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熱電器件研發商富信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境外業務佔比較高...

2020-12-01 資本邦

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面價值分別為5,164.81萬元、12,165.21萬元和8,968.62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10%、20.18%和14.32%,波動較大。

6月12日,資本邦獲悉,廣東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富信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近日獲上交所受理,其保薦機構為中泰證券。

(圖片來源:上交所網站)

富信科技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熱電器件及以其為核心的熱電系統、熱電整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業務。

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以「推廣半導體熱電技術,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應用解決方案」為使命,具備全產業鏈技術解決方案及核心器件的獨立研發製造和綜合運用能力。

申報稿財務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5.12億元、6.03億元、6.2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987.28萬元、5,196.61萬元、7,208.33萬元。

(圖片來源:富信科技申報稿)

公司符合併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第2.1.2條第一項的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最近一年淨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1億元」。

此次衝刺科創板,富信科技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2,206萬股,合計募資5.03億元,計劃用於投資半導體熱電器件及系統產業化升級項目、半導體熱電整機產品產能擴建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圖片來源:富信科技招股書)

富信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劉富林、劉富坤。本次發行前,劉富林直接持有公司29.92%的股份,劉富坤直接持有公司19.57%的股份,兩人合計持有公司49.49%的股份。截至招股書披露日,公司股權結構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富信科技招股書)

報告期內,富信科技來自境外的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8.97%、59.54%以及61.71%,出口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北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資本邦注意到,Groupe SEB一直佔據富信科技第一大客戶的位置。2017年至2019年,來自Groupe SEB的銷售金額(包括SEB Asia Limited和杭州奧梅尼商貿有限公司的銷售金額)佔富信科技營收比例分別為14.54%、23.54%、23.17%。

報告期內,富信科技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合計佔當期營收的比例逐年增大,該數字分別為29.99%、37.78%、42.59%。如此來看,來自Groupe SEB的銷售金額在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中的平均佔比已經超過50%。

此外,公司的應收帳款金額也較為不穩定。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的帳面價值分別為5,164.81萬元、12,165.21萬元和8,968.62萬元,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0.10%、20.18%和14.32%,波動較大。

SEB Asia Limited則佔據了富信科技應收帳款前五名客戶中的首位。2017年至2019年,來自SEB Asia Limited的應收帳款佔應收帳款期末餘額的比例分別為10.52%、46.87%、16.68%,已計提壞帳金額分別為29.51萬元、301.34萬元、79.84萬元。

報告期內,該公司的應收帳款周轉率逐年下降,分別為10.58、6.96和5.93。

存貨方面。報告期內,富信科技存貨帳面餘額分別為10,370.22萬元、11,070.45萬元和11,834.03萬元,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分別為93.83萬元、229.50萬元和274.33萬元,帳面價值分別為10,276.39萬元、10,840.95萬元和11,559.70萬元,帳面價值佔資產總額的比例為29.11%、27.73%和26.07%

此次申報科創板IPO,富信科技坦言存在以下風險:

1、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電器件、鋁材件和塑料類等。報告期內,原材料成本佔主營業務成本的比例分別為73.13%、74.44%和72.80%,原材料採購價格是影響公司營業成本的主要因素。公司原材料成本每上升1%,公司毛利的變動率分別為-2.43%、-2.31%和-1.87%,因此原材料的價格波動會給公司毛利帶來較大影響。如果未來原材料價格上漲,而公司不能合理安排採購、控制原材料成本或者不能及時調整產品價格,原材料價格上漲將對公司盈利能力產生不利影響。

2、匯率波動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外銷收入金額分別30,110.11萬元、35,835.43萬元和38,578.52萬元,匯兌損益分別464.29萬元、-551.67萬元和-415.63萬元,匯兌損益絕對值佔同期利潤總額的比例為13.33%、9.30%和5.10%。未來隨著公司出口業務規模的增長,匯率波動導致的匯兌損失金額可能有所增長,對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3、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使得業績暫時性下滑的風險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爆發,截至招股說明書籤署之日,中國地區疫情已逐步好轉,發行人已於2020年2月12日恢復生產;但全球疫情擴散形勢嚴峻且疫情防控形勢仍不明朗。

本次疫情對公司的影響主要包括:(1)因延遲復工導致公司產銷規模下降;(2)報告期內,公司主營業務外銷收入佔比分別為58.97%、59.54%以及61.71%,外銷收入佔比較高,且外銷產品以恆溫酒櫃、啤酒機等品質生活類電器產品為主,受國外疫情影響,國外客戶出現訂單數量下降或要求延遲交貨的情形,公司經營業績出現暫時性下滑。

如果未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進一步加劇,則國外客戶訂單需求短期內可能大幅下降,公司經營業績存在暫時性較大幅度下滑的風險。

