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太原,被俘高官擠滿大院,少將以上有46人,這五百萬人更可悲

2021-01-10 騰訊網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軍佔領"總統府",南京宣告解放。

數小時後,千裡之外的太原前線,一顆顆紅色信號彈撕裂拂曉前的夜空,1300餘門大炮齊聲怒吼,向太原城牆猛烈轟擊。霎時間,數以十萬計的炮彈帶著刺耳的呼嘯傾瀉於城垣,密集的爆炸聲有如天崩地裂,厚重的城牆按壓不住大地的顫抖,迸放的烈焰仿佛天空在燃燒,漫天的揚塵將整座城市籠罩於令人窒息的混沌之中。

太原戰役成為解放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炮戰之一,一場城市攻堅戰的彈藥消耗量,直逼淮海戰役這樣的戰略決戰。

解放軍向太原發起總攻後,身在南京的閻錫山一面四處活動,尋求支持;同時通過與太原梁化之的專線聯繫,不停地給他們打勁,鼓勵他們堅守到底。

而據張日明和原馥庭等閻錫山身邊人回憶,在南京和上海的那段日子裡,離開太原的閻錫山像賈寶玉丟失了脖子上的寶玉一樣,失魂落魄,心神難安。而且兩人均證實閻錫山確曾飛回過太原上空,因為,他們就在那架繞城數匝而又不得不黯然離去的飛機上。

待在南京和上海的閻錫山,聽到無線電波裡不斷傳來的噩耗,唯一能做的,也就是遙望太原,喟然長嘆罷了。

當解放軍包圍圈越縮越小後,太原守軍的糧食、燃料、武器彈藥和醫藥用品變得越來越緊缺。空投的糧食只保證軍糧供應,每名士兵每天只有老秤12兩的定額,下層機關職員也經常餓肚子。雖然太原沒有發生類似長春圍困戰中市民餓死十幾萬的悲劇,但軍政人員尚且如此,普通市民的境遇就更為悲慘。解放軍的炮火控制太原所有的飛機場後,陳納德的飛機從此不敢降落,物資主要依靠空投。太原戰役後期,一些市民一天只吃一頓豆餅,連野菜也沒有,凡能入口的都被塞進了肚子。為了減少城內的糧食消耗,梁化之出動軍隊企圖強行將老百姓趕出城區。許許多多的老百姓,被夾在雙方陣地之間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最終被凍餓而死。

1949年4月24日凌晨的炮擊,不知比平日猛烈了多少倍。炮聲震天動地,炮彈像雨點似的落到太原城內,作為重點打擊目標的綏靖公署所在地晉府,也連連中彈。用大難不死的王延華的話來說:"其密射程度,簡直聽不出零星炮聲,只聽得呼呼地好像颳風,震得省府窗戶上的玻璃碎片亂飛。"

梁化之頭一天晚上站在綏署辦公室——勤遠樓上,望到火車站一帶火光沖天,估計解放軍已經佔領了車站,便清楚這一次無論如何是死定了。凌晨的炮擊剛一開始,他和"五妹子"就帶著柏廣元、王延華等衛士鑽進了綏署大院鐘樓下面的防空洞裡。其他的一些高中級要員,大都躲到了省府2號樓的地下室隱蔽。

上午8時左右,梁化之代"五妹子"給閻錫山擬了一份絕命電文,然後叫衛士拿去給綏署秘書長吳紹之,即刻發往南京。

解放軍一路血戰,逐漸將綏署大院包圍。

上午10過,當綏署大院門口槍聲突然密集起來時,王延華一面派自己帶來的20名衛士前去大門口增援,然後趕緊衝進防空洞,對梁化之和"五妹子"嚷道:"共軍都打到綏署門口了,快往外衝吧!再遲就來不及了!"

