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和空間真實存在嗎?——康德時空觀念的引出

2020-12-03 哲學的旅行

康德在《純粹理性批判》中將人類的認識能力分為感性、知性和理性,其時空觀念主要是針對感性提出的。感性是接受外部現象的能力,它能藉助外感官和內感官經驗到各種外部和內部現象(在康德哲學中,物體本身即物自體是無法被認識的,我們認識到的只是物自體表現出的各種現象)。

康德同意人類知識全都起源於經驗,並進一步指出只有符合人類感性接受能力的現象才可能被提供給我們,即被我們所經驗到。感性接受這些現象後所產生的表象是人類知識的最初來源,如果某個現象甚至不能為人類的感性所接受,那麼人類對於這些「現象」則毫無經驗可言,對它們的屬性自然不可能給出準確認識。既然我們的感性並不能接受全部「現象」,那麼我們的感性所能夠接受的那些現象必定需要符合某些條件,並且這些條件應是普遍必然的,對人類整體而言均適用的,而且不依賴於經驗,因為經驗有個體差異性,而這些現象所必定滿足的形式卻是普遍的,康德將之稱為「先驗感性形式」。

經過深入思考,康德認為他已找到了這些形式,那就是空間和時間。任何經驗對象要能夠提供給我們,必須要在時間中延續以及佔據一定的空間體積,這是必不可少的兩個條件。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康德也搞不明白,只能將之稱為一種先驗預設,即先於人類所有經驗的一種預設,無法對此進行任何解釋。康德認為空間和時間並不真實存在,它們沒有任何依憑的客體,但卻是人類經驗到的各種現象所必須符合的兩種感性形式。它們本身甚至連現象都不是,因為人類無法單獨想像出空間和時間,而只能通過一些聯想和類比給出時間和空間的一些屬性,比如將時間類比為一條無限延伸的直線來說明時間的各種屬性。

時間和空間的這些特殊性令人驚訝又困惑,但康德認為它們對於人類的經驗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而它們卻並不隸屬於人類經驗,這難免令一些人感到困惑。事實上,康德哲學的一大疑難就是人類究竟有沒有先於所有經驗的卻能夠被人類通過某種途徑認識到的東西,康德認為時間和空間就是如此的,問題是這些認識是否真正跳出了經驗的範圍。

作為一種哲學理論,康德的時空觀念對其整個哲學體系而言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但它在科學上是否合理則另當別論。其最大的瑕疵在於認為作為先驗感性形式之一的空間幾何必為歐氏幾何,而後來的相對論物理學表明真實的物理空間對應的是非歐幾何,而且時空應是個四維連續體,是絕對的概念,而時-空的分解則是相對的。但我們也不應過分地指責康德,其《純粹理性批判》的出版距相對論的創立還有一百多年,而離黎曼幾何的創建也還有數十年的時間。

