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仕佳光子8月正式實現國產PLC晶片量產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從建廠、研發,到2012年8月正式實現量產,從此打破PLC晶片供應完全依賴國外廠商的局面。 面對全球寬帶接入的迅速發展及我國光纖到戶(FTTH)國家寬帶戰略,仕佳光子研發團隊,從生產線建立到設備調試生產,短短一年多時間,攻克多項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出我國自主設計、生產的PLC光分路器晶片系列晶片,並實現量產,質量性能符合行業最高標準,於此同時AWG晶片試製成功,有望明年實現批量生產。
-
群雄逐鹿矽光子晶片市場
思科表示,思科表示,Luxtera先進的矽光子晶片技術,能幫助思科滿足商業客戶對快速和高性能網絡服務的需求。無獨有偶,在幾個月前,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宣布,我國首款商用「100G矽光收發晶片」正式研製投產;上海市政府將矽光子列為首批市級科技重大專項,予以全力支持;國內上市公司亨通光電宣布在矽光晶片上獲得突破。
-
仕佳光子正式量產國產分路器晶片
C114訊 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經過一年多的時間,從建廠、研發,到2012年8月正式實現量產,從此打破PLC晶片供應完全依賴國外廠商的局面。 面對全球寬帶接入的迅速發展及我國光纖到戶(FTTH)國家寬帶戰略,仕佳光子研發團隊,從生產線建立到設備調試生產,短短一年多時間,攻克多項關鍵工藝技術,開發出我國自主設計、生產的PLC光分路器晶片系列晶片,並實現量產,質量性能符合行業最高標準,於此同時AWG晶片試製成功,有望明年實現批量生產。
-
研究團隊實現多光子晶片連接,制出光通信引擎實現高速轉換
近日,由 Matthias Blaicher 和 Muhammed Rodlin Billah 帶領的一隻由德國光子學、量子電子學和微結構技術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利用光子引線鍵合技術,實現了矽光子調製器陣列與雷射器和單模光纖之間的鍵合,製造出光通信引擎。
-
36氪首發|研發矽光子純固態成像級LiDAR晶片,「洛微科技(Luminwave...
OPA的方案相對而言,產品量產一致性高,抗振性能好,成本更低,被認為是固態雷射雷達最佳方案,但仍有光信號覆蓋有限、環境光幹擾、測距較短等技術成熟度不高的問題。洛微科技的OPA方案採取的矽光子晶片方案,即使用矽CMOS IC的生態(兼容的設計、材料、工藝等)製作的光子晶片,這個技術路線可實現大規模集成和低成本的量產。
-
光子晶片來了,更快更準!我們彎道超車的勝算有多少?
光子晶片是利用矽光子技術,通過矽光集成,讓光子代替原來的電作為信息媒介載體,實現信息的快速傳輸,並充分保障傳輸信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成本可降低到原來的十分之一,是一項面向未來、具有顛覆性的戰略前沿技術。光子晶片的計算速度可以達到傳統電子晶片的1000倍以上,抗電磁幹擾能力超強,且延遲極低。
-
SiFotonics 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批量出貨
ICC訊 矽光子技術國際領先企業之一的SiFotonics近期宣布,其基於CMOS製程的單片100G/400G 矽光集成晶片,獲得國際一流客戶的訂單,開始批量出貨。這些集成晶片集成了上百個功能部件,包括多種光波導無源器件、光調製器、光探測器、分光器、阻容元件等。
-
大突破:計算機快1千倍,純矽基光子晶片指日可待,矽能發光了!
而光子計算機、光子晶片,顧名思義就是不用電子而是光子來傳遞信息,相比我們現在使用的傳統電子計算機有什麼好處?所以,光子計算機和光子晶片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但自從人類開始用矽製造晶片以來,就沒有能讓矽發過光,而這卻正是普及甚至民用光子計算機的前提。需知,其實我們已經造出了光子計算機,但使用的是普通雷射發生器,所需的條件如溫度等較苛刻,而且造價極高,很難進入實用階段。
-
日本:中國自研光子晶片「彎道超車」,未來晶片將「一文不值」!
