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區分駝鹿、麋鹿、馴鹿、獐、梅花鹿、馬鹿?
駝鹿(Alces)是鹿科動物中個頭最大的,目前有歐亞駝鹿(Alces alces)和北美駝鹿(Alces americanus)兩種,兩者區別不大,後者的體型要稍微大一些。歐亞駝鹿(Alces alces)
-
3隻馴鹿18隻梅花鹿將亮相中運開幕式
3隻馴鹿和18隻梅花鹿均來自聖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它們將亮相中運會開幕式,進行精彩表演。據聖鹿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張永鐵介紹,3隻馴鹿分別取名歡歡、樂樂、順順,寓意吉祥如意的意思,它們將在中運會開幕式上拉著勒勒車亮相。而這18隻梅花鹿是去年9月份由中國、美國、紐西蘭、加拿大等專家共同研製培育出的雜交新鹿種。它們是該鹿種大家庭的首批「新成員」,將在開幕式上展示其活潑、可愛的一面。
-
申城一周:上海節日「扎堆」 颱風周末帶來降水
「嘗鮮式」冷空氣來了,颱風周末帶來降雨,全國各地螃蟹搶佔上海蟹市;浦東機場衛星廳啟用,吃米其林餐廳,逛免稅店、坐飛機基本告別擺渡車;上海「節日」扎堆:旅遊節景點門票半價,購物節今熱力開啟;13號線啟用新列車運營圖,14號線建設有了新進展……更多精彩內容,盡在本期《申城一周》。
-
聖誕老人的馴鹿,領頭那隻鼻子什麼顏色? 漲知識
不過,鹿姐姐是一頭長頸鹿,聖誕老爺爺的座駕是馴鹿,對,請注意,是馴鹿。不是梅花鹿,不是駝鹿,尤其不是麋鹿!馴鹿是鹿科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種,據調查全世界的野生馴鹿在1986年有390萬隻。馴鹿主要分布於北半球的環北極地區,包括在歐亞大陸和北美洲北部及一些大型島嶼。馴鹿並非人工馴養出來的。
-
上海知青生活往事:當年在東北插隊落戶,那次危險遭遇他至今難忘
事情雖然已經過去了近半個世紀,可每當想起在東北插隊落戶的那段知青歲月,何玉成老師心裡就如波濤洶湧的大海,久久難以平靜。特別是那次危險的遭遇,仿佛就在昨天,他至今難以忘懷。,插隊落戶在一個叫八道溝的屯子裡。
-
申城一周:152年一遇"超級藍血月"來襲 春運大幕正式拉開
本周迎來大雪,雪後申城現美景。這一周上海迎來152年一遇「超級藍血月」、「春運」大幕正式拉開、國內最大梅花展來滬……更多精彩,盡在本期《申城一周》。1月24日下午起,申城大部分地區紛紛飄起了大雪,本次降雪是2008年以來最明顯的一次降雪天氣過程。上海也多次發布了暴雪黃色預警。到了27日14時,青浦的積雪深度達到6.2釐米,閔行4釐米,崇明、金山2釐米,奉賢、松江1釐米。大雪過後,申城也變了模樣,很多人在朋友圈紛紛曬出了雪景。
-
上海發布留學回國人員落戶新政,重點企業人員可直接落戶!
剛剛,備受廣大留學回國人員關注的新版留學回國人員申辦上海戶口實施細則發布,新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上海政策自2020年12月1日起生效,有效期至2025年11月30日。新版留學回國申辦上海戶口政策整體上延續了上一版留學回國人員落戶實施細則中對留學回國人員的相關申請條件要求。
-
上海在建的一座高樓建築,高約370米,建成後將成申城第4高樓!
上海目前的高樓有很多,但是真正超過300米以上的高樓建築也僅僅只是一手之數。上海第一高樓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上海的上海中心大廈,其高度達到了632米;排名第二的是上海環球中心,坐落在陸家嘴的環球中心高達492米;浦東新區的金茂大廈以420.5米的高度雄踞第三名。
-
楊棟梁馴鹿記
小寶不是楊棟梁的孩子,是他抱在懷裡用奶粉餵大的一隻梅花鹿。 這是8月12日發生在三門峽市陝州區西李村鄉河窪村香草山梅花鹿養殖場的一幕。 今年30歲的楊棟梁是兩個男孩的父親,但他對飼養的梅花鹿比待兒子還要親。 2017年,不滿27歲的楊棟梁來到東北一家梅花鹿養殖場拜師學藝,基本掌握了梅花鹿的養殖技術。「只要鹿不死,你就能賺,就看賺多賺少了!」
-
「雲雀」登陸上海 申城半月內遭颱風「兩連擊」
上海消防官兵正在進行排積水作業。 供圖 申海 攝中新網上海8月3日電 (記者 李姝徵)今年第12號颱風「雲雀」在杭州灣內徘徊多時後,於3日10時30分在上海金山沿海登陸。「雲雀」也成為半月內「飛」抵滬上的第二個颱風。
-
上海寶鋼包裝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寶鋼黨校教師、寶鋼集團上海聯合公司業務員、深圳寶鋼金屬材料公司副經理、上海寶鋼現貨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寶鋼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寶鋼集團營銷管理處處長、寶鋼股份財務總監、上海寶鋼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副總裁、寶鋼集團原料採購中心總經理、寶鋼股份總經理助理、上海寶鋼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寶鋼金屬有限公司總經理。
-
聖誕節來了 你真的認識馴鹿嗎?
