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治科技IPO:產品單一化難以突破,期間費用佔比高達81.84%

2020-12-05 發現網

11月5日,齊治科技上交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發現網注意到,儘管齊治科技近年來業績表現良好,在行業內擁有較強的競爭路,但其目產品較為單一和期間費用佔比較高等問題仍值得關注。

11月5日,浙江齊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治科技」)上交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公開資料顯示,齊治科技自成立以來一直專注於網絡安全領域,主營業務為數據中心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是國內領先且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數據中心安全產品提供商。其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電力、網際網路、科技等行業,典型客戶包括平安銀行、華夏銀行、上海證券交易所、國泰君安證券、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京東、百度、華為、中興通訊等,各產品在行業中均形成了較強的競爭力。

據招股書披露,齊治科技首次IPO擬發行股票不超過12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25%;擬募集資金4.05億元,其中1.05億元用於基於「另信任」架構的安全產品研發及產業化項目,1.04億元用於下一代安全管理平臺建設項目,1.42億元用於研發中心建設項目,5300萬元用於營銷服務網絡升級擴展項目。

來源:齊治科技招股書

發現網注意到,儘管齊治科技近年來業績表現良好,在行業內擁有較強的競爭路,但其目前仍存產品較為單一和期間費用佔比較高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發現網已向齊治科技公開郵箱發送採訪函請求解釋,截至發稿,齊治科技已接受發現網獨家專訪並對相關問題作出回應。

訪問控制審計系統收入佔比較高,單品單一化難以突破

齊治科技近三年的經營業績較為良好。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齊治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6688.76萬元、8286.59萬元、1.22億元和4739.75萬元,其中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6688.43萬元、8246.78萬元、1.16億元和4739.75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9.70%、99.52%、94.54%和100.00%;同期分別實現歸母淨利潤1603.88萬元、1438.70萬元、4597.63萬元和822.82萬元。

來源:同花順iFinD資料庫

發現網注意到,齊治科技專注於數據中心安全產品,其主營業務收入由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產品銷售收入、特權帳號管理系統產品銷售收入、資產安全管理系統產品銷售收入以及維保服務收入構成,其中主要來源於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產品。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齊治科技來自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的銷售收入分別為6237.45萬元、6658.21萬元、8115.82萬元和2943.30萬元,佔各期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3.54%、80.74%、70.11%和62.10%。近年來佔比雖有所下降但仍處於較高水平,由此可見,齊治科技產品單一化問題依然較為嚴峻。

來源:齊治科技招股書

齊治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稱,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產品收入佔比較高,其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公司在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積累了產品優勢,產品的技術優勢使得其在市場競爭中具備較強的競爭力,促進產品銷售的增長;另一方面,近年來中國運維安全管理產品硬體市場整體呈現出快速的增長態勢。

此外,齊治科技還表示,2018年公司帳號管理系統、資產安全管理系統兩類新產品推向市場,這兩款新產品上市後期銷售收入快速增長,極大的緩解了公司對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的依賴。未來公司會持續打造技術領先、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安全產品,不斷拓展應用領域及下遊用戶覆蓋,鞏固和提升公司在數據中心安全領域的市場地位,成為領先的數據中心安全整體方案提供商。

今年上半年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超八成

除產品結構較為單一外,發現網還注意到齊治科技存在報告期內期間費用佔比較高的問題。

據招股書披露,2017-2020年上半年齊治科技的期間費用合計分別為4698.77萬元、6416.41萬元、7603.29萬元和3879.04萬元,同期期間費用率分別為70.25%、77.43%、62.09%和81.84%,佔比畸高。

來源:齊治科技招股書

齊治科技對發現網表示稱,公司期間費用佔比較高,是由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經營模式所決定的。2017-2019年公司期間費用率有所下降,主要系隨著營業收入規模擴大,規模效應逐漸顯現。2020年1-6月期間費用率上升,主要系受季節性影響,公司上半年收入佔比較小,導致上半年的期間費用率較全年平均水平高。

將期間費用拆開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銷售費用和研發費用佔據了其中的大部分。

招股書顯示,2017-2020年上半年齊治科技的銷售費用分別為2791.12萬元、3403.33萬元、3988.69萬元和1713.32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1.73%、41.07%、32.57%和36.15%,佔比較高。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銷售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5.19%、34.75%、31.80%和48.23%,由此可以看出,齊治科技的銷售費用率大體上與行業平均水平保持一致,就整體行業而言,不存在銷售費用率過高的風險。

來源:齊治科技招股書

再來關注一下佔比同樣較高的研發費用。

據招股書披露,2017-2020年上半年,齊治科技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099.16萬元、2133.94萬元、2627.09萬元和1579.2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6.43%、25.75%、21.45%和33.32%,同期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研發費用率均值分別為31.96%、27.66%、23.15%和40.02%,齊治科技的研發費用率略低於行業均值。