他猛地驚呆了!他看到"五妹子"安靜地躺在一張小床上。梁化之坐在床邊的藤椅上,手裡拿著個小玻璃瓶,正仰頭喝毒藥水。

梁化之皺著臉將瓶子往地上一扔,大聲說道:"王延華,你去把柏廣元叫進來。"

柏廣元是梁化之的衛士隊長。王延華扭頭奔出,嘶聲大叫柏廣元。

柏廣元一到,王延華就嚷:"完了,我看到梁主席喝藥了。"

柏廣元一頭衝進了防空洞,王延華不放心,也跟了進去。

這時,他看到梁化之正提著個吉普車上用的扁形汽油桶,在往床上的"五妹子"身上澆。

王延華看到"五妹子"還活著,好像是汽油澆進了她的鼻孔裡,她"吭吭"地咳了幾聲,還伸手捋了捋頭髮。

隨後,梁化之一屁股重重坐到藤椅上,對柏廣元說:"廣元,最後麻煩你一件事了。"他指指牆角的幾個同樣形狀的汽油桶說,"把汽油澆到我身上,點上火。"

柏廣元嘴唇直顫,啥話也說不出,猛然跪下,"哇"地哭出聲來。

梁化之說:"不要哭,我早對你們說過,太原城破之時,就是我的死期。把我和'五妹子'燒成灰,讓共產黨甚也撈不著。"

王延華看到梁化之說話時,藥性可能已經發作了,額頭上沁滿了汗水,不停地喘氣,話也說得結結巴巴。

柏廣元收住哭聲,先把扔在地上的一床棉被拾起來,抖開,將梁化之兜頭連身子罩住,然後再提起汽油桶,擰開蓋,一邊流淚,一邊"譁譁"地往梁化之頭上澆汽油。

梁化之這時已經非常痛苦,身體痙攣,藤椅被擠壓得"嘎嘎"響,但還能勉強說話,隔著溼漉漉的棉被對兩名衛士道:"你們能打出去就拼命往外打,出不去,就像我一樣殺身成仁,說甚也不能投降。"

柏廣元一邊點頭應聲,一邊掏出火柴,後退兩步擦燃。

王延華看到汽油流到了自己腳下,趕緊退到洞口外。只聽屋裡"轟"的一聲響,衝起一團火光。王延華驀然發現,從洞裡衝出來的柏廣元,眉毛已經被燎光了。

王延華與自己從閻錫山侍從隊裡帶來的20名衛士此時考慮的已經不是和解放軍死拼到底,而是如何保住性命。這支小小的隊伍很快就跑散了,其他的人是被打死了還是當了俘虜,他也不清楚。最終,只有他和4名衛士鑽進城牆下的陰溝,才出了太原城,一路翻山越嶺,於第三天半夜進入了中央軍的陣地,隨後被送到西安,再輾轉數千裡,幾經打聽,在上海找到了閻錫山。

柏廣元則沒他幸運,成了解放軍的俘虜。根據柏廣元的交代,解放軍很快找到了梁化之與閻慧卿的屍體殘骸,從男屍口袋裡找到了梁化之的圖章,再經醫學專家檢驗無誤後,才向黨中央確認梁化之已經自殺身亡。

梁化之與閻慧卿的屍體殘骸後來被合葬在太原東門外的荒地中。1997年4月中旬,梁化之的兒女從美國專程來到太原,想在清明節這一天為父親掃墓。但因城市建設的擴展和地形的變化,當年負責埋葬的人員帶著他們找了很久,也終究未能找到梁化之與閻慧卿準確的埋葬地點。

直搗綏靖公署的是解放軍第63軍188師563團和62軍185師553團。當官兵們衝到綏署大門附近時,守軍的機槍仍在院內的制高點梅山上瘋狂掃射。好在解放軍剛剛繳獲了守軍的3輛坦克,坦克兵經勸告調轉炮口,以兩輛坦克火力掩護,另一輛開足馬力,朝綏署大門一頭撞去,紅漆大門頓時粉身碎骨。

與此同時,友鄰部隊也分別從後門和東西兩側破牆而入。那一刻,躲在大院裡的閻軍將領和高幹們早已亂作一團,紛紛往地下室裡鑽;王靖國、孫楚、趙世鈴、吳紹之等人也鑽進了2號樓地下室。

最具諷刺意味的是,當解放軍戰士徐保義和陳勇夫首先衝到地下室洞口,用衝鋒鎗指著躲在裡面的敵人,勒令他們繳槍投降時,綏署參謀長趙世鈴第一個從俘虜堆裡走出來,還想和徐保義握握手,徐保義當然不理睬他。

更讓人啼笑皆非的是孫楚,他從俘虜堆裡走出來,拿出他親筆寫給徐向前、周士第、羅瑞卿的一封信,說他可以馬上下令守軍停止抵抗,希望中共迅速派代表來和他談判和平解決太原的問題——簡直是可笑復可悲!

