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都不會

2020-11-22 騰訊網

引言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關於這一點,魯迅先生說:教育是要立人。而我們從小接觸的教育,也多是以培養我們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為目標的。但是,同樣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教育一樣有著社會性。

這種社會性,在封建社會中表現為學子接受教育,然後通過科舉制等途徑考取功名實現階級流動,晉升仕宦;而表現在現代社會中,一個人受教育水平的高低往往能夠決定了你的職業、收入,正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是也。

也正是由於教育的這種屬性,讓人們對子女的教育十分注重。這種注重尤其是自1977年高考恢復之後,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人們也越來越體味到教育的重要性。而在經濟富足、社會發展之後,如何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取得更好的成績也就越來越成為普羅大眾的追求之一。

這種追求之下,除了在子女中小學校的選擇之外,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奧數班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層出不窮。畢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是?人家孩子學了,咱們能不學嗎?頗有一絲「逼上梁山」的意味,但又決然是不能落後的。於是,關於這些教育方法、方式也就總會鬧出一些讓人感覺匪夷所思卻又事後感同身受的「笑話」。

清華教授卻不會孫子10歲的數學題

前些時日,便有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在講座時,公開了自己的一件「糗事」——孫子10歲,他的數學題我都不會。

王文湛,何許人也?可能大家並不熟悉。我們且不論清華大學教授這個已經足夠光鮮的頭銜,另一方面講王文湛還是資深的教育家、曾經出任過國家副總督學等職務。可就是這樣一位常年主抓國家中小學教育的清華大學教授,卻被小學生的數學題難住了,是名不副實嗎?非也,乃是這題目是奧數題目,不按常理。

對此,王教授也直言不諱地說到:現在的奧數題,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可偏偏有很多家長對此都注重,非要相信這種教育。

這件事能怪家長嗎?肯定是有關係的,但卻更多的是被迫而為之,成年人更明白世界的每一步都不容易。奧數是數學奧林匹克競賽的簡稱,顧名思義既然是競賽,自然也就是拔優的。在我國,奧數的起源並不晚。得益於華羅庚等人的提倡,自1956年便已經恢復了中學數學競賽,還舉辦了高中數學聯賽。此後的幾十年裡,我國也形成了小學、初中、高中的全體系競賽。而在這些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的學生不僅會獲得表彰,還會在小升初、初升高乃至高考中獲得相應的加分獎勵。

單是這一點,就已經足夠「誘人」。這也是許多父母不顧及孩子是否合適學習、是否有興趣學習便讓孩子參加奧數輔導的原因所在。這一點上,即便是王文湛教授也不能免俗,否則他的孫子要學習奧數嗎?

可是,這學習的人多了、競爭大了,學校、教育輔導機構自然就要想方設法地來讓學生脫穎而出。這其中,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也就是填鴨式教學。在加大奧數題目難度、以奇致勝的同時;考慮到孩子們難以理解數學的奧秘,改為解題為主,讓孩子們單純的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這樣的做法,短期而言肯定是有效果的。可是,對孩子們的數學教育缺乏從興趣入手、從數學思維培養入手,後果自然而然的就是極大概率的讓孩子們喪失數學興趣、喪失思辨的能力。這一點如柳智宇等數學天才取得了奧數金牌最後卻毅然決然地要拋棄學業,出家為僧等事例上便可以窺見一二。

事實上,如王文湛教授有著一致看法的還有著名的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等人。丘成桐先生,作為世界知名的數學家、菲爾茲獎獲得者,他在數學領域貢獻卓然。但當他談及我們對孩子的這種教育方式時,也痛心地說:中國教育再這樣發展,至少要倒退20年。

如何培養孩子數學學習?

王文湛教授的經歷,相信很多家長也都遇到過。可作為家長、父母,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又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數學學習呢?

其一:興趣的培養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首先讓孩子有了興趣去感知數學、體味數學之美,才不至於讓孩子深陷填鴨式之中喪失對數學的初始動力。

其二:用孩子擅長的事物去增進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有著形形色色的事物。它們是一片森林,是一棟棟高樓大廈,是一排排的工廠,是奔騰著的河流。這些事物中,無一不與數學有關。數學中需要做題,但數學更是對事物的量化,它可以在寫作、體育等等項目中讓孩子體味數學之美。

數學的運算、邏輯公理也都可以在這些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們擅長的點中表現得淋漓盡致。讓孩子擅長的事物開始,慢慢的它們就能找到對數學的發自內心的渴求。

其三:數學同樣可以是如歷史般深邃的

孩子的觀念養成,通常與父母、家長息息相關。而在家長中,不乏對數學談之色變的存在,因為家長的世界中微積分等似乎距離我們很是遙遠。

可是,這背後的數學故事、數學家的成長趣事卻是可以簡單溝通的。一如數學王子高斯的成長故事,祖衝之的故事,這些都是讓孩子發現數學背後深邃的歷史底蘊的方式方法。

其四:模塊化、系統化的知識準備

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作為父母、家長我們的知識結構與孩子們的知識結構是有著極大差別的,尤其是對小學、初中的孩子而言。一些定理、公式,如解析幾何、微積分、函數等他們都鮮有涉及,因此在做作業請教我們時,我們家長的講述總有一種「雞同鴨講」的意思。