相關焦點

  • 康德《純粹理性批判》:「時間與空間」是人類的主觀認知
    但康德卻不這樣認為,他給出的觀點是:如果時空是客觀存在的,那麼在人類能夠感知時空之前,我們的意識就不應該有時空的觀念。最要緊的是,當我們不去感知時空,應該就感知不到時空,就不會有時空這個概念。事實明顯是相反的,人類從出生開始便有了時空的觀念,並且無論我們如何閉上眼、堵上耳朵,塞住鼻子都能夠感覺到時間和空間的存在。這說明了:時間與空間並不是客觀存在的東西,而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感知能力。換句話說:時空是主觀的。
  • 休謨哲學思想系列:時間和空間,真的存在嗎?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兩個比較特殊的觀念:時間和空間時間和空間非常奇怪,在康德的哲學裡面有一個著名的概念是「二律背反」,大概說的是,基於同一個概念的兩個完全相反的命題,它們既是相互衝突的,也是同時正確的。而在康德的「二律背反」中,第一個就是「時間和空間」。正命題是:宇宙在時間上有起點,在空間中也有限制。
  • 我們可能有先於一切經驗的知識嗎?——康德先驗哲學的引出
    站在康德哲學的角度,這卻是一個基本觀點,即人類具有先驗(先於一切經驗)的知識,它們並不起源於經驗,而是人類認識能力本身的要求。康德首先認為,物體本身即物自體是無法被我們認識的,我們可以認識到的只是它表現出的各種現象,這些現象經由感官進入我們的內心形成表象,在這些表象的基礎上形成概念,概念之間可以進行聯結、組合等,也可以再由概念推想出其表象,這些都還是在經驗的範圍之內的,而在經驗之外還能有可為人類認識到的某種東西嗎?
  • 從「歐氏空間」到「卡-丘空間」,見證「時空觀念」的顛覆與重建
    在這漫長的歲月長河中,人類頭腦中的「時空觀念」不斷地被顛覆和重建著,人們對「時空」概念的認識也越來越全面和深刻。換句話說,我們最初所想像的宇宙,在今天已經越來越接近它的本來面目。那麼,人類對「時空觀念」的演變到底是怎樣的呢?還得從遙遠古希臘的「幾何原本」說起。
  • 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嗎?——否定相對論時空觀
    物質的時空屬性有無相對性,也必然是由光物理實在物質系統構成決定的,離開客觀實在的物質,時間和空間就無相關性可談!由於沒有認識到「光速不變原理」的真實物理,被愛因斯坦推出了狹義相對論:「光速不變,宇宙時空必然相對化。」宇宙時空屬性與光物理時空屬性有不同內涵的概念關係,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關心。光在宇宙中怎樣形成?光速與宇宙由什麼物質相關?光為什麼能夠使宇宙時空相對化?光線又為什麼能夠被引力彎曲?
  •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
    萬物在時間的框架下周而復始。這些循環現象構成了早期人們基本的時間觀念——時間是一個循環。時間就是時鐘所測量的東西。在歷史的長河中,世界各地的人們不約而同地都發展出了利用地球、月亮和太陽的周期性變化進行計時的方法。
  • 宇宙產生之前有時間嗎?| 康德先驗哲學對時間的變革
    一旦取消了時間和空間的絕對性,就無法保證人與現象界之間穩固的聯繫,休謨的破壞力凸顯——因果關係只是習慣聯想,沒有什麼必然性可言,科學大廈搖搖欲墜。「頭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都是康德的心頭好,他既不願意看到科學受到質疑,更不願意犧牲人的自由,他的先驗哲學意圖拯救「現象」,捍衛「自由」,把時間變成了」人的時間」。
  • 康德:世界總是充滿了矛盾
    德國人的集體潛意識中都有遵守秩序的認識,而康德則是遵守秩序的典範,他過著如太陽般精準的生活,就像時鐘一樣準確無誤,人們會把康德出現的時間設定為調整時鐘快慢的時間,有一次康德因為看盧梭寫的《愛彌兒》太專注,忘記了出門,結果所有人的時鐘都變得不準確了。
  • 光線本身存在時間嗎?光子上的時間是否靜止?
    首先我們需要劃分一下對時間的分類,這篇文章只闡釋物理學上的時間。如果你是唯心論者,那麼可能會感到突兀。在物理學上,時間是真實存在的,這不為人的意志而改變。事實上,很多人並不理解時間的概念,他們只是用粗略地用生活經驗度量時間,並認為時間只是人腦抽象出的一種概念。這種思想極易產生這樣的疑問:宇宙大爆炸之前經歷了多久?
  • 時間和空間同時產生的嗎?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這種觀點是接近真理的,即空間充滿了場和物質,場作為時空的結構性質而存在。從這裡可以看出:空間不只是一個概念,它還是實實在在的物質存在。那麼時間呢?時間的起源與空間稍有不同,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是人類用於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參數,是人類意識抽象出來的概念,它對應的是宇宙的演化和意識觀念的統一,沒有物質變化就沒有所謂的時間,時間可以認為不存在,存在更多的是我們的時間觀念,只是後來人們把宇宙的演化融入到物質空間中,把這種演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空間,共同構成四維時空。
