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無比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

2021-01-08 若有所思CS

「我們生活在同一片藍天下,同呼吸,共命運。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裡,遇到問題,必須共同面對。」

這樣的話,以前提起的時候,並沒有什麼感覺。但是這次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每一天都能無比真切地感受到。

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刷國內疫情,看看當日有多少新增。然後再看看海外疫情,哪個國家又有新增。

這些年。我因為全球旅行,七大洲走過了六個,有很多的思考,不再局限於一個小縣城一個小女子的立場。

這也許,也是一種旅行的意義。

我的部分全球足跡

這段時間,一直在關注日本郵輪「鑽石公主號」,關注到澳洲一場燃燒了210天的大火的熄滅,關注非洲蝗災的進展…

還關注到過去的2020年1月,連地球上最遙遠的南極洲,溫度首次超過了20攝氏度。

據外媒稱,這是2020年1月是有觀測紀錄至今,最熱的1月,也是全球最暖的1月。甚至,打破了美國國家海洋局與大氣管理局141年以來的記錄。

南極,這個海豹、企鵝和海鳥們的家鄉,我曾到達過一次。正常1月份的最高溫度在10度左右,20攝氏度,意味著冰川會大量融化。

全球變暖,這是地球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

我是2018年初去南極過新年,這一次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有幾個朋友本來也要去,臨行前取消了南極旅行。

去南極必須經過德雷克海峽,海浪高達十幾米,很多人會暈船。翻起我在南極拍的那些照片,回憶歷歷在目,南極那片純淨的土地,仿佛不似在地球上。

這是海外疫情截止到2月21日上午的數據,有兩個國家,很讓人擔心。

《今天,日本人最擔心的一幕出現了》今日看到《huan球日報》對於日本疫情的報導,內心很沉重。目前日本境內確診人數已達728人,死亡3人。

從「鑽石公主號」上檢查結果呈陰性且無症狀的500名乘客被允許下船,利用公共運輸回家後,日本變成了國人最擔心疫情的一個國家。

據報導,東京街頭依舊有一半人沒有戴口罩,原因是他們壓根買不到口罩。

日本各大商場和連鎖便利店的口罩櫃檯都張貼著一張紙「入荷未定」,也就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進貨。

大概前些日子,能買的口罩都被中國人買了,這次輪到日本買不到口罩了。

日本這次對我們的捐助有目共睹,那一句「山川異域,風月同天」很是感動。

這一次在地球村,人類要面對的是病毒。希望其他各國的人民都要加強保護自己,這病毒傳染性不容小覷啊!

曾去過一次韓國濟州島,沒有去過韓國本土。

也曾四次去過日本,到過東京,札幌,香川,美瑛,二世谷,阿寒湖,洞爺湖等地,日本人大多不願意麻煩別人,都願意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或許日本政府是對本國的醫療有自信,或許是不想引起恐慌維持正常經濟生產模式,但我們不由得不為日本捏一把汗。

希望地球村的人們,借鑑下這些日子中國人民取得的經驗。一起加油啊!

