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做不出孫子作業,批奧數是文盲戲法,網友大讚

2020-12-04 依依媽媽說育兒

有了孩子之後父母就在各種操心,從吃喝拉撒到學習成績,再到就業婚姻,而最讓家長頭疼的莫過於輔導孩子寫作業了,我們經常會看到網上的新聞說家長因為輔導孩子寫作業而出現身體上的各種狀況,不少家長都在感慨現在的孩子學的東西真是太難了。

別說普通家長了,就連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都這麼認為,你一定覺得很誇張吧,清華的,還是數學系的教授,怎麼可能?

可事實就是這樣,在某個講座中,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痛批奧數,他說:「現在的奧數題,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可偏偏有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卻選擇相信這種教育。」

王文湛教授認為,很多孩子上奧數屬於超前教育,根本聽不懂,老師屬於硬灌,甚至讓孩子把解題公式背下來,答題時直接套,不管孩子是不是真懂,他們追求的是做對得分。可這種方法對低年級孩子來說還行得通,對於高年級的試題來說就一無是處了,因為高年級的題需要的是思維能力的擴展,而不是照貓畫虎,因此,很多孩子都會被這樣的教育方式所毒害。

之所以清華教授會這樣說,是因為他在輔導自己10歲的孫子寫作業時,被5年級的奧數題給難倒了,看著試題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怎麼給孩子講清楚,並非沒有解題方法和思路,只是要用孩子的思維去進行解答,這個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也懵圈了,他開始覺得「讓孩子學習奧數,簡直是胡鬧行為」。

對此網友們是怎麼說的呢?大家議論紛紛,都對清華教授的言論表示贊同:

有的說,一些人為了自己的名聲利益,把中國的教育變得讓無數家長苦不堪言,讓無數開輔導班的美的上了天,把孩子們的娛樂時間都給佔了,培養出一堆書呆子和不喜歡讀書的。義務教育階段應該是開發智力、培養習慣、培養興趣、多多讀書、學習常識、練好身體、健全人格,而不是培養出會考試的應試人才!有的說,小孩子做數學題,把國外的孩子秒殺,長大了搞科研卻搞不過外國的同齡人。試問,這麼培養孩子有毛用?與其把時間花在奧數上,不如多培養培養孩子讀讀課外書,文學小說,歷史學基本素養,地理學應用知識,物理化學實踐活動等都非常有意義,一個寬廣的知識面永遠比死磕奧數來的好。未來混社會智商是其次,知識面和情商最重要!有的說,想靠死記硬背來記住公式和定理從而去解題的,全都不超過初中!理科不講究死記硬背,要從本質上理解,用邏輯思維去想解題的方法。死記硬背的理科是考不出高分的,因為公式是死的,題目是千變萬化的,換個角度考,你就廢了!還有的說,看到一個高材生,他是這麼說的,「國內奧數這幾年真的帶偏了?益智=背公式,創新探索不等於改題型,我參加過AMC,參加過CAT,參加過滑鐵盧數學競賽,坐下來發現題目每年是新穎的,是看思維邏輯的,沒有過多的知識點可以套,而反看中國這幾年的時代報?華羅庚?祖衝之杯等,知識點設計太明顯了」,其實真的不無道理,很多奧數題都是靠邏輯思維來驗算出來的,靠公式和套路的孩子,學奧數和沒學有何區別?

深以為然。

很多奧數題的關係推導要藉助至少二階方程才能得出,另一個致命問題是很多題具有二義性,只有按老師的角度考慮才能得到正確結果。

奧數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營銷案例,不知有多少家長被欺騙,年復一年地給補習機構送錢,可小學孩子又沒有辨別能力,不知學了有沒有用,升學後才發現所謂的奧數就是在錯誤的時間學初中、高中的知識罷了。

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地提高孩子們的數學思維能力呢?

從實際需求出發

在實際生活中鍛鍊孩子的四維,讓他們勇於思考,比如去某個地方時用哪種方式能快速到達?結合生活中的實例孩子往往容易接受,也更能理解,數學思維自然而然就形成了。

從問題突破口出發

當孩子遇到難題時,不要把過程想得太繁瑣,而是嘗試把問題簡單化,比如逆向思維、對比思維等,都可能是解題的突破口,如果孩子利用好了,就能很快找到解題思路。

結合邏輯思維做訓練

數學思維本身就是一種邏輯思維,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去選擇一些鍛鍊邏輯思維的書和訓練工具,有意識地鍛鍊孩子,讓他們掌握邏輯思維,進而自我指導數學思維的發展。

鼓勵和支持孩子

不會輕易批評孩子,且不會壓抑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提問,挖掘孩子的潛能,維護他們的好奇心,講知識點轉化成為孩子這個年齡段只能夠接受的方法去加以指導。

總而言之,學奧數有弊也有利,關鍵看家長們如何去引導和看待,但數學思維是一定要循序漸進地去掌握的,你們說呢?

