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首次太空飛行:10件未被披露過的趣聞

2020-09-03 夜遊天下

1、1961年4月12日尤裡·加加林(Yuri Gagarin)的傳奇太空飛行前幾周,一個名為「伊萬·伊萬諾維奇」的假人被穿上太空服與一條名字叫茲韋茲多奇卡(小星)的小狗一起送入太空。一起被裝上飛船的還有臺錄音機,將錄下的食譜和合唱歌曲傳送到地球。當時是專門這樣做的,目的是迷惑對太空飛行進行監視並一直企圖解密這些代碼化信息但均徒勞無功的美國人。

2、加加林頭盔上的 「蘇聯」字樣是起飛前20分鐘才印上的,因為有關方面直到最後一刻才意識到,他返回地球時有可能被誤以為是外國間諜。就在一年前蘇聯在境內擊落了一架美國人弗朗西斯·加裡·鮑威爾斯(Francis Gary Powers)駕駛的偵察機,他當時就戴著跟加加林類似的頭盔。

3、起飛時加加林本應該說規定的:「全體注意,起飛!」可是他卻打破了這個規矩,說了那句後來成為名句的「走起(Let's go)!」他這句話是從自己特別喜歡的作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的小說《小杜麗》中摘取的,小說中這句話是貓將鸚鵡拖出籠子時鸚鵡說的。

4、加加林搭乘的「東方1號」宇宙飛船是自動控制的,因為沒人能預測一個人在這種極端條件下的行為。加加林收到一個信封,裡面有激活手動控制的代碼,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可以使用。雖然只需解一道簡單的算術題就能獲取代碼,可對一個處於驚慌失措狀態下的人來說這也是很難的。

5、起飛前加加林給妻子瓦蓮京娜寫了封道別信,一旦他遭遇不測,這封信應該要交到他妻子手上。不過,加加林的妻子還是在七年後的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在空難中犧牲後收到的這封信。瓦蓮京娜·加加林娜和女兒加莉娜。

6、當時人類對宇宙飛船下降時如何穿過稠密大氣層還不是特別了解。從舷窗中看到火舌後,加加林以為飛船要失事,於是向地面呼叫:「我著火了!別了,同志們!」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這句話被決定忽視掉了。

7、加加林飛入太空時還是上尉軍銜,著陸後就成了少校。有種說法是赫魯雪夫親自指示國防部長馬利諾夫斯基(Rodion Malinovskiy)為其提升軍銜,要求越過大尉直接將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提升至少校。

8、「東方1號」在太空中飛行期間,有史以來太空中首次出現了射擊武器。當時給加加林發了把馬卡洛夫手槍。根據推測,太空人可能會降落到偏遠地區,不得不對付野生動物。1965年「日出2號」宇宙飛船機組人員就遇到了這種情況,他們在南烏拉爾白雪皚皚的原始森林裡不得不開槍嚇跑狼和熊。

9、太空人乘密封艙著陸在當時技術條件下是不可能的,所以加加林是被彈射出去後乘降落傘落地的。他的太空衣中的供氣閥沒有馬上打開,所以有一段時間他悶得喘不上氣。太空第一人經過艱辛旅程後差點沒在最後一步倒下。

10、結束太空飛行兩天後在克裡姆林宮舉行的招待會上赫魯雪夫(Nikita Khruschev)把加加林叫到一邊問他見沒見到上帝,加加林開玩笑地回答說:「見到了。」蘇聯領導人也開玩笑地跟他說:「這事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過了一會,大牧首阿列克西一世也過來問加加林同樣的問題。加加林覺得跟俄羅斯東正教領袖開這樣的玩笑不合適,於是回答說:「沒有,神父。很遺憾,我沒看到。」阿列克西也對他說:「尤拉(即尤裡——編注),這事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