我想應該就是晶片了吧,不光是因為美國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而是晶片本身就是現代科技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科技產品,目前我們生活當中出現的絕大部分的電子產品,它的核心都少不了晶片。正是因為晶片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國家才會在晶片領域卯足了勁,其實這次的晶片禁令說到底也不算是一件壞事,至少讓國內的諸多半導體企業意識到自己的技術差距,從而有了迎頭追趕的鬥志。
-
Micro LED技術又獲突破,商用進程加快
目前micro-LED技術正面臨兩大挑戰,首先是大家熟知的實現巨量轉移技術非常困難,另一個就是缺乏高效可靠的紅光micro-LED晶片。目前的紅光LED是由AlGaInP材料製成,在正常晶片尺寸下,其效率高達60%以上。然而,當晶片尺寸縮小到微米量級時,其效率會急劇降低到1%以下。
-
北鬥晶片挺進22nm 北鬥星通:預計2021年量產
今天上午的北鬥導航新聞發布會上,官方介紹了北鬥導航定位系統提前半年投入應用的情況,同時表示國產的北鬥晶片已經有28nm工藝版量產,22nm也在進行中,即將量產。主要從事北鬥晶片研發、生產的北鬥星通公司今天在互動平臺上給出了更具體的信息,公司28nm晶片已經規模量產應用;22nm晶片目前處於客戶驗證階段,預計明年大規模量產。
-
光子晶片能否破局國外晶片對高科技領域的封鎖,實現彎道超車
目前晶片用的材料是矽,當發展到5納米以下的製程後,這種材料無法滿足工藝要求時,就會被淘汰,便會尋找其它材料來取代。新型的光子材料極有可能用於晶片的製造,被稱之為光子晶片。光子技術在多個應用上的低功耗、低成本是最大的優勢。在運行平臺上,某一個區域可以同時完成很多的維納量級,以光子為載體的信息功能分支機構,形成一個整體,具備大型綜合運算能力的光子晶片。由於資訊時代人工智慧大數據的發展,光子載體的各個分支數據流量已達到滿載,就要用集成技術將微納級的光子導入到晶片內部,成為納米級的光子晶片。
-
2nm技術的晶片開始沒落,下一代信息科技基石一定是光子晶片
微電子晶片製造工藝提升趨近極限,5納米晶片已經在今年量產,2納米晶片製程工藝已開始研發;光學器件性能提升為光電晶片的研製打造堅實基礎,光電晶片將加速自動駕駛、機器人和虛擬實境等技術的優化應用,推動半導體設備實現「從電到光」的轉換。
-
200線純固態雷射雷達將實現百美元級量產
雖然系統會隨著數據的訓練量提升判斷的準確性,但其提升的邊際效用是指數遞減的,性能很難超過某個飽和值; 另一方面,實現高性能的視覺算法對於硬體的要求非常之高,並不是所有自動駕駛的場景都可以負擔昂貴的晶片和巨大的功耗。比如限定場景的物流、擺渡、清掃等。
-
英特爾矽光子迎來重要技術突破:將光互連引入伺服器和封裝
英特爾著重闡述了其業界領先的技術進步,向實現將光子與低成本、大容量的矽晶片進行集成的我們將光子技術與 CMOS 矽晶片緊密集成的研究,能夠系統地消除成本、能源和尺寸限制方面的障礙,以便為此次活動中展示的原型將光子技術與 CMOS 技術進行了緊密結合,這是未來光子技術與核心計算晶片完全集成的一次概念驗證。英特爾還展示了比傳統組件小 1000 倍的微型環調製器。一直以來,傳統晶片調製器的大尺寸和高成本都是將光技術引入伺服器封裝中的障礙,伺服器封裝需要集成一百個這樣的器件。所有上述進展為矽光子的擴展應用奠定了基礎,這些應用不僅限於網絡上層,而且還包括伺服器內部以及今後的伺服器封裝。
-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
矽光子晶片能替代集成電路晶片嗎?從這個意義上講,他們已經從單純的晶片設計,走向了矽光子晶片技術的開發。 縱觀矽光子在全球的發展情況,美國是矽光子最先興起的、也是目前發展最超前的國家,早在 20 年前就開啟了利用 CMOS 工藝技術對矽光子的探索深入研究。 目前,美國的矽光子在 Facebook、Google 等公司已經開始量產,晶片出光方面也已經實現 demo 級別,很快將進入量產階段。
-
矽和鍺發光合金誕生!製造光子晶片,將給計算機帶來革命性變化!
如果計算機使用光子而不是電子來傳輸數據,它們的性能會更好,耗電量也會更少。科學家們目前正在研究一種新的矽和鍺發光合金,以獲得光子晶片,這將給計算機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光子,即構成光的粒子,已基本取代電子在通信網絡中進行數據傳輸。光信號的高帶寬推動了電話系統、電視廣播和網際網路的巨大增長,然而,光子還沒有取代計算機中的電子。
-
量子技術新突破:矽晶片中電子自旋與光子的耦合
導讀近日,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TU Delft )教授 Vandersypen 領導的科學家團隊展示了在矽量子晶片中,電子自旋的量子信息可以傳送至光子。例如,澳大利亞和荷蘭的科研團隊設計出了全球首款矽量子計算機晶片。基於矽自旋量子位的新方案,他們重新構思了常用的「矽」微處理器,設計出全新的矽量子計算機晶片,該晶片可通過最標準的工藝和元件進行製造。
-
矽光子晶片首次實現晶片間的量子隱形傳態和多光子糾纏
許多應用,例如量子通信、傳感和分布式雲量子計算,都需要在獨立的晶片系統之間實現相干光子互連。大規模的量子計算架構和系統可能最終需要量子互連來實現超越單個晶圓片限制的擴展,並向多晶片系統發展。集成光學為量子信息處理和收發提供了一個通用的平臺。量子協議的實現要求能夠產生多個高質量的單光子,並使用多個高保真操作器處理光子。
-
矽光子學的「最後一米」難題
綜合矽數字邏輯、光電子學以及光纖通信技術的潛力,一切似乎皆有可能。按照當時工程師們的設想,這些技術將持續發展和融合,直到光子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並最終取代電子技術。光子技術不僅可以實現跨國數據傳輸,還可以在數據中心之間甚至是計算機之間傳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