今日話題:你認為學習奧數對孩子的智力開發有好處嗎?你會不會讓孩子從小就去學奧數?歡迎一起來討論!

相關焦點

  • 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都不會
    人家孩子學了,咱們能不學嗎?頗有一絲「逼上梁山」的意味,但又決然是不能落後的。於是,關於這些教育方法、方式也就總會鬧出一些讓人感覺匪夷所思卻又事後感同身受的「笑話」。 清華教授卻不會孫子10歲的數學題 前些時日,便有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在講座時,公開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都不會。
  • 清華教授怒懟奧數題,學習不能忘其根本,三點做到位才能學好數學
    奧數主要為了訓練孩子的思維邏輯能力,但如今有些奧數題對於孩子來說則嚴重超綱,就像是金字塔尖,怎麼夠也夠不著。執筆:王豔微編輯:王之風定稿:蘇子後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的輸在起跑線上,會讓娃上各種補習班,尤其是奧數培訓班,而奧數則成了一直令廣大小學生喘不過氣來的神奇存在。
  • 小學生作業有多難?清華教授王文湛:孫子10歲,他數學題我都不會
    說起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這是絕大多數父母心中的一大噩夢,「輔導作業前母慈子孝,輔導作業後雞飛狗跳」,相信這樣的「唯美」畫面在很多家庭上演。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可能會認為,小學生作業不都很簡單的嗎?連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都輔導不了,只能說明父母的學歷低。
  • 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奧數已經變味了,我孫子的奧數題都能難住我
    所以奧數不是什麼人都能學會的,能學好奧數的人智商都不低。以前學習奧數的孩子不在少數,拿到大賽金牌的人都能保送清華北大,這也是奧賽火熱的原因。但是如今學習奧數的孩子明顯減少,專家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習奧數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奧數。
  •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奧數題我不會做
    這個答案顯然是不完善的,鍛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提高數學成績是學習奧數的一個好處,這點是毋庸置疑的。但家長有想過嗎?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奧數呢?或者是說學習奧數的孩子都能取得進步、變得更聰明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是怎麼看待奧數的。
  • 清華數學系教授坦言:女兒的題我不會做
    「她的題目我不會做」,清華教授叫停女兒課外班,小學生奧數題有多難? 王殿軍是清華附中的校長,也是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按道理說,他的子女有一位數學教授父親,一定從小就開始接觸數學了。
  • 清華大學教授叫停女兒「奧數」班:她的題目我不會做
    道理雖然不假,但是自從奧數被大力推廣之後,也出現了很多問題。由於題目難度大,很多孩子並不能掌握複雜的解題思路,久而久之,思維能力非但沒有得到提升,反而對於數學產生了厭倦。不久前,一檔電視節目邀請到了清華附中的校長,當談及當下小學生學習「奧數」這個話題時,該校長坦言自己已經叫停了女兒的奧數班。
  • 清華教授怒批「公式化」奧數:孫子才十歲,我做不出他的奧數題
    在當代教育信息化激流時代,許多家長為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紛紛給孩子報起各種各樣的補習班,比如舞蹈、鋼琴、書法、奧數等等,其中報奧數興趣班的熱潮更是如火如荼,熱度只增不減。放眼現在的小學生甚至是幼兒,都多多少少與奧數結下不解之緣。但是你家孩子學的「奧數」是真的「奧數」嗎?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做不出來」
    說到奧數我們應該都不陌生,自從在1959年布加勒斯特舉辦了第一屆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奧數逐漸成為了一項國際賽事,奧數的難度很大,它的範圍已經超過了普通的義務教育水平,但是在數學方面奧數確實有它存在的意義,奧數可以訓練孩子對思維和邏輯的鍛鍊,對孩子起的作用不僅僅是數學方面的作用,乃至在其他地方也都能用到奧數的思維
  • 清華大學數學系的創建人——熊慶來
    清華大學數學系的創建人——熊慶來 (1893—1969) 楊樂     熊慶來,數學家,數學教育家。參與創建東南大學和清華大學數學系。長期擔任雲南大學校長。同年秋天,東南大學聘請他為新設立的算學系(即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在那裡任教的5年中間,他開設了許多課程,並自編講義,計有《平面三角》、《球面三角》、《方程式論》、《微積分》、《解析函數》、《微分幾何》、《力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高等算學分析》等10餘種。其中《高等算學分析》列為大學叢書,於1933年由商務印書館出版。