4、出口退稅率變動風險

報告期內,公司享受「免、抵、退」稅收優惠政策,出口產品適用的退稅率包含17%、16%、13%。如果國家下調出口退稅率,將影響公司的外銷產品定價,在一定程度上將削弱公司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優勢,對公司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頭圖來源:圖蟲

轉載聲明:本文為資本邦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 資本邦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PUBLIC_CHINAIPO_KEYWORD:

富信科技科創板IPO受理

相關焦點

  • 富信科技IPO:科創能力不足 第二大供應商或是小微企業
    ​據悉,富信科技擬發行2206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25%,由中泰證券保薦。預計募集資金5.03億元,主要用於半導體熱電整機產品產能擴建項目、半導體熱電器件及系統產業化升級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富信科技:今年科創板過會第183家 中泰證券過2.5單_中國經濟網...
    (註:2家券商聯合保薦每家券商按0.5計算)  富信科技是國內外少數全產業鏈半導體熱電技術解決方案及應用產品提供商之一,主營業務為半導體熱電器件及以其為核心的熱電系統、熱電整機應用產品的研發、設計、製造與銷售業務。  富信科技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劉富林、劉富坤,兩人系兄弟關係。
  • 深挖熱電技術應用需求 半導體致冷晶片切入應用藍海
    近年來,大到外太空探測,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車載冰箱,熱電材料應用的發展越來越好。而在此領域已經發展20多年的廣東富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富信」),更是把該項技術瞄準到通訊、醫療等更多應用領域。據富信技術研發中心曹主任介紹,半導體熱電致冷晶片可以在同一個系統內實現製冷和加熱兩種功能,這是其他的製冷方式所不能比擬。
  • 上交所正式受理博藍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
    打開APP 上交所正式受理博藍特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創板IPO申請 每日LED 發表於 2021-01-07 09:49:59
  • 「支付機構」桌球智能衝刺IPO:業務合規性仍陷爭議 影響幾何?
    2019年以來,監管部門數次強調跨境支付必須「持牌經營」,並為部分第三方支付機構下發跨境業務的展業許可,追認其業務合規性,以PingPong為首的一批非持牌跨境金融服務商則陷入業務合規性的爭議之中。因此,PingPong衝刺上市前,是否已經完成第三方支付牌照的收購也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券商中國記者獲悉,PingPong早在去年已就牌照收購及變更事項報批央行,但一直未能獲批。
  • 5G介質濾波器廠家燦勤科技科創板IPO
    6月30日,上交所披露,受理江蘇燦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燦勤科技」)科創板擬上市申請。
  • 【IPO】5G驅動中富電路業績持續增長;創耀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半導體板塊表現較好。集微網從電子元件、材料、設備、設計、製造、IDM、封測、分銷等領域選取了112家半導體公司作了統計,其總市值上漲1.94%。在112家半導體公司中,89家公司市值上漲,其中大唐電信、士蘭微、曉程科技、萬業企業、華潤微漲幅居前;23家公司市值下跌,其中必創科技、卓勝微、亞光科技、旋極信息、聖邦股份跌幅居前。
  • 背靠國資股東 航宇科技新三板退市申報科創板IPO
    此外,股權結構圖顯示,該公司第三大股東科技風投的背後為貴陽市國資委及貴州省財政廳。    (圖片來源:航宇科技科創板申報稿)  航宇科技曾於2015年12月15日掛牌新三板,2018年6月21日起終止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  資本邦梳理航宇科技申報稿發現,該公司的經營狀況其實不太好。報告期內,公司來自前五大客戶(按同一控制口徑)的銷售收入佔比均超過60%。
  • 雷射雷達公司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地平線宣布C2輪融資4億美元...
    傳感器晶片、基本半導體、碳化矽功率器件、物聯網無線微連接模組、燧原科技、AI雲端訓練和推理晶片、芯能半導體、Micro-LED半導體顯示技術等 1、禾賽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擬募資20億元 2021年1月7日,上海禾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禾賽科技」)申請科創板上市已獲受理,華泰聯合證券為其保薦機構。
  • 航宇科技科創板IPO獲受理 「貴州科創板第一股」誰拔頭籌?
    航宇科技的主要客戶較為集中,包括多家軍工客戶。航宇科技也是貴州省第二家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的企業。它將和貴州白山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白山科技)一爭 「貴州科創板第一股」。後者自2019年遞交申報稿後,已經歷了四輪問詢,目前尚未提交上市委審議。
  • FPD生產設備企業深科達擬衝刺科創板 延伸業務竟涉大基金二期投資...