11點左右,被俘虜的400來名文武高官把綏署大院都擠滿了。除王靖國、孫楚、趙世鈴三名解放軍前線指揮部點名捉拿的戰犯外,還有溫懷光、孟子哲、張鳳翔、韓步洲、賈毓芝、婁福生等晉軍中將少將級高級將領43名。面對著解放軍戰士黑洞洞的槍口,他們誰也沒有勇氣動用閻錫山送給他們的毒藥,放下武器,規規矩矩當了俘虜。

就在"五妹子"與梁化之自殺之前,由梁化之在防空洞中為"五妹子"代筆,寫下了《閻慧卿至閻錫山的絕命電》,派衛士交吳紹之,經吳紹之潤色後由機要處拍發給了時在上海的閻錫山。

絕命電全文如下:

"連日炮聲如雷,震耳欲聾。彈飛似雨,駭魄驚心。屋外煙焰瀰漫,一片火海;室內昏黑死寂,萬念俱灰。大勢已去,巷戰不支。徐端赴難,敦厚殉城。軍民千萬,浴血街頭。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妹雖女流,死志已決。目睹玉碎,豈敢瓦全?生既未能挽國家狂瀾於萬一,死後當遵命屍首不與匪共見。臨電依依,不盡所言!今生已矣,一別永訣。來生再見,願非虛幻。妹今發電之刻尚在人間,大哥閱電之時已成隔世!前樓火起,後山崩頹。死在眉睫,心轉平安。嗟乎,果上蒼之有召耶?痛哉!抑列祖之矜憫耶?"

絕命電中提到的"同仁五百,成仁火中"即是此後臺灣大肆宣傳的"太原五百完人"。

電文中所言徐端,乃特警處代處長,系梁化之的結拜兄弟。他在太原解放前夕將特警處人員集中於精營西邊街45號特種警憲指揮處集體居住。4月24日,解放軍攻進太原後,這些特工人員或服毒,或相互槍擊,並引燃早已準備好的汽油自焚,其中包括劉建德等一些20歲上下的特警處女職員。一同自殺的,還有部分特工人員的妻子和年僅18歲的晉劇名伶王桂燕等無辜婦女。

當時正在上海的閻錫山得此噩耗,撲通一聲跌坐在沙發上,兩眼發直。

原馥庭嚇壞了,連忙大喊:"會長,會長,你沒事吧?"

這時,閻錫山已經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原馥庭知他心裡難受,流流眼淚比憋在心裡強,就沒有安慰,讓他痛快地哭一場。

豈料,閻錫山的哭聲越來越大,在原馥庭的記憶中,這是他從未見過的。忻口戰役日軍一口吃掉他麾下4個師,他也沒看見閻錫山掉一滴眼淚。

閻錫山的哭聲引來了所有的侍從,大家全都明白怎麼回事,也跟著閻錫山大哭起來。

原馥庭回憶道:"太原城破時,閻錫山已經從南京到了上海。接到閻慧卿的絕命電後,他老淚縱橫,號啕大哭,隨後枯坐如佛,兩日不食。"

10月23日,閻錫山以"國府行政院長"兼"國防部長"的身份,到電臺發表了一段對山西同胞飽含深情的講話,這也是閻錫山留存世間的唯一聲音資料:"山西全體同胞們,我這一回沒有趕上回太原,同我的文武幹部及全體軍民共同奮鬥,共同犧牲,我很慚愧,我心上也很不安。現在,我天天想到這裡,心上還非常難受。但我在一天,一定一刻不會忘了你們……"

1949年10月30日,"國民政府"的"立法委員"吳廷環等36人,在"立法院"院會提議,建立"太原五百完人成仁招魂冢"。此案順利獲得通過。然而國民黨敗得太快,招魂冢還沒動土,大陸就完全敗光,"國府"也逃到了臺灣。

1950年3月,行政院撥款新臺幣20萬元,將日本人建在圓山的靖國神社拆毀推掉,在神社原址上修建"太原五百完人冢"。

"太原五百完人冢"不僅僅是一座大墓,還包括牌坊、碑壇、宏偉的祭殿等建築。1951年2月19日全部建築完工後,才舉行落成典禮。蔣介石親率五院院長及軍政首長前往致祭,還頒贈"民族正氣"匾額,蔣經國則頒贈"齊烈流芳"匾額,懸於祭殿大門上方。