  • 清華大學教授竟是楊冪伯伯,有六塊腹肌,楊冪卻用這句話回應
    我們的大冪冪參加過《真正男子漢》,在節目中她的表現折服了一眾網友,常被人誇獎情商智商都很高,記憶力更是上天。但卻意外地遭到了大冪冪親爸的不以為意。原來,大冪冪的伯伯竟然是清華大學應用數學系的一名教授,對三個國家的語言都十分精通。大冪冪在採訪中說過,自己的爺爺和奶奶都是老師,基因這麼好,要不然雙商高得嚇人呢。
  • 寶媽吐槽奧數題太難引爭議:我家娃讀5年級,他的奧數題我不會做
    清華大學教授痛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寫不出來」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講座中說到,他的孫子才10歲,有一天拿著數學卷子來請教他,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數學題,但王文湛看了一會後,表情逐漸嚴肅了起來。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孫子請教的題目已經超綱了,這道題分明是高中的題目,就連很多高中生都不一定能做出來,竟然會出現在小學試卷中,實在是說不過去。
  • 【暖新聞】為了教腦癱孫子 文盲奶奶通過電腦學拼音認漢字
    家住江蘇蘇州的王奶奶,年少時家境困難,沒有接受過教育,大字不識幾個。
  • 清華數學系:造就思維縝密基礎紮實的優秀人才
    應該說中學數學所有的內容都是已知的數學,因此更多的是完成老師交代的作業。而大學數學是一門系統的科學,分成了很多門類,充滿了未知和創造性。應該說大學數學的每個階段,甚至於每一天,都充滿了驚奇。數學有無窮的奧妙,其中最大的奧妙是:你在很多時候能夠發現別人所不知道的東西。  比如,我們都知道π是一個無理數,它表達了一個圓直徑和周長之間的關係。
  • 花了十年功夫,把清華大學數學系排名提升71位
    在數學學科排名中,清華大學數學系位列第25位。但在2009年,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排名還僅僅是第96位。短短十年間,排名竟提升了71位,這引起了數學界的關注。為啥能取得這麼大的進步,故事還要從十一年前說起。
  •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
    清華大學舉行長聘教授聘任儀式邱勇:一流大學要有一流的師資隊伍?清華新聞網4月26日電(記者 徐靜)4月25日晚,清華大學長聘教授聘任儀式在藝術博物館舉行。他說,長聘教授代表著大家的學術成就被同仁所認可,而清華大學長聘教授這個身份,不僅是對學術水平的認定,也是莫大的榮譽,希望大家更好地參與到學校的改革發展和一流大學建設事業中來。邱勇在講話中引用了王國維先生《人月圓 梅》中的詞句「一聲鶴唳,殷勤喚起,大地清華」。他表示,「大地清華」彰顯了清華人的抱負和境界。清華人追求的不僅是個人的成就,也不只是學校的發展,而是要為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
  • 美國愛荷華大學數學系教授葉揚波做客明德數學講堂 漫談黎曼猜想
    美國愛荷華大學數學系教授葉揚波應邀作了題為「漫談黎曼猜想」的學術報告。數學學院副院長韓麗濤主持,數學學院部分教師和研究生參加報告會。據悉,葉揚波系清華大學77級本科畢業,後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在就任高等研究院member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康奈爾大學助理教授之後,現為愛荷華大學數學系教授。他同時兼任山東大學長江講座教授、齊魯醫學院高等醫學研究院特聘教授。他的研究領域包括數論和醫學成像。
  • 清華教授不會孫子奧數題,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家長,你會嗎?
    所以家長和老師為了鍛鍊孩子的數學能力,從小就開始培養其思維,就為其能在數學上有一定的建樹,不說創造出一些高難度的數學公式,只要能應付中考高考就可以。為鍛鍊學生的數學能力,近年來學校出的數學題越來越刁鑽,有時候父母都不會,這不就有這樣一道數學題,難倒了一眾家長。
  • 應採兒曬兒子作業,Jasper造句自稱每天浪費錢,粉絲大讚有覺悟
    5月2日,應採兒依然沒有曬出嘉士伯小朋友的近照,不過分享了Jasper的語文作業,並大讚「好句好句」,成為了大家今日份的歡樂源泉。王子邱勝翊留言稱:笑死!題目是這樣的,選擇上一題的詞語造句,Jasper先是用「幫助」一詞,她說自己幫助媽媽拍照,意外曝光了應採兒喜歡拍照的習慣,想必長得美的人都喜歡拍照,就是不知道Jasper的攝影技術如何呢?另外一句就更有意思了,Jasper用「浪費」一詞造句,稱「我每天浪費錢」,這句話雖然不長,但是言簡意賅,可謂一語中的!
  • 丘成桐教授,不必動怒
    10月13日,決賽入圍名單公示的第二天,網上流出消息稱:該比賽的創始人——丘成桐院士批評清華大學在2020年大學生數學競賽中慘敗,並且還曬出了截圖。聊天截圖中,丘老進行痛批,出現了諸如「羞也不羞?」、」嚴格檢討!「、「令人汗顏!」、「如何交代?」等字眼,措辭極其嚴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