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未來:冬眠開關

2020-09-13 貝蒂希爾斯

生命的暫停鍵?科學家首次在小鼠大腦中找到「冬眠開關」

人為激活這些神經細胞,可以觸發小鼠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讓體溫和能量消耗都大大降低。並且,動物從這種狀態恢復後,沒有出現組織器官和行為異常。研究人員希望,基於這一發現,可以在人類身上實現「人工冬眠」。

《自然》刊發的評論認為,這兩項研究刷新了我們對體溫調節的認識

大自然中,蛙、蛇、熊等動物可以在嚴酷的冬天、食物短缺的季節或是其他極端條件下,通過冬眠行為(季節性休眠)生存下來。與日常的睡眠不同,冬眠涉及全身生理變化,心跳減慢、呼吸變弱,耗氧量更少,體溫還會顯著下降。

為什麼有的動物會冬眠、有的動物不冬眠?這個問題不僅讓五六歲小孩子好奇,也激發了很多科學家為之探索。

研究人員指出,冬眠研究困難的一個原因是,常用的實驗動物小鼠、大鼠並不冬眠。不過,哈佛醫學院Michael Greenberg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注意到,小鼠在食物匱乏、周圍又冷時,會進入一種短暫的麻木萎靡(torpor)狀態。在環境溫度低至22℃時,24小時餓肚子的小鼠核心體溫會降低,代謝率和身體活動也顯著下降,相比之下,吃飽的小鼠能夠保持正常體溫。

研究小組利用神經元活性的生物標記物,在小鼠的腦中尋找那些在進入麻木狀態時會被激活的神經元。

尋找並確認在麻木狀態時會被激活的神經元

在此過程中,他們把搜尋範圍集中在了下丘腦,也就是負責體溫調節、飢餓、乾渴、激素分泌等功能的腦區。研究人員在下丘腦的數百個不同區域,一一確認哪些區域的神經元在被激活後會引起小鼠麻木。

艱苦搜尋之下,他們最終在下丘腦的一個特定區域(內外側視前區),確定了一組神經元。僅僅刺激這組神經元,就能讓小鼠體溫迅速降低,活動大大減少;而抑制這些神經元的活性時,還可以避免飢餓小鼠進入麻木狀態。研究人員繼而通過單細胞RNA測序等方法,鑑定出這組神經元表達哪些標誌性蛋白,比如神經遞質等。

另一篇研究論文中,日本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們採用不同的方法、在下丘腦的類似區域,找到了同樣的「神經開關」。他們將這群神經細胞命名為Q神經元(Quiescence)。

通過基因改造,研究人員們得以用化學物質或光照特異性地激活小鼠腦中的Q神經元。他們驚訝地發現,小鼠的核心體溫下降了近10度,並且可以連續48小時呈現動物冬眠特有的狀態:不吃不動,心率降低,耗氧量減少等。「當周圍環境大幅度下降時,它們的機體功能保持正常,體溫變得更低,維持在22℃左右。」研究負責人櫻井武教授說。

短暫激活Q神經元後,小鼠的核心體溫從37℃降低到24℃

「更令我們意外的是,在既不冬眠也沒有日常麻木萎靡(torpor)的大鼠身上,激活Q神經元也會觸發與小鼠類似的冬眠狀態。」第一作者高橋徹說,「儘管我們還不知道確切的答案,但人類也有可能具備Q神經元,可以觸發類似的狀態。「

下一步,人類也能「一鍵休眠」嗎?「現在說我們是否可以在人身上誘發同樣的狀態還為時尚早,但這是一個值得探索的目標。」Greenberg教授說道。

談到「人工冬眠」的未來應用,兩支科研團隊都展開了諸多設想,例如可以在臨床手術中代替麻醉;發生中風或外傷後,放慢代謝過程,避免大腦進一步受損;用來延長壽命;甚至把幻想變成現實,為人類的火星之旅、太空探索提供幫助。

「當我們設想人類也可以出現類似冬眠的狀態時,想像力變得越來越瘋狂。」研究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的Sinisa Hrvatin博土說。