相關焦點

  • 加加林太空首飛未披露的10件趣事
    他在太空中遇見上帝了嗎?一、1961年4月12日,加加林(Yuri Gagarin)傳奇太空飛行的幾周前,一個穿著太空服的假人「伊萬·伊萬諾維奇」與一條名叫茲韋茲多奇卡的小狗被送入太空。一起被裝上飛船的還有一臺錄音機,將預先錄好的食譜和合唱歌曲傳送回地球。當時這樣做的目的是迷惑對太空飛行進行監視、一直企圖解密這些代碼化信息但均徒勞無功的美國人。
  • 人類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來了!
    這是自2011年以來美國首次使用國產火箭和飛船從本土將太空人送往空間站。此次飛行任務系人類歷史上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視頻來源:澎湃新聞49歲的太空人羅伯特·本肯和53歲的道格拉斯·赫爾利將在SpaceX的巨龍號載人太空艙內待上大約19個小時,跟隨著太空艙慢慢向國際空間站移動。他們將與空間站的其他太空人共同進行一系列實驗和研究任務。
  • 人類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順利完成
    曾經探索過地球磁場極點的科學家和海洋最深處的研究者攜手,向著女性們攀登的最高點邁步。當她們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7日6時30分踏出飛船時,歷史的車輪在這時悄然轉動。美國東部時間2019年10月17日,科赫和梅爾執行了首次全由女性負責的太空行走。上圖中,科赫在執行其更換充放電單元的任務。
  • 維珍銀河的首次太空飛行將在美國太空港
    上個月,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開始準備在新墨西哥州新成立的美國太空港總部進行首次太空飛行當時,這家航空航天公司只說其飛行計劃窗口將於10月22日打開,但沒有給出更具體的發射日期。現在,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透露,它已經決定了SpaceShipTwo試飛的發射窗口,您可以期望在11月19日至23日之間進行試飛。
  • 馬斯克 「刷」的 SpaceX 火箭成功爆炸,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開啟了?
    自太空梭最後一次飛行之後的8年多時間裡,美國還沒有進行過載人太空發射任務,NASA不得不依靠俄羅斯來運送太空人。現在,由NASA僱傭的SpaceX和波音公司幾乎已經準備好進行首次載人飛行,而且可能不僅是NASA太空人。「我們正處於低地球軌道商業化的風口浪尖。」
  • 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中國人來到了太空(改革開放40年·40個「第一...
    11月上旬的珠海航展期間,首次對外公開亮相的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展區迎來了一位特殊的觀眾,他就是航天英雄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楊利偉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託出徵,去探索太空。「10、9、8……」當指揮員倒計時口令傳來時,楊利偉情不自禁地舉起了右手,向祖國和人民敬了一個莊嚴的軍禮。9時整,在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中,火箭拔地而起,載著楊利偉飛向太空。火箭速度越來越快,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一、二級火箭分離,整流罩分離……就在一瞬間,楊利偉突然感覺到自己的身體似乎飄起來了,他意識到,飛船已經脫離地球引力,來到了太空。
  • 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調查報告中披露,飛機右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機長劉傳健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10000英尺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川報觀察記者 王眉靈 李欣憶6月2日,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
  • 1.7億件太空垃圾正繞地球高速飛行
    多國科研人員提醒,眼下至少有1.7億件太空垃圾正高速繞地飛行,很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大量撞擊事件」,從而危及人造衛星、宇宙飛船乃至國際空間站。  在太空「亂丟垃圾」的現象,日益引發關注。就在今年2月,美國太空人從國際空間站往外丟出一批重達1.5噸的太空垃圾,被一些媒體評價為「太空史上最大的亂丟垃圾事件」。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從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搜尋回的飛機組件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