李敖以他慣有的尖刻譏刺國民黨:"'太原五百完人'是國民黨在大陸撤退前的一批死難者,但他們不是國民黨嫡系,而是閻錫山的人。他們在山西太原城陷以前,自知逃不掉,共產黨也不會饒過他們,乃在城中最高的山頭死守,最後一起死了。國民黨嫡系精於逃難,死難非其所長,以致烈士缺貨,缺貨之下,就只好挖閻錫山的死人來充數,一網兜收,喚做'太原五百完人'。"

而此時的閻錫山,對於太原殉城官兵的心情,自然是蔣介石父子等人遠不能相比的。在眾多高官顯貴的題詞中,閻錫山所題"先我而死"的冢匾被公認最為感人。此外,他不僅親筆撰寫碑文和祭文。還撰寫了一首當時在臺灣人人必唱的《太原五百完人歌》:"民族有正氣,太原出完人;海天萬裡招忠魂,歌聲悲壯動三晉。何以為完人?生而能殺賊,死而不留身,大節凜然表群倫……"

不過,"太原五百完人冢"落成後,閻錫山卻僅僅去過一次。對他而言,這段由他部下的官兵用鮮血和生命寫成的故事,實在是太複雜,也太沉重……

在國民黨軍隊中出現排山倒海般的投降大潮之際,太原守軍的"集體自殺"現象在各個戰場都是極其罕見的。從軍事角度講,這些官兵殉城對業已土崩瓦解的國民黨軍隊來說毫無作用。但在精神上,卻不啻是打了一劑強心針。

這殉城的五百官兵,姓名、籍貫、年齡,殉國於何處,全都清清楚楚地鐫刻在大理石碑文上。"太原五百完人"還被寫成文章,編進了臺灣小學國語課本第八冊。

不過後來發現,"五百完人"中有不少仍活在人世,且成了解放軍的俘虜。好在那時兩岸信息斷絕,絕大多數臺灣人不可能了解內情,當局也就將錯就錯,讓這些活著的殉國者,繼續享受國民黨的香火祭祀,領受臺灣民眾的謳歌與懷念。

自殺者到底有多少?臺灣無法搞清楚,大陸尤其是太原的史學家多年來煞費苦心,也未能查實考證出個準確數字。其實,靜下心來想一想,200人、300人與500人性質並無大異,一樣能夠說明那場戰爭的慘烈殘酷程度,證明解放軍所遭遇的對手,並不全都是一聽槍響就舉手投降或拔腿開溜的怕死鬼。