    《科創板日報》(深圳,記者莫磬箻)訊,4月27日,深圳市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科達」)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 資本市場對深科達(831314.OC,已退市)應不陌生,其曾於2014年11月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8年8月退市。
  • 前瞻半導體產業全球周報第62期:「南泥灣」後又傳「塔山」!華為要...
    雷軍:小米今年研發投入將超100億元今年一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248億元,同比增長47.8%,佔總收入的 50%,這也是小米首次實現境外收入貢獻佔比達到一半。11日晚,小米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小米10周年演講中稱,靠著技術報國,小米把手機賣到了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其中50多個市場都排名前5之內。
  • 手機概念股精選:藍特光學/芯海科技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與競爭對手相比較發行人技術先進性的具體體現,是否存在被競爭對手擠佔市場、技術迭代或產品被其他身份識別方式替代的風險;(2)除蘋果公司之外的主要客戶拓展情況。顯示玻璃晶圓主要在下遊廠商處被切割後製成AR光波導鏡片,最終應用於AR眼鏡中,同時該類產品也可應用到VR眼鏡領域;襯底玻璃晶圓主要用於與矽晶片鍵合,在半導體製程的光刻、封裝等工序中起到支撐和保護矽晶片的作用;深加工玻璃晶圓主要是根據下遊需求在玻璃晶圓上進行通孔、光刻等深加工,主要應用了WLO玻璃晶圓開孔技術和光學級高精密光刻技術,產品最終應用於WLO晶圓級鏡頭加工、半導體封裝、指紋解鎖和汽車LOGO
  • IPO路上的智能製造「追夢人」
    在科創板一周年的當天,還有7隻股票集體上市,紛紛高開,為科創板「慶生」。 科創板不僅是公司實現雄心壯志的千億土壤,還是百億富豪的「造夢工廠」。短短一年中,科創板已經實現了7個人的百億富豪夢。科創板強勁的造富效應示範作用,可望促進科技企業的長期投資與發展。 在這條IPO道路上,永遠有人在出發。
  • 【IPO價值觀】寶石晶體成主要利潤來源,天科合達如何提高核心產品...
    在此背景下,天科合達擬科創板IPO募集5億元投資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襯底產業化基地建設項目,以增加碳化矽晶片產能。天科合達主要產品包括碳化矽晶片、其他碳化矽產品和碳化矽單晶生長爐,其中碳化矽晶片是核心產品。但天科合達碳化矽晶片目前盈利能力不足,寶石晶體是其主要利潤來源,通過此次IPO擴大規模能否提高其碳化矽晶片盈利能力?
  • 西力科技、深科達、中望軟體、奧泰生物通過科創板IPO審核
    截至招股書說明書籤署日,宋毅然直接持有西力科技4,983.00萬股股份,佔公司股本比例為44.29%。同時宋毅然在西力科技股東德清西力中擁有73.96%的合夥份額,且為執行事務合伙人,德清西力持有西力科技5.79%的股份。宋毅然合計控制西力科技50.08%的股權,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 一大波上海半導體企業正在衝刺科創板
    根據「張通社Link資料庫」統計,目前共有28家半導體概念公司完成科創板上市。同時,32家企業處在受理、中止、提交註冊等不同科創板審核階段。此外,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共有36家半導體企業已經開始或者完成科創板IPO輔導。無疑,半導體企業已經成為了科創板的強勁勢力,上海也有一大波半導體概念企業正款款走向科創板。
  • 航宇科技科創板IPO即將上會 龍元建設為第二大股東
    2021年1月7日,上交所官網顯示,科創板上市委將於2021年1月14日召開2021年第五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審核貴州航宇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宇科技」)的科創板IPO事項。信息顯示,航宇科技於2020年6月24日提交申報稿,目前已通過兩輪問詢,根據航宇科技首次公開發行招股說明書(上會稿),公司擬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500萬股,計劃募集資金7億元,用於投資航空發動機、燃氣輪機用特種合金環軋鍛件精密製造產業園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 利用「器件」指導「材料」的反向設計實現「雙高」熱電器件
    實際應用中,高轉換效率和高功率密度是熱電發電系統設計的重要技術指標。長期以來,熱電器件的研究聚焦在如器件能量轉換效率的最大化,而另一個關鍵性能參數—功率密度一直被忽略。開發同時具有高轉換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即:「雙高」熱電發電器件,已成為熱電發電技術實用化的關鍵。
  • 國內第一、全球第二的晶閘管廠商瑞能半導科創板IPO獲受理
    集微網消息,8月18日,上交所正式受理了瑞能半導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瑞能半導」)的科創板上市申請。晶閘管:國內第一、全球第二招股書顯示,瑞能半導從事功率半導體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是一家擁有晶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設計的一體化經營功率半導體企業,致力於開發並生產領先的功率半導體器件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