  •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原標題:「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 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龍」飛船完成首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太空旅行的商業化時代或將開啟。太空旅遊離我們還有多遠?
  • 為了開啟人類太空飛行新紀元,馬斯克炸了一枚造價3.4億元的火箭
    為取代「戰神1號」,NASA開始尋求跟商業公司的合作,此前已經完成了與Space X合作的發射衛星、向空間站運送貨物和發送機器人行星探測器的太空任務。下一步,載人龍號飛船就將進行首次載人飛行,打破美國多年來無法自主運送太空人的歷史,完成將兩名太空人運送至國際空間站的任務。
  • 人類太空探索歷史上的10個標誌性時刻
    從1957年蘇聯太空機構發射衛星開始,人類開始了探索宇宙的行動,這種行動一直在繼續,人類已經登陸了月球,無人飛行器飛入了深空,探索了火星,記錄了來自外太陽系的信號,並一次又一次的到達宇宙的不同角落, 這裡是人類太空探索史上十大標誌性時刻。
  • 人類探月系列:「阿波羅號」載人飛行
    瓦爾特·坎寧安(Walter Cunningham)是美國宇航局前任太空人,他在1968年10月完成「阿波羅7號」任務,是人類登月史上的功臣之一。1968年10月11日,經過幾次繞地球軌道飛行之後,「阿波羅7號」終於進行了第一次載人飛行。
  • 加加林:世界上人類首次進人太空,後安全返回
    人類首次進人太空的創舉是由蘇聯太空人尤裡•阿列克謝耶維奇•加加林完成的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時間上午9時 零7分,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宇宙飛船從 拜克努爾發射場起航,在最大高度為301千米的軌道上繞地球一周,歷時1小時48分 鍾,於上午10時55分安全返回,降落在薩拉 託夫州斯梅洛夫卡村地區,完成了世界上首 次載人宇宙飛行,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偉大願望。
  •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Emma Chou • 2019-12-21 16:10:
  • 人類首次太空行走太空人差點無法回倉
    在此,我們特地選編了43年前人類歷史上的首次太空行走、幾次著名的太空行走的稿件,以饗讀者。  1965年3月18日,蘇聯太空人列昂諾夫完成了人類太空史上的壯舉太空行走,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  1934年5月30日,列昂諾夫出生於蘇聯克麥羅沃州利斯特維揚卡市,現在是退役的俄羅斯太空人,空軍將軍。
  • 盤點十大飛行技術:哪個能把人類送入外太空?
    人類該向什麼方向發展技術,才能對真正意義上的深空進行探索?英國《新科學家》雜誌日前刊登文章,對未來可能幫助人類進入深空的10種外太空飛行技術進行了分析。  除了預算問題和政治意願這兩大因素外,太空探索計劃面臨的另一個巨大障礙,就是當前佔據統治地位的太空飛行技術——化學燃料推進火箭——尚無法將人類送上更遠的星球。
  • 人類徵服太空的利器,火箭的前生今世
    火箭將幫助人類星辰大海——走向太空。戈達德從1921年開始研製液體火箭,於1926年3月16日進行了人類首次液體火箭飛行試驗並獲得成功(火箭長3.04米,飛行2.5秒,達到 12米高,56米遠),這使得他成為液體火箭的實際發明人。1932年他首次用陀螺控制的燃氣舵操縱火箭的飛行,1935年他試驗的火箭以超聲速飛行,最大射程約20公裡。
  • 人類文明跨入21世紀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新年的鐘聲敲響,意味著整個人類文明跨入了21世紀20年代時期,在這個新的十年裡,人類將會回望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太空探索的整個過程,去展望未來,繼續向著宇宙進發。新年的鐘聲也意味著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結束,在這十年裡,人類的太空探索出現了許多的奇蹟,也有很多的遺憾,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十年來一些大事件的太空科學故事了。
  • 中國正式開啟空天飛機時代,近日成功完成首次飛行
    而就在亞特蘭蒂斯號完成謝幕之旅的前一年,一款微縮版的太空梭X-37B也進行了首次在軌飛行試驗。不論是載人太空梭亦或者X-37B都有共同的特性,那就是由巨大的火箭運載工具將其送入太空軌道,這與人類期待已久的空天飛機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