4月24日8時50分,突擊部隊用一條紅色被面代替勝利的紅旗插到了太原城內的最高點。9時15分,另一支突擊部隊衝入閻錫山的統治核心綏靖公署,與侍衛部隊展開激戰。

太原的解放,宣告盤踞山西達38年之久的閻錫山政權從此滅亡。

相關焦點

  • 志願軍被俘2萬多人,其中有1萬4千人去了臺灣,他們的最終結果如何?
    ,我軍也有2.14萬人被俘,戰後遣返俘虜成為雙方最主要的工作,由於雙方被俘人員數量極為不對等,狡猾的美軍不願意讓中國佔便宜,就提出了所謂的「戰俘自願」原則,讓他們自己「選擇」去處,是去臺灣還是回大陸,由他們自己做出選擇,就這樣,被我軍俘虜的「聯合國軍」都基本完好無損地回到他們的陣營,而我軍被俘的戰士有1.4萬人「選擇」了去臺灣,僅有6000餘人衣衫襤褸地回到了祖國。
  • 媒體:今年落馬15個省部級高官至少8人涉情婦問題
    情婦,8人涉及  高官多情事過半「家外春」  權力是男人的催情劑,權力的誘惑女人也難敵。  針對今年落馬的15個省部級官員,河南商報檢索報導發現, 至少有8人或隱或顯有女人、情婦這條線。  他們是冀文林、金道銘、沈培平、申維辰、宋林、譚棲偉、萬慶良、譚力。
  • 山西王家大院,被譽為中國古代十大豪宅之首,可惜卻不是五A景區
    一個建築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是連續、緩慢變化的過程,而這正是它們吸引人的地方。歷經幾百年修葺而成,不同時代的人,不同時代的審美,混搭在一起卻沒有違和感,反而變成了一種風情。一扇門就可以講一段故事,一片瓦上有幾代人的沉浮,一條巷子裡是一個時代的金戈鐵馬,一個院落有自己的滄桑炎涼。這就是王家大院,留給人們最大的、可見到的、能觸摸到的、可感知到的、沉澱於歷史中的建築。
  • 近2萬日軍被蘇軍痛打,日軍少將死法太窩囊,不好意思公開
    在抗日時期,有不少日軍高級將領死法窩囊,如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飯冢國五郎,在擺拍照片的時候被中國士兵擊斃,死法讓人想起都好笑,還有另一位死法特別窩囊的日軍少將。這個死的窩囊的日軍少將叫岡本德三,他是日本本州島人,1914年從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那個時候他已經31歲了,可見岡本德三的天賦不怎麼好,屬於資質平庸的那類人。9年年後,也就是1923年,40歲的岡本德三才從日本陸軍大學畢業,成為了一名步兵大尉,在日軍前面侵華這一年,54歲的岡本德三才被晉升為大佐,他的這個履歷實在不怎麼樣。
  • 另一個戰場——記志願軍被俘人員堅持鬥爭的事實(四)
    導語:整個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被俘2.2萬餘人(朝鮮人民軍俘虜另計),談判後期,美軍為甩掉包袱,將志願軍1000多傷病員戰俘遣返。參加停戰談判的中朝方代表,從左到右為謝芳少將,鄧華中將,南日大將(朝),李尚趙少將(朝),張平山少將(朝)開始交換直接遣返戰俘,志願軍被美軍關押的5600餘名戰俘回到了祖國。這些人中有138人,被美軍當局宣布為「戰犯」,企圖扣留。
  • 日軍太原集中營:殘害女戰士用戰俘訓練狼狗
    很多人卻不知道,在山西太原也有著這樣的一個集中營。值抗日戰爭勝利67周年之際,記載這一苦難經歷的《中國的奧斯威辛——日軍太原集中營紀實》一書在太原首發。這座集中營倖存者後人、該書作者劉林生先生現身太原,講述了太原版本的「奧斯威辛集中營」。
  • 王家大院火了,竟然這麼多電視劇在這拍攝!
    有人說過,在王家大院,「王是一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一個院,院是半座城」。王家大院的建築,有著「貴精而不貴麗,貴新奇大雅而不貴纖巧爛熳」的特徵。凝結著自然質樸、清新典雅、明麗簡潔的鄉土氣息。漫步在王家大院中,充分感受封建時代豪門大家的雄壯氣魄。
  • 蕭紅很刺耳的語錄,道出了世界上有這種不幸的人,讓人感到可悲!
    什麼樣不幸的人,會讓人感到可悲呢?其實一般只要很不幸,都會讓人感到很可悲。因為不幸總有值得同情讓人感到可悲的一面。縱觀我們這個世界上,讓人感到不幸的事,最多的是什麼呢?就目前而言,相信很多人都會說是新冠,新冠給人帶來了很多災難。除了新冠以外,很多人可能認為是生病、不健康,也成了人類的一種不幸。
  • 太原鬧市一大院樓頂建「空中菜園」,八旬老人拄拐登高瞧新鮮
    4月2日,家住山西太原海西社區80歲的王大娘拄上拐杖來瞧新鮮。社區工作人員和大院裡的樓院長一起忙活搭建「空中菜園」。「這是咱們大院的菜園子,最快五十多天,小白菜、空心菜就長成了,您儘管來摘!」樓院長和大娘說。當天上午,大院平臺頂上,有的人拿著泡沫箱子,有的人抬著營養土,還有人拎著蔬菜種子、以及鏟子、水壺等工具。「菜園子的架子我們已經搭好啦!」樓院長崔福喜說。
  • 他是倉庫管理員,正在清點物資時接到授銜命令,後成開國少將
    1955年,新中國建成後表彰了一些在革命戰爭年代浴血奮戰立下戰功的將領,授予他們開國將帥的軍銜,其中有位人員身份比較特殊,他是一位倉庫保管員,正在清點物資時接到授銜命令,讓他參加授銜儀式,他就是開國上將蘇魯。
