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學段燕文團隊JMC:後期修飾平板黴素,抗菌活性改善顯著

2020-12-06 騰訊網

▎學術經緯/報導

多重耐藥菌(MDROS)是指同時對臨床使用的三種或三種以上作用機制不同的抗菌藥物呈現耐藥性的細菌,其產生與細菌變異以及過度使用抗菌藥物具有密切的聯繫。臨床上常見的多重耐藥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等。前者對臨床上的多種一線抗生素藥物耐藥,可引起肺炎、菌血症、心內膜炎及骨關節感染等,致死率極高;後者則對被譽為「抗生素最後一道防線」的萬古黴素具有耐藥性,治療起來十分困難,為人類健康帶來極大的威脅。

為此,人們除了需要對該類細菌的出現及擴散做好積極的監測與防護,研究不同結構、具有全新靶點作用機制的抗菌藥物也至關重要。近年來,開發新型抗菌藥物的注意力主要集中於天然產物的分離發現及其藥物活性的研究。2006年,默沙東研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自然》上報導了一種強效廣譜的抗革蘭氏陽性菌藥物——平板黴素(PTM),這種二萜類化合物是南非收集的土壤樣本中分離得到的平板鏈黴菌屬真菌產生的,通過結合細菌的FabF/FabB活性位點抑制其脂肪酸合成,對包括MRSA、VRE在內的多種MDROS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且不會與現有的其他抗生素產生交叉耐藥性。

PTM的結構及活性測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2])

儘管PTM的藥代動力學特性並不十分理想,但其新穎的分子結構及抗菌作用機制仍可為開發新型的抗菌藥物提供重要的參考。人們在PTM的結構基礎上進行衍生及修飾,有望對其藥代動力學進行改善,並使抗菌活性得到進一步提高。早期的研究發現,對PTM的3-氨基-2,4-二羥基苯甲酸(ADHBA)部分進行修飾可導致其抗菌活性降低,而對酮內酯部分進行修飾則可增強其體外抗菌活性。

中南大學的段燕文教授在前期的研究中建立了一種基於微生物快速發現和開發新型抗生素的技術平臺,從中國土壤的放線菌菌種庫中發現六株PTM高產菌株,並藉助基因敲除手段及發酵優化實現了PTM的規模化製備。

段燕文教授建立的技術平臺推動抗菌藥物PTM的發展(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最近,他們與本校的黃勇研究員合作,圍繞PTM的酮內酯部分進行產物分子結構的後期修飾,通過高效的合成途徑構建了一個包含120種PTM衍生物的化合物庫。他們還篩選了該化合物庫中不同PTM衍生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並對主要的苗頭化合物進行生物學評價,最終發現6-環己硫醚基修飾的平板黴素A28具有優異的體內、體外抗菌活性,效果比PTM母體得到明顯的改善。相關工作發表在藥物化學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上。

構建化合物庫的整體思路是從PTM的環氧化衍生物1出發,通過半合成的方式進一步得到一系列PTM衍生物。如1與不同硫醇或硫酚發生親核開環-消除反應得到烯基硫醚類衍生物AA25A26分別為間位及對位碘代苯基修飾的硫醚,兩者與芳基硼酸發生Suzuki-Miyaura偶聯反應可以得到多種BE,與丙烯醯基類底物發生Heck偶聯則得到不同的CF,而與不同炔類底物發生Sonogashira偶聯又能得到一系列BG。得到的120種穩定的PTM衍生物經過初步純化,純度可以達到75%以上。作者還進一步利用SwissADME對這些化合物的關鍵物理化學參數進行預測,其中大多數存在共軛的疏水基團,具有良好的親脂性和柔性。

PTM衍生物化合物庫的構建(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他們通過紙片擴散法藥敏試驗對化合物庫中的PTM衍生物進行篩選,研究其抗MRSA和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的活性。大部分PTM衍生物表現出有效的抗葡萄球菌活性,其效果與陽性對照PTM及利奈唑胺相當。其中衍生物B-G相對於A的抑制區更小,表明部分空間體積較大的基團可減弱其抗菌活性。隨後,他們選取抑制區較大的70個苗頭化合物進行抗MRSA活性測試,部分化合物如A17A28表現出比PTM和利奈唑胺更有效的抗MRSA活性。