為此,我們應該有的就是為孩子們準備模塊化、系統化的知識。如此,既能讓孩子在學習中由淺入深去發現原來數學的目的是簡單化,而不是孩子們認為的數學好難啊。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王文湛:孫子10歲,他數學題我都不會
    很多不明所以的網友可能會認為,小學生作業不都很簡單的嗎?連小學生的家庭作業都輔導不了,只能說明父母的學歷低。如果你有這樣的認知就打錯特錯了,就連清華大學的教授王文湛都直言有些小學數學題連他都不會。在一次演講中,王文湛教授曾說過一句話:「平庸的老師是敘述,普通的老師是講解,優秀的老師是示範,偉大的老師是啟發」,說得通俗一點就是老師應該是起到解惑、引導、啟發的作用,是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在演講期間,他就吐槽了自己孫子的家庭作業:「我孫子10歲,可是他拿回家的一些奧數題,有的我都做不出來」。看到這裡,你內心是否釋懷了?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做不出來」
    前段時間我就在網上看到了一位清華大學教授怒批現在的奧數教育。這位教授是王文湛,他在講座中有一段說道,他的孫子今年10歲了,有一天他好奇孫子的奧數題都是什麼樣的,但是當他看到這些題時,自己研究半天都沒有找到解題思路,王文湛教授說自己一個清華大學的教授都被這奧數難到了,讓一個10歲的孩子學習適合嗎?
  • 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奧數題我不會做
    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學習奧數呢?或者是說學習奧數的孩子都能取得進步、變得更聰明呢?在分析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清華大學數學教授是怎麼看待奧數的。清華教授痛批奧數:10歲孫子的題我不會做,基本全是超綱授課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曾說過,有一次他10歲的孫子拿著奧數題過來請教他,作為清華大學教授,王文湛自然是非常有興趣的,但他嘗試了一下後,發現很多題目他壓根想不出來。為什麼呢?難道這題目難度連清華大學數學教授都不會解?其實不然,因為這類奧數題靠的並不是數學思維,而是解題的技巧和方法。
  • 清華大學王文湛教授:奧數已經變味了,我孫子的奧數題都能難住我
    所以奧數不是什麼人都能學會的,能學好奧數的人智商都不低。以前學習奧數的孩子不在少數,拿到大賽金牌的人都能保送清華北大,這也是奧賽火熱的原因。但是如今學習奧數的孩子明顯減少,專家們都發現了一個問題,大多數學習奧數的孩子,不是因為他們喜歡奧數。
  • 國家副總督學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現在很多的奧數班都極盡的宣傳自己有多厲害。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裡面並沒鍛鍊到孩子的數學思維,而是有固定的公式,往裡一套就可以了。誇張一點說,根本就不需要思考。而數學看似是一個套公式就可以的學科,但是也是需要孩子去思考的,可是現在的奧數班大多都是不勞而獲的形式。
  • 清華教授不會孫子奧數題,這道「小學數學題」難倒家長,你會嗎?
    為鍛鍊學生的數學能力,近年來學校出的數學題越來越刁鑽,有時候父母都不會,這不就有這樣一道數學題,難倒了一眾家長。這是這位同學上小學3年級的兒子的一道數學題,他雖然是一本畢業的,但是卻栽倒這道數學題上了,怎麼算都跟正確答案對不上,多以在同學群裡求助。同時重本大學畢業的,根本沒把小學數學題放在眼裡,大家開始摩拳擦掌,但幾個人算出來的答案都偏離正確答案。
  • 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做不出孫子作業,批奧數是文盲戲法,網友大讚
    別說普通家長了,就連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都這麼認為,你一定覺得很誇張吧,清華的,還是數學系的教授,怎麼可能?可事實就是這樣,在某個講座中,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痛批奧數,他說:「現在的奧數題,不過是文盲的戲法罷了,可偏偏有很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卻選擇相信這種教育。」
  • 寶媽吐槽奧數題太難引爭議:我家娃讀5年級,他的奧數題我不會做
    清華大學教授痛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寫不出來」清華大學數學系教授王文湛,在某次講座中說到,他的孫子才10歲,有一天拿著數學卷子來請教他,本以為只是普通的數學題,但王文湛看了一會後,表情逐漸嚴肅了起來。為什麼呢?因為自己孫子請教的題目已經超綱了,這道題分明是高中的題目,就連很多高中生都不一定能做出來,竟然會出現在小學試卷中,實在是說不過去。
  • 清華教授怒批「公式化」奧數:孫子才十歲,我做不出他的奧數題
    放眼現在的小學生甚至是幼兒,都多多少少與奧數結下不解之緣。但是你家孩子學的「奧數」是真的「奧數」嗎?前不久一個教育類講座視頻火了:一個清華大學的教授居然做不出自己孫子的奧數題,是時代更迭太快以至於跟不上知識發展進步了嗎?現在的奧數題真的如此之難了嗎?