  • 京味大院高幹文: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你就是我要守護的人
    京味大院高幹文:擇一城終老,遇一人白首,你就是我要守護的人!《我家先生太傲嬌》作者:野狸書評:被阿顏和二哥的感情無限打動。一個是權勢遮天的高嶺之花,京城大院高幹子弟,一個是軟萌的小百花,他們感情的推進,一切都是合情合理步步深入,沒有突兀,沒有假大空。
  • 太原人,你期待的這個植物園預計今年國慶節亮相
    在主入口建築處,太原植物園主任曹建庭介紹說,建築集辦公、自然博物館、多功能報告廳、遊客接待為一體,融入了山西大院的風格,懸挑為39米。曹建庭特別指著一座已現規模的長扶梯說,這座超長扶梯60米長,提升高度12.5米,單程行駛約2分鐘,在全國扶梯中都少有。在主入口建築望向對岸,三個碩大的玻璃半球體展覽溫室在陽光下閃耀。
  • 《同一首歌》走進消防總隊 少將唱歌送別退伍兵
    唱歌的,是公安部消防局副政委馮凱文少將、市消防總隊總隊長王沁林少將、政委傅紀成少將。敬禮的,是退伍前一天仍然毅然上火場的上新街消防中隊5名戰士。
  • 周家大院:湘南五嶺山脈裡的「國保」
    南海網訊(記者吳坤海)12月17日,永州,零陵,幹巖頭村,出發前做攻略天氣預報中的雨天並無蹤跡,尋找「最美湖鄉」網絡行專家媒體團在湛藍無雲的晴空庇護下來到這裡,這裡有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周家大院。地理位置:湘南五嶺山脈裡的「國保」幹巖頭村位於富家橋鎮西南部,地處湘南五嶺山脈南麓。
  • 金門戰役後,胡清河被俘金門島,他卻依靠兩個籃球遊回大陸
    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平津戰役,解放戰爭時期,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於國民黨軍隊的戰鬥中所向披靡,幾乎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最終解放了全中國。但是,即使是天降神兵,也無法做到百戰百勝,總有失利的時候。金門戰役,就是解放軍在試圖解放福建金門島時遭受的重大挫折之一。這場戰役的失利直接影響了解放軍進一步解放臺灣的進程,一直到今日仍然讓人深感惋惜。
  • 我國佔地面積最大的私宅,總共有25萬平方米,相當於4個喬家大院
    現在大家生活越來越好,每個人在空餘時間都選擇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來豐富自己的人生。有些人就會選擇外出旅遊來增長自己的見識。我國地大物廣,幾千年下來,有許多歷史遺留下來的古蹟,值得人們觀賞。其實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擁有攀比之心了。
  • 此上將是平型關會戰總指揮,是個忠厚人,晚年住在草山,生活清苦
    楊愛源為人忠厚,謹慎職守、頗有人緣,和商震相處的很不錯。商震在離開晉軍時,給閻錫山去了一封信,稱讚楊愛源:「星如對震,情誼深厚,始終如一。」有一次,楊愛源跟著商震赴湘作戰。不料,遭遇伏擊,大部分官兵被俘繳械。一個旅血本無歸。閻錫山唉聲嘆氣外,只說了一句話:「打聽楊愛源的下落。」
  • 1955年時,解放軍中有4個兵團級的少將,他們分別是誰?
    不過事情也有特殊的存在,1955年的少將中,有四人是被評為軍團級的,這四人是誰呢?又分別是什麼原因呢?一、賀晉年賀晉年應該是最鬱悶的少將,因為他的資格非常老,完全是有上將資格的,看看他的人生履歷就知道。賀晉年1910年出生於陝西安定,少年時就開始拿著槍闖蕩甘陝,多行劫富濟貧之事,名聲很大被當地人稱為「何老大」。
  • 中國軍隊打虎16名高官落馬 5人副大軍區級以上將領
    >對外公布了2014年軍隊查處軍級以上幹部重大貪腐案件情況。這是中國軍方首次發布「打虎榜」,落馬的16名高級軍官中,15人為少將及以上軍銜,其中5人為副大軍區級及以上將領。軍方一次通報如此規模軍級以上落馬乾部在軍史上實屬罕見。就在一天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在全軍紀律檢查工作會議時強調,要打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的攻堅戰持久戰。
  • 從煤炭到天然氣 太原人小廚房裡的大變遷
    原標題:從煤炭到天然氣 太原人小廚房裡的大變遷  歷時13年的天然氣置換工作收官,太原市137萬餘戶居民全部用上天然氣  截至11月1日,經過3天安全、有序的置換,太原市又增加了4萬餘戶天然氣用戶。至此,歷時13年的天然氣置換工作圓滿收官,太原市137萬餘戶居民全部用上了天然氣。太原告別了「煤氣時代」,正式邁入「天然氣時代」。  跳動的藍色火苗,香噴噴的飯菜,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這是一個城市最生動的煙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