PTM衍生物抗葡萄球菌活性的篩選(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作者進一步縮小了苗頭化合物的範圍,根據對MRSA抑制區的大小合成了11種PTM衍生物並進行純化。大多數PTM衍生物表現出比PTM更強的抗菌活性,與紙片擴散試驗結果基本一致。他們最終選擇6-環己硫醚基修飾的平板黴素A28對來源於中國抗菌藥物耐藥監測系統(CARSS)的MRSA和MSSA菌株進行抑制活性測試,A28對所有測試的分離菌株均具有抗菌活性,其中80%還表現出≤0.25 μg/mL的最小抑菌濃度(MIC),而PTC的MIC僅為1.0 μg/mL。他們又通過分子對接和分子動力學模擬實驗探究PTM衍生物是否與PTM母體具有相似的作用機制,發現具有抗菌活性的PTM同樣可有效結合細菌的FabF/FabB活性位點,其中環己烯酮結構6位修飾的含硫基團可增強與靶點的疏水相互作用,從而具有更有效的抗菌活性。

部分PTM衍生物抗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 29213、MSSA及MRSA活性的研究(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PTM與A28體外抗菌活性的比較(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最後,作者分別以MRSA感染的小鼠腹膜炎模型和小鼠皮膚感染模型對PTM衍生物的體內抗菌活性進行評估。當給藥劑量為10 mg/kg時,A28治療的腹膜炎小鼠存活率超過60%,而通過PTM治療的小鼠無一存活;A28給藥劑量提高到20 mg/kg,小鼠存活率可達到100%。這一結果再次證實了A28比母體PTM具有更有效的抗菌活性。與此同時,A28在治療MRSA引起的皮膚感染方面同樣具有良好的效果。

MRSA感染小鼠腹膜炎模型的抗菌活性測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MRSA引起小鼠皮膚感染模型的抗菌活性測試(圖片來源:參考資料[1])

段燕文教授在PTM及其衍生物的研究中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藉助課題組開發的技術平臺完成了天然產物PTM的發現及其生物合成,並進一步實現了其規模化生產。該工作基於以往的研究構建了一個包含120種PTM衍生物的化合物庫,最終發現A28比相應的PTM母體具有更好的抗MRSA活性,目前已在小鼠腹膜炎模型與小鼠皮膚感染模型中得到證實。由此可見,細菌的FabF/FabB活性位點可作為未來研究抗菌藥物的重要靶點,我們期待更有效的PTM衍生物藥物在臨床試驗中發揮出色的表現。

題圖來源:pixabay

參考資料

[1] Youchao Deng et al., (2019). Late-Stage Functionalization of Platensimycin Leading to Multiple Analogues with Improved Antibacterial Activity in Vitro and in Vivo. J. Med. Chem., DOI: 10.1021/acs.jmedchem.9b00616

[2] Jun Wang et al., (2006). Platensimycin is a selective FabF inhibitor with potent antibiotic properties. Nature, DOI: 10.1038/nature04784

[3] 中南大學段燕文團隊發表新型抗感染和抗腫瘤先導藥物系列研究成果. Retrieved July 8, 2019, from http://news.csu.edu.cn/info/1003/141063.htm?from=singlemessage#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相關焦點

