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做了一些事兒。
(1)期刊發文量144篇,計1056頁,圓滿完成全年出版計劃。
(2)特約並發表幾篇學術論文,林榕光先生的《主動震源在中國區域尺度及水庫地震監測中的應用》、席繼樓先生的《地電場觀測方法與觀測技術研究》、劉瑞豐先生的《爆炸當量估算的初步研究》。
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援建寮國國家地震臺網圓滿完成,特邀項目參與者李瑜等撰寫快訊,進一步彰顯中國「軟實力」,推進中國「走出去」戰略的發展。
(3)2019年5月,依託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進行期刊編輯委員會換屆工作,增加協辦單位:中國地震學會地震流體專業委員會、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並圓滿召開編委會會議。
(4)2019年7月,編輯部迎來吳瓊編審,期刊辦刊隊伍壯大。
(5)2019年8月,參加中國地震學會成立40周年大連會議,2019年10月,參加中國地球科學聯合年會,2019年11月,參加中國地震學會地震觀測技術專業委員會會議,宣傳、推廣期刊。
🚀🚀2020年,《地震地磁觀測與研究》想做一些事兒。
(1)特約中國地震臺網中心李瑜撰寫援建寮國國家地震臺網相關論文,如臺陣勘址與設計。
(2)特約發表劉文義先生的《地震4.0——新一代智能地震技術體系SCPS》、蘇愷之先生的《中國四分量鑽孔應變儀風雨歷程四十年》(新闢欄目——回顧與展望)、劉瑞豐先生的《如何正確使用地震震級》(新的震級國家標準GB17740—2017《地震震級的規定》推廣應用系列論文)。
(3)新設欄目——地震監測預報信息化(科學編輯、欄目負責人陳石研究員),逐期推出系列論文。
(4)為促進中國地震臺陣技術規範化發展,滿足中國地震監測需求,計劃組織中國地震臺陣勘址觀測等相關論文專輯,特邀劉瑞豐、郝春月為科學主編,旦增、蔣長勝、沈旭章、 鄭重、朱元清為科學編輯。
(5)繼續參加學術會議,宣傳、推廣期刊。
(6)繼續召開期刊專家審讀會或編委會會議。
.
再見2019,你好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