我是一隻集帥氣與可愛於一身的馴鹿!眾所周知,聖誕老人正是駕著馴鹿雪橇給大家送禮物的。我原以為,自己早成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最近才發現,有些人竟然不認識我,把馴鹿和麋鹿、駝鹿搞混了!偷偷告訴你,雄性馴鹿的角能長到1米長,雌性馴鹿也會長角,但角的體積「小一號」。
-
▲常見鹿種知識普及▲ 馴鹿、麋鹿、駝鹿、馬鹿和傻狍子
馴鹿是鹿科動物中數量最多的種,據調查全世界的野生馴鹿在1986年有390萬隻。所以平時看到的卡通形象裡拉雪橇的那個馴鹿都是紅鼻子哈~ 三、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科動物。馬鹿 私以為,野格的標誌應該就是它。
-
麋鹿、馴鹿、駝鹿、馬鹿:這些套「鹿」你分得清楚嗎?
馴鹿是唯一一種人類馴化成功的鹿,它們是當地居民重要的食物、衣料等來源,有些地區至今還有將馴鹿作為牲畜大規模飼養,捕獵野生馴鹿的習慣。然而這種捕獵卻對野生馴鹿的生存狀態造成了不少的壓力。馴鹿包含很多亞種,但是其中一些亞種已經難以尋覓,至少有一個亞種已經滅絕。除了捕獵之外,放牧、伐木、採礦等等活動都導致了野生馴鹿生存空間的縮小,是保護馴鹿種群的一大挑戰。
-
我國新增16個大科學裝置分別落戶在哪裡?
美國科學學家普賴斯於1962年6月發表了著名的以《小科學、大科學》為題的演講。他認為二戰前的科學都屬於小科學,從二戰時期起,進入大科學時代。上海神光II裝置 18. 寧波種質資源庫 19. 子午工程 20. 合肥穩態強磁場 21. 貴州FAST望遠鏡 22. 武漢國家脈衝強磁場科學中心 在已經建成的國家大科學裝置中,合肥市擁有七個國家大科學裝置。
-
...申城提前進入「聽秋」時節-申城 上海 油葫蘆 蟲子 蟋蟀 殷海生...
中科院上海昆蟲博物館館長殷海生介紹,今年申城提前進入「聽秋」時節,35種蟲蟲音樂家開始年度「演出大戲」,市民可無門檻免門票聽「演出」。「早上醒來,就聽到蟲子在唱,太好聽了!」家住浦東的曲小姐告訴記者,這幾天驚喜地聽到蟲子開始大合唱了,晚上和早晨尤其明顯,大自然的聲音真悅耳。前天晚上,在華師大何鑫博士帶隊的上海野鳥會「麗娃河夜遊」活動中,遊客不僅聽到蟋蟀們動聽的音樂,還看到了一隻蟋蟀。
-
長春公路兩頭鹿出沒 原是雌雄馴鹿「私奔」(圖)
前兩頭鹿就是丟失的馴鹿 趙先生供圖 2016年12月24日下午2點鐘,在長春市長清公路距東北虎園不遠處,有市民看到兩隻鹿從密林中穿出當時鹿就在路中間,來往車輛特別多,兩隻鹿顯得很驚謊,「我覺得挺驚奇,在馬路上能看到梅花鹿,不知道是不是從虎園裡跑出來的。」孫先生說。 記者隨後聯繫了東北虎園一工作人員,「這並不是梅花鹿,而是馴鹿,不是我們園的,可能是附近的飼養戶沒看管好,跑了出來,在這片區域是很難抓到的。」該工作人員表示。 記者了解到,隨後的幾天裡,當地有人開始發傳單尋找這兩頭失蹤的馴鹿。
-
上海電機學院陳國初教授榮獲2020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
近日,2020年度寶鋼教育獎評審結果揭曉,上海電機學院電氣學院陳國初教授獲評本年度「寶鋼優秀教師獎」。寶鋼教育基金會始於1990年寶鋼出資設立的寶鋼獎學金,是寶鋼集團出資設立,政府支持指導,專家諮詢策劃,高校積極參與的教育公益事業的基金會。寶鋼教育基金會所設立的寶鋼教育獎是全國最具知名度的教育獎項之一,以「獎掖優秀人才,力行尊師重教,推動產學合作,支持教育發展」為宗旨,每年評選表彰一次。
-
上海將建近七百平方公裡城市森林
2002年9月18日09:38 揚子晚報 2002年09月18日 上海9月17日電 上海市市長陳良宇在今天開幕的「上海城市森林與生態城市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言時表示,
-
20萬平米壩河休閒公園2018年建成 免費向市民開放
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蒲長廷)11月23日,記者從朝陽區東壩獲悉,東北五環邊將建20萬平米壩河休閒公園,與東壩郊野公園、壩河、亮馬河、北小河形成「兩園三河」的生態布局;棚戶區改造項目黨員帶頭籤約,25天籤約比例98.3%,騰退空間約七成建綠,北京中學東壩南校區於今年9月開學,安貞國際醫院東壩院區、北京世紀國際藝術城將落戶於此,地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