  • JBC:顯著改善化學修飾的胰島素的可利用性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士巴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能夠基於計算機模擬預測這種效果,隨後利用實驗加以證實。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6年12月30日那期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期刊上,論文標題為「Extending Halogen-based Medicinal Chemistry to Proteins」。
  • 中南大學在低成本儲能領域取得系列研究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梁叔全團隊在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國際材料與能源領域權威期刊陸續發表儲能材料創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解決了該領域部分共性科學難題,有望推動廣受關注的低成本儲能領域進一步發展。
  • 中南大學梁叔全團隊在這個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梁叔全團隊在廣受關注的低成本儲能領域取得系列儲能材料創新研究成果,有望解決該領域部分共性科學難題。在鋅金屬負極材料研究方面,團隊通過一步液相沉澱法得到一種三維網狀結構ZnO功能修飾的Zn@ZnO-3D負極,實現了材料結構調控和界面修飾相優化結合。
  • 致命搭檔:阿米卡星+克林(林可)黴素
    但是,《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認為以下兩種情況可以聯用:特別提醒:二、克林(林可)黴素:只有替代藥物無效時才使用克林(林可)黴素選擇性地與細菌核糖體50s亞基結合,從而抑制蛋白質合成。對需氧的革蘭陽性球菌及厭氧菌敏感。
  • 構築In2O3&LiInO2修飾層提升高鎳三元正極材料結構穩定性研究
    【工作介紹】 近日,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鄭俊超團隊提出了利用溼法一步合成In2O3&LiInO2修飾層,以穩定高鎳三元正極材料LiNi0.8Co0.1Mn0.1O2表面結構的研究策略,並通過第一性原理計算和一系列現代分析測試手段證實了該修飾層對穩定材料結構和提升材料性能的積極作用。
  • Science:從小鼠到人類:雷帕黴素潛在的抗衰老功能
    2009年的一項研究讓雷帕黴素成為了新聞的焦點,這項研究的科學家團隊包括安阿伯市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生物老年病學家Richard Miller及緬因州巴爾港傑克遜實驗室(Jackson Laboratory)的遺傳學家David Harrison在內;他們報導指出,雷帕黴素能夠使小鼠的壽命延長9%到14%。
  • 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免費提供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團隊將通過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幫我們推開世界的門,不再隔著鏡片看世界。7月18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眼科屈光手術室將進行全飛秒雷射近視矯正手術直播,旨在致敬對疫情防控付出努力、作出貢獻的醫務人員、警察、基層黨員、媒體記者、社工等最美逆行者。
  • 致力高水平省部共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華大學
    致力高水平省部共建中南大學湖南大學南華大學
  • 上海交大生命學院科研團隊通過功能基因組挖掘發現一種新型羊毛硫...
    近日,《德國應用化學國際版》(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生命科學技術學院鄧子新院士團隊陶美鳳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Functional genome mining reveals a novel class V lanthipeptide containing
  • 中南大學王梁炳教授團隊在光固氮研究領域取得系列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梁炳特聘教授通過精細調控光催化納米材料的電子結構實現室溫高效光固氮,在《ACS Energy Letters》、《Appl. Catal. B: Environ.》、《ACS Catalysis》等國際權威期刊連續發表了團隊研究成果。氨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化工產品,其衍生物氮肥作為現代農業的基礎,大幅提高各類農作物的產量,解決了全世界數十億人口溫飽問題。但是,傳統氨合成過程是在高溫高壓下通過氫氣和氮氣反應製得,耗能極高。據統計,每年合成氨所消耗的能量佔全球能源總消耗的2%左右。
  • 中南大學唐有根-王海燕團隊在鋅能源界面調控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正式刊發了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唐有根-王海燕團隊在鋅能源界面調控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Revealing the role of crystal這是該團隊繼2019、2020年先後發表鋅能源界面調控論文(Angew Chem Int Ed., 2019, 131,15988;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3180)後的又一重要成果。中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為論文唯一通訊單位,2017級博士生張旗為第一作者,王海燕老師為唯一通訊作者。
  • 湖北大學楊平仿團隊泛素化修飾組學揭示水稻種子萌芽過程的動態...
    本文由景傑學術團隊原創解讀 種子萌芽是一個複雜的生理過程,從攝取水分開始到胚軸延伸結束,在此過程中,種子的胚細胞會經歷從靜息代謝到活躍代謝狀態的程序性轉變。
  • 交叉學科建設的「中南法學院」模式 ——專訪中南大學法學院院長...
    在總結中南大學法學院快速發展的原因時,該院院長許中緣說。中南大學是一所工科、醫科具備較強實力的綜合性大學。依託學校傳統學科優勢,中南大學法學院確立了以交叉學科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在衛生法學、人權法學、文化法學、教育法學、智慧財產權法學等交叉學科建設上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 《Acta Mater》中南大學杜勇團隊鋁合金析出強化領域重要進展!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杜勇教授團隊在金屬材料頂級期刊《Acta Materialia》發表題為「Atomic scal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of the B′ precipitate in
  • 獸藥知識|巧用慶大黴素治療多種豬病
    青黴素鏈黴素是我們最常見的,然後後來我們就用到了慶大黴素,頭孢等更新換代,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下慶大黴素的妙用,希望能幫大家解決更多的問題,減少咱們養豬人的損失。
  • 中南大學杜勇團隊在鋁合金析出強化領域取得系列新成果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研究院杜勇教授團隊在金屬材料期刊《Acta Materialia》發表題為「Atomic scale investigation of the crystal structure and interfaces of the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喜提一等獎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譚曉風教授團隊項目《油茶產業現代化關鍵技術創新與應用》喜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作為第一完成單位還獲得二等獎李賢軍教授團隊項目《實體木質材料高質高效低碳熱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獲得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彭湘蓮副教授團隊項目《山蒼子油的綠色高效提制及功能化產品的研究》獲得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武科大提出協同摻雜助力C-S顯著改善軟碳負極材料儲鋰性能策略
    近日,武漢科技大學先進炭材料研究所李軒科教授團隊的論文「Enhanced active sulfur in soft carbon via synergistic doping effect for ultra–stable lithium–ion batteries」在材料類頂級期刊
  • 阿奇黴素6大注意事項 千萬要記住!
    一、阿奇黴素的藥物作用特點我們知道阿奇黴素在同類藥品中是一種抗菌活性比較強的藥物,那麼為什麼它的抗菌活性強呢?首先我們了解一下阿奇黴素的藥物作用特點:1.阿奇黴素對革蘭陰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紅黴素的2~8倍(抗革蘭陽性菌的活性比紅黴素略差),對肺炎支原體的作用是大環內酯類中的最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