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飛船在太空中靠什麼動力運行
而飛船上的發動機是液體火箭發動機,在沒有氧氣的太空中飛行,因此,飛船發動機在工作時不需要空氣中的氧氣,是由一種稱作氧化劑的含氧液體提供燃料燃燒所需的氧,或者直接由燃料催化分解產生氣體,燃燒氣體和分解氣體通過噴管噴出產生推力,使飛船能夠在沒有空氣的太空中也能飛行。
-
星際飛船:馬斯克太空夢的承載者
SpaceX公司的星際飛船Starship閃耀在德克薩斯州藍天:SpaceX寄希望於通過星際飛船衝出地球軌道。星際飛船是SpaceX的新一代宇宙飛船,它可用於部署衛星,進行載人繞月飛行,甚至可以登陸火星。
-
「太空巴士」的競逐,航天大國爭相研製新一代載人飛船
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外形優美中國:從「太空專車」到「太空巴士」1970年成功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後,航天系統開始著手研製名為「曙光一號」的載人飛船,飛船可搭乘兩名航天員,計劃1973年發射。但由於種種原因,「曙光一號」載人飛船項目被迫取消,中國第一次載人航天計劃未能順利完成。
-
馬斯克揭示星際飛船藍圖:未來可同時發射 100 人去太空
9月29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9月28日晚間,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Elon Musk)開始介紹其星際飛船(Starship)項目取得的最新進展以及未來計劃。星際飛船是一種大型太空飛行器,旨在將人們送往月球、火星等太空目的地。
-
「太空巴士」變「太空貨車」!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眼下,科研人員正在執行著一項全球矚目的全新任務——打造中國空間站。
-
《離心力》需要的是向心力
專輯:離心力藝人:楊乃文廠牌:亞神音樂時間:2016/11/16評分: 雖然不是一個唱作人,但楊乃文歷來有著鮮明的音樂個性,並通過唱腔的獨特、團隊的契合,以及一些難以名狀的氣質,塑造出一種硬流行、軟搖滾的獨立音樂風格。
-
空間站為什麼不建成像科幻片裡的圓形,靠離心力模擬重力?
人造重力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依靠愛因斯坦在1911年提出來的等效原理概念。按照等效原理,密閉的房子內的人不能分辨自己是站在地面上,還是以9.8m/s的加速度在宇宙深空飛行。那麼按照這種思路,我們完全可以讓宇宙飛船的加速度保持在9.8m/s的加速度飛行。
-
勞斯萊斯與英國航天局合作開發核動力發動機 可使太空飛船三個月...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日報導,英國航天局與勞斯萊斯公司近日宣布,雙方將合作開發核動力太空飛船發動機。如果成功的話,一艘核太空飛船可以在三至四個月內抵達火星,大約是當前使用化學發動機所花費時間的一半。縮短一半時間英國航天局與航空器發動機製造商勞斯萊斯公司的此次合作將共同探索把核能作為未來遠徵太空的能源。如果成功的話,一艘核太空飛船可以將前往火星的時間縮短至三到四個月,大約是當前使用化學發動機所花費時間的一半。NASA曾將核動力驅動描述為「一項改變深空探索遊戲規則的技術」。
-
研製人員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打造強勁「動力翅膀」
資料圖: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能源管理現場操作 吳敬博 攝中新網上海5月5日電 (鄭瑩瑩 郭超凱 繆新培)北京時間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
-
獨家:四分鐘,看懂SpaceX星際飛船的動力秘密!
騰訊科技訊 馬斯克在太空探索領域的夢想是登陸火星、移民火星,為此他創辦的SpaceX公司正在開發超級重型火箭和能夠飛往火星的新飛船「星際飛船」(Starship)。星際飛船(Starship)原名大型獵鷹火箭(BFR)。
-
太空失重給太空人帶來不好的影響,人造重力飛船可以實現嗎?