相關焦點

  • 時空穿越技術即將實現?科學家:打開「冬眠開關」是關鍵所在!
    時間被人們定義成一種維度,有人認為,如果能控制時間,那麼幾乎就等同於神了,可以隨意在任何時間改變事情的發展,創造無限未來。如果時間可以被控制,人類可以回到過去,可以穿越到未來,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穿越未來吧!
  • 時空穿越技術即將實現?科學家:打開「冬眠開關」是關鍵所在
    時間被人們定義成一種維度,有人認為,如果能控制時間,那麼幾乎就等同於神了,可以隨意在任何時間改變事情的發展,創造無限未來。如果時間可以被控制,人類可以回到過去,可以穿越到未來,那麼會發生什麼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說說穿越未來吧!
  • 穿越到500年後的技術,或許只在腦中的一個開關
    對於時間旅行來說,回到過去要突破的理論和技術還非常困難,但是穿越到未來,從理論上講就簡單多了,技術上也有那麼點可行性,只要讓人進入冬眠狀態,再次醒來的時候,就相當於來到了未來。科幻中的冬眠在很多科幻小說中,特別是那些星際旅行的過程中,為了不把生命浪費在無休無止的航行中,都會採取冬眠的技術。
  • 人類的大腦裡竟然隱藏著穿越到未來的關鍵
    穿越到未來的開關,就在人類的大腦中!今天講述的是一個即將實現的時空穿越技術。不是蟲洞,不是時光機,更不是科幻電影裡的時光穿梭技術。這個技術來源於生物學家。只能讓你去往未來,不能回到過去。》揭示了一個即將實現的時空穿越技術。
  •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人類冬眠可能成真
    科學家發現「睡眠開關」 人類冬眠可能成真>日本科學家在老鼠身上發現被稱為Q神經的睡眠開關,只要經過強烈刺激,老鼠身體就會變冷進入類似冬眠狀態,未來如果能讓人類成功冬眠,有機會廣泛應用在醫學及太空旅行方面。
  •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會不會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
    日本科學家發現動物的睡眠開關,人類即將進入可以冬眠的時代2020.08.08 20:00甘雨本文,仍然是政治邏輯學專題。未來,由於科技的發達,人類可能產生一種新的生命狀態、生活方式,即冬眠。這種情況跟「冬眠」極為雷同,但在這個引發騷動事件的10多年後,讓人聯想到「人類只要開啟某個模式也有可能冬眠」的新聞出現,那就是從老鼠身上找到了「睡眠開關」。五、人類冬眠的可行性之三,日本科學家已經找到動物的睡眠開關。
  • 「穿越時空」並非沒有可能?啟動的開關或就在人類的大腦之中
    「冬眠」的狀態,以最少的消耗保持身體基本的代謝。當時他在低於10攝氏度的高山上經歷了一場長達24天的冬眠,被發現的時候體溫只有22度,心跳、呼吸和所有的臟器也都停止了工作,並且體重在這24天裡降低了14斤。
  • 人類或許也能冬眠?科學家在小鼠身上發現「睡眠開關」
    資料圖:一些動物具有冬眠行為而近日,研究人員在小鼠身上發現了「睡眠開關」。圖據《日經新聞》僅僅通過人為激發Q神經元就能使小鼠連續幾天進入休眠狀態的想法有些出乎意料,畢竟,小鼠原本是不會冬眠的。櫻井武教授團隊的這項研究讓許多人感到興奮:「人工冬眠試驗成功了?」「人類是否也能夠這樣?」一些科學家表示,這是非常具有激勵意義的研究。因為冬眠可以降低體溫、減緩新陳代謝,把能源消耗控制在最小程度,是「一種非常節約能源的方法」。
  • 小鼠大腦中有個 控制「冬眠」的「開關」
    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降低新陳代謝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狀態,例如熊、蝙蝠等動物冬眠時會多次經歷長達幾天的低代謝狀態——蟄眠;小鼠在食物短缺時會進入日常蟄眠,每次維持數小時左右以減小自身能量消耗。目前,科學家還不了解小鼠的體溫在蟄眠或其他低溫情況下,是如何降到37攝氏度以下的。
  • 面對未來的星際航行,應該選擇人體冷凍還是人體冬眠?
    畢竟近幾百年的歷史,已經讓很多人都相信了「明天會更好」以及「未來科技充滿無限可能」那麼如何在短時間內大幅度跨越時間,抵達未來呢?物理學家會告訴你,到黑洞周圍去吧,那裡的時空結構被引力扭曲著,足以讓你在一來一回中,跨越時間抵達未來。嫌黑洞太遠的話,你還可以駕駛近光速飛船,利用時間膨脹效應,在短時間內抵達未來。
  • 科幻電影中的人體冬眠技術,距離我們還有一步之遙!
