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專區▏不同方式地磁觀測數據對磁測精度的影響分析

2021-02-15 溪流之海洋人生

參考文獻:

[1]管志寧.地磁場與磁力勘探[M].第一版.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

[2]梁開龍,劉雁春,管錚等.海洋重力測量與磁力測量[M].第一版.北京:測繪出版社,1996.

[3]GB/T 12763.8-2007.海洋調查規範.海洋地質地球物理調查[S].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

[4]卞光浪,翟國君,劉雁春等.海洋磁力測量中地磁日變站有效控制範圍確定[J]地球物理學進展,2010,25(3),817-822.

[5]徐行,廖開訓,盛堰.海底地磁日變觀測站的設計與應用[J].海洋測繪,2005,25(1):67-69.

[6]徐行,廖開訓,陳邦彥等.多臺站地磁日變觀測數據對遠海磁測精度的影響分析[J].海洋測繪,2007,27(1):38-40.

[7]張錫林.海水層對地磁日變的影響[J].海洋測繪,2011,31(5):21-23.

[8]劉愉強,盛巖峰,王俊勤等.潛標系統靜態力學分析計算及其應用程式開發[J].海洋技術,2010,29(3):34-37.

[9]宋銘航.單點錨定繃緊型千米潛標系統的設計和計算[J].海洋技術,1989,8(1):1-6.

[10]邵關,丁濤.海底地磁日變觀測站安全布放技術[J].海洋測繪,2013,33(1):69-71.

[11]姚俊傑,孫毅,趙宏傑.地磁日變觀測數據理論分析[J].海洋測繪,2002,22(6):8-10.

[12]高金耀,翟國君,劉強等.減弱船磁效應對海洋地磁測量精度影響的方法研究[J].海洋測繪,2008,28(3):1-5.

[13]任來平,張襄安,劉國斌.海洋磁力測量系統誤差來源分析[J].海洋測繪,2004,24(5):5-8.