人類步入太空已經有半個多世紀了,從1957年前蘇聯發射的第一個人造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開始,美國與蘇聯展開了長達幾十年的太空競爭,爭相探索月球以及其它行星。冷戰過後,太空探索放緩,最近些年,似乎又重拾了之前的熱情,當然也是源於競爭,美國打算重新登月,並首次登陸火星。我們可以設想,未來人類會駕駛著飛船途徑比鄰星,看看距離地球4光年的比鄰星b上到底有沒有生命,就像現在看到的電影《星際迷航》一樣,駕駛那樣的星艦。
-
一個能改變人類的新發明
但人們並沒有滿足現狀,又開始了探索太空,因此人類才會不斷的進步,發展。最早的飛機是人們利用了鳥類的飛行原理,所以飛機在大氣層外無法飛行,無法進入太空。現在有個新發明的飛行器,不依靠大氣層也能飛行。分解旋轉物體產生的離心力作動力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一艘飛船以那麼高的速度飛行了四十年,依靠什麼做動力?其實飛船也好,衛星也罷,在幾乎所有的時間裡都是在做無動力飛行,只有發射階段及軌道調整時才需要用火箭為它們提供動力。發射旅行者號飛船時需要有強大動力的火箭將其送出地球。火箭並不是一直點燃,將飛船加速到一定速度後,燃料就會耗盡,繼而火箭脫落。
-
旅行者號飛船飛了43年,動力一直存在嗎?
1977年,美國航天局先後發射了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飛船(沒錯,是先2號後1號)。四十多年過去了,這兩艘飛船仍然在執行它們飛出太陽系的使命。目前旅行者一號飛船已經距離地球超過210億千米,人類仍然能夠接收到來自它的信號。
-
科幻片中的太空飛船是怎麼製造出人工重力的?
似乎這和科幻片中設定的背景有關,也與導演的科學嚴謹性有關,科幻片中的人工重力製造方式不外乎三種,一種是莫名其妙就有的重力,另一種是旋轉離心力來產生重力的,還有一種是利用加速度產生重力的,只有這三種,我們下面一一來介紹下!
-
反重力飛船可以造出來嗎?動動腦,一起來理論下
人在地球上,會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一個是萬有引力,另一個是離心力,重力就是這兩個力的合力。萬有引力是自然界四大基本相互作用中的一種,是一種長程作用力,只要具有質量的物體,都會彼此吸引,受到萬有引力的作用,不論這些物體之間的距離相距多麼遙遠。
-
反重力飛船指日可待?有生之年能乘坐嗎?答案來了!
離心力是由於地球的自轉產生的,大家坐過海盜船或者旋轉杯嗎?每次旋轉的很快時,我們都會感到快被 甩出去,這種力量就是離心力。地球自轉也會產生離心力。 離心力是垂直於地球自轉軸,方向是朝外的,因此在赤道上,離心力和重力位於同一條直線上,此時產生的合力即重力最小。 在地級,例如北極,離心力為0,此時重力完全等於引力。
-
光電轉化效率國際最高,上海航天為新一代載人飛船打造最強「翅膀」
摘要:34%光電轉換效率電池的成功研製與應用,將有效提升我國太空與深空飛行器的發電能力。 茫茫太空,太空飛行器在軌飛行須臾離不開能源管理系統。5月5日傍晚,被長徵五號B火箭送入太空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其能源系統就如此前的神舟飛船一樣,依然由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抓總研製。作為神舟飛船的PLUS版本,6人座的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較3人座的神舟飛船構型大了一倍,其能源系統自然也少不了創新,最突出的是打造了一對前所未有的最強「動力翅膀」。
-
地球同步軌道的空間站內,「離心力」可以達到地面的1g水平嗎?
上面是網友的一個提問,發現裡面有一些概念是模糊的,感覺他的思想很有代表性,因此我們有必要就這些問題作一科普。首先糾正一個概念,根據題意,「離心力」顯然是指空間站的物體受到的力,受力體是空間站的物體。實際上世上根本不存在「離心力」,所謂的「離心力」不過是維持慣性的效應趨勢,是強制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主體施力方(在這裡就是地球)感受到的力(在這裡就是物體對地球的引力),這個力是主體方施於物體向心力的反作用力,而對於物體來說,離心力是「虛擬的」,物體只感受到向心力,沒有受到「離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