  • 時間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是人的幻象?
    時間是什麼?時間真實存在嗎?它本來就有,還是說它是被現代人建構出來的概念。換句話說,「時間」和「空間」一樣,是一種「先天認識範疇」,是為了獲得感性材料而先天具有的人類屬性。黑格爾如是說時間:「否定性這樣被自為地設定起來,就是時間。」
  • 康德的「十二範疇」是在說什麼?
    比如,現在我們就可以用康德和叔本華的哲學來解答:「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個經典問題。正確的思路應該是:既不是雞生蛋,也不是蛋生雞,因為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因果律,而因果律以時空為基礎,時空又是主觀認知的「有色眼鏡」,所以無論是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都是錯覺。真相需要我們到「物自體」的世界裡去尋找,而我們的認知能力又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永遠也認識不到「物自體」。
  • 康德哲學是對休謨的突破性嘗試,但其先驗觀未必是科學的
    人的感情是按照時間和空間的順序排列的。因此,知覺以物質或內容(感覺)和(形式)為必要條件——空間和時間,是知覺的必要"形式"條件。感覺是第一步,感知是第二步。心不僅接收感覺,而且"感知"感覺——看到顏色,聽到它之外的聲音,以時間和空間的順序。
  • 愛因斯坦所支持的時空穿越真實存在嗎?如果有,為何我們不曾遇到
    這個世界上存在太多太多神秘事情了,史前文明真的存在嗎?人類起源於何處呢?外星文明到底在哪裡呢?真的有時空穿越者嗎等等,都在困擾我們的同時也激起我們的興趣探索。對於我們來說許多信息都是道聽途說,並沒有真正的經歷過,或者在一些小說和電影中出現過的畫面讓我們感覺到可能在現實世界也真實存在
  • 時空穿越真的存在嗎?
    狹義相對論指出,時間具有相對性,不同速度的參考系可以具有不一樣的時間;廣義相對論指出,空間處於運動中,宇宙是時間和空間構成的四維動態時空。時間是四維時空的一個維度,當速度等於光速,時間停止;當速度大於光速,就可以穿越時間回到過去(因現實中極限速度不能大於光速,所以不能實現時間穿越)。
  • 從「心」觀時空:人心認知時空,時空觀念的主觀特點
    上一期講到法相宗的「萬法唯識」,他們認為,眾生在生死輪迴過程中所經歷的各種境界和世界萬事萬物,其本體都可以歸於「心識」。由此觀時空,即認為時空都是「心識」假設性的精神建構。此所謂「假立為時「,「假立為方(空間)」。他們說:時者,謂於因果相續流傳,假立為時。何以故?
  • 宇宙暗處可能存在時空裂縫,通過它可能實現空間穿梭或者時間旅行
    近年來,網絡小說升起一股穿越風,大量的穿越小說不斷出現,主角穿越異時空,穿越回到過去,穿越到平行空間,開啟一段輝煌的人生。很多的朋友也喜歡看此類穿越小說,大量穿越小說的出現,也讓時間旅行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一個話題。那麼時空穿越,時間旅行在現實中真的可能實現嗎?
  • 時間漏洞是什麼?時間漏洞存不存在?人類可以穿越時空嗎?
    每個人在童年時都想要的是小叮噹的時光機,而時光機可以隨心所欲地穿梭時空,到達你想去的地方,當然這只是漫畫裡的,但是現實社會中有誰能提出一個能隨心所欲地穿梭時間的時間漏洞,到底是怎麼回事?隨我一起來看看吧!時間上有什麼缺陷?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重力會使時間變慢。
  • 時間和空間的時空重疊,真的能夠達到,而愛因斯坦其實早有預言!
    文/仗劍走天涯時間和空間的重疊現象,可能真的存在,愛因斯坦其實早有預言!時間和空間是被譽為人類最難理解的兩個概念。人們用時間計算自己在宇宙中在地球上存活的軌跡。但是時間究竟是什麼呢?難道只是一個表達自己一生的概念嗎?科學家關於時空又有重大發現,時空重疊真實存在,愛因斯坦曾經的預言成真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大多數人對於時間的了解,只是單純地停留在認為他是計算年月日,和我們正常生活的正常刻度單位。
  • 先驗範疇是在時間上先於經驗嗎?康德《純粹理性批判》精讀—邏輯
    康德在其《純粹理性批判》的先驗感性論中提出了空間和時間的先驗直觀形式,在先驗分析論中提出了著名的十二範疇。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被康德標以先驗二字,對此很多人都很困惑——究竟先驗是指在時間上早於經驗還是其他什麼?