  • 清華教授怒懟奧數題,學習不能忘其根本,三點做到位才能學好數學
    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圖文均無關 清華大學教授怒批現代奧數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王文湛在一次演講時痛批奧數,並諷刺道:「我孫子10歲,他的奧數題我卻做不出來。」他表示,有一次10歲的孫子由於不會做自己的奧數題,便來請教我,當拿到他的奧數題看了半天時,愣是沒有找到解題的思路和方法,即使自己是身為清華大學的數學系教授。
  • 清華教授怒批奧數:我孫子才10歲,他的奧數題我都不會做
    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一名大學教授在面對自己孫子的奧數題時竟然一籌莫展,不知道怎麼做,可想而知想在的奧數題的難度到達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因此奧數也遭到了這名教授的批評。前面說到奧數其實是奧林匹克數學競賽的簡稱,這是一種世界級別的數學競賽,難易程度可想而知,超乎人們的想像,後來被數學家為了提高國內的數學水平而帶回國,然後被盲目誇張的宣傳,最終才演變成了訓練孩子們的一種方式。
  • 初中學歷,身體殘疾,23歲自學成清華教授,他才是中國的愛因斯坦
    過了一會兒,他終於站起來大聲說:是23!王維克非常高興。他告訴學生,這是《孫子算經》中一個著名的題目,這是中國古代的經典算術,幾個西方數學家稱它為孫子定理。在楚漢之爭中,漢王劉邦的大將軍韓信就用這種方法來指揮軍隊的。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又點頭」,竟是在……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10歲的孫子!銀行卡裡5萬5隻剩200錢去哪裡了?10歲孫子拿錢充值遊戲奶奶怒指他是「一條狼」!胡婆婆拿出銀行流水查看發現,上面有很多筆支出,每一筆從幾十到上千不等,全部都是網上支付的。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點頭」破解人臉識別,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10歲的孫子!銀行卡裡5萬5隻剩200「我銀行卡裡有5萬,臘月二十幾隻剩兩萬多了,我不曉得出什麼事兒,我就給我兒子了。」胡婆婆說,銀行卡裡面是她辛辛苦苦存下的5萬元,主要是自己和孫子的生活費和學費。
  • 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又點頭」,了解真相後奶奶痛斥:他就是一條狼!
    而始作俑者,竟然是自己10歲的孫子!銀行卡裡5萬5隻剩200錢去哪裡了?10歲孫子拿錢充值遊戲奶奶怒指他是「一條狼」!胡婆婆拿出銀行流水查看發現,上面有很多筆支出,每一筆從幾十到上千不等,全部都是網上支付的。
  • 清華大學顏寧教授,43歲依舊單身:「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43歲依舊單身顏寧教授曾告訴父母自己將來不打算結婚的安排,對此,父母雖然無奈,但更多的是理解,我們也十分好奇顏寧教授的感情狀況,每次提及「單身、結婚」等話題時,顏寧教授並不在意,如今43歲卻依舊單身的她,給自己留了一句話:「我不結婚,不欠誰一個解釋
  • 言情小說推薦:教授!這道題我不會做、青梅竹馬、小甜文
    1.教授!這道題我不會做作者:花落小小文案:方程曾發誓,就算她要孤獨一生,也不會主動向任何人表白!然後遇到高為淵後:教授,這道數學題我不會做!教授,這道數學題我也不會做!……教授,我這道數學題怎麼還不會做?朋友提醒:「方程啊,好歹你也是高中的數學老師,拿著一道你學生看一眼就能得出答案的題去找高教授做,鬧呢?!」高教授輕輕一笑:「讓她耍!」方程:「冤枉啊,我是真的不會做,你以為我不要面子的嗎?!」高教授長指一揮:「你不來問我,算我輸。」
  • 一道數學題 怎麼讓全世界都瘋了?
    「謝麗爾的生日」讓西方網民討論不休,紐約時報、BBC等百餘知名媒體跟進報導,而這不過是一道考新加坡15歲學生的數學題。風靡世界的數學題新加坡媒體人江堅文肯定沒想到,自己的「隨手拍」會讓全世界媒體撓頭。
  • 他的墓碑上刻數學公式,他卻出了道數學題
    他1911年出生於浙江嘉興,少時便很喜歡數學。在那個動亂紛爭的年代,中國的自然科學教育剛剛起步不久,陳省身為了研究和學習數學,常常自己主動看書學習,並先後考入南開大學數學系和清華大學研究院進行學習,後來又留學德法等國家進行數學研究。他在數學領域總結出高斯-博內-陳定理和Hermitian流形的示性類理論,引起國際數學界的轟動,被譽為「微分幾何之父」。
  • 清華大學教授叫停女兒「奧數」班:她的題目我不會做
    「她的題目我不會做」,清華教授叫停女兒課外班,小學生奧數題有多難?王殿軍是清華附中的校長,也是清華大學數學系的教授,按道理說,他的子女有一位數學教授父親,一定從小就開始接觸數學了。的確,王殿軍校長的女兒也和很多孩子一樣,在上小學時就報名了奧數學習班,但是在上了幾節課之後,就被爸爸叫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