    傳說中的休眠技術在科幻電影中看得已經很多了,從《阿凡達》中的休眠到潘多拉星軌道上甦醒的傑克,到《太空旅客》中被小行星撞擊所喚醒的星爵,甚至還有《星際穿越》中的老黑在卡岡圖雅的軌道上等待庫伯回來,休眠技術的完美表現讓大家心馳神往!但看似簡單的技術,以現代條件下能實現嗎?
  • 人類或許有一天可以像動物一樣冬眠
    人類或許可以像熊一樣冬眠  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被找到什麼是「冬眠開關」呢?簡單來說,就是處於機體之中,可以讓原本並不需要冬眠的動物,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進入到「冬眠狀態」之中。在老鼠的身上,科學家們發現Q神經元就是「冬眠開關」。當科學家們通過強電流等方式刺激老鼠的Q神經元後,發現老鼠出現了體溫降低、代謝減弱的情況,而且很快就進入到「冬眠」的狀態之中。
  • 科學家找到了冬眠的辦法
    科學家們覺得這是非常神奇的一件事,也正是通過這件事,開始對「人工冬眠」進行研究,並且在多年的試驗中,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冬眠開關」被找到什麼是「冬眠開關」呢?簡單來說,就是處於機體之中,可以讓原本並不需要冬眠的動物,通過人工幹預的方式,進入到「冬眠狀態」之中。在老鼠的身上,科學家們發現Q神經元就是「冬眠開關」。當科學家們通過強電流等方式刺激老鼠的Q神經元後,發現老鼠出現了體溫降低、代謝減弱的情況,而且很快就進入到「冬眠」的狀態之中。
  • 腦科學日報:大腦中的「冬眠開關」;可精準控制的迷你軟體機器人
    同日兩篇《自然》:科學家首次在小鼠大腦中找到「冬眠開關」 來源:學術經緯 短暫激活Q神經元後,小鼠的核心體溫從人為激活這些神經細胞,可以觸發小鼠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讓體溫和能量消耗都大大降低。並且,動物從這種狀態恢復後,沒有出現組織器官和行為異常。研究人員希望,基於這一發現,可以在人類身上實現「人工冬眠」。
  • 動物進入冬眠只需激活一個「開關」 人類能實現嗎?
    對於一些動物來說,體溫降低是一種常見的自然狀態,例如它們冬眠時。熊、蝙蝠或者其他動物冬眠時會多次經歷長達幾天的低代謝狀態——蟄眠(torpor),只是偶爾會被高喚醒期打斷。小鼠會在食物短缺時會進入日常蟄眠(daily torpor),每次會維持數小時左右以減小自身能量消耗。
  • 科學家在小鼠大腦中找到冬眠開關
    科學家首次在小鼠大腦中找到「冬眠開關」近日,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兩篇研究論文,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和日本筑波大學的兩支研究團隊,「背靠背」在小鼠的大腦中找到一群特殊的神經細胞,對體溫控制起著關鍵作用。人為激活這些神經細胞,可以觸發小鼠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讓體溫和能量消耗都大大降低。並且,動物從這種狀態恢復後,沒有出現組織器官和行為異常。
  • 中國科學家探索「人工冬眠」奧秘 有望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新華社深圳8月30日電(記者陳宇軒 喻菲)在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的電影《星際穿越》中,太空人們可以把身體浸入一種液體內,隨後進入低溫休眠狀態,從而實現遠距離的太空旅行。這樣的腦洞並不是諾蘭的獨創,在許多科幻小說和電影中都有類似低溫休眠的情節。
  • 冬眠並不是動物的專利,科學家:未來人類也可以冬眠
    動物冬眠我們知道,但是人類冬眠也就是在小說中才看得見,但是科學家卻在一無既往的研究小動物冬眠的遺產因素,他們認為,人類也是可以冬眠的。假如人類也可以冬眠,那麼太空人就可以在宇宙探索的途中處於冬眠狀態,直到到達目的地以後再甦醒過來,這是多麼好的事啊。
  • 「穿越時空」或許會實現,科學家發現,秘密或就在人類的大腦中!
    人體的防禦機制人體是存在著防禦機制的,如果人類進入極端惡劣的環境時,那麼這個機制就會重新打開,人類就會進入類似於冬眠的狀態,能量消耗的少了就可以保持身體基本的代謝,也正是因為這個情況,所以人類的身體機能並沒有受到影響,那些成功甦醒的人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在很多人看來,冬眠是很多動物才會擁有的生活方式,人類怎麼可能會冬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