來源:齊治科技招股書

齊治科技解釋稱研發費用率略低於行業均值,主要系奇安信研發費用佔主營業務收入比例顯著高於其他同行業可比公司,公司與其他可比公司相比處於相同水平。

相關投行人士分析認為,齊治科技期間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例較高,儘管公司方面表示其期間費用水平與同行業保持水平,不存在重大不利影響,但仍不可否認期間費用過高對公司未來持續經營能力的影響。

另外,發現網還注意到,齊治科技曾於2020年8月21日因涉及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被列為被執行人,這無疑加重了其上市風險。

(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實習記者:王苗苗)

相關焦點

  • 齊治科技:產品結構相對單一,未來有望受益行業紅利
    文|麵包財經2020年11月5日,浙江齊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齊治科技)科創板IPO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200萬股,實際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全部用於與公司主營業務相關的項目。
  • 齊治科技:產品結構相對單一 未來有望受益數據中心安全需求增長
    (以下簡稱:齊治科技)科創板IPO申請已獲上交所受理,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營收淨利潤保持增長 產品結構相對單一齊治科技的主營業務為數據中心安全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圖1:齊治科技營業收入、淨利潤及扣非淨利潤從產品收入結構來看,齊治科技的營業收入主要由訪問控制審計系統產品、特權帳號管理系統產品、資產安全管理系統產品以及維保服務收入構成。其中,訪問控制審計系統是公司的核心產品,在各期收入中佔比較大。
  • ...IPO:主要供應商集中於海外 銷售費用佔比高於同業均值丨IPO稜鏡
    來源:投資時報近年來,邁普醫學市場需求及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該公司仍需面對銷售費用佔比較高以及原材料供應及價格的不確定性風險《投資時報》研究員習羽在古代難以想像的開顱之術,如今早已不是技術難題。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基地項目、植入醫療器械新產品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合計6億元(人民幣,下同)。最新消息顯示,邁普醫學首發上市申請已獲通過。《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招股書注意到,近年來,邁普醫學市場需求及營收有所增長,但該公司仍需面對銷售費用佔比較高以及原材料供應及價格的不確定性風險。
  • 邁普醫學IPO:主要供應商集中於海外 銷售費用佔比高於同業均值
    來源:投資時報   近年來,邁普醫學市場需求及營業收入有所增長,但該公司仍需面對銷售費用佔比較高以及原材料供應及價格的不確定性風險。  在古代難以想像的開顱之術,如今早已不是技術難題。本次發行募集資金扣除發行費用後擬全部用於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基地項目、植入醫療器械新產品研發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擬投入募集資金合計6億元(人民幣,下同)。最新消息顯示,邁普醫學首發上市申請已獲通過。  《投資時報》研究員查閱招股書注意到,近年來,邁普醫學市場需求及營收有所增長,但該公司仍需面對銷售費用佔比較高以及原材料供應及價格的不確定性風險。
  • 金富科技IPO:研發投入不及3% 上遊議價能力弱利潤空間有限 土地...
    欲登陸中小板的金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富科技」),因實控人陳金培曾犯了走私普通貨物罪,偷逃稅款200多萬而使其上市之路蒙受了陰影。金富科技仍在等待上會,從父親手裡接過董事長一職的陳姍姍亦在等待。公開資料顯示,金富科技成立於2001年,主營業務為塑料防盜瓶蓋等塑料包裝用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的主要產品為塑料防盜瓶蓋。
  • 「每刻科技」推出無紙化費用管理解決方案,助力企業財務共享服務...
    加之國務院明確2020年底前基本實現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化,發票全面電子化的浪潮已至,企業報銷無紙化建設也刻不容緩。成立於2015年的每刻科技推出的無紙化費用管理雲平臺——每刻報銷,先從企業財務報銷場景切入,為中大型企業提供差旅預定、費用報銷管理及全流程費用管控服務。
  • 鼎通科技IPO:核心技術建立產品優勢 通訊連接器組件推動業績高增
    據wind數據統計,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由1.37億元增長至2.31億元,淨利潤由3013.21萬元增長至5393.81萬元,複合增速分別達到29.96%和33.79%, 公司發展正處於高增軌道,同期業績增速明顯高於所屬wind電子元件行業平均水平。
  • 衛健委嚴控醫院用藥:20種神藥、18種高值耗材藥 佔比精細化考核
    藥佔比考核和嚴控輔助用藥,是在醫院端把控住醫保費用的使用。這類政策從最先的一刀切到現在的分類細化管理,說明管理部門的管逐步深入和細化,當管理成熟的時候,延伸加入高值耗材的管理就是順其自然。
  • 全球第二的鋰離子供應商IPO,多家知名機構持股,合力泰賺了2.4億
    來源:ipo觀察11月5日,上交所受理了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珠海冠宇」)的上市申請,據招股說明書介紹,珠海冠宇本次擬發行股份不超過約1.58億股,計劃募集約32.49億元,用於珠海聚合物鋰電池生產基地建設項目、重慶鋰電池電芯封裝生產線項目、研發中心升級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保薦機構為招商證券。
