實施情況的告知函》,張鋒峰女士於2020年6月16日至2020年11月20日期間以集中競價、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合計數量達到約243萬股(佔本公司總股本比例
  • 梅新育:美金融危機空前深化對中國的幾點警示
    當房利美和房地美兩大政府支持的房貸巨頭被接管,當有著158年歷史的雷曼轟然倒地,當美林不得不低價自賣委身美國銀行,當摩根史坦利不得不變賣10%~20%股份換取東京三菱UFJ金融集團9000億日元(84億美元)投資,當摩根史坦利和高盛獲準由投資銀行轉型為傳統銀行控股公司……這一切標誌著次貸危機已經正式成為1929~1933年大危機以來全世界最大的金融危機,標誌著"高風險、高收益"的華爾街投資銀行時代結束
  • 避雷針狂閃,這22隻債券爆雷股你有嗎?
    實際上,「17騰邦01」違約早有鋪墊,今年二季度以來,騰邦集團陸續遭遇股票質押被動減持、公司及實控人股份遭司法凍結等事件,為債券利息違約埋下伏筆。主要盈利來源問題纏身騰邦國際為騰邦集團的重要子公司,且為騰邦集團的主要盈利來源之一。
  • 任澤平:流動性分層的成因、度量、影響和應對
    參考日本歷史經驗,流動性分層會導致同業拆借規模萎縮,中小銀行及非銀流動性承壓甚至破產,企業融資受阻拖累有效需求。2)金融產品、上市公司等頻繁爆雷。中小型機構金融產品面臨更大的償付壓力,頭部平臺爆雷,部分快速擴張的上市公司和大型國企,前期債務集中到期,外部融資環境不利導致資金鍊斷裂。3)資金過度流向低效率國企,貸款通道業務抬頭。
  • 紅蜻蜓:公司股東汪建斌減持計劃完成,減持股份數量58萬股
    每經AI快訊,紅蜻蜓(SH 603116,收盤價:6.98元)11月17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汪建斌減持計劃實施完畢,期間減持公司股份58萬股,減持價格7.80元/股至9.30元/股,減持股份佔公司總股份為0.10%。
  • 股災啟示錄:央行對流動性、一般均衡與金融穩定「不可能三角」的...
    第一,引入金融市場波動順周期性和超調作為金融行為範式基本假定,這是一次認識論上的革命。長期以來,效率市場假說是金融監管理論的前提。恰如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2008年11月視察倫敦經濟學院時提出的著名問題—為什麼事前沒有人預見危機?經濟學家們的回答是,應該對理性假定和效率市場假說進行反思(鍾震,2014)。
  • 豫金剛石被抽乾,華福證券因何又踩上「瀕臨退市」的雷?
    其中,參與首次拍賣的買家明確指向華福證券間接控股的資管公司。在該筆拍賣的股權完成過戶後,華福證券控股的上海興瀚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興瀚資管」)成為上市公司的第四大股東,持股比例7.63%。近年來,豫金剛石的控股股東、實控人頻頻佔用公司資金、違規擔保,導致上市公司陷入幾乎無錢可用的地步。今年前三季度,豫金剛石歸母淨利潤虧損5億元,基本面進一步下滑。
  • 從諾亞歌斐踩雷事件,看扯淡的金融風控-虎嗅網
    近日,諾亞旗下歌斐資產管理公司發行的私募基金產品出現信用風險事件,引發關注。據媒體報導,這一私募基金產品投資的是某公司對京東的應收帳款。應收帳款最終的債務人是具備極高信用的京東,因此被投資者認為是低風險產品。
  • 2018十大奇葩爆雷出爐!從造假到賭博,你掃中了幾個雷?
    股票*ST,董事長被抓,企業被罰91億——編劇都不敢這麼寫。這波傷的多。根據基金二季報顯示,長生生物位於某兩隻基金的前十大重倉,還有未列入前十大持倉中的基金就多了。多家基金公司下調其估值。Wind數據顯示,截至最新交易日,*ST長生流通股合計4.04億,機構持股合計為0。這麼看來,流通股均為散戶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