嗨,我是若有所思CS,一個江南女子,來自蘇州,窮遊了整個中國和全世界30多個國家。

不是富二代,旅遊的每一分錢都是自己賺的。如果你也喜歡旅行和攝影,可以關注我,一起看看這個美好世界。

相關焦點

  • ...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
    習近平強調,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利益休戚與共、命運緊密相連。各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更加強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不可阻擋。歷史已經並將繼續證明,睦鄰友好必將超越以鄰為壑,互利合作必將取代零和博弈,多邊主義必將戰勝單邊主義。
  • 何平:「地球村」幻覺和世界行走者
    正因為這樣,它令人在感動之餘心生一絲莫名而真切的疼痛。基於同樣的原因,這個無法分享的過程在某些時刻又不是沒有釋懷的可能,比如在閱讀經典收穫感動和疼痛的時時刻刻,比如我們由此展開的談話。(吳雅凌、黃德海:《我不知道誰比柏拉圖說得更好》)這個專題籠統地說都是世界時區的跨境旅行者的寫作。在他們,世界時區,是時間的標識,卻不僅僅是時間。
  • 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或許,這次「大流行」給我們最大的啟示之一是: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地球村,人類是命運共同體。    ■據新華社
  • 學校是一個「地球村」,在這個「地球村」裡,學生與自我對話、與...
    為了打造「地球村」,學校開設了一系列相關課程,讓學生在課程中獲得能力、體驗生活、提升素養,並將校本課程、班本課程、自主管理等融入「地球村」中,形成學校的課程文化體系。  「地球村」中有什麼  在「地球村」初建之時,並沒有這麼豐富的課程,只有一門名叫「阿福童銀行」的理財課程。
  • 地球村危機-從趨同進化到塔斯馬尼亞效應
    地球村雖然總體存在反覆, 現代文明越來越趨向地球村, 尤其是網際網路讓不同的價值觀互相碰撞,一個統一的全新的地球文明正在孕育.生物學上有趨同進化效應. "趨同進化,即源自不同祖先的生物,由於相似的生活方式,整體或部分形態結構向著同一方向改變。" 最好的例子是鯊魚與鯨魚, 當然還有陸地上遍地的四足動物.趨同進化告訴我們, 問題的答案應該是必然的.
  • 《鷺世界》:真實呈現蒼鷺生活與成長,真切呼籲生態和諧及保護
    否則,一味無止境地索取,最終後悔莫及的恐怕是我們自己。迅速發展的工業化和城市化,令無數飛禽產生生計困難,甚至無家可歸。人類應該意識到,鳥類是自己的好朋友,保護它們,正是保護人類的長久未來。即將上映的紀錄片《鷺世界》,就將鏡頭對準了我們並不太熟悉的國家二級珍禽蒼鷺。影片由河南廣播電視臺、北京中憶良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三門峽廣播電視臺及河南良品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
  • 農村娃走進吉林華僑外國語學院「地球村」
    原標題:農村娃走進華外「地球村」 2010年,學校創辦者——秦和為加強外語實踐教學,培養熟悉多元文化的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高級外語外事人才,創建了全國唯一具有鮮明特色的、大型綜合性語言文化實踐教學基地——「地球村」。它集教學功能、實踐功能、研究功能和交流功能於一體,用於語言文化體驗課程及實踐教學活動,供中外教師與學生開展教學研討和文化交流等。
  • 全球第二個「聯合國地球村」在中國乳山選址考察
    2018年1月9日,「聯合國地球村」選址決策團隊,受山東省乳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書面邀請,由聯合國地球村總裁魯金平率團對乳山市行政區域內的區位優勢,地理環境,海洋生態及人文生活等符合聯合國地球村的選址標準的基本條件進行實地考察
  • 嗨翻了,世界地球村
    來地球村吧!看,這裡的二中娃娃今天在世界地球村嗨翻了!「坐地日行八萬裡」這可不是吹牛逼吹出來的!半天時間,大家從本土中國出發,要遊遍東亞的蒙古、韓國,東南亞的印尼、南亞的巴基斯坦,東南歐的摩爾多瓦,東歐俄羅斯,中歐的捷克,還得遠遊北美洲的加拿大,最後回訪交流回到中國!
  • 習近平: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地球村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致網際網路大會賀詞指出的,網際網路真正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讓國際社會越來越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毫無疑問,這次全球網絡盛會是一個新起點,著眼的是長遠路徑:如何讓地球村真正「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怎樣使20世紀最重大的科技發明惠及更多的人群?
  • 讓人真切感受到絕望的電影《迷霧》
    一個狂熱的基督徒我們暫時稱她為神婆,念叨著「死神來了。」此時一位母親這時在這呼籲大家幫她回家,她非常擔心她的孩子,流著眼淚祈求人們幫幫她但是沒有人願意去挑戰未知的恐懼去幫她,她詛咒道「願你們都去下18層地獄。」
  • 習近平: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地球村
    習近平說,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  習近平指出,縱觀世界文明發展史,人類先後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信息革命。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現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水平,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
  • 我們生活在十一維度中卻只能感受到四維?
    我們生活在十一維度中卻只能感受到四維?,可以改變該點的運動狀態,即一維的線是0維生物組合而成的,例如引力波二維是一個沒有高度的平面,同上,例如我們所熟悉螞蟻,螞蟻這種生物會遵循著領頭蟻的標記進行運動,也就是做一維生物在二維平面上有自己的運動軌跡,例如隕石帶三維就是有長、寬、高的空間,我們肉眼能夠看見的就是三維的空間四維是加上時間的三維空間
  • 這一次,我們採訪的不是人類,是人工智慧
    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無比接近的時代,近到,拿起手機,你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的人,無縫地交流、連接。這是一個人與人之間無比遙遠的時代,遠到,即使你身邊坐滿了人,也未必有人願意聽你說一句心裡話。你的孤獨沒人懂。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乾脆,選擇拋棄同類,轉身去和人工智慧談情說愛、做朋友。
  • 如何理解「地球村」的世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
    來源:解放軍報問:習主席在上合組織青島峰會的講話中強調,「地球村」的世界決定了各國日益利益交融、命運與共,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對此應如何理解?陸軍炮兵防空兵學院南京校區學員景源浩、王文博答:在「地球村」時代,各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環境、安全等領域的聯繫日益緊密,國際社會正在成為一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離不開的命運共同體。各國只有在開放中合作、以合作求共贏,才能給世界帶來光明、穩定、美好的前景。世界日益成為「地球村」是大勢所趨,各國利益日益交融的歷史潮流不可阻擋。
  • 什麼是地球村?由Marshall McLuhan創造嗎
    通信技術使我們能夠立即與世界各地的其他人聯繫。距離和隔離的減少在理論上給了我們組建一個社區的能力。加拿大媒體研究學者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稱這種效應為「 地球村」。他把人口(我們)形容為「彼此密切相關,不管他們喜歡不喜歡,還是他們對小道消息的俘虜,無論是是不是真的。「似乎麥克盧漢描述了網際網路。事實上,網際網路在1980年去世後一直在增長。全球村的名詞實際上是六十年代的一個孩子。在此期間,阿波羅11號的大登月和越南戰爭的悲劇可以在普通人的家中看到。
  • 吉林外國語大學加強新文科內涵建設 啟動《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
    10月14日,吉林外國語大學《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在學校國際語言文化實踐教學中心——地球村中國村舉行。《走進地球村》實踐教學活動啟動儀式為實現學校應用型、複合型、外向型人才培養目標,打造品牌化、特色化的專業實踐活動,突出「專業+外語」的國際化教學模式。
  • 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經過數年的前期籌備,及各國際組織和機構的支持,經聯合國授權,於2011年11月,聯合國世界地球村項目籌建團隊在中國香港正式註冊成立了「聯合國世界地球村有限公司」。 公司將遵循《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和《聯合國千年宣言》, 在全球範圍內投資、開發、建設和運營聯合國世界地球村示範項目,貫徹《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精神.
  • 北京地球村廖曉義:不要讓大公司統治世界
    這樣的社會企業在國際上已經有了一些成功案例,在中國也有一些有志之士開始了嘗試,地球村在彭州通濟大坪村紅十字樂和家園的試點,只是社會企業參與鄉村建設的一個小小的實驗。這場實驗並不是事先策劃的,而是經過了反覆的斟酌和與村民的商議才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