相關焦點

  • ...中科院團隊研究揭秘「張衡一號」衛星如何觀測到地磁脈動...
    自1936年在地磁數據中發現Pc1脈動以來,科學家對Pc1脈動的起源和傳播途徑已進行大量觀測研究,但受限於空間觀測位置,以及EMIC(Pc1)波動傳播過程中在電離層波腔內的極化反轉、頻率反射以及迴旋吸收等作用,磁層中激發的EMIC(Pc1)波動是如何傳播到地面的這一疑問,目前尚無定論。
  • 影響GPS觀測精度的主要誤差總結分析
    2) 採用軌道改進法處理觀測數據這種方法是在數據處理中,引入表徵衛星軌道偏差的改正參數,並假設在短時間內這些參數為常量,將其與其它求知數一併求解。3) 同步觀測值求差這一方法是利用在兩個或多個觀測站一同,對同一衛星的同步觀測值求差。以減弱衛星軌道誤差的影響。
  • 中科院團隊研究揭秘「張衡一號」衛星如何觀測到地磁脈動
    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介紹,Pc1地磁脈動是指頻率在0.2—5赫茲(Hz)的低頻波動,與地磁活動密切相關,最易發生在磁暴恢復相期間,與空間的電磁離子迴旋波(EMIC)相對應。自1936年在地磁數據中發現Pc1脈動以來,科學家對Pc1脈動的起源和傳播途徑已進行大量觀測研究,但受限於空間觀測位置,以及EMIC(Pc1)波動傳播過程中在電離層波腔內的極化反轉、頻率反射以及迴旋吸收等作用,磁層中激發的EMIC(Pc1)波動是如何傳播到地面的這一疑問,目前尚無定論。
  • 《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的2019與2020
    🛫🛫2019年,《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做了一些事兒。
  • 無線地磁停車位管理方案
    無線地磁車輛檢測器通過對地球磁場變化的分析來檢測機動車輛。無線地磁車輛檢測器埋植於地表,由自帶的電池供電,檢測器檢測的車輛信息(存在、流量、速度、車長、佔有率等交通參數)通過無線的方式發送至安裝在路邊的信號接收機,由信號接收機將車輛信息傳送至應用系統等。
  • 地磁數據的獲取與處理
    報告題目:地磁數據的獲取與處理報 告 人:周志堅報告時間 :2019年5月15日上午8:30開始報告地點 :地質宮330海光學術報告廳主辦單位 :吉林大學儀器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報告簡介:地磁場為地球的固有資源,高精度的地磁數據為近表探測提供重要信息。
  • 關於地磁車輛檢測器使用現狀及發展分析
    從技術類型上來劃分,目前市場中比較常見的交通採集技術包括磁頻的車輛檢測技術、射頻的車輛檢測技術、視頻的車輛檢測技術、波頻的車輛檢測技術、移動型交通數據採集技術等,有的技術類型中又包括幾種採集方式。歸納起來目前市場中常用的交通採集方式主要有線圈、視頻、地磁、超聲波、雷達、紅外線、手機移動終端、浮動車、雷射等。
  • 地磁導航: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除人們常用的衛星導航外,還有慣性導航、地磁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加速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而獲得飛行器速度和位置數據,工作時不依賴外界信息,也不易受到幹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目前它在飛行器、飛彈和武器平臺上已有廣泛應用。地磁導航,則是一種無源自主導航技術。
  • 地磁導航:地球母親的「金手指」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除人們常用的衛星導航外,還有慣性導航、地磁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加速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而獲得飛行器速度和位置數據,工作時不依賴外界信息,也不易受到幹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目前它在飛行器、飛彈和武器平臺上已有廣泛應用。地磁導航,則是一種無源自主導航技術。
  • 汶川十年丨大河探秘地震觀測臺站:沒有一顆「鐵釘」的地磁觀測室
    河南地震局監測預報處處長宋桂林介紹,地震監測包括「測震、形變、地磁、重力、地電、地下流體、強震動」等方法。 概況來講,可以分為測震觀測和前兆觀測,都服務於地震的預測預報、震災預防、地震科學研究等。其中,測震觀測還用於地震速報,提供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而、形變地磁、地電、地下流體等觀測屬於前兆學科,主要以觀測震前各類異常現象為目的。
  • 「井下地磁觀測技術研究」項目光泵磁力儀現場測試會在蒙城臺召開
    根據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項目測試驗收要求,12月11日至13日,井下地磁觀測技術研究項目組邀請安徽局、江蘇局及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相關專家來臺召開光泵磁力儀現場測試會。蒙城臺於2020年4月份安裝架設光泵磁力儀進行實驗觀測,臺站負責儀器的日常運行維護及數據監控。
  • 地磁極突然加速移動進入東半球 會產生什麼影響嗎?
    但液態物質遠比固態物質活躍,在外力的幹擾下很容易發生運動方式的變化,尤其是在固、液的界面處,往往會出現渦流等多種形式的運動,也會相應地影響地磁場。現在正熱播的電影《流浪地球》中,人類強制停止了地球的自轉。但是,由於外核是液體,不能隨著地殼和地幔的停止轉動而馬上停止轉動,這必然會引起地核中液體流動的紊亂。雖然電影中沒有交待,但可以想像,流浪中的地球的磁場肯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甚至會消失。
  • 論文推薦 | 唐成盼,宿晨庚,, 胡小工,等:北鬥衛星偽距偏差標定及對用戶定位精度影響
    最後,利用實測數據分析了偽距偏差對定位精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偽距偏差與衛星群延遲參數高度相關。若用戶接收機與群延遲參數計算採用的接收機技術狀態差異較大,用戶接收機定位精度將明顯惡化。通過對同一時刻同一衛星的兩種方法的比較,表明兩種觀測方法得出的偽距偏差具有相似的範圍和趨勢,不一致性主要反映在觀測噪聲和多路徑影響量級上。分析表明偽距偏差與接收機的相關間隔有關,以0.1碼片為參考,相關間距相差越大,信號失真引起的偽距偏差越大,接收機相關間距0.1~1.0碼片間平均偏差為0.3 m,0.1~0.2碼片的相關間距會導致平均偏差為0.15 m。
  • 北鬥三號觀測數據質量分析
    1 觀測數據質量指標本文從信噪比、偽距多路徑、數據完整率、數據飽滿度以及數據連續性等五個方面對北鬥三號觀測數據質量進行分析,本節內容將介紹各分析指標的計算方式以及含義。1.4 數據飽滿度接收機接收不同頻率、不同類型的觀測值,理論上各頻率載波和偽距觀測值數量應相等,實際中由於某類型觀測值部分缺失導致不同類型觀測值數量不等的情況時有發生。飽滿度就是統計單顆衛星不同數據類型中,最小數據量與最大數據量之比,比值越大,表明該衛星不同類型的數據越飽滿。
  • 基於無線地磁技術的路邊停車系統破解路邊停車難問題
    三、 系統功能1、車位實時檢測功能採用地磁傳感器探測方式,獲取基礎車位狀態數據;利用無線地磁車輛檢測器、接收機與接收機基站構成了數據採集網絡,車檢器採集樣本的頻率為毫秒級,因此確保了獲取到的 車位狀態的實時性。
  • 論文專區▏水深測量中的質量控制與數據檢查軟體的開發
    參考文獻:[1]李素江,董江,裴文斌等.RTK三維水深測量精度分析及試驗驗證[J],海洋測繪,2012,32(5):22-24.[2]林琿,吳立新,方兆寶等.水深測量的誤差因子分析[J],海洋測繪, 2005,25(2):1-5.
  • NSR:負地磁異常區赤道極光
    何飛等-NSR:負地磁異常區赤道極光 磁場和大氣共同造就並維繫了地球宜居環境。地球大氣中的分子、原子或離子從太陽輻射或高能離子流吸收能量後,就會產生發光現象。根據其產生機制不同,大氣發光現象可大致分為兩類:氣輝(Airglow)和極光(Aurora)。
  • 論文推薦| 李博峰: 時間相關觀測的幾種動態數據處理方法
    E-mail:bofeng_li@tongji.edu.cn摘要:現代大地測量數據中往往存在時間相關性,忽略觀測值時間相關性會影響參數估值的精度和可靠性。因此,本文研究了幾種時間相關觀測的動態數據處理方法。首先,對觀測值時間相關性的處理方法進行了擴展和統一。
  • 地磁導航是什麼?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朱小謙為您講述
    在人類的生產生活中,除人們常用的衛星導航外,還有慣性導航、地磁導航等多種導航方式。慣性導航,通過測量飛行器加速度,自動進行積分運算而獲得飛行器速度和位置數據,工作時不依賴外界信息,也不易受到幹擾,是一種自主式導航系統。目前它在飛行器、飛彈和武器平臺上已有廣泛應用。地磁導航,則是一種無源自主導航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