  • 揚電科技IPO:現金流一直徘徊「警戒線」,產品多次抽檢不合格
    揚電科技雖然成功過會,但是其現金流量不足,以及研發費用率不敵同行等問題仍然值得關注。2020年10月26日,江蘇揚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揚電科技」)申報在創業板上市,並於12月3日成功過會。據公開資料顯示,揚電科技擬發行2100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由海通證券保薦。
  • 半導體熱電器件研發商富信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境外業務佔比較高...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面價值分別為5,164.81萬元、12,165.21萬元和8,968.62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10%、20.18%和14.32%,波動較大。
  • IPO審5過1,曉風殘月。鐵路職工在職創業,代持糾紛被否,彩訊科技...
    對此,藍信科技出具鄭州鐵路局出具的相關《說明函》稱,「趙建州和張華在鄭州鐵路局電務檢測所工作期間(含借調期間)其人事編制為企業編制,系國有企業員工,但不具備國家公務員身份,不屬於鄭州鐵路局中層以上管理人員或領導班子成員。」
  • 糌粑:從「水調手捏「的單一食用方式向休閒零食和高附加值化轉型
    由於品種的單一性、當地飲食習慣的差異以及高原地區運輸條件的限制,糌粑的推廣受到較大的阻力,青稞特色產品的工業化進程十分緩慢。糌粑營養棒、糌粑威化餅乾……而今,以青稞為原料的糌粑產品在科技的支撐下開始多元化發展。營養豐富:滿足健康飲食新需求在我國,青稞的種植和食用歷史悠久。
  • 富淼科技:貫穿水基工業全價值鏈 致力打造民族品牌
    2020年12月23日,親水性功能高分子龍頭企業江蘇富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淼科技;688350,SH)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獲批,本次發行的初步詢價時間為2021年1月14日(T-3日)的9:30~15:00。上述時間內,符合條件的網下投資者可通過申購平臺(https://ipo.uap.sse.com.cn/ipo)填寫、提交擬申購價格和擬申購數量。
  • 墨跡天氣IPO被否,工具類APP之殤
    其中,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是墨跡天氣營業收入單一。就像目前大部分通用類APP的變現困難一樣,儘管背靠用戶金礦,墨跡天氣的變現手段非常單一,基本上營收的來源集中於為網際網路廣告信息服務 。2014 年、 2015 年、 2016 年,墨跡天氣網際網路廣告信息服務收入佔比分別為 94.84%、 98.12%、 98.99%,幾乎是公司唯一的收入來源,並且有進一步提升的趨勢。這也是證監會發審委10月11日在上會時提出詢問的主要問題之一。業務單一,在網際網路流量紅利用盡的背景之下,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低,未來甚至存在收入和淨利潤下降的風險。
  • 六輪問詢艱難過會,一款機器人闖天下的天智航虧損難題待解丨IPO稜鏡
    報告期內,該公司扣非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604.36萬元、-3910.14萬元及-3372.84萬元《投資時報》研究員 習羽隨著社會現代化發展、現代交通工具的廣泛應用,以及全球老齡化趨勢加劇,骨創傷已成為嚴重影響人類生命和健康的突出問題。據《中國外科年鑑》數據顯示,骨科創傷已位居全球人類死因第四位;中國每年骨創傷病例高達2000萬個,其中79.35%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 [年報]聯化科技:2010年年度報告
    定製生產是為定製客戶生產具有專用性、特異性的產品;業務流程主要包括籤約前準備工作、訂立合同、組織生產、定製產品銷售以及後續持續考察五個階段;定價方式是協商定價,定製生產費用包括除正常來料加工外的其他輔助原材料費用、製造產品所需的動力、人工、新購設備及其他製造費用、期間費用以及公司的合理利潤。
  • 康華生物產品屢受挫難掩單一困局 「吹噓」銷售領先涉嫌虛假宣傳
    反觀其身後,康華生物曾「押注」多個產品生產卻頻頻「受挫」,難掩產品單一的窘狀。除此之外,其產品或存缺陷,曾致接種者身體受損,而其核心產品涉嫌行賄買批文,令人困惑。與此同時,自主研發專利或非原始所得,涉嫌虛假陳述;且其發明專利的專利發明人「解釋不清」頻變更,其對研發成果的重視尚且如此,其創新科研實力又如何?
  • 奧精醫療闖關科創板:產品結構單一問題待解,家族色彩濃厚存風險
    今年6月,專注於高端生物醫用材料及相關醫療器械產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奧精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精醫療」)提交了科創板IPO申請,擬募資7.89億元,用於奧精健康科技產業園建設項目、礦化膠原/聚酯人工骨及膠原蛋白海綿研發項目、營銷網絡建設項目及補充營運資金。
  • ...財務亮眼明星資本助力背後,趣睡科技上市進展為何緩慢?丨IPO稜鏡
    《投資時報》研究員在查詢該公司相關信息時發現,趣睡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勇持有的股份存在被凍結的情況,且在成都高新區消協一季度投訴公示中榜上有名,這些情況或給趣睡科技帶來聲譽風險。另外,招股說明書顯示,趣睡科技還存在股東構成其上下遊主要交易網絡,以及研發費用佔比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